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劲拳因为动作短且快,所以出招迅速而突然,所用的时间极短,因此对手极难防御。长劲发力最典型的练习方法是通过咏春日字冲拳的扯空拳练习和击靶练习获得。灵活掌握日字冲拳的长劲发力,就可以进入寸劲的试力与击破练习了。扯空拳日字冲拳因拳形似“日”字而得名,因拳头从人体中线心窝处连环发出,又称为子午捶或穿心捶。日字冲拳出拳时连环而密集,短小而急促,快如流星闪过一样,故而也称为三星捶。......
2024-09-09
黐手(“黐”读chi)的本意是“粘离”,也就是粘连黏随、过无不及,随曲就直、借力巧打的意思。黐手训练须通过两人四臂相接,互相配合出招攻防的方式来实现。黐手训练的目的是培养习拳者临敌之际,在与对手对抗发力的接触点上,双臂及周身皮肤敏感地听劲化劲的感应能力。黐手训练可使习拳者攻时若水银泻地,见空则击,无孔不入;守时则固若金汤,水泼不入,针插不进。
当黐手反应成为一种人体本能的习惯时,习拳者可以在遇敌近身搏斗的0.2秒内,不经大脑思索而手臂自然反应,或听劲卸力防守反击,或截击迎击以打为消,从容制敌。以此方法训练,久而久之,习拳者会逐渐忘却所学招式,一切动作均脱离定势招法的束缚,以武入哲,进入无招胜有招的境地,真正步入咏春拳神圣的武学殿堂。
黐手训练分为单黐手和双黐手两种训练形式。
一、单黐手练习
两人均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两人各出一臂相交(如图001所示是一种单黐手形式),以定马或转马的方式来训练彼此桥手相接后的动作反应,提升近距离格斗的直觉感知能力。
二、双黐手练习
双黐手练习通过盘手(又称黏手或碌手,如图002所示)和过手训练两个阶段完成。练习时,两人均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四臂相交螺旋翻滚,以定势马步或进退马步的方式训练彼此桥手相接后的动作反应,提升近距离格斗的直觉感知能力。
图001
图002
盘手训练锻炼习拳者手肘归中,双臂螺旋翻滚的反应能力,以此练出腰马合一的整劲与手臂弹抖劲;过手训练则在定势马步或进退马步中,通过两人互相反应与任意出招拆解,锻炼在不同角度与条件下习拳者的听劲化劲能力。
还有一种黐手称闭目黐手,两人皆以黑布蒙住双眼,四臂相接,任意进退拆招,双方攻防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手臂相接时的感应训练。因此,闭目黐手属于较高层次的感应训练,不可跨越阶段一蹴而就。
实战战例:转马直拳对转马摊手听劲(下图长发为甲方,短发为乙方,如图003~图008)
(1)甲乙两人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同时冲右拳攻对方头面,两人右臂尺骨相接触。
(2)甲方右拳变为摊手,仍与乙方右拳相接触。
(3)乙方右拳不收,向左侧转马同时继续冲右拳,攻甲方胸膛;甲方立时反应向右侧转马,带动右摊手向右侧转动,卸去乙方拳劲。
(4)接上式,甲方摊手变为拳,配合左转马冲右拳攻乙方胸膛;乙方立时变右拳为摊手,接住拳劲。
(5)动作不停,乙方向右侧转马,带动右摊手向右侧转动,卸去甲方拳劲。
图003
图004
图005
图006
图007
图008
甲乙两人如此反复训练,提高彼此腰马合一劲力与手臂听劲卸力的能力。
实战战例:窒手摊手对正掌圈手冲拳(下图长发为甲方,短发为乙方)
