《闲话胡适》序 刘海粟史料很重要,没有史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史料要人来处理,史学家如果缺少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没有惊人的胆识,面对珍贵史料,也难点铁成金、沾溉后世,甚至由于运用不当,导致出错误的结论。最近在《艺谭》上陆续读到了《闲话胡适》,观点正确,叙说朴实简炼,从不同的侧面,再现了胡适的风貌。......
2024-09-20
二四 胡适与新诗
一九一七年一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白话文已替代了文言文。这是铁的事实,毋庸争辩了。但新诗呢?据胡适一九五六年在《新文学·新诗·新文字》一文中说:“一般说来,四十年的文学:新诗只不过‘尝试’了一番,至今没有大成功。”唐德刚说:“六十年后这个‘尝试’阶段显然并没有结束。相反的,当年‘胡适之体’的新诗一出,阅读的人数往往在百万千万以上。可是今日的‘新诗’似乎只有诗人们自己在沙龙之内,彼此欣赏,互相赞叹了。”这是唐先生的感叹,却也颇近实情。他推崇胡适为“新诗老祖宗”。然而他与胡适常因“新诗”、“旧诗”的问题大抬其杠。唐认为:“可是在文学上,旧诗亦有其新诗不能代替的地方。例如,旧诗可‘哼’,而新诗不能。景兰江老闾可以一面刷头巾,一面哼‘清明时节雨纷纷’,自得其‘咏吟之乐’。而艾山的‘梦与眼波’与‘轻喟的惜别’,景兰江老闾刷头巾时就‘哼’不出来了。”(景老闾系《儒林外史》中的人物,艾山是闻一多先生的得意门生)唐又说:“去国日久的华侨,故国之思愈深,愈欢喜背诵点诗词和古文。笔者与许多老留学生和老华侨谈起来,大家都有同感。……有时我把这些感触说给胡先生听,他也往往半晌不知所答。他那位老寓公,古文、诗、词,出口成诵,孤灯清茶,闲对古人,原来也是他老人家的乐趣啊!”胡适对唐德刚、周策纵等结社作旧诗不赞成,但他也不反对习作旧诗词。据胡适的意见,习作旧诗词是训练一个人“批评”甚至“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必要阶梯”。胡适说:“现在的人不用现代的语言做诗而用古人的语言做诗,不是文学游戏吗?”“游戏得好,是要几十年功夫!”他晚年已经不作新诗,也游戏起来了。胡适可能最后一首诗便是一九六〇年赠钮永建的一首旧诗。诗曰:“冲绳岛山话南菁,海浪天风不解听。乞与人间留记录,当年朋辈剩先生!”
周策纵说:“我以为胡适的诗较好的一面是文字流利,清浅而时露智慧。最好的几首往往有逸趣或韵致。一部分佳作能于浅显平常的语言里表达言外一些悠远的意味。这是继承了中国过去小诗一些较优秀的传统。”“胡适诗虽然有上述一些好处,但他还不能到达传统那一类好的短诗幽深微妙无尽意味的境界。”周认为,胡适有三个缺点:第一,他立志要写明白清楚的诗,这走入了诗的魔道,妨碍了好诗的发展。第二,他没有宗教信仰的虔诚,以致他的诗不够幽深,不能到达陶潜、王维、苏东坡的境界。胡的诗也常不免缺少深度。第三,他欠缺热情或挚情。周又说:“上面这三点固然是他的缺点,可是若从反面来看,‘胡适之体’的诗,也许就自有它的独特之处了。近来评论新诗的往往把他的作品看得一文不值,大概也过于一笔抹杀。”
我认为,周策纵先生的评论是颇为公允的。胡适于一九二四年六月四日给近仁的信中说:“福保的白话诗,都通顺了,《月》一首最好。做诗先要文理通顺,将来总有进步。绩溪一班少年诗人,无论如何,总还当得起一个‘通’字。大概将来要出不少的诗人!我记得你曾集山谷句送我,中有一句是‘少年有功翰墨林’。但将来的少年人如果都去学胡适之体的白话诗,那么,我就也许遗害他们不浅,将来我也许得着‘少年流毒翰墨林’的墓铭呢!”这是他的自知之明吧。
胡适的诗,确是缺乏扣人心弦的力量,可以说只能感人不能抓住人。这话怎讲?胡适说“吾诗清顺达意而已”,这是老实话。他的诗词给人以雅洁之感。但不能使人百吟不厌,更不能使读者有同情之心,生悠悠之感。归根到底,他不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是“提倡有心,创造无力”啊!最后引他一首在夜行船上戏作的词如下:
生查子
前度月来时,
你我初相遇。(www.chuimin.cn)
相对说相思,
私祝长相聚。
今夜月重来,
照我荒州渡。
中夜睡醒时,
独觅船家语。
这首词,只写明阴历十二月十七日夜,没有写明年份。大概是他丧母后,江冬秀因怀孕未能偕回北京,途经南陵县平渡磡,乘夜行船,有感戏作,抄给胡近仁的。
有关闲话胡适的文章
《闲话胡适》序 刘海粟史料很重要,没有史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史料要人来处理,史学家如果缺少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没有惊人的胆识,面对珍贵史料,也难点铁成金、沾溉后世,甚至由于运用不当,导致出错误的结论。最近在《艺谭》上陆续读到了《闲话胡适》,观点正确,叙说朴实简炼,从不同的侧面,再现了胡适的风貌。......
