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资料证明,赣北地区的九江、德安、九江县、瑞昌一线,是中原夏商文化与江南土著文明交互影响最明显的区域,瑞昌地处吴城方国文明北缘与中原夏商文明南渐交汇区的前沿,两种文明交互影响更为明显。夏商文化南渐在瑞昌地区留下的烙印,主要体现在历史传说与考古遗迹中。文化遗址方面,这一时期瑞昌地区已发现的遗址主要有螺石口遗址、求雨墒遗址、檀树咀遗址四层、铜岭遗址。......
2023-09-25
苏丹纳巴塔文化统治埃及之谜
观点之二:尽管埃及出现过黑人法老,但库施王国已成为埃及文化的一部分,早就被同化了。
世人皆知伟大的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两岸,但鲜有人知晓苏丹境内的尼罗河岸边,还有一处举世闻名的考古遗址——博尔戈尔山及纳巴塔考古遗址。它属于古代努比亚文化,经历库施、纳巴塔和麦罗埃三个阶段,是非洲引以为豪的古代文明。
古代努比亚人生活在非洲东北部的一个地区,这个地区包括现今的埃及南部和苏丹北部。几千年前,古埃及人把苏丹称为努比亚。努比亚境内一边是尼罗河和撒哈拉沙漠,另一边则是红海。尼罗河由苏丹流入埃及。
公元前6000年,在广大的努比亚地区,已经开始了人类文明的曙光。人们聚集在一起,发展相关的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包括狩猎、捕鱼、畜牧和原始农业。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原来努比亚地区南部,今天苏丹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黑人国家——库施王国。当时的库施已经进入了灌溉农业时期,种植的农作物有高粱、大麦、小麦以及扁豆、黄瓜、甜瓜等蔬菜和棉花等。
公元前1920年,埃及国王塞努斯莱特率兵向尼罗河上游进发,入侵库施。埃及人的眼光深远:占领了这里,不仅可以得到盛产黄金的金矿,也扼住了同非洲内陆进行贸易的要道。采金业是库施人的传统产业,是古代世界主要的黄金产地之一。
苏丹穆萨玛瑞特神庙遗址
苏丹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使用者占总人口的60%。通用英语。7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主要居住在北方,南方居民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仅有5%的人信奉基督教,多居住在南方和首都喀土穆。
埃及人对库施的统治直到图特摩斯三世之后又延续了5个世纪。在此期间,努比亚的上层社会完全接受了埃及的文化,无论是在衣着服饰、宗教信仰,还是在殡葬礼仪等各个方面,他们都已经完全埃及化了。在埃及的某些壁画上,描绘着最早期的努比亚人正在向埃及法老或者王宫大臣们敬献贡品。而底比斯的一座古墓中则画着一队英俊年轻的努比亚王子,他们带来了黄金戒指、兽皮、象牙等奇珍异宝。尽管努比亚人与埃及人信奉相同的神,穿着一样的亚麻衣服,但是在埃及人的眼里,努比亚人始终处于臣服的地位。
努比亚人并不甘心永远做埃及的依附。公元前740年,库施地区出现一个新的王国,它在其统治者卡什塔的治理下,开始了迅速的崛起。大约公元前720年,卡什塔之子皮安基率军北上向埃及进攻。经过一番激烈的鏖战,皮安基统领的努比亚大军将特夫纳科特及其盟军全部击溃。凯旋的皮安基及其后裔成为埃及第25王朝的法老,统治时间将近一个世纪之久。皮安基将自己的赫赫战功用古埃及象形文字记述在一块凯旋碑上,并将其竖立在纳巴塔的阿蒙大神庙内。这块凯旋碑于1862年被发现于该神庙遗址之中,整块石碑由灰色花岗岩雕制而成,现收藏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
努比亚王子向埃及法老贡献礼品的壁画
继任的库施国王沙巴卡(前716~前695年),继皮安基之后,继续向北挺进,俘获埃及第24王朝第二个法老博科里斯。沙巴卡可能以开罗附近孟菲斯为其都城,并采用传统埃及法老称号。在他的王朝保护神阿蒙神的故乡底比斯建造了很多宗教建筑。他死后葬于博尔戈尔山金字塔内。(www.chuimin.cn)
公元前593年,埃及法老萨美提克二世派兵远征库施,洗劫了纳巴塔,捣毁了宫殿庙宇建筑等。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于公元前5世纪沿着尼罗河上游到达如今的阿斯旺,他被告知,麦罗埃距此大约还有60天的路程,它的财富多得令人难以置信,那里拥有不计其数的金银珠宝,死后都用水晶棺材埋葬,就连囚犯的脚镣都是黄金所制。
努比亚地区的法老神像及陵寝
麦罗埃王国
公元前590年,库施人将首都从纳巴塔南迁到了尼罗河第五第六瀑布之间的麦罗埃(今喀土穆北),从此,又被称为麦罗埃王国。早在公元前750年起,麦罗埃便是当时库施国南部的行政中心,公元前590年成为库施国的首都,而且是当时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
公元320~350年间,麦罗埃东边的阿克苏姆王国(今埃塞俄比亚)日益强盛,阿克苏姆国王艾伊扎尼斯率军入侵库施,摧毁了麦罗埃城,库施统治者被迫向西逃亡到了乍得湖地区,一个统一的、曾经强大的库施王国被彻底摧毁。
1842年~1859年之间,一支德国考古队到麦罗埃考察,努比亚人曾经辉煌无比的文明终于第一次被当代人知晓。此后,在1905年~1971年之间,美国、英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加拿大的考古学家也相继来此考察和发掘,先后在这里发掘出麦罗埃古城遗址和太阳庙,轰动了当时的世界考古界。
努比亚古代神庙上的壁画
今天,麦罗埃已经成为著名的古城遗址,遗址分东西两部分,西部为住地,东部为墓地。西部有王宫、寺庙、水池遗迹;东部有国王的金字塔和众多墓葬。城东还有6处大铁渣堆,表明麦罗埃有发达的冶铁业。当时这里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炼铁中心,后有“古代非洲的伯明翰”之称。
