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新时代残疾人工作发展的历史必然

新时代残疾人工作发展的历史必然

【摘要】: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1]残疾人事业在这个历史时期勃兴并向平等参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二是,国际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四是,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卓有成效的工作。国际的影响叫“天时”,国内的需求和条件叫“地利”,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努力叫“人和”。就这样,将残疾人问题摆上议程,实行平等参与,是一个社会由大乱到大治,到更高级文明的历史必然。发展残疾人事业是改革的要求。

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1]

(一九九五年一月六日)

残疾人事业在这个历史时期勃兴并向平等参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表面看有几个因素。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但同时出现了新的问题: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距离拉开了。以前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大家一个样,现在你拥有得多了,我吃不饱,这就是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做一系列工作,包括康复、教育就业等等,这就引发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二是,国际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大家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重伤员引发了康复工作,康复国际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多的重伤员得到康复机会,因为有些人是有功人员,这就又提出了教育、就业等问题,最终提出回归社会、平等参与问题,这就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和更广大的范围内提出了残疾人问题。加上西方国家竞相以社会福利作为竞选资本,到了六七十年代,残疾人工作就发展到相当规模了。联合国通过了残疾人世界行动纲领,向各国提出“平等·参与·共享”问题。我国举了手。这就在我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可以说,当代残疾人事业的一些基本思路、基本要领,这个国际文件都提到了,对我国残疾人事业是很大的推动。三是,经抽样调查摸清了残疾人底数,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切实推动;社会各界、海内外同胞也大力支持。应当特别提到的是,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业绩感人,形成了一个英雄群体,通过宣传媒介广泛向社会传播,深深地打动了社会,争得了理解与关心。社会环境就这样逐渐好起来了。四是,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卓有成效的工作。同志们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是使这项事业发展起来的最直接、最活跃因素。这种创造性劳动把我们的工作从零、从很低的起点一直推到如今这个规模。国际的影响叫“天时”,国内的需求和条件叫“地利”,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努力叫“人和”。天时、地利、人和这几点撞在一起,迸出火花,形成燎原之势,于是有了我们眼前这番事业。

这项事业发展起来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比如人道主义,为什么一经提出就得到那么广泛的认同呢?这同人们经历了那场迫害人身、践踏人权、辱及人格的“文化大革命”有关。在那个人妖颠倒、是非颠倒的动乱年代,受迫害受摧残的人何止千万!“文革”是一场灾难,是封建主义的大表演、大暴露!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一出来,犹如大地回春,把压在人们心上的石头搬掉了。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人道主义,要以人为中心,要尊重人包括残疾人的权利、尊严、人格,这就很容易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人道主义的提出,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

就这样,将残疾人问题摆上议程,实行平等参与,是一个社会由大乱到大治,到更高级文明的历史必然。我们坚信,我们的社会是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的,这就决定了残疾人事业必定会向前发展而不会衰落。我们应当把对这项事业的信心建立在这上面。

人道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中世纪的尽头,面对着宗教统治,面对着神权、君权,打出人道主义的旗帜当然是进步的。因此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一个进步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人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认识进入了科学的、自觉的阶段。这是划时代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容的。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工人苦啊,社会不公平啊,存在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啊!闹革命、推翻压迫阶级,为了什么?发展生产搞建设,为了什么?如果不是为了人,那不就是为斗争而斗争,为建设而建设了吗?应当指出,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总之,人道主义在我国“文革”后提出,得到了广泛的同情与共鸣,是有群众基础的,所以能在社会产生巨大反响。这表明,讲人道主义,尊重人,把人摆在中心的位置,包括尊重残疾人,把残疾人的各种需要提上议事日程,对内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对外符合国际潮流,这就是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因。

由于传统的影响,对共同富裕的向往在我们国家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是扎根于群众当中的。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的绝对生活水平在提高、相对生活水平在下降,有的差得很远。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残疾人问题容易被各方接受。当然,更本质的原因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要求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求。西方早期发展经济,根本不考虑什么共同富裕、社会保障,那是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比如十八、十九世纪,资本家一味追求高额利润,无休止地残酷剥削工人、农民,甚至掠夺殖民地,贩卖人口。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越来越贫困化,造成极大的社会矛盾。马克思面对的西方世界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后来,西方国家总结了经验,加强了政府干预,加强了二次分配,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事业。这是无产阶级反复、激烈斗争的结果。许多有识之士如今认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这是一个有效、有序的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经济这个轮子转,社会保障、社会发展这个轮子不转,这个社会就维持不下去了,经济的轮子最终也就转不动了。这些道理,如今已是常识。我们国家正处在既重视经济发展,也重视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保障的阶段。以前我国的保障大多是企业保障、家庭保障、自我保障,现在要逐步演化为社会保障,比如待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等。发展这项事业,不但能保障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www.chuimin.cn)

发展残疾人事业是改革的要求。改革要触及人们的利益。每项改革措施出台,都可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也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没有十全十美、不触及任何人利益的改革措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建立劳动力市场。残疾人怎么办?弱智人怎么办?这就是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一九九四年消费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百分之二十一,工资增长百分之二十四。发不出工资的怎么办?没工作的残疾人怎么办?改革必须向前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改革必须进行。这一系列事情都要干。但是,如果残疾人问题得不到解决,在道义上就说不过去。如果我们做好工作,比如下力气抓好赤贫残疾人问题、按比例就业问题,就会给改革一个很大的助力。

残疾人事业的兴起,符合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建立美好社会的希望。中国的文化传统,封建时期主要是儒家传统,后来提出打倒“孔家店”,解放以后马克思主义占统治地位。“文化大革命”后,思想一度混乱,儒家思想不行了,马克思主义不信了,寻求西方的东西,学习西方文化,好的不易进来,坏的进来不少,这就形成文化“真空”,道德“真空”,甚至“滑坡”。社会上许多丑恶现象冒出来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对这些,人民群众是不满意的。那么,大家希望什么呢?希望有一个和谐、友爱、互助的社会,希望社会稳定、团结、祥和。电视剧《渴望》在那几年为什么引起那么普遍的共鸣?说明人们还是渴求真善美的东西。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正是呼唤我国优良文化传统,促进人道主义,唤起社会生活中真的、善的、美的东西,促进互济、互助和社会和谐。所以,这项事业,从思想、道德意义上说,有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发扬民族优良传统。

以上讲的几点可以这样归结:残疾人事业之所以如此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社会发展到这一步了,文明到这一步了,这发展是我们国家、民族在进步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不是因为有了邓朴方,残疾人事业才发展起来了。而应该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必然。任何个人的作用,只有与社会发展的这个必然相一致时,才能显示力量。这就解答了“红旗能打多久”的问题。残疾人事业至少从一个侧面促进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这是我们每一个残疾人工作者的光荣,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说这项事业是高尚的事业,伟大的事业,根本的意思就在这里。

【注释】

[1]这是邓朴方同志在第八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上讲话的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