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长安节令习俗与乐舞百戏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证明,民俗是一种社会日常生活的常规化行动,它包含着许多传统和公认的规则,当这些规则具体化、规范化后便成为“礼仪”,大多数的社会制度正是由民俗和礼仪发展来的。......
2024-09-07
(一)长安的宫廷乐舞
长安作为周、秦、汉、唐多个王朝的国都,作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乃至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长安的宫廷乐舞表现得尤为突出。
1.西周宫廷乐舞
早在周代,今西安地区就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宫廷乐舞机构。周王朝建立以后,为了巩固其统治,便制定了礼乐制度,对不同等级所拥有的乐队的规模作了严格的规定。当时,乐舞的行列称“佾”,每佾八人。天子的乐舞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当时,属于统治者所编排的雅乐体系的乐舞有《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六代舞”,还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等“六小舞”和《象舞》。周王朝规定参加这些舞蹈表演的都是王室贵族子弟,而且把这些乐舞作为他们教育的必修科目。当然,作为老百姓的“野人”也是要学习礼乐的。周朝之所以如此重视乐舞,主要是为了文化控制,使之与“礼”互相补充,达到维护其统治的作用。雅乐长期被作为“庙堂之乐”,政治色彩和宗教色彩浓厚,形式上日趋刻板和僵化,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命活力和艺术感染力。[25]
2.秦汉宫廷乐舞
秦代,始皇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政权,建都于咸阳,并大规棋地集中各国女乐倡优万余人,在咸阳纵歌作乐,在渭水南岸林苑的宫殿中,举行歌舞会,“庭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灵,千人唱,万人和”,这对促进乐舞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当时设立乐府,秦二世在甘泉宫演出的所谓“角抵优俳之戏”,成为傩“角抵戏”的雏形。
西汉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艺术繁荣,宫廷和民间舞蹈蓬勃兴起,中外乐舞汇集长安。汉武帝时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方音乐机构——乐府,由著名作曲家李延年负责。他结合由张骞出使西域带回长安的胡乐谱写了28支名曲,现存下来的有《黄鹤行》等10支。当时使用的乐器有传统的打击乐器、管弦乐器和西域传来的箜篌、羌笛等乐器。随着西域音乐大量传入长安,伴之而来的是西域舞蹈在长安的流行,并开始与原来的宫廷舞蹈糅合在一起。
汉代宫廷所演出的乐舞比以前的时期丰富,汉代宫廷表演的《长袖舞》、《折腰舞》、《巾舞》、《槃舞》、《鞞舞》、《巴渝舞》、《建鼓舞》、《盘鼓舞》等,大多是取材于民间的舞蹈。后被宫廷乐舞吸收和发展,赋予它新的特点:抒情性,技巧性,娱乐性,现实性等等。
除作为宴享的乐舞之外,还有一种礼仪性的社交舞蹈,称之为“以舞相属”。是汉代人积极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表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来往。不仅如此,宫廷里设有“黄门工倡”即宫中的乐工和舞人。达官贵人家中还蓄养歌舞伎人。这些方面使得宫廷舞蹈原本并不发达的汉代,由于加入了“百戏”和“杂舞”等内容,变得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了,达到俗乐舞蹈文化的高峰。
汉代封建王朝设立了“太乐署”、“乐府”、“黄门鼓吹署”,分别掌管雅乐舞和俗乐舞。
“乐府”是和“太乐署”相对的一个官署,专管俗乐俗舞,负责收集、整理、提高民间乐舞,吸收了众多的民间艺人参加乐府机构。
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天和三年(568)娶了突厥木杆可汗的女儿阿史那氏为皇后,带来了康国、龟兹等地乐舞,轰动长安。
3.隋唐宫廷乐舞
在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就有来自西域的《于阗乐》、《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和《伊州乐》等乐舞大曲,其中《龟兹乐》可谓隋唐西域文化艺术最杰出的代表。《旧唐书·音乐志》称:“自周隋以来,管弦乐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说明唐代的中原旧曲已丧失无几,而不得不以西域乐曲代替。这也是一个民族乐曲融合的过程。
唐代乐舞,是在南北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古代乐舞的极盛时期。乐舞大体分为健舞和软舞两类。武则天曾下令在皇宫内设“习艺馆”,旨在教宫女们学习诗文,后来逐步演变成专门训练歌手和舞蹈家的“教坊”。这些歌舞艺人在返回民间后,又把宫廷中学习的乐舞带回民间,在普通老百姓中流行,从而促进了唐代的乐舞普遍流传。
唐乐舞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集诗、词歌、赋予吹奏弹唱;融钟、鼓、琴、瑟于轻歌曼舞。乐曲高亢悠扬,动作舒展流畅,服饰华丽多姿,堪称历代歌舞之最。唐乐舞的兴盛正是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完美写照。
乐舞这一活动在唐代十分普遍,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参与的阶层而言,上自帝王贵戚、文臣武将,下至平民百姓、乐工歌伎,无论男女老幼,莫不会舞。
