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卡巨画主人之谜观点之一:当地的古代居民,出于祭祀的目的,以高超的技艺创作了这些非凡的作品。纳斯卡地画的分布示意图赖希小姐认为,可能出自创造了纳斯卡文化的印第安人之手,理由是巨画的图像和纳斯卡地区出土的陶器碎片上的图案有几分相似之处。目前,对于纳斯卡地画的研究还在继续,人们尚未掌握全部资料,很多东西有待发现。......
2024-09-16
复活节岛巨像主人之谜
观点之一:本土的波利尼西亚人建造了这些神秘的巨石像,其目的不明。
观点之二:巨石人像的建造者们不是来自西方的波利尼西亚,而是来自东方的南美大陆,复活节岛第一历史时期的雕刻匠们与南美古秘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复活节岛上的日出景象
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一个小岛,距智利本土3600多千米。复活节岛呈三角形状,长24千米,最宽处17.7千米,面积为117平方千米。岛上死火山颇多,有3座较高的火山雄踞岛上三个角的顶端,海岸悬崖陡峭,攀登极难。
远离大陆的复活节岛不适合人类生存,岛上没有淡水,贫瘠而干旱。岛的中部是风沙横行的沙漠,粮食作物根本无法生长,只有矮小的灌木和杂草顽强生长。没有饮用水,没有河流,岛民只能靠挖池塘储存雨水度日。除了老鼠,岛上没有其他野生动物,甚至没有本土的蝙蝠和陆地鸟类,家养动物也只有鸡。居民既无法种粮,也无法狩猎,而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栽种甘薯和甘蔗艰难度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干旱、荒凉,只有少数土著人居住的孤岛上,却遍布着887尊巨大无比的巨石人像。石像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着实令人赞叹。
孤岛上,却遍布着887尊巨大无比的巨石人像。
复活节岛的得名
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可布·洛吉文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险,航行到一个岛屿附近,雅可布·洛吉文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大喜过望之下停船登陆,结果上岸后才知道是个海岛。这天是复活节,于是雅可布·洛吉文就将这个无名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
这些石像全部是用整块的火山岩雕凿成的,其中竖立起来的有600尊,大多整整齐齐地排列在4米多高的长形石台上。岛上共约100座石台,每座石台上一般安放4~6尊石像,最多的达15尊。这些巨人石像高约7~10米,最大的一尊高达22米,约400吨重。所有的石像都没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异。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它们的眼睛是专门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上的,格外传神。更加令人惊异的是,这些巨大的石像有些还顶着巨大的红石帽子。一顶红石帽子,小的也有20多吨,大的可重达40~50吨。这些巨石像几乎都是长脸,有长长的耳垂,下巴凸出,双眼深陷,浓眉突嘴,鼻子高而翘,一双长手放在腹前,面朝无边的大海昂首凝视,神色茫然。人们站在这些巨像面前,会油然而生一种神秘与压抑之感。
不是人烟密集的大陆,也不是文明发达的城市,为什么这个孤悬大洋的小岛上会有如此巨大的石像,还是多达几百尊的规模?这么多的石像是什么人雕凿的?目的又是什么?随着复活节石像的秘密不胫而走,许多国家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登岛考察,企图揭开谜底。但结果令人失望,没有一个人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戴着红石帽子的巨大的石像(www.chuimin.cn)
“世界的肚脐”
当地的土著居民把复活节岛称为“世界的肚脐”。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从高空鸟瞰地球时,发现复活节岛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跟一个小小的“肚脐”一模一样。而南美安第斯高原上的的喀喀湖湖畔居住的土著居民也把这个湖叫做“世界的肚脐”。这两个地方相距4000公里以上,考虑到两个文明的相关联系,也许,这种称呼并不只是巧合。
有些研究太平洋的学者认为,复活节岛的巨人石像,应属于波利尼西亚文化,最早居民就是现在岛上生活的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据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复活节岛上大约在公元400到700年间开始有人类活动。石像的底座祭坛建于公元7世纪,石像雕凿于一世纪以后。到12世纪时,这一雕凿活动进入鼎盛时期,前后历经400~500百年。大约到1650年前后雕凿工程停了下来。忽然停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突然遇到自然灾害,也有可能是居民一夜间全部撤离。至于石像代表了什么,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是宗教领袖。
这种巨像本地说的说法看起来合理,其实漏掉很多。例如:复活节岛资源匮乏,能够生存的居民人数不会很多。有些科学家曾在岛上组织过实地的实验,结果证明,雕刻一尊中等大小的石人像,需要15个工人干上一年,1000尊石像就需要1500个工人不停地整整工作一百年。
岛上的石像有些明显只建造了一半就突然停工了
这还只是雕凿的人力,如果计算完工后的运输,需要的人力更加庞大。因为岛上没有家畜,只能完全靠人力移动。很多石像重达10吨、20吨甚至80吨,那么拉动一尊80吨重的石像就需要3200人,照此推算,移动这1000尊石像所占用的劳动力就无法想象。另外,要维持这些制作石像的工人的生活需求,就必须要有更多的人来种植农作物,生产粮食,打造工具等等。保守的估算,整个复活节岛石像工程最少需要5000名身强力壮的劳动力连续工作100年。仅仅只是为了膜拜,有必要做这样的工程吗?
