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立学校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有75%的人患有语言或学习障碍。同时,大概有4%~6%的儿童患有运动技能障碍。在学习障碍诊断之前,需要将视力以及听力缺陷造成的障碍排除在外。目前研究认为,学习、运动技能以及沟通障碍与遗传、大脑功能以及环境的有害因素有关。大约有1%的学龄儿童患有数学障碍。干预的主要目的是矫正学习和技能缺陷。......
2023-12-01
五、名人的潜能与学习
(一)耳聋失聪的贝多芬
同学们听过交响曲《英雄》吗?听过交响曲《命运》吗?听过交响曲《月光》、《春天》吗?听过……
你们曾为里面的旋律所震撼吗?这些乐曲表达的都是创造者的肺腑之声。你们知道它们的创作者是谁吗?对,他就是被人们称为“乐圣”的贝多芬。
1.不幸童年
贝多芬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就有很好的音乐天赋,你们也许以为他真是一个幸运儿。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相反,他的音乐天赋,使得他的童年十分的不幸。看到幼小的贝多芬这样有音乐天赋,他父亲一心想靠他来赚钱,于是就逼迫他从小练琴,参加演出。他只要一不用心,就会被父亲打,这对他来说是多么的不幸。正因为如此,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叛逆的性格,这都体现在他以后的作品中。
2.福祸相依
贝多芬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发表了自己的代表作;二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就能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作品卖给音乐商人,而且还有人将其与当时的音乐天才莫扎特相提并论。
但是,正当他二十五六岁,事业步入辉煌的时候,不幸也降临了。年纪轻轻的他,有了耳聋的先兆,这也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他就可能成为真正的聋子。这对他来说就像个晴天霹雳,他悲伤过、痛苦过,甚至还想过自杀,但是最终他战胜了自己。
事实证明,耳聋对他的创造事业并没有产生坏的影响,而是让他另辟蹊径,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创作,使得他的作品更受人们欢迎。
在他50岁左右的时候,他全聋了,听不到一点声音了。他更加孤独,更加痛苦,更加寂寞,但正是这种状态,使得他对生活的思考也更深刻,更全面,他的作品也更成功,而且人们还认为他晚年的作品超越了他早期的作品。
后来有人将世界上所有的作曲家进行排名,贝多芬排在第一名。而且据统计,贝多芬在世界上拥有的听众也是最多的。我们也坚信他的乐曲将会影响更多的人,因为“他的音乐是为未来一代创造的”。
假如你还没有听过他的作品的话,那就请听一下吧。
(二)发明家爱迪生
“天才”怎么解释?“天生的蠢材”——爱开玩笑的人往往会这样说。
但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认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据不完全统计,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有两千多项,“发明大王”的称号真是非他莫属。
你一定想问:他小时候一定是个好学生吧?老师们、同学们一定很喜欢他吧?但是实际却不是那样的。
小时候的他仅上过三个月的学,就被老师称为“低能儿”而撵回了家。原因是他上课不听讲,考试总考倒数第一,而且还经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如2加2为什么等于4?
没有办法上学了,他的妈妈就成了他的老师。在妈妈的教育下,他对读书产生兴趣,他博览群书,阅读了莎士比亚、狄更斯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之后,他还对实验产生兴趣,并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名人名言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如果你年轻时就没有学会思考,那么你就永远学不会思考。
——爱迪生
伟大的发明家离不开实验室。有时候做实验太投入了,他几天都不会出来,吃住全在里面,累了就枕着书睡一会儿,他的朋友和他开玩笑地说:“怪不得你那么聪明,原来在睡觉的时候,都在吸收书的营养。”他废寝忘食的精神,让他连新婚之夜都忘记了。
1871年的圣诞节,爱迪生和玛丽举行了婚礼,婚礼刚结束,客人还没有走,他就想出了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好几天了。于是他就对妻子说:“亲爱的,我有点事情要到实验室去,待会儿一定回来陪你吃饭。”玛丽还没有来得及说一句话,他就已经不见人影了。
一到实验室,他便开始做实验。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夜幕也渐渐降临,但是他一点都没有感觉到。他习惯地点起了灯,又聚精会神地做起了实验。吃晚饭的事情,早已被他抛到九霄云外。新娘玛丽在家里苦等,最后只好让他的好朋友去找他。他朋友看到他在做实验,就大声喊道:“好啊,你这个新郎是怎么当的,不要新娘了?”他这才想起吃饭的事来。
有了这种精神,爱迪生拥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也就不足为怪了。
故事坊
爱迪生的门
在他避暑的别墅里,爱迪生改良了许多设备,以便减少繁重的家务劳动。
一天,一位客人向爱迪生抱怨说:“别墅的大门太紧了,我不得不拿出吃奶的劲来推开它。”
爱迪生却笑着对客人说:“不要紧,这对你并不算什么困难,因为你已经给屋顶上的水池压进了将近30升(1升=1立方分米)水啦!”
