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地史时期堆积的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又受到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矿产。煤炭形成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泥炭化。煤炭形成示意图有哪些证据表明煤炭就是植物形成的呢?人们在煤炭发现的地方普遍发现了大量的植物化石,煤层中也有炭化了的树干,在显微镜下,甚至能看到植物细胞,这些无疑证明了煤炭是植物形成。......
2023-09-29
“古代世界第八奇迹”埃勃拉之谜
观点之一:由于统治者内部纷争,加之底层民众与权贵的矛盾日益深重,埃勃拉最后渐渐衰亡。
观点之二:历史上几次遭到周边强势文明的侵略,最后被由来自北方的小亚细亚的强悍民族赫梯人彻底摧毁。
在今天叙利亚境内北部城市阿勒颇与哈马之间,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区中有一个埃勃拉古城遗址,近年来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世人的目光。有人把这个3000年前建立的灿烂文明称为“沙海中的奇迹”,还有人干脆把它喻为“古代世界第八奇迹”。
1964年,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马蒂尔博士率领罗马大学考古队来到叙利亚,他们选中了兀立在沙漠中的特尔·马尔狄赫荒丘,对之进行了连续多年的大规模调查和发掘,结果意外地找到了一座不为人知的王国都城——埃勃拉。由于马尔狄赫荒丘遗址的地层叠压完好,因而实际上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西亚历史画卷。在这里,考古队陆续发现了宏伟壮丽的特尔·马尔狄赫陵墓,接着又发掘出埃勃拉王国的宫殿和神庙。尤其是随后发现的大量泥板文字,令消逝数千年之久的文明古国“埃勃拉”重新在世人的眼中变得清晰起来。
从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来看,约公元前4000年这里已有原始先民定居,到公元前2900年左右埃勃拉已是西亚比较强盛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是以埃勃拉都城为中心联合附近一些村庄和城镇而形成的,故有学者称之为“城邦国家”。据估计,当时埃勃拉都城里聚居着约3万居民,整个埃勃拉王国鼎盛时期人口约20万~30万,是古代西亚城邦国家中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
叙利亚古迹众多,图为帕尔米拉废墟照片
埃勃拉泥版文书
1975年,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马蒂尔在埃勃拉卫城遗址上发现了3万多块泥版文书。此前,埃勃拉一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国度,有关这个王国的各方面情况,几乎全部来源于这些泥版文书的记载。有趣的是,公元前2291年,阿卡德王国侵略埃勃拉,走时放了一把大火,这些泥版被烧成陶片,从而得以保存至今。
大致说来,埃勃拉古国是一个高度发展的奴隶制国家。据早期泥板文书记载,在公元前3000年代埃勃拉大约处于奴隶制的初期阶段,国王是由选举产生的,任期为7年,可以连选连任。国王在登基时,要举行盛大的典礼,其中奇特的涂油礼尤其重要,是作为一国之主与众不同的特殊荣誉礼仪,给王权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在埃勃拉古国,国王是有无限权力的专制君主,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宗教等大权,他的意志高于一切。国王为了自己享乐,不惜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役使战俘和本国劳动人民建造豪华的宫殿。即使退位后,也继续享受国家俸禄。有一块泥板文书记载王宫内的饷金名单上有11700个人名。
古埃勃拉王国军事很强大,拥有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常备军。国王凭借军事力量对内镇压,对外频繁发动侵略战争。(www.chuimin.cn)
埃勃拉王国经济非常发达,奴隶制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王室庄园(包括农庄、牧场、种植园和各种作坊)遍布于全国各地。从中央到地方有严密的管理体制,拥有众多的行政管理人员和监督。另外的土地私有者是神庙和世袭贵族,神庙的土地财产主要归神庙僧侣所有,不能自由买卖。神庙拥有众多的奴隶,奴隶除了耕种神庙田地、放牧神庙的畜群外,还在神庙的手工作坊从事各项劳动。神庙的僧侣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享有不纳税的特权,他们除了从世袭的寺庙职务中获得收入外,还从事工商业活动,如开设店铺和高利贷、买卖奴隶等等,他们甚至参与政治活动,势力日益壮大。由于统治阶级的剥削,无地或少地的贫民不得不依附于神庙或贵族,或沦为佃农,或沦为雇农,或沦为债务奴隶。在埃勃拉王国晚期,贫富悬殊巨大,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这可能也是埃勃拉古国衰亡的重要原因。
叙利亚古城台德木尔古迹
正当埃勃拉王国称雄一世的时候,两河流域另一个奴隶制国家阿卡德王国也强盛起来。公元前2291年,阿卡德国王那拉姆·辛率领军队亲征埃勃拉王国,并将埃勃拉城焚毁殆尽。阿卡德王国的军队撤退之后,埃勃拉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修筑了宏伟壮观的大神庙等建筑,古城一度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好景不长,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再度将这个城市掳掠一空,临走时又放了一把大火将其焚烧。此后,阿摩利人长驱直入,到达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埃勃拉城因迭遭浩劫,日渐衰落。公元前15世纪中叶,强盛起来的赫梯王国入侵埃勃拉,全城又遭到掠夺,整个城郭基本被赫梯人所毁。从此,埃勃拉居民也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西亚的历史舞台上再也看不到他们的丝毫踪影。
