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长安的节令习俗“节令”既不是“节气”也不是“节日”,“节令”是指春节、元宵、清明、端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除夕等而言。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这天被定为春节,以区别公历新年的元旦,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
2024-09-07
中国旧称伊斯兰教为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570—632)所复兴。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又称伊斯俩目,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与伊斯兰“Islam”是同一个词根)。它自创兴到现在约有1400年的历史,大约7世纪中叶传入唐长安。它起初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精神源泉,然后又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一种文化体系,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伊斯兰教在长安的传播与发展
1.唐代伊斯兰教初传长安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有多种说法,目前尚无定论。一说隋文帝时期,据唐代王鉷所撰《创建清真寺碑记》记载:“及隋开皇中,其教(伊斯兰教)遂入于中华,流衍散漫于天下。”一说唐高宗永徽二年(651),这一年阿拉伯使节来到长安。史学界一般以永徽二年为伊斯兰教的传入时间,这样算来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旧唐书·大食传》记载,大食国于唐高宗永徽二年遣使来朝,那年正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当政。使者朝见唐高宗李治,介绍了哈里发国家的建国经过、国内习俗及伊斯兰教的情况。两国间自此开始了频繁的交往。依据史籍统计,自唐永徽二年至贞元十四年(798)的147年间,大食使者出使长安共达37次之多。位于今西安大学习巷的西大寺,据说始建于唐中宗嗣圣元年(684),由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监造。但考察其建筑,已全无唐代风貌,实难成说。不过,西大寺附近有回纥人居住生活应该是事实。西大寺所在的大学习巷原来只是唐长安城的一个小坊,其时,唐肃宗为平定“安史之乱”,曾向回纥借兵。唐代宗年间,郭子仪从甘肃泾川回京时,有回纥领袖及将士等200余人随从,就住在今城隍庙附近的小坊内。他们在长安逗留期间,学习唐朝的一切法令、制度和汉族的文化习俗,因此后来就把西大寺所在的这个地方称作“大学习巷”。
另外,唐代有不少阿拉伯商人来长安经商、学习。据《资治通鉴》记载:唐贞元三年(787),“胡客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或检括胡客有田宅者停其给,几得四千人”[16]。随着两国交往的增加,大批阿拉伯商人走陆路,经西域诸国、天山南北的“丝绸之路”直达长安,并聚集在长安西市经商,其中有些商人在长安长期滞留,甚至不归。这些穆斯林,保持着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以清真寺为中心聚居一起,称为“蕃坊”。旅居长安的“藩客”包括中亚的九姓胡在内,因其长期不断到长安经商,有些住久了,各以国名为姓,多聚居一村,如南康村、北康村、曹家堡、米家崖、何家村等。在唐代,“住唐”的“藩客”可以自由的进行宗教活动,宝应元年(762),唐代宗李豫曾在长安敕建清真寺,说明伊斯兰教在唐代已传入长安。
大学习巷清真寺门前石碑坊上刻有“敕建陆次唐中宗乙巳年季春上院之吉”,化觉巷清真寺内立有“唐天宝元年七月立《创建清真寺碑记》”[17]。这虽不能说明唐代清真寺建于该处,但能证明伊斯兰教在唐代已传入长安,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在唐代长安是存在的。唐朝末年战乱频仍,天佑以后,迁都洛阳,使一代名都化为废墟。故唐长安城中即令建有清真寺,也会在这一次浩劫中荡然无存。
2.长安伊斯兰教的初步发展
宋代,尽管政治文化中心已东移,但关中地区仍保持着东西交通的枢纽地位。当时“丝绸之路”经过长安,前往开封和东南沿海一带的穆斯林商队,因值南北对峙,交通阻塞,被滞留在长安及其附近的为数不少。此期,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衰落,并为蒙古部队所灭,加之十字军东征,内部割据混战和多次天灾及瘟疫,迫使阿拉伯、波斯、中亚地区的穆斯林进行了空前规模的东迁,因之,宋时迁徙到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穆斯林,人数之多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据《宋史》、《陕西通志》载,宋将曹友闻在陕西沔州南大安、回回一带抗拒蒙古人入侵时,部下就有回回十八族,可见当时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穆斯林已有相当规模。随着宗教活动的需要,加之回族群众有依寺而居的生活习惯,西安的回民聚居区开始建造清真寺。据大学习巷清真寺内明嘉靖二年《重修清净寺碑记》中说:“及至赵宋时,建清净寺于鼓楼西北隅。”这可能就是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的前身,但其规模可能不大。