(三)毛泽东的故事
他被外国人斯诺形容为:
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
一个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的人;
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的人;
一个有演讲和写作才能,记忆力异乎寻常的人;
一个颇有才能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这人是谁呢?他就是我们的国家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为人精明能干,家境还比较好。小时候,父亲为了让他能认字记账,把他送进私塾读书。当时私塾教的都是《三字经》、《百家姓》、《诗经》、《论语》之类的知识,他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是凭借他良好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他学得还是非常好。他最喜欢的是《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岳飞传》之类的书,但是由于这些书都被视为杂书,所以他只能偷偷地看。从这些杂书中他领悟出一个道理:小说的主人公,都不种地,他们自己有土地,但让农民帮他们种。他感觉到了社会的不公,这也就使得他的心变得不安分起来。
1910年,毛泽东离开了家乡,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临行前他还给父亲留下了一首他改写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其实道出了他的远大志向。
武昌起义爆发后,毛泽东毅然地参加了革命。半年后,清政府被推翻,人们以为革命已经结束。但他认为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前途,那就是继续读书。
在不懈的努力下,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时的湖南省高等中学校。但他仅仅在那里待了半年,因为他觉得学校的规定及课程的安排不适合自己,于是他选择了退学。此后,他决定自学,而且还为自己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步行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风雨无阻。他学习十分勤奋,埋头苦读,收获也颇丰。在那里他读到了国外的一些著作,了解到当时国外的一些新的信息,而且也生平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地图,这让他知道世界很大,中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思想的进步,使得他的抱负更加远大,也为他以后投身革命,领导革命,最终成为亿万民众拥戴的领袖奠定了基础。
(四)永不放弃的张海迪
“能为社会多做些贡献,这就是幸福。我想,当一个人能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的时候,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一生了。”张海迪这样说。
她身残志坚,永不放弃,她的事迹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可是,你知道吗?她曾经也有一段快乐的童年。那时的她活泼可爱,爱说爱笑。但是美好的事情总是短暂的,5岁的时候,不幸降临到她的头上。她被确诊患有血管瘤,而且是在脊髓里,这意味着她需要高位截肢,以后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她漫长的人生。
手术以后,看到小伙伴上学,她也很想上学。由于不能行走,几次都被学校拒绝,直到第四次,她才如愿以偿。得知自己可以上学的时候,她高兴极了,上学第一天就让爸爸背着她围着学校转了一大圈。
然而,也许老天真的有意和她过不去。上学后没多久她的病又一次复发,不得不停学,到北京治病。(www.chuimin.cn)
但是这并没有打消她求学的梦想,病床从此变成她最好的书桌。有时候坐久了,身体会觉得很不舒服,但她还是咬牙坚持。父母看了实在心疼,劝她不要学了,但她总是面带笑容地回答:“我可以。”
有时候,疼得实在太厉害,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掐自己,或者揪自己的头发,据说她因此揪下来的头发积累下来都可以编成一条辫子了。
有时候,作业很多,到很晚还做不完,她就对妈妈说:“这些作业我明天再做行吗?”妈妈却郑重地对她说:“今日事今日毕!”听了妈妈的话,她在心里告诉自己说:“我要像在学校里的孩子一样,每天完成作业!”