(1)甲乙两人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乙方以右手伏手轻松放置于甲方左手摊手之上,两人桥手相接。
(2)甲方变摊手为正掌,以肘底力催动右掌攻乙方心窝部位;乙方感应掌劲攻来,迅速变伏手为窒手,肘部稍下沉回带,卸去甲方掌劲。
(3)接上式,甲方变左手正掌为圈手,绕乙方右臂缠绕内圈,贴于乙方右臂之上。
(4)动作不停,甲方迅速冲左拳攻乙方头面;乙方即时反应,右手滚动右转,变窒手为摊手,向正前方中线摊出,卸去甲方左手拳劲。
(5)甲乙两人同时放松手臂,变为甲方以左手伏手轻松放置于乙方右手摊手之上,两人桥手相接。
(6)乙方伏手变正掌攻甲方心窝,甲方变为窒手回带卸力。
(7)乙方变正掌为圈手,自甲方桥手之上攻出右拳,击甲方头面;甲方左手滚动右转,变为摊手向前,卸去乙方左手拳劲。
(8)两人同时放松手臂,恢复乙方右伏手贴于甲方左摊手之上的姿势,两人仍旧桥手相接。
图009
图010
图011
图012
图013
图014
图015
图016
图017
图018
图019
以上动作中(1)~(5)为甲方主攻,乙方主守(如图009~图014);动作(6)~(8)为乙方主攻,甲方主守(如图015~图019)。
实战战例:转马侧掌对转马圈手底掌(下图长发为甲方,短发为乙方)
(1)甲乙两人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甲方以右手伏手轻松放置于乙方左手摊手之上,两人桥手相接。
(2)甲方伏手变为圈手,绕乙方右臂缠绕内圈,贴于乙方右臂之下。
(3)甲方右手变为底掌,配合左转马下击乙方肋骨;乙方感受甲方掌劲,立时变左手为侧掌,配合右转马向右侧击出,卸去甲方掌力。
(4)接上式,乙方侧掌变为圈手,绕甲方右臂缠绕内圈,贴于甲方右臂之下。
(5)乙方左手变为底掌,配合右转马下击甲方肋骨;甲方感受乙方掌劲,立时变右手为侧掌,配合左转马向左侧击出,卸去乙方掌力。
(6)二人同时放松手臂,恢复甲方右伏手轻置于乙方左摊手之上的姿势,两人桥手相接。
以上动作中(1)~(3)为甲方主攻,乙方主守(如图020~图024);动作(4)~(6)为乙方主攻,甲方主守(如图025~图029)。
图020
图021
图022
图023
图024
图025
图026
图027
图028
图029
实战战例:枕手冲拳对正掌膀手(下图长发为甲方,短发为乙方)
(1)甲乙两人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乙方以右手伏手轻松放置于甲方左手摊手之上,两人桥手相接。
(2)甲方变左手摊手为正掌,以肘底力催动左掌攻乙方心窝部位;乙方感应掌劲攻来,迅速变伏手为枕手,肘部稍下沉回带,卸去甲方掌劲。
(3)接上式,乙方右枕手变为拳,迅速自甲方左正掌之上冲出,攻甲方面门;甲方感应乙方拳劲,立时左掌贴乙方右臂拱形弹射而起,变为膀手卸去乙方拳劲。
(4)两人同时放松手臂,恢复乙方右伏手轻置于甲方左摊手之上的姿势,两人仍桥手相接。
以上动作中(1)和(2)为甲方主攻,乙方主守(如图030和图031);动作(3)和(4)为乙方主攻,甲方主守(如图032和图033)。
图030
图031
图032
图033
实战战例:侧掌对圈手标指(下图左侧站立者为甲方,右侧站立者为乙方,如图034~图038)
(1)甲乙两人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乙方以右手伏手轻松放置于甲方左手摊手之上,两人桥手相接。
(2)乙方右伏手变为圈手,绕甲方左臂缠绕内圈,贴于甲方左臂之上。