唐代设立了专门的宫廷乐舞机构,并且机构庞大、人数众多。主要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梨园、教坊等。太常寺管理宫廷礼仪祭祀、宴享娱乐、散乐等排练演出的事宜。教坊分为内教坊和外教坊,掌管娱乐性演出的机构,为皇室、贵族和官僚服务。梨园是唐玄宗专为自己设立的一个乐舞机构,主要教授和演奏“法曲”。唐代乐舞机构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客观上集中了很多有才能的艺人进行训练和表演。从而对乐舞艺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健舞威武激越、矫健刚劲,有剑器、胡旋、胡腾、柘枝、阿辽、大渭州、大摩支等;软舞飘然若仙、优美柔婉,有六幺、凉州、乌夜啼、回波乐、兰陵王、借席等。胡舞大多属于前者,而传统的汉族舞蹈,则基本属于后者。两种不同的舞蹈,决定了两种不同的服饰。总的看来,健舞的舞服以小袖为多,以便腾越旋转。而软舞的服装则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的姿态。
4.乐曲与乐器
梨园专习法曲,梨园又分禁苑梨园、宫内梨园、太常梨园和梨园新部四部,拥有乐工2000余人。(www.chuimin.cn)
乐舞中已经有了曲子、燕乐、法曲和大曲的区别。
唐墓出土的乐舞俑即可看到丰富多彩的乐舞形象。
唐代继承隋朝的《九部乐》,到唐太宗时加入高昌的乐舞,成为《十部乐》,到唐玄宗时将乐舞分为两部,即《坐部伎》和《立部伎》。这些均是唐代宫廷舞蹈的表演内容。除此之外,唐代的大曲和法曲,代表作《霓裳羽衣舞》。唐代歌舞戏还有《踏謡娘》、《兰陵王》、《苏中郎》等。唐代新创作的《凌波曲》、《菩萨蛮》等等,也都是宫廷乐舞的一部分。
唐代宫廷舞蹈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三类:①偏重于礼仪性的;②单纯的娱乐欣赏;③由典礼宴享转向祭祀。
其盛时,“凡乐人,声音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声音人人,至数万人。”[26]
唐代有《破阵乐》,原名《秦王破阵乐》,是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武功的。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命吕才等人创作,由120人披甲执戟表演。此为表现战阵的乐舞,音乐粗犷雄壮。伴奏乐器以大鼓为主,表演时声势浩大,所谓“发扬蹈厉,声韵慷慨”(《旧唐书·音乐志》)。歌词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唐太宗亲自为此曲设计秦王破阵乐舞,此曲在当时的名气很大,甚至传到外国。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的法曲。相传为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所创作。其内容描写了唐玄宗想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所以中唐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年间见到当时宫廷里表演此曲时,舞者“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缨累累佩珊珊。”
唐代燕乐中包括各种乐舞,有声乐、器乐、舞蹈、百戏等。大曲和法曲是燕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大曲中有不少作品是吸收少数民族和外国音乐素材,利用民族艺术形式创作而成的,如《凉州大曲》和《霓裳羽衣曲》。
唐代舞蹈除了传统舞之外,来自西域的胡舞、胡乐以及邻近诸小国也献舞伎于唐室,唐代长安城可以说是多种舞乐的总汇集处。《旧唐书》有记:西域、天竺、高昌、高丽和百济等国都献舞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六幺”曲名,就是玄宗在吸收西域乐曲精华后亲自指导编唱创作出来的。唐玄宗一生作有无数曲子,闻名于世的有《紫云回》、《龙池乐》、《凌波仙》及56岁时遇上杨贵妃后作的《得宝子》。
《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禄山晚年益肥胖,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白居易的诗《胡旋女》中也写道:“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中也说:“……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由此可见,安禄山不仅会跳舞,而且舞技还相当精湛。
公孙大娘是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籍贯、身世不详,擅舞“剑器”,舞艺超群,常在民间献艺,极负盛名。又多次被召入宫,表演剑舞技艺。是唐代见于记载中,既活跃于民间,又闻名于宫廷的少数著名舞蹈家。郑嵎《津阳门诗》描写唐明皇生日千秋节宫中举行盛大乐舞表演时:“公孙剑伎方神奇”,并自注:“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为雄妙。”《明皇杂录》载,“上(玄宗)素晓音律。时有公孙大娘者,善舞剑,能为《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遗妍妙,皆冠绝于时”。公孙大娘不仅舞技高超,而且擅舞多套《剑器舞》,除杜甫诗序中提及的《西河剑器》、《剑器浑脱》外,还有《裴将军满堂势》、《邻里曲》等。
陕西西安市郊出土唐苏思勖墓乐舞壁画。画面中间毛毡上立一舞者,头包白巾,身着长袖衫,腰系黑带,足穿黄靴,翩然起舞。乐队十一人,分列两边,右边前排三人跪坐,奏筚篥、筝、竖箜篌;后排站立两人,一人吹排箫,一人右手向前平伸,未执乐器。左边前排三人跪坐,奏琵琶、笙、钹;后排站立三人,一人吹横笛,一人击拍板,一人左手向前平伸,未执乐器。左右两名未执乐器者,口微张,似在展臂唱歌。此画反映的是当时流行于上层统治者及贵族家庭中的乐舞“胡部新声”。此乐舞原流行于西域,后经甘肃河西一带传至内地,并融合汉族乐舞,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6)。画中舞者深目高鼻、满腮胡须,是一男性西域人。其服饰、舞姿与唐诗中描述的《胡腾舞》相近。
