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是个复杂的人。这复杂中有许多隐而未发,有许多欲言又止,有许多深思熟虑。让你觉得,即使知道了种种信息,他还是“无法还原的”。还有两个朋友在北大旁听他的课,都听了有一年以上。有意控制跟外界的交往。“毛主席派来的人”在内蒙突泉,割地已经是10月份了。这时传出了恢复高考的消息。研究生每月有三十几元收入,出于不宜再寄生父母的考虑,陈嘉映参加了考试。......
2024-10-02
王映霞有“荸荠白”的雅号,是形容她的美丽。她父亲金冰逊早死,她随母亲住到外祖父,杭州名士王二南的家中。随外祖父研习诗文,打下扎实的国学根基。她与郁达夫之间的感情纠葛,因牵涉到一个戴笠而变得扑朔迷离。
王映霞在二十岁的那年与郁达夫结婚。郁达夫比她大了十二岁,一开始就埋下了矛盾的根子。郁达夫向王映霞写求爱信说:“一切照你吩咐做去,此心耿耿,天日可表。对你只有感谢和愉悦,若有变更,神人共击。”但订婚以后,郁达夫却没有处理好原配夫人孙荃和子女的事情,那时王映霞也不计较这些,跟定了郁达夫这个中年浪漫文人。
婚后王映霞发挥了妻子的柔情,除了竭尽所能与郁达夫共同建立一个爱的窝巢之外,并有目的地每天准备了鸡汁、甲鱼,黄芪炖老鸭,想尽了办法要把丈夫的肺痨病体加以补养。郁达夫也以“日记九种”的形式把他对王映霞的爱登在报刊上,使人们都知道他有一位贤淑、聪明、美丽的好妻子。这时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夫妻俩更加恩爱有加,过了五年甜蜜的生活。一九三三年,举家由上海迁到杭州,建一座“风雨茅庐”居住下来。
郁达夫的这一次搬家是为了躲避戴笠对王映霞的追求。对这位军统头子,郁达夫是惹不起的,在上海的时候就尽量限制王映霞,叫她少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到杭州后,郁达夫深居简出,每天就读读书、散散步。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不久就远赴福州供职去了。杭州是王映霞的故乡,王映霞迅速地成了杭州社交场合的红星。女人都是水做的,女人都有极强的虚荣心,尤其是漂亮女人。有得几个人为她奉场,她就会忘乎所以,神经错乱。王映霞渐渐觉得她与郁达夫过去所过的八年,为他生下四个孩子是一种过错。她被他们束缚着,并没有享受到幸福的人生。由于第三个儿子已经夭折,她把剩下的三个儿子一齐交给母亲王守如来照管,再请两个姨娘帮忙。自己摇身一变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天到晚交际应酬,再不就是在风雨茅庐招待客人,茶余饭后,不避男女,开口无忌,说些谑而不虐的笑话,风雨茅庐成了男士们最爱光临的地方。
风雨茅庐的风风雨雨,招蜂引蝶的艳闻已经沸沸扬扬地传播开来,远在福州的郁达夫毫无所觉。一直等到王映霞已经投入了别人的怀抱,郁达夫才有所知觉,连番催促王映霞到福州与他同住,王映霞虽然遵嘱南来,但只住了三个月便以水土不服为由返回杭州。这时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大举进攻上海,杭州危在旦夕。王映霞携家避难到浙西山区的丽水,与情人比邻而居,意出许多闲话。这个情人就是戴笠。
郁达大丽水寻到丽人,挈家前往武汉。满以为可以斩断他们的关系,不料却截获了他们之间肉麻兮兮的三封情书。郁达夫愤怒已极,把这三封情书照相制版,在朋友中广为散发,想要王映霞知难而退。王映霞无所谓,来个不辞而别,郁达夫长夜不眠。窗外王映霞洗涤晾晒的纱衫还挂在那儿,郁达夫越看越气,又毫无办法,拿笔饱浸浓墨在那纱衫上大写:“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遗留品”!并成诗一首:
凤去台空夜渐长,挑灯时展嫁衣裳;
愁教晓日穿金缕,故绣重帏护玉堂。
碧落有星烂昂宿,残宵无梦到横塘;
武昌旧是伤心地,望阻侯门更断肠。
“侯门”当指戴笠的府邸,对它郁达夫只能是“更断肠”。但郁达夫也有办法,他在报上登出“警告逃妻”的启事,使得王映霞颜面尽失,肝肠寸断。于是戴笠通过中间人来做郁达夫的工作,郁达夫又在报上登出:“道歉启事”,王映霞写了一纸“悔过书”,双方于是言归于好。这时武汉局势吃紧,郁达夫扶老携幼带领全家逃到洞庭湖南岸的湖南汉寿。
秋凉时节,郁达率只身再到福州供职。一个多月后,汉寿面临战火,王映霞仓皇带全家搭火车往长沙东行,又到了浙西江山。郁达夫连备函电催促,叫王映霞把岳母和两个小孩暂留江山,王映霞和长子赶快到福州。到了福州,郁达夫告诉王映霞说:“我已答应了新加坡星州日报之聘,马上就要带你们母子远赴南洋。”
王映霞惊诧道:“那么在浙西的母亲和孩子们呢?”
