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古文明之谜:阿克苏姆方尖碑的辉煌

古文明之谜:阿克苏姆方尖碑的辉煌

【摘要】:阿克苏姆方尖碑之谜观点之一:阿克苏姆方尖碑是古代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文明创造的辉煌文明的遗产。阿克苏姆考古遗址现存的一块方尖碑高达33米,其重量大约有500多吨,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成功开采并竖立的最大的整块岩石,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竖立起来的最高的石碑。经过埃塞俄比亚长期不懈的努力,2005年4月25日,阿克苏姆方尖碑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从意大利罗马运抵这里,终于实现物归原主。

阿克苏姆方尖碑之谜

观点之一:阿克苏姆方尖碑是古代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文明创造的辉煌文明的遗产。

观点之二:在非洲西撒哈拉地区,没有一个地方存在着哪怕与这些石碑稍微相似的石碑,阿克苏姆方尖石碑的来历至今成迷。

方尖碑局部照片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这里竖立着举世闻名的方尖碑,是非洲阿克苏姆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埃塞俄比亚的“基石”和“古代文明的摇篮”,同时,阿克苏姆文明也是古代非洲的重要文明。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众多雕刻碑文建筑艺术在阿克苏姆文明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巨型方尖石碑是阿克苏姆文明的标志性建筑。这些石碑一般高3至4米,最高的达33米,都是从花岗岩山石上直接开凿雕刻而成。阿克苏姆考古遗址现存的一块方尖碑高达33米,其重量大约有500多吨,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成功开采并竖立的最大的整块岩石,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竖立起来的最高的石碑。

石碑如同一座九层塔楼,其正面的主要雕刻如一些木质窗口、过梁等,都象征性地嵌在墙壁上。每层之间的空隙由象征性的圆木柱区分出来,一扇象征性的门则使石碑更像座楼屋。在非洲西撒哈拉地区,没有一个地方存在着哪怕与这些石碑稍微相似的石碑,因此,没人知道它的起源,也没人记得它的灵感来自何处。

埃塞俄比亚人在公元3000年前已经开始农耕,创造了很高的文化。公元1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在此兴起统一各部,成为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公元4世纪至6世纪是王国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非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方尖碑最高的达33米,都是从花岗岩山石上直接开凿雕刻而成

方尖碑回归

1937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的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将一座阿克苏姆方尖碑掠至意大利。经过埃塞俄比亚长期不懈的努力,2005年4月25日,阿克苏姆方尖碑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从意大利罗马运抵这里,终于实现物归原主。

公元 350年,埃扎纳国王派军侵占麦罗埃,把这座繁华的古城变成了废墟。公元4世纪,阿克苏姆的奴隶制达到了繁荣的顶点。农业畜牧业是生产的主要部门,都使用奴隶劳动。它向邻近国家掠取大量奴隶,用于建筑和各种生产部门。

阿克苏姆同欧、亚、非三洲均有贸易往来。它的商队深入尼罗河流域和邻近各地收购象牙、香料和黄金。《环航纪》说:阿克苏姆的“所有象牙都是从尼罗河以外的国家弄来的。”公元3世纪,在一个名叫摩尼的先知写的一本书中,称阿克苏姆是当时著名的“世界第三大帝国”,其版图一度包括今天埃塞俄比亚北部、苏丹和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大片土地。它经由阿杜利斯港同西亚、埃及和印度通商,同罗马以及拜占廷帝国保持联系,输出非洲的产品。

333年,阿克苏姆国王埃扎纳皈依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钱币和埃扎纳的铭文上出现了“万能的天主执掌天地间一切权力”的基督教祷词,在钱币的一面压印了十字架。他的继承者在全国修建了许多壮丽的教堂和修道院。5世纪时许多受到迫害的叙利亚单性教派神职人 员,纷纷逃到阿克苏姆,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盛极一时。(www.chuimin.cn)

意大利归还的阿克苏姆方尖碑正在安装

所罗门

圣经记载,所罗门王(公元前960~前930年),以色列联合王国的国王,在耶路撒冷作王40年,是大卫的儿子,犹太人智慧之王。相传著有《箴富》、《所罗门智慧书》、《雅歌》、《传道书》等作品。

说到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传播的情况,不能不提示巴女王的故事。在圣经《旧约全书·列王记》中对示巴女王曾有过记载。在埃塞俄比亚,人们传说示巴女王就是公元前10世纪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城的女王。根据传说,示巴女王叫马克达。这位女王美貌动人聪明智慧。她的宫殿宏伟壮观,豪华气派。

埃塞俄比亚拉里贝拉石凿教堂

马克达一直没有找到中意的白马王子,听说所罗门聪明过人,于是就用骆驼驮了大量的礼物去拜会所罗门王。到达耶路撒冷后,所罗门王热情地接待了示巴女王。酒席宴中,示巴女王为了考一考所罗门王的智慧,不断提出各种难题。然而所罗门王凭借知识和智慧,都能圆满地给以回答,这使示巴女王赞赏不已。所罗门王也被示巴女王的美丽容颜打动。两人情投意合,遂结为秦晋之好。半年后,示巴女王身怀六甲,准备回国,所罗门王给了个指环并对她说:“如果生了儿子,就把指环给他,让他来找我。”

示巴女王回到埃塞俄比亚后,生下个男孩,取名埃布纳·哈基姆,意为“智者之子”。

示巴女王谒见所罗门王的情景

所罗门国王

哈基姆长大后,示巴女王把指环给了他,并派了大批随从同他一起去见所罗门王。哈基姆来到耶路撒冷,朝见了所罗门王。因为哈基姆是长子,所罗门王打算让他留下来统治以色列。可哈基姆本人不愿意,所以所罗门只好给他涂上王权的圣油,并且立下约法:从今以后,只有哈基姆的子嗣可以统治埃塞俄比亚。回国后,哈基姆便成了埃塞俄比亚国王。他的后代在继承王位时,也都要庄亚宣誓,声明他们的王位来自所罗门。

这个传统从此一直延续下来,直到1928年,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在登基仪式上,也曾庄严宣布:“我是大卫·所罗门、埃布纳·哈基姆之嫡裔”。1955年埃塞俄比亚颁布的新宪法第二条中写道:“海尔·塞拉西国王的家系不间断地传自埃塞俄比亚女王,即示巴女王和耶路撒冷的所罗门王的儿子门涅利克一世的朝代……”这说明埃塞俄比亚一直是以示巴女王的后代自居的。

阿克苏姆方尖碑

6~7世纪,由于奴隶制内部的矛盾和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兴起,阿克苏姆开始走向衰落。埃塞俄比亚和东非沿海城邦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对非洲的历史发生了重大影响。7~15世纪期间,伊斯兰教在北非和东非沿海广为传播,并渗透到西非内陆。阿拉伯人在640年占领埃及后,不断向马格里布和苏丹扩张势力。8世纪初,越过红海的阿拉伯移民,一方面在沿海定居,垄断印度洋上的贸易;另一方面他们深入内地,在阿特拉巴河和青尼罗河定居,建立了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丰吉王国,割断了阿克苏姆同努比亚各地的联系。阿克苏姆局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长期衰败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