《霓裳羽衣曲》乐谱早已散失,只有个别片断还保存在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里。此曲的伴奏乐队,除了磬、萧、筝、笛外,白居易还提到“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筚篥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就是说还用到箜篌、筚篥、笙等乐器。而唐文宗在宫廷里表演时,还用了玉磬四簴(架)与琴、瑟、筑、萧、跋膝管、笙、竽各一件。
5.燕乐
隋唐的宫廷燕乐一般设有“九部乐”及“十部乐”,吸收了外国音乐及少数民族的音乐;演奏方式依其表演形式的不同分为“坐部伎”、“立部伎”;乐器中使用的铜鼓、鼓、节股鼓、目要鼓等均为传入的打击乐器,所使用的乐器种类多达十几种,各部音乐包括汉族(清商乐)、边疆少数民族(西凉、高昌、龟兹、疏乐)及外国(安国乐、天竺乐、扶南乐等)。《新唐书·礼乐志》载:“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立部伎表演的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等八部;坐部伎表演的有燕乐(①景云乐、②庆善乐、③破阵乐、④承天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等六部。
继承隋代九部乐而形成的十部乐:燕乐、清商、西凉、扶南、高丽、龟兹、安国、疏勒、康国、高昌等,统称燕乐。
隋唐时期日本派到中国学习中国音乐达22次,并将中国乐器、乐曲、乐谱带回日本。唐时朝鲜派遣来华的留学生络绎不绝,公元840年回国达165人。12世纪初期,朝鲜音乐分为《唐乐》及《乡乐》,唐乐之乐器均与中国相同。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载:“初,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又出宫人舞《霓裳羽衣》;又教舞马百匹,衔杯上寿;又引犀象入场,或拜,或舞。”
除宫廷在教坊、梨园、上勤殿、兴庆宫等场所经常演出乐舞外,长安还有许多民间戏场,如慈恩寺、青龙寺、荐福寺和永寿寺等,(宋钱希白《南部新书》)也经常演出歌舞百戏。
据马端临《文献通考·散乐》载,在长安和关中各地经常演出的节目有代面、钵头、踏摇娘、羊头浑脱、九头狮子、买白马益钱、傀儡戏、排阀戏、假妇戏、参军戏、猿骑戏、目真面戏和角力、冲狭、蹴鞠、踏球、组戏、弄枪、蹴瓶、拗腰、飞弹、藏狭、法曲和乐舞等。
有关长安历史文化概论的文章
第七章长安节令习俗与乐舞百戏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证明,民俗是一种社会日常生活的常规化行动,它包含着许多传统和公认的规则,当这些规则具体化、规范化后便成为“礼仪”,大多数的社会制度正是由民俗和礼仪发展来的。......
2024-09-07
(二)长安文化注重道德、崇尚气节遵守秩序、重道德尚气节的道德文化是长安文化中具有浓重色彩的绚丽风景。儒家学说以及宋明清之际产生于长安的关学,使得长安文化中尊礼敬德的观念绵延不绝。......
2024-09-07
长安文化在不断传承中发展与演变,并且在发展与演变中获得新生。长安地区的先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与艺术活动,孕育了长安文化。经科学鉴定,公王岭猿人化石距今约有115万年的历史,陈家窝猿人化石距今约有95万年的历史。......
2024-09-06
(一)周汉唐时期的中央官学在长安建都的十三个王朝中,西周、西汉和唐代中央直辖的国学堪称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三座丰碑。周人的司徒,也只是监管教育。隋文帝设“国子监”,负责全国的教育事业,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设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此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创举。六学一馆,均属高等教育性质。......
2024-09-06
第一节长安的节令习俗“节令”既不是“节气”也不是“节日”,“节令”是指春节、元宵、清明、端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除夕等而言。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这天被定为春节,以区别公历新年的元旦,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
2024-09-07
第一节丰镐、咸阳、汉长安、隋唐长安、西安的城址转移历史上,长安城址有四次转移,历经西周丰镐城、秦咸阳城、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从方向上来看,若以汉长安城的西南角为中心,四座城址是西南、西北、东北、东南的顺时针分布状态[1]。根据考古发掘,镐的遗址西濒沣水,东至丰镐村,北界沣水与滮池,南部已为汉唐昆明池所毁。秦代末年,咸阳迅速毁灭。汉长安城的规模之所以胜过丰镐、咸阳,显然同它所选择的有利地形有关。......
2024-09-06
第七节宋元明清及近代的西安从唐代末年长安失去首都地位之后,宋元明清及近代的长安地区就不再是全国性的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都会,但作为延续千年的重镇,在我国城市体系格局中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西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024-09-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