郁达夫斩钉截铁地答道:“已经拜托友人代为妥善照料了!事急世乱,难得周全!”
郁达夫的想法十分明显,国内已经是漫天烽火,而妻子总是想在浙西山区一带打转,无非是旧情难断。为了逃避战火,更为了彻底斩断王映霞与老情人之间的联系,因而答应了星州日报的聘约,带王映霞远赴南洋。眼不见,心不烦,一切从头开始。去寻觅婚姻中的第二个春天。
王映霞毫无选择的余地,无可奈何地跟随郁达夫远渡南洋,这已是一九三八年的岁尾。
王映霞总觉得自己是钻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到了新加坡后天天还想着她的浙西山区,天天也就寻郁达夫吵架。郁达夫忍无可忍,便将“毁家诗记”寄到香港的《大风旬刊》发表。内容包括两年来郁、王婚姻触礁的点点滴滴。用十九首诗和一阕词,事无巨细全部记录了下来,并加以注释,用词尖刻,不留余地。使得王映霞品格扫地,气得七窍生烟。一连写了几封信寄到《大风旬刊》,大骂郁达夫是“欺膝世人的无赖文人”、“包了人皮欺骗女人的走兽”、“疯狂兼变态的小人。”于是互揭疮疤、形同分水、冷战分居,最后王映霞远走廖内小岛,演出第二次逃家的新闻。
一九四零年八月中旬,王映霞只身返国。经香港飞往战时首都重庆,郁、王两人在新加坡、香港、重庆分别刊出离婚启事。(www.chuimin.cn)
王映霞走后,郁达夫冷静下来,对她仍是思念不已,有诗为证:
大堤杨柳记依依,此去离多会自稀;
秋雨茂陵人独宿,凯风棘野雉双飞。
纵无七子为衷社,尚有三春各恋晖;
愁听灯前儿辈语,阿娘真个几时归。
郁达夫希望以母子之情去打动王映霞,妄想她幡然悔悟,重回他的怀抱,真是痴心妄想,太过天真。
后来郁达夫在新加坡与广播电台工作的李筱英同居。李筱英是福州人,在上海长大,暨南大学文科毕业。中英文造诣均佳,具有非凡的语言天才,银铃般的声音令人着迷。那时李筱英是守活寡的怨妇、郁达夫是离了婚的鳏夫,同病相怜,也不怕人言可畏。
稍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火迫近新加坡。郁达夫辗转逃到印尼,娶了华侨少女何丽有为妻。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郁达夫无缘无故地被人诱出杀害,尸骨无存,享年五十岁。后来谣传又起,给郁达夫加上了一条为日本宪兵队任翻译的汉奸罪名。至今郁达夫之死,仍然是个迷,好事者猜测,多半是戴笠的军统趁乱世所为。
王映霞回到重庆,就不记得她在浙西的老母了,住到重庆乡下的白沙江滨疗养。三个月后,由戴笠介绍进入外交部担任文书科的科员。按说她已是三十四岁的女人,是“烂渣滓”的尴尬年龄。她却不服老。上班的第一天刻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一身凹凸有致的花色旗袍,足登三寸高跟皮鞋,加上她那“荸荠白”的皮肤,确实是艳光四射。她款摆腰肢走进办公室时,那些出出入入,口操外语的时髦人物,顿时感到眼前一亮。
王映霞清楚地知道,红颜易老,青春不再,她必须有效地把握这所剩无几的美艳姿貌,而且还要尽量摆脱“郁达夫弃妇”的阴影。于是努力重塑淑女的形象。除了化妆和衣着外,往日故交在重庆的反而很少往来,谨言慎行。不久,经过小心肆应,又重在社交界抛头露面。商会会长王晓籁成了她的干爹。王映霞凭她的家世、学识、美艳、机敏,再加上岁月的磨炼、爱情的波折、饱经世故,已是人情练达,还有人见人怕的戴笠撑腰,真是左右逢源,无往不利。
一九四二年四月四日,王映霞与钟贤道在重庆百龄餐厅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贺客如云,连施蛰存都去拍她的马屁。为她赋诗:
朱唇憔悴玉容曜,说到平生泪迹濡;
早岁延明真快婿,于今方朔是狂夫。
谤书欲玷荆和壁,归妹难为和浦珠;
蹀蹀御沟歌决绝,山中无意采蘼芜。
一九四六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而死。王映霞顿失凭依,辞去外交部的文书工作,急流勇退,过着朴实无华的主妇生活。随丈夫到了芜湖,生了一子一女。
几十年过去,人们仍谈论郁达夫与王映霞的关系。郁达夫曾当面骂王映霞为淫妇。王映霞直到八十岁的高龄,笔下仍称郁达夫是“疯子”。为维持自己的老面子,始终不曾有忏悔的意思。德国有一位汉学名家马汉茂,出版了一本有关郁达夫与王映霞婚变的书。公布了一把王映霞写给情人的书信,迫使王映霞写了一篇《郁达夫与我的婚变经过》的长文,在香港的《广角镜》杂志上发表,无非是替自己遮掩,始终不承认自己当年的丑事。反正郁达夫已经死去多年,只能听任王映霞云自圆其说。
有关中国历代名女的文章
陈嘉映是个复杂的人。这复杂中有许多隐而未发,有许多欲言又止,有许多深思熟虑。让你觉得,即使知道了种种信息,他还是“无法还原的”。还有两个朋友在北大旁听他的课,都听了有一年以上。有意控制跟外界的交往。“毛主席派来的人”在内蒙突泉,割地已经是10月份了。这时传出了恢复高考的消息。研究生每月有三十几元收入,出于不宜再寄生父母的考虑,陈嘉映参加了考试。......
