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残疾人事业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反思

残疾人事业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反思

【摘要】: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一些统治者曾为残疾人做过某些好事,但是有很大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残疾人事业同样受到损失。这是我国残疾人事业最好的时期之一。基层企、事业单位和农村乡镇、城市街道组织,承担着大部分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劳动、娱乐等实际工作,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基础。

二、残疾人事业的历史和现状

8.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关心扶助残疾人的美德。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一些统治者曾为残疾人做过某些好事,但是有很大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广大残疾人遭受着比其他劳动者更为严重的歧视和更加深重的压迫,挣扎在社会最低层。这种状况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开始改变。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残疾人状况发生根本变化。广大劳动人民翻了身,残疾人也获得解放。

五十年代,人民政府扶贫济残,收容、救济了大批残疾人。随后,城市兴办了各种福利企业、事业,包括荣誉军人学校、休养院、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社会福利院等。农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由集体生产组织予以安置,失去劳动能力的孤寡残疾人受到“五保”待遇。

在十年动乱中,我国政治经济生活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社会风气也受到影响。残疾人事业同样受到损失。不少人因受迫害致残。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党和国家重视了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城乡经济的改革、振兴,残疾人劳动就业、康复、教育文化体育活动有了很大发展。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受到鼓舞,发扬光大。这是我国残疾人事业最好的时期之一。(www.chuimin.cn)

11.我国正逐步形成的残疾人工作体系是:国家对推进残疾人事业起主导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制定残疾人工作方针、规划,实行宏观协调及必要的监督;通过法律和政策解决残疾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对残疾人实施特殊的保护;通过政府各职能部门,管理残疾人的救济、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事宜;承担必要的拨款及财政负担。

基层企、事业单位和农村乡镇、城市街道组织,承担着大部分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劳动、娱乐等实际工作,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基础。

日益活跃的各种残疾人团体,在政府领导下,调查研究,宣传教育,募集资金,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各种实际活动,是残疾人事业联系各方的纽带;

家庭、亲属、邻里对残疾人的帮助、照顾,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支柱。

这个工作体系与我国自上而下的政权机构相适应,与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相适应,与社会活力逐步增强的历史趋势相适应,符合我国国情。

12.几十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对稳定社会政治局面,对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总的看,残疾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仍然偏低,残疾人工作仍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