(3)乙方右手贴甲方左臂向上标出,腰马发力直插甲方眼睛;甲方感应乙方指劲,立时变左手为侧掌拍出,腰马发力卸去乙方劲力。
(4)两人同时放松手臂,恢复乙方右伏手轻置于甲方左摊手之上的姿势,两人仍桥手相接。
以上动作为甲方主攻,乙方主守;甲乙两人可以互为攻守,反复训练指力与腰马之力。
图034(www.chuimin.cn)
图035
图036
图037
图038
实战战例:低膀手冲拳对圈手横掌(下图左侧站立者为甲方,右侧站立者为乙方)
(1)甲乙两人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甲方以左手伏手轻松放置于乙方右手摊手之上,两人桥手相接。
(2)甲方左伏手变为圈手,绕乙方右臂缠绕内圈,贴于乙方右臂之下。
(3)甲方左手变为横掌,配合右转马下击乙方肋骨;乙方感受甲方掌劲,立时变右手为低位膀手,配合左转马拱形发力弹出右臂,卸去甲方掌力。
(4)动作不停,乙方右臂贴甲方左臂滚动旋转上翻,变为右拳攻甲方面门;甲方感应到乙方拳劲,立刻变横掌为膀手拱形发力弹出左臂,卸去乙方拳劲。
(5)两人同时放松手臂,变为乙方右伏手轻置于甲方左摊手之上的状态,两人仍桥手相接。
(6)乙方右伏手变为圈手,绕甲方左臂缠绕内圈,贴于甲方左臂之下。
(7)乙方右手变为横掌,配合左转马下击甲方肋骨;甲方感受乙方掌劲,立时变左手为低位膀手,配合右转马拱形发力弹出左臂,卸去乙方掌力。
(8)动作不停,甲方左臂贴乙方右臂滚动旋转上翻,变为左拳攻乙方面门;乙方感应到甲方拳劲,立刻变横掌为膀手拱形发力弹出右臂,卸去甲方拳劲。
(9)两人同时放松手臂,恢复甲方左伏手轻置于乙方右摊手之上的姿势,两人仍桥手相接。
以上动作中(1)~(5)为甲方主攻,乙方防守反击(如图039~图043);动作(6)~(9)为乙方主攻,甲方防守反击(如图044~图047);甲乙两人可以互为攻守,反复训练彼此感应出招能力。
图039
图040
图041
图042
图043
图044
图045
图046
图047
实战战例:同向双侧掌对同向双圈手标指(下图长发为甲方,短发为乙方)
(1)甲乙两人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甲方以双手伏手放松置于乙方双手摊手之上,二人四臂向中线靠拢相接,均以肘底力催手臂指向对方身体中线(如图048)。
(2)甲方双手同时以内圈手手法,绕乙方双臂缠绕内圈(如图049)。
(3)甲方双圈手圈至对方两臂内侧,同时变为标指手(如图050)。
(4)甲方双手同时标出,直插对方双眼;乙方双手同时感应到甲方攻来的指力,双手迅速变为侧掌侧向拍出,将甲方标指手劲力拍开卸掉(如图051)。
(5)上动不停,乙方双手同时变为圈手,以内圈手手法,绕甲方双臂缠绕内圈(如图052)。
(6)乙方双圈手圈至甲方两臂内侧,同时变为标指手(如图053和图054)。
(7)乙方双手同时标出,直插甲方双眼;甲方双手同时感应到乙方攻来的指力,双手迅速变为侧掌侧向拍出,将乙方标指手劲力拍开卸掉(如图055)。
(8)两人同时放松手臂,恢复甲方以双伏手置于乙方双摊手之上的姿势,双方仍旧四臂相接(如图056)。
上述动作俗称双手互搏之法,当攻击方双手分别击出标指手时,应注意出手分寸,以免伤到对手眼睛。
图048
图049
图050
图051
图052
图053
图054
图055
图056
实战战例:逆向双侧掌对逆向双圈手标指(下图长发为甲方,短发为乙方)
(1)甲乙两人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甲方以左伏手放松置于乙方右摊手之上;而乙方则以左伏手放松置于甲方右摊手之上,两人四臂向中线靠拢相接,均以肘底力催手臂指向对方身体中线(如图057)。