3.伊斯兰教的重要发展时期
元代是伊斯兰教在长安发展的重要时期,《明史·西域传》说,元时回回遍天下。陕南和西安周围伊斯兰教的信仰布局,主要是这一时期定型,并且逐渐形成穆斯林“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征。
此时,长安地区的不少穆斯林上层人物在朝廷和地方官府任职,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用,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另外当时西域的穆斯林也随蒙古军队大量涌入长安,其中许多人在此成家立业,长期滞留,成为长安穆斯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在长安得到更大发展。据史载,大学习巷清真寺创建于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几十年后,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6),又由时任陕西中书省平章政事的赛典赤麻儿(穆斯林上层人士)加以扩建。在此期间,该寺称为清净寺。也就是说,在元代,今西安穆斯林聚居区已经出现了化觉巷清真寺和大学习巷清真寺。元末,各族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许多穆斯林同汉族人民一起参加抗元斗争。如在朱元璋的起义部队中,就出现了常遇春、胡大海、冯胜、沐英、冯国用、蓝玉等著名回族将领,这些人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功劳。
4.明代伊斯兰遍布西安各地
明朝初年,朝廷对伊斯兰教采取了宽大政策,不仅重用穆斯林上层人士,而且还以朝廷的名义新建和扩建了不少清真寺,西安的化觉巷清真寺由“三保太监”、伊斯兰教徒郑和奉旨重建。永乐十年(1412)郑和奉明成祖之旨,准备率领庞大的远洋舰队第四次下西洋,虽然使团人数达2万之众,但缺少精通阿拉伯语和锡兰语的翻译。于是,郑和便专程来到久已闻名的长安城东大寺求贤选才。经过认真考核挑选,他选中了精通伊斯兰教义、通晓阿拉伯语并熟悉沿途各国民俗和历史的东大寺的掌教阿訇哈三担任“通译国语”和外交信使的任务。哈三跟随出使船队至南洋群岛诸国(多为穆斯林国家),并抵达北非东岸的麻林、木喇哇等国(均为穆斯林国家),出色地完成了与各国进行文化、经济交流的使命。回京后,郑和为哈三报功请赏,哈三再三谢绝,只要求圣上能恩泽东大寺,拨款修葺,他就感激不尽了。郑和于是领旨重返长安城,并亲自设计绘图,选择良材,招募能工巧匠,重建东大寺。新修建的东大寺面貌一新,亭、台、楼、殿布置得宜,蔚为壮观。据说寺内的“邦克楼”就是郑和特别主持修建的标志性建筑。另外,成祖永乐九年(1411)又新建了大皮院清真寺,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新建了小皮院清真寺。至明末,西安穆斯林聚居区的道路系统及分坊而居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明代,穆斯林已遍布西安。伊斯兰教经师胡登洲(1522—1597),在咸阳创办“经堂教育”,促进了全国各地伊斯兰教教育的发展。
5.长安伊斯兰教极盛发展
清代,一方面由于穆斯林人口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18世纪初与阿拉伯国家又恢复了密切关系,西安的穆斯林聚居区不断扩张。其时,穆斯林聚居区的寺院建设也呈较快发展状态。清初广济街清真寺建成,18世纪洒金桥清真古寺建成,乾隆十六年(1795)营里清真寺建成。同时还在西安城东南部东仓门南段东侧的回回巷建立了专为清军中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南城清真寺等。乾隆四十六年(1781),西安巡抚毕沅的奏折中说:“西安省城内回民不下数千家,城中礼拜寺共有七座。”
至18世纪末,西安的穆斯林聚居区已基本构成了“七寺十三坊”的格局。七寺包括:化觉巷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广济街清真寺、洒金桥清真古寺、营里清真寺。十三坊包括:宜平坊、伞巷坊、铁炉一坊、广济坊、安定坊、保宁坊、新兴坊、前所坊、铁炉坊、香米园坊、南顺坊、贡院坊、右所坊等。据白寿彝先生所著《回回民族的历史与现状》一书中记载,在清同治年间之前,陕西大约有100多万穆斯林,他们大多聚居在关中地区,共建有800多座清真寺,其中一半左右都是大寺,在西安周围有60多个穆斯林聚居或回汉杂居的村寨。当时,西安城内的穆斯林聚居区位于市政署旁边并临近商市,人口约有16000人。[18]也就是说清代中叶,西安的伊斯兰教达到极盛时期。
6.长安伊斯兰教的衰落与新发展
清代乾隆中期以后,朝廷对伊斯兰教及信教群众采取限制和镇压的政策。同治年间西安回民起义,清廷以剿灭“回乱”为借口,镇压陕西及西安回民起义,摧毁西安地区64座清真寺中的50多座。起义失败后,除白彦虎率领数千人撤至俄罗斯境内形成今中亚地区的东干族外,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穆斯林十不存一。
