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分清单项与多项选择、简单与复杂选择后,要理清“唯一与连带”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选择对象。不过,改变原来的唯一选择需要慎重。唯一选择必须负责。搞清选择的主要客体与连带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可忽略连带客体对主要客体的影响,避免整体选择时的疏漏和错误。积极处理连带关系。......
2024-08-19
第一节 正误选择标准
谁都希望自己的每一项选择都是正确的,没有人希望自己做出错误的选择。这只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已。事实上,人的错误选择真是太多太多。我们之所以要研究“人生选择学”,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懂得选择的规律,学会选择,减少失误,走向成功。
一、人生选择正误标准的“主观性”特征
过去,人们常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是说人一生中的某些“选择”非常重要,一旦选错,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其实,选择的正确与否,其衡量的标准很难统一。因为人生选择是亿万主体每时每刻的思维判断和具体行为。只要不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是很难用一个标准去约束的。而且,各个主体选择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也是合理存在的。所以说,人生选择正误的标准具有鲜明的“主观性。
选择标准总“以我为主”。究竟选择正确还是错误,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感受往往并不一致。某人选择一个专业或一个单位,别人认为不合适,甚至家人也认为不好,而他自己感觉蛮好;这就很难去评判它的正误。一对夫妻,就像“脚与鞋”,合脚不合脚,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从外观上去评论,往往并不准确。况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适应能力的不断增强,对选择的“修正”能力不断提高。知错即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例子并不鲜见。自己觉得选错行、嫁错郎,就很快跳槽改行、离婚再嫁的事情越来越多。这就是人类生活多姿多彩的本质所在。过去那种用计划经济时代下僵死固定的思维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来评判亿万不同个性人的人生选择之路的状态已经在悄然改变,人们坦然面对各种选择,不断修正自己人生的选择之路,渐渐形成新的潮流。
改变标准会“退而求次”。人是高等动物,有思维。但首先是动物,当没吃没喝、面对生存危机时,自然会“饥不择食”。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时候,才有选择口味、选择保健的自由。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人在饥渴难耐的情况下,先对食品进行复杂的化验,鉴定其营养价值及构成,然后再选择合理而正确的摄入量的多少吧!当温饱、安全等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的选择是极其广泛和多种多样的。这就是人与其他低等动物的根本区别。从人生选择的主要和终极目的来说,无外乎追求幸福和自由。但在某些时候或特殊情况下,主体会自动降低标准。比如在遭遇灾祸、战争,生命遇到威胁时,就会本能地放弃一些长远目标的追求,把人身安全与否放到了选择正误标准的第一位。
看待标准会“见仁见智”。人生选择的标准是每一个人看待事物一些基本视点,并不像一些生产标准,是经过一定程序确定的。因而对某些相互关联的事情,人们对标准的认识不尽相同,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人生最重要的一组关系——夫妻关系为例,对标准的认同就不是完全一致的。人们对夫妻关系所持有的信念及看法,称为夫妻关系标准。其中包括对夫妻关系的感知、归因、期望等。良好的夫妻关系一般有四条公认的标准:一是夫妻双方具有共同的或彼此接受的价值观念;二是对配偶的幸福和发展由衷地关注;三是能求大同存小异,容忍存在的分歧;四是平等地享有各种支配权及决定权。