挪威著名人类学家、探险家海尔达尔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复活节岛巨石人像的建造者们不是来自西方的波利尼西亚,而是来自东方的南美大陆。复活节岛石像的造型与墨西哥蒂瓦纳科玛雅文化遗址的石雕人像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复活节岛第一历史时期的雕刻匠们与南美古秘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即使证明了复活节岛巨像与南美文明有关系,石像是如何建造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复活节岛的历史真相,可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个谜,也可能是个永远都解不开的谜。
巨石像下巴凸出,双眼深陷,浓眉突嘴,鼻子高而翘,面朝大海昂首凝视
复活节岛巨像可能是个永远都解不开的谜
小小的复活节岛在大洋上犹如一个小小的“肚脐”
有关古文明之谜的文章
纳斯卡巨画主人之谜观点之一:当地的古代居民,出于祭祀的目的,以高超的技艺创作了这些非凡的作品。纳斯卡地画的分布示意图赖希小姐认为,可能出自创造了纳斯卡文化的印第安人之手,理由是巨画的图像和纳斯卡地区出土的陶器碎片上的图案有几分相似之处。目前,对于纳斯卡地画的研究还在继续,人们尚未掌握全部资料,很多东西有待发现。......
2024-09-16
吴三桂降清后,陈圆圆随其征战南北,吴三桂被封平西王,后因反清兵败,陈圆圆的下落就成一个不解之谜。而吴世藩妻与陈圆圆均是自缢而死,或说其绝食而死。在马家寨狮子山下,有数百座排列整齐有序的坟墓,据专家考证,这就是吴三桂后代们的墓地,其中的始祖墓即为陈圆圆之墓。......
2023-12-06
史前“英国巨石阵”功用之谜观点之一:一般认为,神秘古老的史前巨石阵主要用于祭祀所用,起着寺庙和天文日历等作用。英国巨石阵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难解的几个谜之一。考古学家称之为巨石阵的二期建筑。如果是阿彻建造了巨石阵,那么被视为英国古老象征的史前巨石阵将会是一名外来人的作品。帕克·皮尔森带领史前巨石阵项目研究组成员对巨石阵地区进行了长达7年之久的研究探索,并得到了国家地理协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2024-09-16
袁世凯死后的葬地,后人有不少怀疑和争论。可走遍项城各地,并没有发现袁世凯的坟墓。按照上面的说法推理,袁克定是在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前居住在彰德,但这并不能说明袁世凯数年后死了会葬在那里,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袁世凯的葬地讨论仍在继续。李毅认为袁世凯的遗骨的确葬在安陽,安陽博物馆有实物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袁世凯本该葬回到项城,但由于家族矛盾,袁世凯只能葬在安陽。......
2023-12-04
“石头城”大津巴布韦谁人而建观点之一:大津巴布韦是古代非洲文明的杰出代表,它代表着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津巴布韦在当地班图语中是“石头房子”之意,在这个国家里布满了许多这样的石屋废墟,以在首都哈拉雷以南320公里处所发现的最为壮观,被称为“大津巴布韦”。早期的西方探险家一直认为,大津巴布韦建筑不是非洲人自己造的,而是其他外来民族造的。......
2024-09-16
托尔特克文明独特之谜观点之一:托尔特克人在吸收特奥蒂瓦坎文化的基础上,在图拉城创建并发展了自己的文明。在托尔特克人南迁到中部高原地区后,特奥蒂瓦坎文明开始衰落,这就为托尔特克人发展自己的文明创造了一个契机。在这种结合过程中,一系列文明产生,而在这些文明中,托尔特克文明最具代表性,其成就也最大。托尔特克文明兴起于图拉城。托尔特克人所创造的文明,在很多方面被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学习吸收。......
2024-09-16
为何说玛雅文明是世界之谜观点之一:玛雅文明的高度成就,是美洲印第安人代代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一支奇葩。玛雅石碑玛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文明,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类文化成果。玛雅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公元3世纪以前的历史被认为是玛雅文化的形成期。至于玛雅文明为何集中消失,到现在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2024-09-16
表示“因为”的符号“∵”直到1805 年才在英国文献中出现。一种说法是首次出现在英国的《大众数学手册》中,另一种说法是英国的格斯特列曼首先应用了该符号。直到1827 年,剑桥大学出版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才把这对双胞胎第一次放在一起,用符号“∵”表示“因为”,用符号“∴”表示“所以”。我们常使用的另外一对双胞胎符号“ >”与“ <”是同时降临人间的。......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