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古文明之谜:揭秘黄金之城哈马丹

古文明之谜:揭秘黄金之城哈马丹

【摘要】:米底“黄金之城”哈马丹之谜观点之一:希罗多德认为由黄金城墙包围的哈马丹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富庶的城池。米底人古建筑遗迹哈马丹古城出土的铭文公元前612年,基亚克萨雷斯联合新巴比伦再攻打尼尼微,并于8月将其攻陷。在伊朗语中,米底的都城哈马丹有“聚汇之地”之意。虽然没有黄金城墙,哈马丹城仍然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大城。

米底“黄金之城”哈马丹之谜

观点之一:希罗多德认为由黄金城墙包围的哈马丹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富庶的城池。

观点之二:考古研究显示,米底王国虽然是当时非常富强的国家,但哈马丹并不是传说中的“黄金之城”。

大约公元前8世纪的时候,在西亚地区三强鼎立,分别是亚述国、新巴比伦和米底国。米底就是最早控制伊朗的雅利安人的国家,定都在如今的哈马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头像

希罗多德

公元前5世纪(约前484年─前425年)的古希腊作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亦作《希腊波斯战争史》。

米底王国是一个古伊朗王国,领土面积最大时西起小亚细亚以东,东至波斯湾北部。他们隶属印欧语系,是第一批在伊朗高原地区定落的民族。亚述帝国曾入侵伊朗高原试图征服,米底各部落联合起来抵抗侵略,从而形成了米底国家。

据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记载,哈马丹城的建立者是米底王国的开创者戴奥凯斯(约公元前715年—?年)。据传,戴奥凯斯本人是部落首领之子,聪明过人。为取得最高地位,他努力在本部落中主持正义,调解各方利益,结果被选为仲裁者。他的美名逐渐传遍四方,所有的米底人都同意选举他为国王,并给他建造了一座与国王身份相称的宫殿,还建立了一支禁卫队。随后他又“强迫”米底人给他建造了一座城市作为自己的新都,那就是今日的哈马丹(希腊人称为扼格巴丹)。然而,由于这个记载与亚述的一些文献相违,因此历史学家一般以弗拉欧尔特斯作为米底的开国君主

弗拉欧尔特斯领导米底人征服了波斯,但相传在一次对亚述的战争中丧生。其后,弗拉欧尔特斯的儿子基亚克萨雷斯于公元前675年成为米底王国的君主。公元前615年,基亚克萨雷斯率领军队攻打亚述的阿拉普哈,又于次年包围尼尼微,惜未将其攻克。其间,基亚克萨雷斯的孙女与新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结婚,两国正式联合。

米底人建筑遗迹

哈马丹古城出土的铭文

公元前612年,基亚克萨雷斯联合新巴比伦再攻打尼尼微,并于8月将其攻陷。公元前609年,米底消灭强盛一时的亚述,“血腥的狮穴”尼尼微就这样被彻底摧毁。公元前585年,米底最后的国王阿斯提阿格斯继位,他的女儿下嫁给了米底附庸地区波斯的贵族阿契美尼德家族的冈比西斯一世,后来生下王子居鲁士;前550年,居鲁士起兵反叛米底,最后打败阿斯提阿格斯,建立了波斯帝国,米底王国灭亡。

哈马丹古城遗址,如今已被当地政府重点保护起来(www.chuimin.cn)

作为一个存在了近300年的强盛帝国,米底本身建立了辉煌的文明。在伊朗语中,米底的都城哈马丹有“聚汇之地”之意。它位于古代伊朗交通要道的中心,贯通东西方的商道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

米底帝国灭亡之后,哈马丹又成了古波斯帝国四大都城之一,古波斯历代诸王每逢夏季都要来哈马丹的王宫避暑,由此可以想象哈马丹热闹和繁华的程度。后来,哈马丹又成了塞琉西王朝在东伊朗的统治中心。安息时期,哈马丹一度成为安息的都城。

有关哈马丹城的情况,希罗多德在他的文章中留下了较为详细的描绘。根据他的记载,哈马丹城厚重高大,是一圈套着一圈建造起来的,每一圈里面的城墙要比外面一圈要高。由于城市建筑在平原之上,这种结构对防御外敌进攻大有帮助。据给希罗多德介绍情况的伊朗人说,哈马丹城共有7圈:最外面一圈的城墙为白色,长度雅典城墙大致相等;第二圈是黑色的,第三圈是紫色的,第四圈是蓝色的,第五圈是橙色的,第六圈是白银色的,第七圈是黄金包着的。戴奥凯斯的王宫,就坐落在镶嵌着黄金的城墙之内。

希罗多德关于哈马丹有7圈围墙的说法来自传说,特别是关于最后两道城墙包着白银和黄金近乎奇谈,令人难以置信。根据同时代的巴比伦人留下的楔形文字资料以及后来的《亚历山大远征记》等的记载,哈马丹城和两河流域城市一样,并没有7道城墙,更没有所谓的金城墙和银城墙。

“贝希斯敦”石刻照片

“贝希斯敦”铭文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为波斯王,称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为了颂扬自己,他让人用埃兰文、波斯文和巴比伦文三种文字把其战绩刻在悬崖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

虽然没有黄金城墙,哈马丹城仍然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大城。米底人分部落或种族而居,每个居住地之间有围墙加以分隔,居民区如同蜘蛛网一般,一圈又一圈,围绕王宫形成7个包围圈。

尽管对哈马丹城的描述频频见诸于历史典籍之中,但直到1835年,有关哈马丹城的一些重要文物才被世人所发现。

1835年,英军少校亨利·罗林森在被派往伊朗任军事顾问时,迷上了当地古波斯楔形文字摩崖石刻,不久发现了离贝希斯敦村七八里远的一块大型石刻。他是一名业余考古爱好者,熟知古典文化,懂得波斯语、梵语、阿维斯陀语等多种语言。后来,他用阿拉伯地理学家对该村的称号“贝希斯敦”命名该石刻。这就是至今最重要的波斯铭文。铭文记载了波斯国王大流士在氏族贵族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夺取了王位,并用两年多的时间镇压了各地的暴动。为了让后人记住他的功绩,他将平暴的经过令工匠用波斯文、埃兰文、巴比伦文(阿卡德)三种文字刻在米底首府今哈马丹以西的贝希斯敦村悬崖峭壁上。

“贝希斯敦”石刻局部照片

如今,哈马丹古城的挖掘工作一直没有展开,因为如今的哈马丹仍然是伊朗最重要的城市,并且是伊朗农牧业生产的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哈马丹城确实是一个黄金之国,并且从它建立的那一天起就一直繁荣富贵,直到2700年后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