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适当吸收残疾人中的优秀人物参加这种社会团体的工作。残疾人社会团体要取信于残疾人,取信于社会。......
2024-09-04
自强不息,志在奉献[1]
(一九九一年五月三十日)
残疾人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残疾人不限于某个民族或地区,而是各个民族都有,分散在各个地区,贫困地区残疾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更大。从民族分布上看,大体差不多,只是比例不全一样,如新疆哈萨克族,残疾人就相对少一些,因为没有近亲结婚这些陋习。草原空气新鲜,没有污染,也是一个原因。其他各个民族大体差不多。有些边远山区有近亲结婚的现象,残疾人就多一点。江西有一百六十八万残疾人,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五。
残疾人由于残疾,在社会生活上有很多困难。八十年代初期,大批残疾人就不了业,有的二十几岁、三四十岁了还不能就业。残疾人不能转干,不能考技校,也不能考大学,干个体户又干不过健全人,问题非常尖锐。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残疾人怎么活?怎么生存?当然不仅是我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残疾人问题。在旧中国,残疾人根本没人管。当然,再往前说,古代中国也有像孔夫子这样的思想家,提出了一些人本主义的看法,但根本变不成现实。一些不发达的国家,管得也很少。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残疾人问题比较重视。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资本主义逐渐代替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把人道主义作为向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的一个武器,把它推向整个社会,到现在已有相当深厚的社会基础。但西方残疾人事业真正得到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有许多负伤的战士。开始是把他们养起来,后来发现他们可以多方面参与社会,逐步提出了残疾人要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的问题。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开始于第一次大战以后,不过规模很小,范围也很小。后来才发展起来。西方发达国家往往把残疾人问题或其它社会保障的问题作为政治上争取选票的资本。所以六七十年代,逐步喊出了“福利国家”的口号,有的政党就把这些抬出来,争相提高待遇,形成福利国家这种现象,这在北欧特别突出。当然福利国家的维持现在恐怕也有点困难,但总的来说,残疾人问题无论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还是在政府工作上,都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我国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办?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做得更好。五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成立了盲人福利会和聋哑人福利会,后来合并为盲人聋哑人协会,民政部成立了残疾人工作机构,教育部也有了管残疾人教育的机构。刚解放的时候,组织残疾人生产自救,后来举办福利工厂,把残疾人吸收到工厂里来。一九五八年这种工厂有相当的发展,在“文化大革命”中福利工厂受到很大的冲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由温饱逐步向小康过渡,国家对残疾人问题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开始恢复盲人聋哑人协会的工作,接着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组织了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组建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通过了《残疾人保障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呢?残疾人工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首先,应当看到,残疾人也是人,一切健全人所需要的,残疾人同样需要,残疾人也跟其他人一样,有着生理、安全等方面的需要,有着社会交往和尊重的需要。残疾人是人,也应该受到人格方面的尊重,其公民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坚决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共产党人的目标是解放全人类,而残疾人的解放就是全人类解放的一部分。五月九日,江泽民等领导同志接见了出席全国助残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残疾人表彰会的代表并与他们进行了座谈。江泽民同志对残疾人问题很重视。他说,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里的一员,残疾人事业对整个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共产党的宗旨是解放全人类,不但要消除压迫、剥削,还要消除歧视、偏见和传统观念导致的不平等现象。几十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地为争取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就是为了争取国家的独立、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江泽民同志还讲到,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社会主义有两条原则:一条是共同富裕,一条是公有制。所谓公有制就是所有制问题;所谓共同富裕是指分配制度问题。在所有制、分配制度的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搞共同富裕,就不能把社会上最困难的人丢掉,这些人就是残疾人。老年人中最困难的是残疾老人;妇女中最困难的是残疾妇女;儿童中最困难的是残疾儿童,这些,基层工作的同志是很有体会的,扶贫扶到最后就是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他们最困难。对这些最困难的人,共产党不管谁管?不久前,我到印度去,在新德里大街上,只要汽车一停,马上就有残疾人来要饭。印度的经济虽然不如我国,但他们的人均大学生数、人均医生数却比我们高。他们虽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但他们不能把残疾人问题都管起来。而我们中国共产党就能对残疾人问题负起责任来。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搞共同富裕,不能丢掉最穷的兄弟们。做好残疾人工作,对稳定社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要坚持不懈地搞改革。改革就是要改变僵化的体制,在分配制度上就是克服绝对平均主义。改革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改革必定会触及一部分人的眼前利益。