反映赫梯人驾车的壁画
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风景图片
阿卡德王国
前2371年,阿卡德人统一两河流域南部,建立阿卡德王国。阿卡德王国的创建者是萨尔贡一世(前2371~前2316年),定都阿卡德(即后来的巴比伦城)。萨尔贡在位期间(约公元前2371~约前2316),创建常备军(约有5400人),对外进行扩张。在东方征服埃兰的一些城邦,在西方一度征服幼发拉底河中游的叙利亚古国埃勃拉,打开通往地中海沿岸的商路。
由于泥版文书的历史只记载到公元前2200年,埃勃拉后来毁灭的原因无从探究。究竟是由于统治者内部的纷争造成的,还是由于来自北方的小亚细亚的强悍民族赫梯人的侵略,似乎已经成为永远解不开的历史之谜。总的来说,古埃勃拉王国的发现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严重干旱、人迹罕至的沙漠地区,人类曾经建立过一个繁荣的国家,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作为叙利亚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将它列为“世界第八奇迹”,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不算过分。
有关古文明之谜的文章
煤炭是地史时期堆积的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又受到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矿产。煤炭形成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泥炭化。煤炭形成示意图有哪些证据表明煤炭就是植物形成的呢?人们在煤炭发现的地方普遍发现了大量的植物化石,煤层中也有炭化了的树干,在显微镜下,甚至能看到植物细胞,这些无疑证明了煤炭是植物形成。......
2023-09-29
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之谜观点之一:有人认为,四千年前的古埃及文明是最古文明的起源,上埃及与下埃及的灿烂文明是人类世界文明的第一道曙光。最早的苏美尔人在此定居,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文明。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的人”,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最早的苏美尔时期由数个独立的城市国家组成,这些城市国家之间由运河和界石分割。而这么多文明中,苏美尔文明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文明。......
2024-09-16
马耳他岛巨石文明之谜观点之一:马耳他海岛上的巨石建筑是5000多年前阿达兰人建造的神秘祭祀场所。1980年~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耳他这些巨石建筑遗迹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马耳他巨石建筑照片奇妙、震惊、疑惑,甚至令人感到恐惧。这就是世人面对马耳他巨石建筑群所能有的感受。美丽而又充满神秘的马耳他岛国这些问题从巨石建筑被发现的那一天起就在困扰着人们,至今无法弄清。......
2024-09-16
迈诺安文明神秘消失之谜观点之一:千年前的一次强烈的火山爆发和地震摧毁了克里特岛上的迈诺安文明。迈诺安文明主要以从事海外贸易为主。这座城最后被证实与迈诺安文明关系密切。克里特岛全岛很快被火山灰掩埋,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再次袭击克里特岛,终于使辉煌的迈诺安文明毁于一旦。随着留有儿童遭到宰杀的遗迹的发现,人们传统认为迈诺安是一个和平文明的社会的说法遭到了质疑。......
2024-09-16
第58问:在没有牙刷牙膏的古代,人们是怎么保持口腔卫生的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都需要刷牙,牙刷和牙膏已经成为我们保持口腔卫生所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了。古人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在刷牙工具尚未发明之前,强调的是饭后漱口。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洁。事实上,在西方牙膏传入之前,掺配各种中药的青盐,一直是古代中国人最常用的揩齿药。“牙刷”一词正式出现于元代。......
2023-08-08
彪悍的斯巴达王国是如何兴起的观点之一:斯巴达人极其重视军事,是武力的极度崇拜者,他们用不断的战争最终确立了自己在古希腊文明诸国中的领先地位。斯巴达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满20岁后,斯巴达男青年正式成为军人。斯巴达人认为只有身体强健的母亲,才能生下刚强的战士。在斯巴达,参加运动被视作女子生活的一部分斯巴达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不断加剧对希洛人的压迫和剥削。公元前464年,斯巴达境内的希洛人再次起义。......
2024-09-16
米底“黄金之城”哈马丹之谜观点之一:希罗多德认为由黄金城墙包围的哈马丹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富庶的城池。米底人古建筑遗迹哈马丹古城出土的铭文公元前612年,基亚克萨雷斯联合新巴比伦再攻打尼尼微,并于8月将其攻陷。在伊朗语中,米底的都城哈马丹有“聚汇之地”之意。虽然没有黄金城墙,哈马丹城仍然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大城。......
2024-09-16
1995年5月,蒂瓦纳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神秘的马丘比丘古城一起被誉为南美最负盛名的两大古城。西班牙人征服玻利维亚之后,蒂瓦纳科古城的文明历史戛然而止。蒂瓦纳科古城遗留的雕像太阳门上的雕塑图案太阳门太阳门是蒂瓦纳科古城最吸引人的地方,被称为“世界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2024-09-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