辛亥革命以后,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变化,西安地区的穆斯林人数已达到5.4万人,清真寺也达到了20座,其中除建成于清代以前的8座清真寺外,还包括:民国元年(1912)建成的小学习巷清真寺;民国二十五年(1936)建成的洒金桥清真西寺;建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东新街清真寺、建国巷清真寺以及后来陆续建成的红埠街清真寺、东关清真寺、道北清真寺、纺织城清真寺和临潼、长安等地的清真寺等。现有伊斯兰教礼拜寺18座,其中保存完好、著名的有建于唐代的化觉巷清真寺和大学习巷清真寺,以及建于清代的西乡县鹿龄寺等。
二、长安的伊斯兰教教派[19]
在伊斯兰教派方面,长安的穆斯林自称属于逊尼派的哈乃斐学派,但其由于对宗教制度及仪式理解的不同,又分为以化觉巷清真寺为代表的格底目(又称老教)和以大学习巷清真寺为代表的伊赫瓦尼(又称新教,主张尊经革俗,凭经立教)两派。民国二十三年(1934)以后,又从伊赫瓦尼派中分裂出赛莱菲耶派(又称白派,三抬派),以红埠街清真寺为代表。(www.chuimin.cn)
1.格底目
一作“格底木”,阿拉伯文原意为“古老的”。格底目又称尊古派、古老派,中国通称老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形成的一个教派,教法上属哈乃斐教派,教义上属逊尼派。18世纪开始分化,为区别于新形成的教派,始称格底目。格底目派的组织形式是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教坊制,教坊之间互不隶属,各自独立,既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也没有统一的领袖实行教长聘任制。格底目派主张虔守老规旧矩,重视细枝末节仪式,不赞成门宦制度,反对朝拜拱北。在教派纷争中持宽容和温和态度。它是中国伊斯兰教中最大的一个宗教派别。西安伊斯兰教格底目派有化觉巷清真寺等6座寺院。
2.伊赫瓦尼
一作“依合瓦尼”,阿拉伯文原意为“兄弟”。伊赫瓦尼派又称尊经派、圣行派,中国通称为新兴教或新教。西安地区又通称逊奈提(阿拉伯文原意为“行为”、“道路”,简称“圣行”)。伊赫瓦尼派系19世纪90年代由甘肃东乡族人马万福创立于河州(今甘肃临夏)的中国伊斯兰教教派。该派主张革除不合教法的礼仪,强调“凡穆民皆兄弟”的经文,也反对门宦制度,不设教主,不崇拜拱北。
西安地区的伊赫瓦尼派最早是由马德真阿訇于民国四年(1915)在大学习巷清真寺传播的,后经刘遇真阿訇于民国九年(1920)开始在洒金桥西寺大力推行,很快发展起来。《西安市志》记载,到1990年,全市有10座清真寺属伊赫瓦尼派。
3.赛莱菲耶
阿拉伯文原意为“崇古”。赛莱菲耶是马万福死后从伊赫瓦尼派分裂出来的。因创始人马德宝号白庄,又称白派。此派礼拜时三次抬手,在西安地区又通称为三抬派。赛莱菲耶派的主要特点是:只承认穆罕默德的开门弟子、再传弟子和三传弟子(即前三辈)所奉行的教义、教律。主张遵行《古兰经》原文和正确的注解,对《古兰经》中一些不明之处,不妄加解释。男子留须留发,礼拜仪式上不分男女,拜后不接“都啊”(阿拉伯语义为祈祷,即在集体礼拜后举双手祈祷,并抹脸一次)。
赛莱菲耶派于1951年传入西安。最早是阿訇乌振明传播,后由小学习巷营里清真寺阿訇定省三大力推行,得到一定发展。1990年,西安地区有2座清真寺属赛莱菲耶派,是西安伊斯兰教中人数最少的一派。
三、长安的主要清真寺
长安的清真寺始建于唐代。至明清时期,西安及西安府辖县共有清真寺60多座。据《西安市志》统计,1990年西安共有伊斯兰教清真寺18座,即化觉巷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洒金桥清真寺、北广济街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小学习巷清真寺、南城清真寺、建国巷清真寺、东新街清真西寺、回民新村清真寺、北关清真寺、红埠街清真寺、郭家滩清真寺、解放路清真女寺、周至县清真寺。现已增至21座,宗教活动频繁、影响较大的有化觉巷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等。从建筑风格来看,多为中国古典宫殿式风格,也有阿拉伯圆形拱顶式建筑。
化觉巷清真大寺: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据记载建于唐代,但主要建筑礼拜大殿、省心楼、一真亭、木牌坊,建筑多为明代。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伊斯兰教在全国最大的中国庭院式清真寺,也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清真寺之一。它不仅是陕西伊斯兰教徒的礼拜之处,而且也是接待伊斯兰教徒及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参观游览的主要寺院。从唐时创建起,化觉巷清真大寺不但在长安城内有威信,而且扩大和繁荣了与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域、中亚、西亚等国家的交往。并且,不少外地的回族人还经常到这里来学习求教。