(2)双方同时将左手变为圈手,以左圈手绕对方右臂缠绕内圈(如图058)。
(3)双方左圈手圈至对方右臂内侧,同时变为标指手(如图059)。
(4)双方左手同时标出,直插对方眼睛;双方右手同时感应到对手攻来的指力,右手迅速变为侧掌侧向拍出,将对方标指手劲力拍开卸掉(如图060)。
(5)上动不停,两人右手同时变为圈手,以右圈手绕对方左臂缠绕内圈(如图061)。
(6)双方右圈手圈至对方左臂内侧,同时变为标指手(如图062)。
(7)双方右手同时标出,直插对方眼睛;双方左手同时感应到对手攻来的指力,左手迅速变为侧掌侧向拍出,将对方标指手劲力拍开卸掉(如图063)。
(8)两人同时放松手臂,恢复左伏手置于对手右摊手之上的姿势,仍旧四臂相接(如图064)。
上述动作俗称双手互搏之法,当双手分别击出相反动作时,应注意出手分寸,以免被对手标指手击中眼睛。
图057
图058
图059
图060
图061
图062
图063
图064
一、异侧摊伏手螺旋发力示范(下图长发为甲方,短发为乙方)
(1)甲乙两人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甲方以左伏手放松置于乙方右摊手之上;而乙方则以左伏手放松置于甲方右摊手之上,两人四臂向中线靠拢相接,均以肘底力催手臂指向对方身体中线(如图065)。
(2)甲方以驱动右臂上翻为膀手,膀手劲力指向乙方中线;同时,甲方左伏手向乙方中线挤靠,阻止乙方摊手之力冲自身中线(如图066)。
(3)乙方双臂感应到甲方驱动的螺旋力直冲自身中线,乙方也驱动右臂上翻为膀手,膀手劲力指向甲方中线;同时乙方左伏手向甲方中线挤靠,阻止甲方摊手之力冲自身中线(如图067)。
(4)当双方盘手翻滚训练疲惫之时,可同时放松双臂,恢复左伏手右摊手的姿势与对手相接(如图068)。
图065
图066
图067
图068
二、同侧摊伏手螺旋发力示范(下图长发为甲方,短发为乙方)
(1)甲乙两人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甲方以双伏手放松置于乙方双摊手之上;两人四臂向中线靠拢相接,均以肘底力催手臂指向对方身体中线(如图069)。
(2)乙方驱动右臂上翻为膀手,膀手劲力指向甲方中线,同时乙方左摊手向甲方中线挤靠;甲方感应到乙方摊膀手形成螺旋之力冲自身中线,立刻将双伏手紧贴乙方双臂,向其中线翻滚挤靠,也冲击乙方中线(如图070)。
(3)乙方左臂迅速上翻为膀手,膀手劲力再次逼向甲方中线,同时乙方右摊手再次向甲方中线挤靠;甲方感应对方的螺旋冲力,同样滚动双臂相抗,两人形成互冲对方中线的局面(如图071)。如此反复训练,疲惫时恢复伏手与摊手相接的姿势(如图072),放松休息片刻。
图069
图070
图071
图072
以上为双盘手螺旋发力的两种训练方式。甲乙两人如此反复驱动双臂上下螺旋翻滚不停,以调动腰马之力通过身体传递至手臂,施加于对方身体中线;如此不断翻滚弹抖,久练之下,必然能将手臂练出如藤条一般的劲力,同时促使周身筋骨之力大增。
有关小念头:朝形发力的文章
寸劲拳因为动作短且快,所以出招迅速而突然,所用的时间极短,因此对手极难防御。长劲发力最典型的练习方法是通过咏春日字冲拳的扯空拳练习和击靶练习获得。灵活掌握日字冲拳的长劲发力,就可以进入寸劲的试力与击破练习了。扯空拳日字冲拳因拳形似“日”字而得名,因拳头从人体中线心窝处连环发出,又称为子午捶或穿心捶。日字冲拳出拳时连环而密集,短小而急促,快如流星闪过一样,故而也称为三星捶。......