我国古代的夫妻关系标准基本上是男权为主,妻子在婚姻中完全处于附属地位,丈夫可以因不孝顺公婆、不生育子女、嫉妒、生病等原因而休妻。对夫妻关系标准的研究是近代才开始的,但研究相对较少,且没有一个统一客观的量化指标。有些研究显示,极端的夫妻关系标准会降低婚姻满意度。有的研究则发现,每个人对夫妻关系标准的认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婚龄和年龄的增长,心中认定的夫妻关系标准也会悄然发生变化,有的升高,有的降低。有的研究发现,在总的夫妻关系标准上,丈夫一方有随着婚龄增加而提高夫妻关系标准的趋势,而妻子一方变化并不明显。其中婚后7—8年时,丈夫对夫妻关系的标准上升很快,这一时期也就是经常说的“七年之痒”。(www.chuimin.cn)
公众评判某个具体人的某一个选择是正确还是错误,主要依据社会道德的标准。这就是任何人的任何“选择”都要以不妨害公共利益为前提。不要选择损人利己的坏事,更不要选择采取那些既损人也不利己的愚蠢行为。看待夫妻关系的标准,也要出以公心,多为对方着想。
二、人生选择正误标准的应用与把握
使用标准不能“张冠李戴”。在实际生活中,“标准错位”的现象很多。有的人把工作岗位上用的“标准”,不自觉地用到家里;在单位当领导“颐指气使”惯了,搬到家中用到教育孩子的身上,就行不通了。有的人把使用机械和工具的“标准”用到管理人的思想上,行不通时,还抱怨别人不按“标准”执行。再如爱情和婚姻、恋人与夫妻,衡量各自的标准也是有区别的,不能够“张冠李戴”。每个人对婚姻及爱情都会有自己理想中的模式,都希望婚姻能像文学作品或电影中那样,海誓山盟、温情浪漫。然而,这些理想化的爱情观念却会给现实婚姻投下阴影。当梦幻美妙被平实的生活标准所取代,问题或者危机就会应运而生。因此,要认识到理想标准和现实生活标准之间的距离。理想是追求的目标,虽然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不一定能够实现。小说戏剧中的爱情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大多为理想化的爱情,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婚姻是一种平实的幸福,它能在危难时相互支持、鼓励和安慰。狂热的爱情犹如一杯滚烫的开水,它需要在婚姻当中慢慢降温,直到成为一杯可以饮用的温开水。夫妻关系与恋人关系是有区别的。有的人结婚前感到对方对自己热情很高、呵护有加。结婚以后,过了一段时间,就感到对方像变了一个人,以前的温柔体贴降温了。于是,矛盾往往由此产生。其实,这是把恋人关系与夫妻关系的标准混淆了。
应用标准不应“指鹿为马”。人在生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就是通常说的人权。不同于在生产或工作中,由于所处岗位的职权不同,下级要服从上级。生活中应用标准,应该体现更多的平等和宽容。自己认为是比较好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自己习惯的做法,别人不一定习惯。自己认定的方法,别人不一定认同。可以向别人介绍和推荐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方法,但不可强求别人一定照自己的意见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可以与别人商榷。不能把自己对标准的主观理解强加于人,更不能明知自己错了,却还要坚持自己的意见,非得别人服从自己。有的人以家庭的“一把手”身份对待其他家庭成员,遇事总以自己的意见为标准,明知不对也不肯承认;如有不同意见,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施以暴力。有的不法商家,为了一己私利,甚至颠倒黑白,用虚假宣传“指鹿为马”,把非标准的商品忽悠成合格的、甚至是“高档”新产品。有的垄断行业利用行业的天然优势,在服务标准上搞“霸王条款”,逼迫用户执行。有的媒体利用网络管理的空档,欺骗舆论,搞虚假宣传,诱导群众上当。凡此种种,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应当群起而诛之。
理解标准不要“坐井观天”。标准是一种相对的统一,也是有时间和环境局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标准”也得发展,也会改变。理解标准不要僵化,不能“坐井观天”。这就是说,不能局限在自己有限的一方天地间去看待生活中许多约定俗成的标准。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科技、文化渗透到生活之中的速度很快,引起生活标准的变化相当大。如果固守小城市的生活标准,到大城市生活,就会产生许多埋怨,就会有许多看不惯的问题产生。明明是自己已经落伍,却抱怨别人跑得太快。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通讯等为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原本不了解的社会行情提供了方便,因此,就要利用这些条件,了解“新标准”、新的生活趋势,适应时代潮流。而不要固守旧的“标准”,做井底之蛙。
