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张亚子:从地方神到天下神的神奇转变

张亚子:从地方神到天下神的神奇转变

【摘要】:张亚子为何从地方神变成天下神穿过魁星楼就是文昌正殿9,位于大庙建筑群中轴线正中的位置。七百多年后的元仁宗时期,文昌被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成为专管文人学士考试的天下神,但其中也有波折。嘉庆帝就敕命各省建文昌庙,文昌帝君被列入国家祭典,地位几乎与孔子并尊。自此,文昌帝君享尽人间香火,并显赫于天下。

张亚子为何从地方神变成天下神

穿过魁星楼就是文昌正殿9,位于大庙建筑群中轴线正中的位置。走近,只见殿内神君正襟危坐,这就是文昌帝君,他头戴冕旒,身着黄袍。

中国自古就依据星辰辨别航海方向和耕种时节,夏商周三代以上的人皆观天象、知天相。我想起了商丘源自“商星”的由来,据我研究,“商星”是掌管火种的星辰,最初人们认为火种来自于商星,还为其筑土成丘,商丘因此得名,其后又衍生出商朝、商族人以及我们现在熟知的“商人”。同样的,人们崇拜星辰并慢慢将其神化,将北斗七星上方的六颗星起名为文昌宫,逐渐演变为文昌星,也是世界上公认的α星。两千三百多年前,屈原的《楚辞10中就提到过文昌是掌管众星的首领。文昌星中有一颗星叫司命,掌管凡人的命运,还有一星叫司禄,“文昌”寓意 “文运昌盛”,所以引起了越来越多文人的注意,在民间形成了文昌掌管天下文人禄籍的观念,并将张亚子附会为文昌星的化身。此后,张亚子就从地方神变成天下神,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文化史。每次到正殿,我都会看到熙攘的人群在殿前虔诚地祈祷,可见文昌帝的神明在他们心中那么笃定。

公元605年,科举制度产生,这成为众人入仕的重要途径,文昌君的地位也陡增。七百多年后的元仁宗时期,文昌被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成为专管文人学士考试的天下神,但其中也有波折。在元、明、清时期,就发生了两次禁止文昌神的事件。(www.chuimin.cn)

一次发生在明弘治元年(1488),尚书周洪谟等人认为文昌君并没有什么神明,要求拆除各地文昌祠。一次发生在清康熙、雍正年间,有的官员认为文昌无经传传世,没有资格被供奉。这两次禁止都是在朝官员提出的,我想代表的应该是朝廷的意见吧。明朝提出拆除文昌祠,通过否定元朝时对文昌封帝来否定元朝。康熙八年,梓潼知县捣毁张献忠立的诗柱,我猜想,这也在否定张献忠吧。还有可能当时文昌帝的威望和影响已经发展到朝廷要谨慎处理的程度了。

但百姓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文昌信仰。嘉庆六年(1801),嘉庆帝的老师朱珪上书,主张在全国推崇文昌信仰。嘉庆帝就敕命各省建文昌庙,文昌帝君被列入国家祭典,地位几乎与孔子并尊。自此,文昌帝君享尽人间香火,并显赫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