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盆寨,又称新寨子。虽然光阴流逝,世态变迁,但这两个寨名一直沿用至今。腰盆寨南北向呈腰盆形状,周长290米。规模之大,在荆门地区所存古寨中并不多见。腰盆寨是荆门市内目前所见的设计精巧,围墙坚实,保存很好的一座古寨。笔者2008年12月18日和2009年5月6日2次考察腰盆寨。腰盆寨东楼门由东门楼北侧墙壁的十几级台阶,可登上东寨墙顶,东寨墙全长123米,顶宽0.8米,外侧高5米。北墙顶环行可至西寨墙顶,经丈量,西寨墙全长123米。......
2023-11-18
连氏之根
襄垣县古韩镇的南丰沟村,有一座祠堂,叫连氏宗祠,迄今为止,它是我们上党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姓氏祠堂。那么,这连氏宗祠为什么会出现在襄垣,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连氏宗祠坐落在襄垣古八景的南罗山东南麓,坐南向北,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也就是1594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后于清朝道光、民国年间扩建、重修,形成现在的规模。
祠前广场上,有一座高大威武的骑马大将军的雕像,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飞骑尉”将军、襄垣县阳泽河村上党远祖连简的雕像。祠堂建在28级台阶之上,十分壮观。拾阶而上,进入祠堂,正殿三间供奉着连氏始祖夫妻;东西厢房勾栏画栋,陈列着连氏碑刻、族谱,以及连氏相关的活动资料。整个建筑保留了原有的风格。
连氏祠堂,就是连姓人士寻根祭祖的地方。在襄垣县的南丰沟、阳泽河等几个村落,姓连的人非常多,就好像是一个大家族,而且自古以来,这些地方就是连氏族人聚居的村落。但连姓不是中国的大姓,至今数千年仍是一个小姓,即便如此,连姓却是一个古老的氏族,而襄垣县正是这个古老氏族连姓的发源地。
古上党连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连有根说:“为什么说中华连氏上党开宗,根在襄垣?主要是《春秋左传》《史记》里面都有记载,在我们的祠堂里面,‘连称’是我们的大始祖,他是春秋齐国的大夫,是晋周鲁公伯禽赐的连姓。赐姓以后,封上党为我们连家的邑地,之后,我们连氏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在襄垣。”
襄垣是连氏开宗发祥地,开宗先祖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连称,连称和子孙族人当时生活在古上党,史称连族“上党开宗”。 而上党远祖连简的后代从阳泽河迁移,形成四大支系、30多个村庄,形成襄垣连氏,以后迁沁县、沁源、屯留等县,形成上党连氏。(www.chuimin.cn)
襄垣曾分别出土了四块碑文,有三块碑文是连氏祖茔的。这四块碑文都是唐代早期的,上面清晰记载着:连简,字隆,上党襄垣人;连哲,上党襄垣人。碑文上面记载的时间和连氏的历史演变过程,都说明中国连氏上党开宗在襄垣。
上党地区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唐代末年,上党经过五代十国的大动乱,以及人口南逃,唐以前的上党连氏族谱自元代以前就没有了,所以只能靠石碑和墓志考证。据说,在距离襄垣百里以外的沁县连家庄,还发现了几块宋代初连族墓志石碑。上面记载,唐末宋初,襄垣连族中有部分人为逃避战祸迁移于此。可见,在唐末大战乱期间,上党连族有相当数量外迁他乡。
《晋书·食货志》明确记载:江浙闽粤的客家连姓氏族,是由北方山西上党地区迁去。那么既然是上党地区,那么肯定是由襄垣迁去的,因为上党各县除襄垣外,别无连姓。
连姓氏族迁往南方,基本是福建、广东两地,而这两省又是台湾、澳门、东南亚各地连氏的第二发源地。2009年4月6日,原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夫人,及参访团成员,前往襄垣县南丰沟村,与来自各地的数百名连氏子孙共同祭拜祖先,然后入连氏祠堂观看连氏族谱、连氏家训。最后,连战应宗亲要求,挥毫题词“洪维祖宗遗德,高据云天一隅”,这是连战自2005年访问大陆以来,首次回乡祭祖。
1994年,襄垣县成立了上党连氏宗亲联谊会,以研究连氏文化为平台,凝聚亲情,传承文化,共叙发展。连姓氏族虽是中国的一个小氏族,,但是数千年来能有今天的发展,实属不易。
有关故事上党:下的文章
腰盆寨,又称新寨子。虽然光阴流逝,世态变迁,但这两个寨名一直沿用至今。腰盆寨南北向呈腰盆形状,周长290米。规模之大,在荆门地区所存古寨中并不多见。腰盆寨是荆门市内目前所见的设计精巧,围墙坚实,保存很好的一座古寨。笔者2008年12月18日和2009年5月6日2次考察腰盆寨。腰盆寨东楼门由东门楼北侧墙壁的十几级台阶,可登上东寨墙顶,东寨墙全长123米,顶宽0.8米,外侧高5米。北墙顶环行可至西寨墙顶,经丈量,西寨墙全长123米。......