大学习巷清真寺: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总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主要建筑为礼拜大殿,有许多石碑为文物,如《万历重修清净寺碑记》。195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皮院清真寺(亦称“北大寺”):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为四进院落式建筑,主要建筑为礼拜大殿。199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寺以历史上的经堂教育长久兴盛而闻名。
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
大皮院清真寺: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1985年重修,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为礼拜大殿。200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除上述之外,在长安较小的清真寺有:
回民新村清真寺,建于1945年,现位于永乐路回民新村。
北广济街清真寺,建于清初。
洒金桥清真西寺,建于1926年。
东新街清真寺,建于1935年。
解放路清真女寺,建于1941年,是陕西伊斯兰教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女寺。
有关长安历史文化概论的文章
第一节长安的节令习俗“节令”既不是“节气”也不是“节日”,“节令”是指春节、元宵、清明、端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除夕等而言。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这天被定为春节,以区别公历新年的元旦,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
2024-09-07
长安文化在不断传承中发展与演变,并且在发展与演变中获得新生。长安地区的先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与艺术活动,孕育了长安文化。经科学鉴定,公王岭猿人化石距今约有115万年的历史,陈家窝猿人化石距今约有95万年的历史。......
2024-09-06
(二)长安文化注重道德、崇尚气节遵守秩序、重道德尚气节的道德文化是长安文化中具有浓重色彩的绚丽风景。儒家学说以及宋明清之际产生于长安的关学,使得长安文化中尊礼敬德的观念绵延不绝。......
2024-09-07
第一节长安文化的地域范围长安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完整的区域性,并拥有文化核心区。从古至今,长安地区出现过不少地名,如丰镐、咸阳、长安、西安、关中等,各地名所呈现的时间、空间概念均有侧重。......
2024-09-06
第一节长安建都述略西安地处关中平原,濒临渭水之南,秦岭之北,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四塞之内,沃野千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位置,使其成为历史上诸多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在此立国建邦设置都城的首选之地。粗略统计,见诸报刊论著中关于西安建都朝代的说法,竟达20多种。表1西安建都朝代表5.十四朝说。由统计学家、曾任西安市统计局副局长的王书勋于1992年在《对西安历史上建都朝代和时间的统计研究》一文中提出。......
2024-09-07
(一)咸阳的初建时期商鞅监修了咸阳宫殿阙楼,并开始进行第二轮的改革。冀阙是秦咸阳一个高大的标志性建筑,修建于咸阳宫廷外侧,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同时还有宣传新法的功能。除了冀阙,咸阳的首批建筑还包括宫廷,后称“咸阳宫”,在渭河以北头道原上。咸阳宫可能就是这样建成的高台式建筑。上世纪80年代在咸阳原牛羊沟旁发掘了三处建筑遗址,从地层学、器物学以及C14等方面证实,这三处建筑初建于战国时期,秦定都咸阳的初期。......
2024-09-06
第五节宋元明清长安文学宋、元、明、清时期,长安地区虽然失去首都地位,但在全国的政治、军事地位仍然是极其重要的,长安地区的经济、文化也都是有所发展的,当然,就其发展的趋势、发展的水平和在全国的地位而论逊色于东南地区新兴的城市。这一时期重要的长安地区的文学家有三位,均有一定影响。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未赴任,死于雷州,终年62岁。43岁罢官回乡,成为王九思文学创作上的分水岭。......
2024-09-06
第七节宋元明清及近代的西安从唐代末年长安失去首都地位之后,宋元明清及近代的长安地区就不再是全国性的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都会,但作为延续千年的重镇,在我国城市体系格局中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西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024-09-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