对生活标准的理解除了地区性差异外,还有年龄间的差距,老年人生活节奏慢,对新事物不敏感,往往会固守自己的习惯,不愿改变原来的“标准”。“80后”的小青年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过去艰苦生活没有切身体会,对传统标准中应当保留和传承的可贵之处也缺乏了解。因此,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要加强沟通,不可固执己见,而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把握标准不可“闭目塞听”。同一个标准,各人的认识可能有差异,需要相互沟通交流,才能消除误解,形成共识。工作中总要执行各种标准,往往是一个群体共同去执行;同事间保持沟通,才能统一步调。生活中把握一些标准的时候,也不可闭目塞听、固执己见。尤其是夫妻之间,相处长了,自以为对对方很了解,不去主动沟通,对夫妻标准的把握就会发生偏差。夫妻生活中最大的问题是不了解对方的需求。有人说“都老夫老妻了,我很了解他(她)”,其实不然。心理学家发现,有73%的妻子和丈夫,不了解自己的配偶,不知道彼此的需求。美国的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生活中,男女两性的情感需求是不同的:男人认为重要的东西,女人可能认为不重要;而女人认为重要的东西,男人可能认为不重要。因此要想获得美满的夫妻关系,必须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并及时地给予满足。千万不可装聋作哑,漠视对方的需求。夫妻之间遇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由于性格、成长环境、利益与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发生矛盾和冲突是婚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只要能及时沟通协商,合理处理,就能保护夫妻关系不受到伤害。
有关人生选择学概说的文章
所以,在分清单项与多项选择、简单与复杂选择后,要理清“唯一与连带”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选择对象。不过,改变原来的唯一选择需要慎重。唯一选择必须负责。搞清选择的主要客体与连带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可忽略连带客体对主要客体的影响,避免整体选择时的疏漏和错误。积极处理连带关系。......
2024-08-19
第一节正向与逆向选择思路就是思维的路径。从选择思路的走向来划分,分为正向与逆向选择。正向选择喜欢“找根拐棍”,逆向选择喜欢“赤手空拳”。无论正向与逆向选择,都有可能成功,也都有可能失败,不可一概而论。正向选择往往“拥抱过去”,逆向选择常常“亲吻未来”。正向选择常是“解放牌”,逆向选择多为“80后”。正向选择一般“耳朵灵”,逆向选择大多“眼力好”。......
2024-08-19
其实,领导与被领导之间也是互为主客体,也是可以双向选择的。领导与被领导本身互为主客体,“选择”实际是双向的。本节的观点是领导也是可以选择的一个客体,人们需要相互选择,不要把自己误解成只是一个被领导选择而不能选择领导的“劳动工具”。......
2024-08-19
纵观选择过程,需要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几点:一、简单与复杂相对而言,选择过程中可能互相转化人们为什么认为有的选择很简单,有的选择很复杂呢?三是与选择采取的方法态度有关。这种明知简单比复杂好的事情,却偏偏要人为地去搞复杂,其中,虽然有社会风气影响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当事主体“选择”的问题。......
2024-08-19
事实正在教育人们,“随意”的选择有时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随意的选择有时也可能有好的结果,那只是正好碰上了好运气,科学的选择才会有必然的理想收获。面对千万次的“选择”,我们的理想是选择那些最科学、最合理,别人赞成和羡慕,自己也最满意的最佳选择。......
2024-08-19
做事是即时的,想事是预期的。在“现实空间”即时选择易于控制,在“虚拟空间”预期选择需要慎重。“预期选择”引导“即时选择”的方向,“即时选择”的效率影响“预期选择”的实现。“即时选择”需要踏实高效,“预期选择”必须科学合理,人生选择的幸福指数才会提高。......
2024-08-19
第六节不能与不该选择本章前几节是从选定结果、选择性质、选择过程、选择对象、选择方式五个方面分类进行了一些剖析。违法违纪的事不该选择去做。总之,做了不该选择去做的事,必然会遭到法律的制裁。面对花花世界,诱惑确实很多,许多人就是生理的本能冲动,作出了错误的选择,选择了本不该选择的犯罪道路。......
2024-08-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