在改革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大家知道,解放后,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消除了剥削、压迫、奴役,这样,大家都相信共产党,相信社会主义。但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刚解放不久,国家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解决了职工生老病死问题,对政治的稳定,人民群众积极性的调动有着多么大的历史作用。这就是初期的社会保障。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搞好社会保障。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如果社会稳定机制没有协调进行,那么,这个社会就是畸形的,危险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比如,医疗保健,退休制度,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问题如果不能解决,社会就难以稳定,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残疾人及其家属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近两亿人口,残疾人问题不容忽视啊。(www.chuimin.cn)
残疾人要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要参加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目前,全国福利企业有四万五千多个,七十五万残疾人在其中就业,年产值三百亿元,创造利税十八亿元,这是一支很了不起的劳动大军。江西企业单位残疾人占在职职工的百分之零点九,有的地方调查占百分之零点九三,有的到百分之一。在残疾人中,绝大多数有劳动能力,并且能够创造价值。残疾人不但是国家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在残疾人的队伍里提出了“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口号,“四自”精神写进了《残疾人保障法》。“四自”精神,江泽民同志也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应当发扬光大。几千年来我们民族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依靠我们的祖先自强不息的奋斗,不仅没有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沉没,反而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伟大民族。靠这种精神,我们的祖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靠这种精神,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开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新纪元;也是靠这种精神,我们解决了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我跑了很多省、市,到处听残疾人讲“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我的今天”。许多残疾人做出了成绩,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但更多的残疾人生活还非常艰难。西北有位老太太,住着一间非常破旧的房子,生活极为困难,我们到她家里看了,房顶漏,往下掉土,生活全靠村里帮忙。她讲:“还是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好。”残疾人是生活最困难的人。向社会索取最少,可是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北京有个孩子摇着轮椅上学,每天来回要三个钟头,上学的课堂要从第一层爬到第四层,拄着拐杖非常艰难,她只要一出门就不能喝水,因为没有一个厕所能让她用。残疾人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下喊出了“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渴求理解,志在奉献”,我认为这种精神是最可贵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它的公民只想享受、只想得到利益,而不想奉献,那就不可能振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起来,要实现民族振兴,没有一点奋斗精神是不行的。少一点索取意识,多一点奉献精神,国家、民族才能振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道德风貌,也是社会进步的一项内容。试想,一个社会的人群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这个社会将是个什么样子?我国有十一亿人口,如果大家都唯利是图,都是个人主义,日子还能过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心中有他人,要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全社会关心残疾人,社会风气就会改变。不仅对残疾人,对其他人也是一种良好影响。在全国一千多万少先队员中开展助残活动已经四年了,有的家长到学校,感谢学校的助残活动使孩子第一次懂得帮助他人。一千多万还不够,还应该更多地组织少年儿童参加这种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就有人道主义思想,心中有他人,有社会,这样的国家才是文明的,才能够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才能健康。做好残疾人工作,无论是在稳定社会方面,还是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几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经济蓬勃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残疾人工作也逐步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列入议事日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步骤和措施,推进残疾人事业。今年五月开了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和自强模范表彰会,广大群众扶残助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同时也可以看到党和人民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和对残疾人的关心。在“保障法”制定的整个过程中,中央各部委都非常热心。“保障法”送审稿报送到法制局,在二十天时间里,国务院就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了两次会议,八十多位常委就“保障法”作了热情发言。他们不但说残疾人保障法应该搞,而且认为这个法的刚性条款定得还不够,还得进一步完善,保护残疾人权益的刚性条款要增加。这些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残疾人的关心。对于一些可能做到的,我们积极去做。要制定配套法规,做好宣传。既要大张旗鼓,又要扎扎实实。