她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
不仅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大学英语,而且还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
此外,她还自学了医学书籍,而且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很多病人带去了福音。
(五)陈景润的“1+2”
30年前,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世人震惊,也使得其中心人物——陈景润的名字享誉海内外。
1.哥德巴赫猜想的“种植”
小时候的陈景润属于那种“丑小鸭”式的人物,长得瘦小,不招人喜爱,时常遭人欺负,但是他非常倔强,从不讨饶。
他的内心对数学具有强烈的渴望,特别是在听了大数学家沈元的课后。
沈元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曾经留学海外。有一段时间,沈元在家乡代课,陈景润正好在他的班上。沈元讲课很幽默,喜欢穿插一些小故事,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互动乐园
脑筋急转弯
1+2,什么时候什么也不等于?
1+2,什么时候等于3?
1+2,什么时候等于4?
这一天,沈元向学生们讲哥德巴赫猜想:“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200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他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但是,猜想若不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不能等于现实。之后,哥德巴赫想起当时的著名数学家欧拉,于是写了一封信给他。欧拉收到信十分高兴,对此也十分感兴趣,还回信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并立刻投入到对这个猜想的论证中去。但是,非常遗憾,尽管欧拉为此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但到死也没能证明出这个猜想。从此之后,这个猜想也就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许许多多的科学家曾为之努力,但都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
讲到这里,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但是陈景润却很安静,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最后沈元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由此,哥德巴赫猜想就种在了陈景润的心中。
2.哥德巴赫猜想“开花”
大学毕业几年后,陈景润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儿时的梦想,被重新点燃,他全心全意地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
但是其中的艰辛,却是人们难以想象的。
当时人们很不理解陈景润,他只能偷偷地研究。
工作之余陈景润便沉浸在数学的海洋中,废寝忘食,昼夜不舍,脑袋里全是数学符号、数学公式。但是艰苦的工作却没有换来丰收的果实,正当他有所进展的时候,他的严密的工作还是被人发现,手稿全部被毁。他承受不住打击,曾选择跳楼。也许真的是上天还眷恋他,觉得他还不应该这么早离开人世,从三楼跳下的他,只是大腿有点轻微的擦伤而已。
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他又重新开始了他的研究,这次他更加的小心。
四年过去了,那可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啊,熬了多长的灯芯,烧了多少煤油,都无法统计了。四年的时间,陈景润经受过多少次的失败,没有人能知道。但是在他获得成功之后,人们从他床底发现,光是用于计算的草稿纸便装了三麻袋。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A.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他证明的命题“1+2”,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因此国际上也把它称为“陈氏定理”。1978年和1982年,他还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做45分钟报告的邀请。
面对如此大的成绩,他这样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的高峰还没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六)衣衫寒酸的保罗
1.明星见面会
你见过这样的明星大腕吗?他的首张大碟《One Change》热卖13万张,他的音乐旋风席卷亚洲,而且他还把英国女王变成为自己的粉丝。
但是,他却说:“我不想靠品牌装点门面,也不想让人们在高档商店和夜总会里看到我的身影。我不属于那个圈子,也不想成为那个圈子里的人。高档货是与我不相关的东西,我不想靠人为打造的或者肤浅的东西吸引别人的注意。我不认为自己会成为好莱坞的一分子。”
这个不同寻常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究竟是谁呢?
他就是《英国达人(Britain’s Got Talent)》2007年的冠军得主保罗。
2.辛酸准备路
保罗小时候就很有音乐天赋,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就会唱歌了。但是他的音乐道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小时候的他,由于长相难看,经常被小朋友们欺负。每当这时他就拿出自己的法宝——歌声,来安慰自己。
长大后的他,同样由于长相难看,职业歌手与他无缘,他只能在业务员与职业歌手两者间徘徊。
想参加专门的训练,但是他负担不了高昂的费用。机会终于来了,一次偶然的比赛,他赢得8 000英镑,他便把这些钱都花费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当他学完全部的课程后,他已经为此付出了2万英镑。
经过专业的训练,你也许认为他的处境该好点了吧?