2024-09-09
如此不可思议的力量,其实源自于咏春拳的入门第一套拳法:小念头。咏春拳并不神秘,它十分科学,是注重“结构发力”的内家拳术。咏春拳小念头是内劲训练的源泉。咏春拳的发劲技术,要求习拳者颈椎、双肩、双肘、双腕、腰椎、双股、双膝、双脚腕,共十四个关节同时作用发力。如此强大的螺旋爆发力与弹射力叠加,就是咏春拳不依赖距离击人于一丈开外的原理。......
2024-09-09
正心正念咏春子弟皆知“小念头”不正,则终身不正。由此可见,五枚大师在创立咏春拳之初,以“小念头”命名第一套入门拳法,确实是用心良苦。“小念头”俗称“三拜佛”,主要是由于小念头拳谱中“一摊三伏”手法的运动形状犹如拜佛而得名的。因此,小念头拳法是咏春内劲发力之源,入门之基石,须长年修习,方能得其精髓。须注意的是,小念头拳的训练与常规武学训练有很大不同。......
2024-09-09
进退马冲拳在咏春拳法的训练中,有“定势发力”和“移动发力”两种形式。尺骨如刀咏春历来有“尺骨如刀,力成三角”的讲法,说的是通过“对马冲拳”的合理训练,将人体双臂尺骨练成好像百炼钢刀一样的硬度与韧性,以此“刀劲”对敌,可以起到无坚不摧的破坏力。图011图012图013图014图015以上动作中,图011和图012训练的是双方前臂尺骨部位的触点发力。......
2024-09-09
在传统思想中,儒家提倡“中庸和谐”,道家主张“天人合一”,佛家则讲求“明心见性”,其共同之处都是以修身养性为主要宗旨,以自省为主要思维方式,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主要人生目标。换言之,即贵在中和,不争之争!“中和”的原意是指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国先哲们关于人生的思索,归纳起来大概就是这八个字:“贵在中和”,“不争之争”。......
2024-09-09
本任务通过实践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在实践中出力流汗,接受锻炼,通过集体行动、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假期研学同劳动,强化责任共成长。图2-2-5在车间进行配件管理图2-2-6在车间划分工作区域3.在专业技术技能训练中劳动通过安排工艺制作、创意设计、技术试验、职业体验、顶岗实习等实践训练,积累基本的技术技能。......
2023-11-05
太极拳的内劲训练也称功力训练,人在运动时的一举一动,能量必在体内流动。太极拳的内劲首先是在走架中生成,走架要求“用意不用力”,虽然没有明显的蓄劲与发劲,但能使体内神、意、气、血周流全身,贯注于骨肉皮毛及筋脉,久久贯注内劲也日日增生。行拳走架重在以气运身,气贯四梢,用意不用力,意之所至,气亦至焉,让气血周流全身,日积月累才能使内劲通灵。太极推手也是内劲训练的方式之一。......
2023-10-17
小念头全套拳法的训练,始终围绕“立念”二字展开,旨在培养习练者在“放松、呼吸、念力、结构”四大层面合而为一的条件反射习惯。因此,小念头拳法的训练要求习拳者要正心、正念和正行。咏春三套拳中,第一套拳“小念头”专门修炼面对面的发力技术,称为“朝形发力”;而第二套拳“寻桥”则专门修炼不同距离、不同站位下的移动发力技术,称为“追形发力”;第三套拳“标指”专门修炼敌我条件悬殊下的发力技术,称为“败形发力”。......
2024-09-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