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为什么唐朝皇帝封丞相并封王?

为什么唐朝皇帝封丞相并封王?

【摘要】:唐朝皇帝为何封了丞相又封王在七曲山北的锒铛驿,我见到了那块刻着“唐明皇幸蜀闻铃处”的石碑,污迹斑斑,深感荒凉。队伍路过七曲山大庙时,唐明皇发现庙内书生张亚子酷似梦中为他报信的人,于是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并追封梓潼张亚子为“左丞相”。在唐明皇追封张亚子一百二十四年后,唐僖宗因黄巢起义再次幸蜀四川,再次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唐明皇在追封张亚子为左丞相的十七年前,追封孔子为文宣王。

唐朝皇帝为何封了丞相又封王

在七曲山北的锒铛驿,我见到了那块刻着“唐明皇幸蜀闻铃处”的石碑,污迹斑斑,深感荒凉。唐明皇是可以考证到的赐封张亚子的第一位皇帝。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据说,当年唐明皇避“安史之乱”幸蜀四川,在上亭铺露宿后,“细雨霏微七曲旋,郎当有声哀玉环”20,唐朝黄幡绰21的诗记载了这件事。夜间,唐明皇梦见有书生告诉他,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了。公元757年正月安禄山被杀,叛乱平息的喜讯果然传来。队伍路过七曲山大庙时,唐明皇发现庙内书生张亚子酷似梦中为他报信的人,于是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并追封梓潼张亚子为“左丞相”。唐明皇侍臣仆射王廷亿和他的随从裴、贾二位大夫留守在了梓潼,自此裴、贾两家世代看护着七曲山大庙。至今,在潼水两侧有一个贾家村,一个裴家村。传说宋朝人就在这里立了这块碑,清朝人在盘陀殿后面修了应梦仙台。

司马光说过,“君子以为忠”,忠君是古时选拔人才重要的条件。晚年的唐明皇的干儿子安禄山造反,亲儿子李亨在甘肃称帝,贵妃杨玉环自缢,心里自然承受着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落差。他在这里将泥塑封为丞相,是否是对世人的嘲笑和讽刺呢?(www.chuimin.cn)

唐僖宗是唐明皇之后的第十二位皇帝。在唐明皇追封张亚子一百二十四年后,唐僖宗因黄巢起义再次幸蜀四川,再次封张亚子为“济顺王”。那段历史也讲到一块碑,是七曲帝君侧身碑。传说,唐僖宗当时逃到利州桔柏津休息,梦见一位老道告诉他战事不到三年就会平息,随后坐于写着“梓潼神”、“左丞相”的殿上离去。唐僖宗赶忙找史官询问,才知道不远处的梓潼供奉的张亚子正是先皇封的左丞相。一想到张亚子一直神佑着李氏基业,于是唐僖宗大摆祭典,亲自拜到殿上。皇上贵为九五之尊,张亚子一个区区“左丞相”哪受得起,连忙侧身,成了一尊侧身像。唐僖宗一看,更觉得张亚子有神灵,敕封张亚子为济顺王。

我在大庙内怎么都没有找到这块碑,据当地的人说那块碑早在雍正时期的那场山火中就毁了。不过这碑倒是让我觉得与曲阜孔庙石碑前石桌的来历颇有几分相似。唐明皇在追封张亚子为左丞相的十七年前,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更是受到历代君王的祭拜。但帝王之躯怎么能拜王呢?为了不越规制,孔子的后代子孙就在祭拜孔子的碑前建了一个石桌,石桌的高度刚好盖住了碑文上最后一个“王”字。

清光绪二十年梓潼知县桂良材为纪念“唐明皇幸蜀闻铃”重立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