但事实并非如此,命运就是喜欢跟他开玩笑。训练完成后,一连串的倒霉的事情又找上了他。2003年他盲肠破裂,需要住院手术;出院之后回诊,发现肾上腺长了肿瘤,需要再次手术;在快要康复的时候,他又不小心从脚踏车上摔了下来,导致锁骨骨折。这接二连三的倒霉事使得他有好几年都不能唱歌。
他一度都想过放弃唱歌,但是最后他还是坚持下来。此时他已经负债累累,为了生存和还债,他不得不去从事手机促销的工作。
3.一举成名时
我们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保罗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英国达人》。
对于他的参赛情景,保罗是这样描述的:“我不认为评审对我有多少期待。我又矮又胖,穿着一件便宜的旧西装——仅需35英镑。发型师用的发胶又太黏,让我看起来好像有点秃头……”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台上刚亮相时,保罗那肥肥胖胖、傻乎乎地站在台上的样子,评委们看了满脸失望。但是当保罗才开口唱完第三句,现场气氛大变,观众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特别是最后一段完美的高音结尾更是让全场的观众为之陷入疯狂。
评委们更是被惊呆了,就连一向以苛刻闻名的评委赛门·柯威尔都激动不已,他们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人竟有如此好的歌唱天赋。
有关学习的智慧( 小学版)的文章
在公立学校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有75%的人患有语言或学习障碍。同时,大概有4%~6%的儿童患有运动技能障碍。在学习障碍诊断之前,需要将视力以及听力缺陷造成的障碍排除在外。目前研究认为,学习、运动技能以及沟通障碍与遗传、大脑功能以及环境的有害因素有关。大约有1%的学龄儿童患有数学障碍。干预的主要目的是矫正学习和技能缺陷。......
2023-12-01
有《毛子水全集》五卷传世。本文所谓“中国古书”,是指旧时所谓经、史、子、集四部里的书籍而言。本文只是指示读中国古书的门径,——实在是“门径的门径”!因为要谈到读我国古书的态度,所以先泛论读书的目的。现在我们可以讲到读中国古书的旨趣了。不过一个人读本国古书,往往另外有一种情操。非特不喜欢读中国古书的人须以为箴言,喜欢读中国古书的人更当以为座右铭。......
2024-01-24
2006年4月23日,正在重庆考察的温家宝总理深入永川市,调查了解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下午2时40分,温家宝来到重庆第二财贸学校校园。温家宝对同学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和熟练的技能表示赞许。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被列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要让人人享受教育,让更多的人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是我们的理想……”总理的讲话再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2023-10-31
从我的朋友处我知道,他的学习在班里一直排在前几名,这次期末考试孩子的成绩还排在班里前4名。“我发现他的考试出错的地方,往往并不是别人认为难的题目,而是一些自己认为会的题目……我看就是学习不扎实,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这些考试的功能到底何在?我们老师布置那么多的作业,老师能不能做到全批全改,能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每一次考试都能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都能够做到下次考试不犯同样的错误?......
2023-10-31
项目5基础会计实训认知任务一了解基础会计实训的目的与内容任务描述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了解基础会计实训的目的与内容。任务实施一、基础会计实训的目的基础会计实训是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目的的一门必修课程。为此目的,通过基础会计实训,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训练,为缩小会计专业在校学生与实际会计岗位的距离、使学生成为离校即能独立上岗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12-01
前面提到的网上探究——Web Quest也是一种现在很流行的学习方式,它与体验式学习有很大的联系。信息化体验式学习是强调做、合作交流和最后的反思、运用,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所以探究活动中有体验式学习,比如典型的实例是:环境污染,老师讲述环境污染的坏处和危害以及我们环境污染的现状,任凭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也只是知道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仍然不能在以后的行动中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023-10-25
司马光晚年作《潜虚》一书,以气本论为基础,综合图书、象数、义理之学,模仿《周易》《太玄》模式而自创一套反映宇宙万物及人间秩序生成变化的系统,在宋代可谓独创,具有重要意义。《潜虚》总论关于宇宙生成的构架: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所以《潜虚》的“元”“余”即最高本体之“虚”,亦当指无形之气。故而在《潜虚》中,“虚”“气”实为一体。......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