遗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河岸码头和宏伟的阿蒙神庙。河岸码头附近建有帝王的宫殿,现在仍然保存于英国博物馆里的古代罗马第一任皇帝奥古斯塔的青铜头像,就是在这座宫殿的地下室里的发掘出来的,头像技艺精湛,美妙绝伦,堪称古代艺术的精品之作。在尼罗河东岸纳加地区,发掘出以著名的狮神庙为代表的4座庙宇。1921年~1923年期间,又在这里发掘出许多分散的墓地和3座建筑艺术无以伦比的小型金字塔建筑。
努比亚小金字塔
努比亚小金字塔建筑
有关古文明之谜的文章
考古资料证明,赣北地区的九江、德安、九江县、瑞昌一线,是中原夏商文化与江南土著文明交互影响最明显的区域,瑞昌地处吴城方国文明北缘与中原夏商文明南渐交汇区的前沿,两种文明交互影响更为明显。夏商文化南渐在瑞昌地区留下的烙印,主要体现在历史传说与考古遗迹中。文化遗址方面,这一时期瑞昌地区已发现的遗址主要有螺石口遗址、求雨墒遗址、檀树咀遗址四层、铜岭遗址。......
2023-09-25
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但争霸战争加剧了各国内部的矛盾,于是出现了结束争霸的“弭兵”。这一期间,晋秦、晋齐之间也发生过大战,晋获胜。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春秋时期各国的兼并与斗争,促进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变动,几百个小国逐渐并为七个大国。楚怀王贪图便宜,遂与齐国破裂。先是与韩、魏争斗,后与齐国争斗。秦的统一是春秋以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3-09-25
古埃及文明的不解之谜观点之一:金字塔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是古埃及文明集大成于一体的非凡之作。将一年分为365天,每天分为24小时,是古埃及文明留给人类的文明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把它列为全世界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成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代埃及文明深刻影响了整个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是人类文明宝库中闪亮的瑰宝。......
2024-09-16
1839年,美国人约翰·斯蒂芬斯首次发现了玛雅古文明的遗址。第一批西班牙殖民者进入南美大陆的兰达主教却在记述玛雅人的祭祀仪式时,为后来的探险家和寻宝者留下了一个悬念。他对玛雅文明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研究,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但他寻找圣井宝藏却成为后世人的笑柄。丹尼尔认为这里肯定曾是玛雅人的圣井遗迹,这块碑则是圣井的标志,于是他立即从身上掏出纸和笔划了一个大概的方位图。......
2024-01-18
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之谜观点之一:有人认为,四千年前的古埃及文明是最古文明的起源,上埃及与下埃及的灿烂文明是人类世界文明的第一道曙光。最早的苏美尔人在此定居,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文明。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的人”,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最早的苏美尔时期由数个独立的城市国家组成,这些城市国家之间由运河和界石分割。而这么多文明中,苏美尔文明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文明。......
2024-09-16
马耳他岛巨石文明之谜观点之一:马耳他海岛上的巨石建筑是5000多年前阿达兰人建造的神秘祭祀场所。1980年~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耳他这些巨石建筑遗迹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马耳他巨石建筑照片奇妙、震惊、疑惑,甚至令人感到恐惧。这就是世人面对马耳他巨石建筑群所能有的感受。美丽而又充满神秘的马耳他岛国这些问题从巨石建筑被发现的那一天起就在困扰着人们,至今无法弄清。......
2024-09-16
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从甲骨文资料看得出来,商人的记数系统已经很发达了。有学者主张这份世系表,是武丁时改革、整理后的结果。由此,张光直先生提出了他的新主张——庙号代表的是不同的宗族群,而在商人的统治中,是由两个统治集团轮流执政的。在祭祀时,两个隔代集团各据左右,是很清楚的二元组织形式。张光直先生认为,商人的组织中,也有类似的二元安排。20世纪中叶,二元组织和二元社会是人类学的重要研究主题。......
2023-08-28
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瑞昌文化的始兴期,各类文化还处于萌芽层面,但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瑞昌才正式步入了文化社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以后历代瑞昌地域文化的发展都以此为基础,只是各门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消有长。可以说,组成瑞昌地域传统文化基本架构的各文化单元,在这一时期已基本出现。......
2023-0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