总的讲,我认为做残疾人工作有几点要注意。第一,要从国情出发。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这一客观条件不可忽视,我们的发展战略是“打好基础,讲究实效”。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要与我国社会的发展协调一致。两者要相适应,要相互促进。做残疾人工作既要有利于残疾人,也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只有国家进步、民族振兴,才有残疾人的利益。在座的同志们有的是残疾人,有的不是残疾人,只要做残联工作,就要代表残疾人的利益,为他们说话。同时要把残疾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考虑。第二,要搞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要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怎么有利怎么办。作为残疾人,谁也不希望成为社会的包袱,而要为社会做贡献。所以我们提出了建立劳动福利型的残疾人事业,使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利得到保证,残疾人就业是“救人一命,稳定一家,影响一片”,这样的好事为何不做?残疾人工作,一方面,要国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但当前不可能很多;另一方面,残疾人要创造价值。民政部门搞了几十年的福利工作,现在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以后还要继续搞。我国社区建设比较早,西方搞社区非常难,在中国搞社区相对容易些。中国人对社区认同感比较强。中国从秦始皇建立郡县制起,直到国民党的保甲制度,到共产党的居委会、村委会,都有完整的社区结构。就形成基层社区而言,这些有一脉相承之处。社区结构完整是我国一大特点。使残疾人工作在社区得到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方面。要搞好残联组建。目前县残联多数建立了,少数还没建立。要建立,建立以后要能正常地工作。我听说县级残联有三分之二开展工作有困难,这个问题要解决。县残联的工作要往基层伸展,要搞好基层残联,直接为残疾人解决困难。现在残联有很多干部是从民政过来的,比较熟悉业务,对搞好社会化工作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再强调两句:第一句话,残疾人的事情就是政府的事情,义不容辞;第二句话,残疾人的事情是大量的社会工作,要动员社会。不可能单靠政府、也不可能单由民间去做,两者必须结合起来。要把残疾人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整体研究和规划,统筹安排,建立政府为主导、社会为基础、各部门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使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的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不仅要学会配合政府做工作,而且要学会社会化管理方式。残联要保持活力。残联要有好的领导班子,第一把手要有活力,要公道、廉洁、正派,要能够团结人,有比较高的政策水平,领导班子要团结、能干活,有战斗力,有协调能力。要解放思想,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说老实话,残疾人太苦了,需要我们去帮助。温饱问题,全国人口中绝大部分已解决了,而我们残疾人将近一半还没有解决,有百分之三十的残疾人靠自己养活,百分之二至三的残疾人靠国家救济,有百分之六十七的残疾人靠家庭,这怎么得了?全国,没有配偶的成年人是百分之八,而残疾人为百分之四十六,差别很大。为此我们大家必须积极地、努力地工作,争取逐步改善残疾人的状况。
【注释】
[1]这是邓朴方同志在江西省、地、市、县残联负责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有关论人道主义的文章
从现在到二○○○年这十几年时间内,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快”,是同过去比较,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社会意识变化较快,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变化也较快。残疾人事业属社会发展机制,又是稳定机制。同时,必须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之中,并与之协调发展。......
2024-09-04
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事业的旗帜[1]邓朴方:残疾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在残疾人事业方面,主要的阻力也是来自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所以,宣传人道主义是非常必要的。在西方社会,人道主义发展几百年了,不断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准则。显然,批判人道主义是不得人心的。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事业的旗帜,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
2024-09-04
我们残疾人工作就是社会安全网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们贫困人口里面残疾人比例是越来越高,贫困人口在缩小,但残疾人比例在提高。残疾人群体不小,宜昌市的比例达百分之六点零九,比全国略高。我们在开展残疾人就业工作时讲,“救人一命,稳定一家,影响一片”。我们怎么对待群众?......
2024-09-04
与中学生朋友谈人道主义[1]中学时代是难以忘怀的。这里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更具有现实性、深刻性和广泛性。这就需要我们对人道主义广为宣传并大力实践。这既是中学生朋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应该得到全社会关注的一个共同问题。......
2024-09-04
发展残疾人教育的现实依据再有一种观点是,“我国基础差,底子薄,没有力量发展残疾人教育”。发展残疾人教育确实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实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我国成立的“联合国残疾人十年”中国组织委员会与国际组织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发展残疾人教育的最终受益者将是全社会。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已经道出了残疾人事业以及残疾人教育事业的份量。......
2024-09-04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1]一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又取得新的进展,各级残联上上下下,同心同德,代表残疾人利益,为残疾人服务,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024-09-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