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古文明之谜:哈拉巴文化盛衰研究

古文明之谜:哈拉巴文化盛衰研究

【摘要】:哈拉巴文化是如何由盛到衰的观点之一:雅利安人的强势入侵,导致了本土的哈拉巴文化急剧衰落,最终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已发现了镰刀等农具。这座哈拉巴古文明鼎盛期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遗址,在被人们发现之后,其展现的巨大秘密令人叹为观止。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

哈拉巴文化是如何由盛到衰的

观点之一:雅利安人的强势入侵,导致了本土的哈拉巴文化急剧衰落,最终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

观点之二:哈拉巴文化发源自本土,本身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会因为雅利安人的到来而快速消亡;突发的自然灾害或许是哈拉巴文化衰亡的重要原因。

印度的古文明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几个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古代印度,曾先后出现了几个文明。其中,大约距今4千多年之前,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方圆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兴起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这就是被印度学专家称为印度文明“第一道曙光”的哈拉巴文化。

印度歌舞

雅利安人

雅利安(Aryan)一词源自梵文,意为“高贵”。属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原居于今天俄罗斯南部乌拉尔山脉附近的古代部落,使用印欧语系的语言,被认为印欧语系民族的共同祖先。公元前18世纪,雅利安人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在征服了黑皮肤的当地土著居民后,创造了吠陀文明。

仅仅在一百年前,人们普遍认为,在印欧语系民族到来之前,印度无史可言。1922年,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一处奇特的文化遗址,这一文明的发现把印度的历史整整提前了1500年左右。这一文化以南部的摩享佐·达罗和北部的哈拉巴为中心,习惯上称为哈拉巴文化。大量用火砖盖起的房屋,规划严整的城市建设,先进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2500多枚刻有文字图形和其他图形的印章……一切都在向后人昭示,这是一个代表着当时世界发展最高水平的文明。

可以肯定,其文明昌盛期已进入奴隶制发展阶段,与同期的埃及、两河流域水平相当。可惜的是,由于其文字尚未释读成功,目前人们对其历虫的具体内容还不清楚。其文明的创造人和消亡的原因更是无从研究,至今没有定论。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

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已发现了镰刀等农具。当时栽培作物种类多样,有大麦小麦等等。除田间作物以外,椰枣、果品也是人们常用的食物。当时人们已经能够驯养牛、山羊动物及各种家禽。

印度佛像艺术

哈拉巴文化遗址中虽然有许多石器,但也发现了大量铜器。人们还掌握了对金银等金属加工的技术,从出土的各种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和奢侈品中,可以想象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制陶和纺织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部门,遗址中染缸的发现,表明当时已掌握纺织品染色的技术,纺织业与车船制造业等也已高度发达。(www.chuimin.cn)

城市的繁荣使哈拉巴文化的商业兴盛一时,不仅国内贸易活跃,国际贸易亦特别频繁,在大量古迹遗存的发掘中,都充分证明了其与伊朗、中亚、两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缅甸和中国的贸易。罗塔尔海港遗址的发现,反映了当地与苏美尔的海外商业已经常化。

哈拉巴文化出现了基本的文字,这些符号和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全部文字符号有417个,一般由直线条组成,字体很清晰。它们基本上属于象形文字,但到了后期,文字已经简化,基本符号只有22个,文字中的图形符号已经消失了,有的符号加上了短划线,也许是标明重音的,大约是向字母文字过度的表音文字。这些文字现在还不能解读。

由于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形成了度量衡制度,计量长度,人们用介壳尺和青铜杆尺,重要的是用砝码来衡量,单位重量约为0.875克,珍宝珠玉的买卖用小砝码,主要用二进位制,非贵重物品用大砝码,十进位制。当时人们的生活也很讲究,哈拉巴文化的居民注重打扮装饰,也有多种娱乐方式,像各种色子,棋盘,手鼓,响板,竖琴,七弦等,在考古中均有发现。

印度的雕刻

哈拉巴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通中心地区人口的聚集,逐渐形成了城市。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是这一文化的两个重要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两个城市。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大。街道布局整齐,纵横相交,房屋一般用砖建造,有的包括许多大厅和房间,还有两层建筑,并有良好的排水设备。而一些小房则根本没有排水设备。这些情况说明,社会上已有财产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对立,已经存在依靠剥削养尊处优的统治者。所有这些都说明当时原始社会已成为过去,人类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

摩亨佐·达罗遗址

摩亨佐·达罗

在信德省方言中,摩亨佐·达罗真正的含义是“死者之丘”。这座哈拉巴古文明鼎盛期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遗址,在被人们发现之后,其展现的巨大秘密令人叹为观止。在今天,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当地最富盛名的旅游和文化资源。

一般认为,哈拉巴文化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的文明产物。这些以前被历史学家忽视的土著黑人,极有可能就是这一辉煌文化的真正主人。哈拉巴文化持续了大概五百年,公元前1700年左右,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城倒塌,排水设施损坏,昔日庞大壮丽的建筑被一些简陋小屋取代。造成这种结果的确切原因不得而知,但哈拉巴文化从此消沉,于公元前18世纪最终灭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

印度可谓是民族大融合的熔炉,可称“世界人种博物馆

不过,最近有人提出,这一文明也许实际上是为泥浆所淹没的。按照这种说法,地下的火山活动使大量的泥浆、淤泥和沙子涌出地面,堵塞河道,形成一个很大的湖泊,把摩亨佐·达罗全给淹了。几十年后,堵塞河道的堤坝渐渐磨损,河水流过堤坝,大河又恢复原来的水道,不过,摩亨佐·达罗的城市已遭毁灭。从摩享佐·达罗一层又一层的淤泥判断,这一灾难至少发生过五次以上。最后,反复的自然灾害给哈拉巴文明的中心带来了无可挽救的损害,文明实力大打折扣,北部地区也十分虚弱,不能抵抗雅利安人的侵略。就这样,辉煌的哈拉巴文明最终被历史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