2024-09-20
二一胡适办《独立评论》一九二七年,胡适在英、美参加会议并讲学,在国外住了十个月,回到国内,住在上海,闭门著书。不但保障人权的“热度”完全消失,而且走向反面,他主办的《独立评论》,可以为证。所以蒋廷黻极力捧蒋介石,拥护独裁的文章得以连续地登载,便成为《独立评论》的大将。胡有这个金融老板的后台,就不怕《独立评论》折本了。......
2024-09-20
一九胡适创办《努力周报》胡适未办《努力周报》之前,高梦旦、王云五、张元济、陈叔通等劝他不要办报,恐怕他要做“梁任公之续”。五月七日,《努力周报》第一期出版。他写了《努力歌》,作为《努力周报》的发刊词。不久,《努力周报》登载《我们的政治主张》。登载在《努力周报》后,引起了社会的反响,有些人批驳它,有些人赞成它。他就在《努力周报》上,辟了《这一周》一栏。......
2024-09-20
三八胡适的祖茔徽州山多地少,在外经商,稍有积蓄,就回家办三件事:造新屋,修祠堂,建祖茔。经费由胡适分批汇到旌德县石恒春药店,先父收到汇款后,立刻派我的小侄石秉根亲交江冬秀。胡适的祖父母葬其中,胡父和胡母分葬两侧。江冬秀采取一个招魂入墓的举动,她用纸幡覆盖胡父的棺木上。新中国成立前凡到绩溪看望胡适故居的人士,都要去看看胡家的坟茔。胡适的祖茔遭受破坏,棺木被盗。......
2024-09-20
附录三我的简历石原皋我是安徽省徽州绩溪县旺川乡石家村人,一九○五年一月二十四日生。父字筱山,母胡氏,兄弟四人,我行二,无姊妹。实践社的负责人是北大同学邓文辉,他于一九二七年与李大钊一阵被捕而遭绞死。一九三九年离家赴上海,遇友人方庆咸,他集资开设南洋药厂,我担任厂长,专管技术。终于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准予取保释放。我出狱后,即与方向明到芜湖,投入迎接大军渡江的紧张工作。......
2024-09-20
一九四八年一月,我在谢濬家被上海当局宪兵第三营逮捕,同时被捕的人有宋亦英、谢濬夫妇及其弟弟、汪伯威、华士润等。其他一切,我决不承认。第三天晚上,有一个年轻的特务,走到我身边,问我与胡适有什么关系。我至今不知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陈妻有一族弟在宪兵第三营当特务。我知道是胡适叫他俩来的。邓与李大钊、路友于同时被捕,壮烈牺牲。金某、沈某因讹诈未成,有意诬陷。......
2024-09-20
一直到晚年,他才否认是“三胡”的子孙。他成名后,有人常问:“胡适究竟是‘三胡’的子孙吗?”胡适是“明经胡”的子孙,据谱载:“上庄胡氏本出李唐宗室,其始祖曰昌翼公,以唐末避乱婺源之考水,冒姓胡,登后唐同光明经进士,故称明经胡氏,以别诸胡。”胡适有历史癖和考证癖,他虽非胡培翚的子孙,而确受“三胡”的影响。......
2024-09-20
二八我在胡适家过生日和节日我二十岁生辰时是在芜湖第五中学读书,那日,我胡诌了一副对联。我的家眷还在家乡,单身在外,江冬秀要代我做生日,我不得已,就在她家请了两桌客。每逢佳节,江冬秀都要按照家乡的风俗来过节日。初八是腊八节,原来是佛家的节日。有一年,程士范住在胡适家,我约程和胡成之步行到前门外关帝庙看妓女烧香。又有一年,曹诚克住在胡适家过春节。......
2024-09-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