2023-11-18
唐代造像唐代麦积山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造像作品很少,目前仅保存有初唐时期塑作的牛儿堂5号窟左、右二龛内塑像,均为一佛二菩萨像。整躯造像端庄大方、饱满壮硕,具有典型初唐造像之风。头略偏向内侧,腰肢微扭,整个身躯呈“S”形站立,动感强烈,已初具盛唐菩萨造像风韵。......
2023-12-05
据记载,宗祠原为唐末兵部尚书乐仁规与其弟刑部尚书乐仁厚的府第,后遭火灾。如果说尚书楼是唐末乐氏家族显赫的象征,那么,由原府第而建的乐氏宗祠可谓尚书楼的再生与延续。因此,乐氏宗祠是乐氏家族那段辉煌历史的见证。为避免今后子孙“上下混淆,尊卑莫辨,欲其统遐迩而合一,历久远而同归”,于是着手做了一件乐氏家族中的大事,拟撰了乐氏的一百零四字排行。......
2023-09-27
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遗址是新疆的交河故城。至元末明初,由于政治中心外移,而且交通不便,居民纷纷迁徙,交河城遂成为一座故城。交河城位于小岛的南端,小岛周围都是悬崖峭壁,最高处距河底达30米。最大的一座大庙建筑面积5100多平方米,大道东部南侧及南面,房址、院落较高大,是衙署、官邸所在。由于吐鲁番地区干燥少雨,交河故城得以较完整地保留至今,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人们研究,凭吊和游览。......
2023-08-02
慈城是座千年古县城,当时有很多单位设在城区内,酒税务是其中的一处,它坐落在今光华路10号。根据姜湛园祠、柳山庙地址确定,宋代的酒税务应在今光华路一带。因此,我们在去年古城保护开发调查中,发现了这座保存相当完好的酒税务。慈城光华路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横街,它东抵保黎医院,西至大街,酒税务处于光华路中段偏东,它的南面曾经有汉代董孝子祠,现在与方家古建筑群隔街对应。......
2023-11-15
东晋古城城门当地民间流传一种说法:东晋城并不是晋代留下来的古城,而是南宋绍兴年间建起来的一座城池。而这些地名传到朝廷,被奸臣扣上企图谋反的罪名,当地官员听到消息后,急忙改“东京城”为“东晋城”,“大宋湖”为“大纵湖”。宋氏宗祠是东晋古城的亮点所在。大纵湖东晋古城景区“宋氏宗祠”主体占地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长72米、宽18米、檐口高8米、屋顶高12米,为砖木结构、三进四合院式仿古建筑。......
2023-11-23
迄至东汉中、晚期,成都平原的许多兄弟民族皆采用汉姓。朴胡是一完整的姓名,说明朴氏至晚在东汉开始了向姓的转变。夕、袭人七姓有夕氏,后裔以氏为姓,又作“袭”。二流合一,为巴蜀毋姓起源。)苴蜀王开明氏封弟葭萌,称苴侯,后裔以苴为氏、为姓。《史记》、《汉书》中无姓谯者。这就确证谯姓发源于蜀中,兴于西汉,以后传到外省。从谯姓的兴起时代和分布地区看,谯氏应是古人的一支,且是文化发达的一支。......
2023-09-30
我们攀上去一看,哇,又一处保存得更加完好的岩壁洞屋!由外室北侧伸入岩壁,又有一内室,为岩壁洞,完全是人工在山体内挖成的。此岩壁洞屋距珠峰17公里,距我们大本营北侧的绒布寺八公里。据说他曾在珠峰下的岩壁洞修行过,终成正果。最奇的是山上的三大岩洞。......
2024-01-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