2024-10-02
齐景公吩咐负责招待的人说,如果把孔子比作季孙似乎偏高了一些,比做孟孙又觉低了一些,还是以季孟之间的待遇来招待吧!(《论语·微子篇》,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由于以上这段故事产生了“季孟之间”这个成语。季孟之间就是上流的中等,或上中之间的意思。宋代李之仪的《姑溪题跋》载,张文潜评米元章的书法就是“在钟王季孟之间”。......
2023-12-01
总之我喜欢剥啄声,就想说说与这有关的一些情况。叩门也可以不用剥啄,用语声代,通常称为叫门。剥啄而兼发声,有暗示“我是某某”之意,似叠床架屋而并没有浪费。这就又使我想到剥啄声,因为它常常能够化枯寂为温暖。说常常,因为,限定我自己说,剥啄声也有多种,布衣或寒士范围内的多种。期望的是人,但比人先行的是剥啄声。......
2023-07-30
清代的内乱,在乾隆中叶,即已发动,不过没有酿成大乱罢了。天启时,又渐起于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直隶、河南等省,其首领为王森,被捕死于狱中。乾隆五十六年,事泄,发生被捕戍新疆,之协远遁。清廷虽先后命将分途进剿,屡败教民,但乱事并未平息。会这时阮福映恢复旧领,求中国封册,遂杜绝海贼。旋宣宗以那彦成代长龄,策善后,而张格尔卒为杨芳所擒。清军以浩罕留助敌,驱逐浩罕商民出境。......
2023-08-17
无悔的选择——记塘沽区二中心小学教师张明霞张明霞老师于1990年6月从天津师范学校体育专业毕业,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八载,她凭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一份信念,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著,凭着对体育工作的一份挚爱,勤劳耕耘,潜心钻研,热心教改,诚心育人,践行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塘沽区二中心小学数学教师兼教研组长。曾被评为塘沽区十佳青年教师、塘沽区骨干教师。......
2023-1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会宁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堡子里,一年后迁至大沟街道,当地将此堡分给数户另姓人家居住。“应太堡”主人公父子两代故事至今依然在当地流传。击毙王五田父子3人及其他匪徒共7人。因王五田涉及“西北反共自卫军”案,1950年10月14日,定西地区公安处遵上级指示,会同定西军分区、会宁县公安局,抽调军、警、民兵50余人,将大沟王五田的土堡包围。解放王五田古堡战斗牺牲解放军烈士墓碑(李进军)......
2023-11-19
一日晚上,从没进过新式学校的王贞仪走出闺房来到自家园中,在使女的帮助下,她异想天开地在亭中梁上用绳子吊了一盏水晶灯当太阳,又从内室搬来一座大圆桌权当月亮,凉亭正中的石头圆桌权当地球。王贞仪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王贞仪对这种男尊女卑的封建习俗愤愤不平。王贞仪虽感到现实生活对她的压抑,但她并不自暴自弃。王贞仪自己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2023-11-27
成功从改变开始目前,世界上生长最高的树是澳大利亚的王桉,成年王桉的高度可达到100米以上。其实王桉的悲哀有时候也是我们的悲哀,有许许多多人常常因为工作或生活环境而变得极不适应,甚至开始郁郁寡欢。为此他们开始感叹上天的不公,咒骂周边的一切。从寺庙回去后,年轻人将老和尚的话反复揣摩,决定彻底改变自己。很多时候,困境是由我们所处的环境造成,而且那些环境我们无力改变。......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