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如何在人生中做出正确选择

如何在人生中做出正确选择

【摘要】:第一节单项与多项选择所谓“单项与多项选择”是指对某件事、某件物品或某个人进行选择的结果。“单项选择题”人们每天都会碰到许许多多,需要逐一做出答案才行。其他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单项选择题”,应当总体上有一个时序和时间长短上的安排。

第一节 单项与多项选择

所谓“单项与多项选择”是指对某件事、某件物品或某个人进行选择的结果。就像学生做作业选择题一样,要有个具体的答案。单项选择,一般情况是非此即彼,需要选择其一。走还是不走?上不上学校?当不当兵?结不结婚?有病还看不看医生?……

人生遇到的许多问题,必须做出决断,答案却完全相反,后果也截然不同。

多项选择的答案就不是这样,可能有多条道路都是可行的。为了一个目标,可以走多个途径;报考大学可以选择多个学校和多个专业;当兵可以选择不同军种;结婚的婚礼也可以多种多样;看病可以选择中医或西医……

说不准那项选择就一定行或一定不行。因此,主体有时很难快速决断。

一、单项选择主要应当注意的问题

视情分别对待,考虑抉择时间。这是单项选择必须“二选一”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两种答案截然不同,所以需要审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人们需要做出单项选择的事情很多,一般情况下大体可分成几类:一是日常生活物质消费需要的物品;二是人生长期或阶段性的目标;三是别的主体要求你做出选择的事情。

面对第一类情况,一般日常消费品的采购,柴米油盐酱醋茶,禽蛋肉菜瓜果糖,人们当然要选择价廉物美的、有利于健康的。不过,这类事情天天遇到,选择的“经验”日积月累,一般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考虑。可是,日常生活中偏偏有的人不懂得选择时间与其他人生要素的关系,常常也有一些“自己愿意折腾自己”的事情。有的人在几个菜场之间转悠半天,也不能做出哪个摊位青菜最适合购买的决定。有的为了几分钱的差价,不惜在路上花费许多时间。其实,这样的小事,花费过多的选择时间大可不必。即使选择错了,觉得亏了,也不要紧,也为下次选择积累了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为了“小抉择”,浪费“大抉择”的时间,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如果是选择那些价格很高的耐用消费品,如高档家具、家用高档电器、家用汽车等,花费较多的选择时间就无可厚非。因为,一旦选择失误,毕竟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较大。

面对第二类情况,需要选择的时间必然要长一点。如:求学求职婚姻等对自己的人生有阶段性甚至永久性影响的大事,必须在抉择前充分考虑,留有一定的推敲权衡时间,不可仓促行事,避免这样的“单项选择题”做错了答案,造成人生的重大挫折。(www.chuimin.cn)

第三类情况,对主体来说,是一种时间上的被动选择,和决定权上的主动选择。一般应当按照对方的要求,做出回应,尽可能在其期望的时间内完成选择。如果时间太紧或不合理,对方是自家人可以沟通,是朋友可以协商,是上级可以汇报,是下级可以说明,是顾客可以解释,是路人也可讲清。总之,行与不行,自己决定,选择的时限可以酌情商定。

分清轻重缓急,考虑抉择时序。“单项选择题”人们每天都会碰到许许多多,需要逐一做出答案才行。冷静是尽可能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分清轻重缓急,考虑并安排好抉择时序,十分关键。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杂乱无序地进行选择,势必顾此失彼,难免出现不应发生的错误。当然,突然发生必须面对的事情,需要马上决断,必须优先选择处理。其他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单项选择题”,应当总体上有一个时序和时间长短上的安排。现实中,也有因安排不当做出错误选择的例子。如:有的人由于没有时间考虑,匆忙中接受虚假宣传,买了一些原本不需要的东西;有的人时间安排不当,工作中做出“抓了芝麻,却丢了西瓜”的蠢事。这些教训都值得记取。急事需要先安排,大事需要多考虑;重要的事必须想清楚,凡必须抉择的事都要多掂量。

学会灵活变通,考虑第三方案。有一些“单项选择”的事情,其实也不一定就是“非此即彼”。比如有人求您办一件事,答应吧,办不了,不答应,也不好,可以选择“第三条路”——讲清楚您的处境,再和他商量替代的方法或请其他人办,就是比较好的思路。特别是一些生活中比较棘手和困难的事,不办不行,办也一时办不了,很难决断。还有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大事、难事、重要的事。进退两难,个人拍板选择确实不易。那就不宜草率抉择,可以争取延缓一些时间,也可以“借力”帮助自己选择。生活中的难事,找朋友帮帮出出主意。工作中的大事,可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问计于民”,也可以班子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一定会比自己盲目决策稳妥许多。

二、多项选择主要应当注意的问题

适当进行比较,综合权衡利弊。一件事情有多项选择,就说明有多种利弊,只是轻重程度不一。选择做一件事,如果可以多管齐下,只要都有效果,当然多措并举视为上策。如果只能选择其中部分,甚至只能择其主要,那就要进行比较。看那种选择的利大于弊。这就要学会多角度去看。一件事好比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视野不同,观感当然不同。如果多换几个角度,思路一定开阔。如果能把几种解决问题的答案综合一下,岂不更为稳妥。这对一个主体来说,当然有其自身基础水平能力的问题,基础问题留待以后的章节介绍。在这里应当说明的是比较权衡一下,总比盲目抉择为好。

懂得有取有舍,切忌优柔寡断。懂得比较的重要性以后,还要懂得和学会“取舍”。不能“瞎子吃肉——块块都是好的”。如果办一件事,多项选择中各项答案一定有各自的“特点”,也许“切入点”不同,也许“着重点”不一;有的可能实施起来效果快一点,有的可能过程更加稳妥一些;有的可能社会影响较大,有的可能意义比较深远……在必须选择其中的少数或唯一答案时,就必须懂得果断舍弃。尽管有些选择有其一定的道理和好处,也要“忍痛割爱”,选择最合适的尽快去实施。否则,优柔寡断可能会贻误时机,总想得到的“最佳效果”就会在犹豫不决中失去最佳时机。

适时适当修正,保持心态平和。人一辈子要面临许多大大小小的选择题,尤其是一些多项选择题,不可能每次都选择得很好,很恰当。人生中许多问题也不是选择以后就绝对不允许更改的。有人曾经这样说:人如果一辈子不犯错误那就是一头猪,犯了错误不知道改正也是猪。这话也许有点调侃的味道,但却道出一个真理:就是人知道选择错了,可以适当修正。当然,有的关系人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性大事,一旦选择错了,后果比较严重。有的事往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但从历史的长河来看问题,从人一生的角度去审视,很多事都是可以改正、弥补和挽救的。人一生所选择的事情,从数量概念来讲,绝大多数总是可以修正的。所以,对自己曾经的选择要有平和的心态。如果错了,不必懊恼,更不必沮丧;适时适当修正,总比知错不改或不去补救为好。其实,人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发现新“答案”中不断提高。人就是在选择中才能成长,在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中度过一生。没有任何人的所有选择都是正确无误的;只有学会选择、懂得修正选择才是聪明的“选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