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信托公司,除了在电力上拥有专利权,在电影摄像机和放像机上也有许多专利。制片厂的领导们,现在以东方君主的名字称他们为“电影大亨”,已经成为全球工资最高的管理人员了。另外,酝酿已久的反托拉斯运动切断了制片厂对美国电影院的控制。给制片厂体制致命一击的是:在新授权的经纪人的吩咐下,明星们拒绝签订长期合同。用合同控制影院和明星的旧制片厂体制不存在了,新的制片厂体制将会长存。......
2024-08-13
追求趣味和利润的妄想狂:《华氏911》的传奇
在2004年4月份迈克尔·摩尔遇到了一个问题。他已经制作完《华氏911》,可是在美国没有找到分销商。梅尔·吉普森的艾肯公司早在2003年4月份就拒绝了。(摩尔声称在吉普森默向白宫施压之前,他们已经签订了合同。艾肯高管们否认有这样的合同。)之后,摩尔找到米拉麦克斯的老板哈维·温斯坦,自从1993年米拉麦克斯就是由迪士尼完全拥有的附属机构。温斯坦同意赞助这部影片,并且为了获得版权与摩尔签订了合同。不过,为了分销这部电影,温斯坦还需要迪士尼高管的同意,因为温斯坦的合同明确提出米拉麦克斯—完全由迪士尼拥有的子公司—不能分销任何被迪士尼CEO否决的影片。当时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在2003年5月否决了这部影片,即使米拉麦克斯仍然拥有这部影片的版权,它也不能分销《华氏911》。
到艾斯纳告诉温斯坦他的决定时,米拉麦克斯的领导已经从公司贷款账户中给了摩尔600万美元。温斯坦同意这笔预付款是“过渡期筹资",在他卖掉影片的分销权后会归还的。为了不产生误解,也参加了会议的迪士尼副总裁彼得·墨菲在2003年5月12日给温斯坦写了一封信,信里郑重声明这笔钱是“过渡期筹资",并且温斯坦已经同意放弃投资影片了。对摩尔来说,这600万美元“过渡期筹资"足够制作《华氏911》。他花了很少的成本从电视电影资料库中获得了大部分影片镜头,并且也没给镜头里的演员任何报酬(除了他自己)。在2004年4月13日,温斯坦看了一下初步的剪辑,之后他又去找艾斯纳并要求他重新考虑一年前不分销《华氏911》的决定。在看过关于影片内容的报告之后,这些内容有些来自阿拉伯半岛新闻电视台和阿拉伯语卫星电视台的镜头,艾斯纳认为没有理由改变这个决定。他再次声明迪士尼不会与这部影片有任何关系。
随着总统大选白热化,摩尔需要把这部影片投放到影院。虽然温斯坦已经告诉艾斯纳和墨菲:这部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放映之后,他就会卖掉影片的分销权,不过摩尔有一个权宜之计。在《华氏911》的DVD上,摩尔说他已经下定决心使用各种手段让影片在美国放映。他的手段就是审查制度。
在2004年5月5日,《纽约时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标题为《迪士尼阻止批评布什的影片发行》的文章。这篇报道有一个耸人听闻的指控说艾斯纳“特别担心(发行《华氏911》)会危及迪士尼在佛罗里达的主题公园,酒店和其他企业受到减税优惠,因为小布什的弟弟是佛罗里达的州长。”这个毫无理由的指控来自摩尔的经纪人阿里·埃曼纽尔。两天之后,摩尔在他的网站上声明迪士尼董事会“上个星期"否决了《华氏911》。实际上,迪士尼董事会在2004年并没做出这样的决定;这部影片是在2003年被否决的。
结果,摩尔这次歪曲事实给他在戛纳电影节上带来了好处。在2004年5月22日,戛纳评审团藐视审查摩尔的强烈要求,而是给《华氏911》颁发了声望很高的金棕榈奖。摩尔手里有了金棕榈奖,并且媒体也在他支配下。拥有了更多免费的公众注意,而这是好莱坞制片厂花很多钱买不到的,《华氏911》要有一大笔进账。通过它的子公司米拉麦克斯,迪士尼仍然控制这部影片的版权,现在它要决定谁要从中获利。迪士尼有处理米拉麦克斯的棘手之事的经验。没有发行有争议的《半熟少年》和《怒放天条》,迪士尼而是让米拉麦克斯的创始人哈维和鲍勃买回影片,然后创建短期公司来发行这些影片。不过,这些问题没那么难。在《华氏911》这个问题上,艾斯纳不打算让这个意外收获落入温斯坦兄弟的口袋里。迪士尼也不会承担放弃和发行影片给宣传所带来的损失。(www.chuimin.cn)
艾斯纳的解决方法是:制造外部分销的假象,同时精心安排一个可以让迪士尼获得大部分利润的交易。下面介绍一下这个让人目眩的交易是如何生效的。以书面形式,温斯坦兄弟从米拉麦克斯公司买回《华氏911》的版权。然后,温斯坦兄弟把版权转给迪士尼的一家公司—团契探险集团。作为回报,这家公司外包这个纪实片在影院的发行权(主要是给狮门影业、国际电影公司和亚特兰蒂斯联盟公司)和录像发行权(给哥伦比亚三星家庭娱乐有限公司)。
由于现在关于《华氏911》的评论很多,哈维·温斯坦从这些分销商获得非常有利的价格,大概是分销商通常要价的1/3。他们的分成比影院总收入的12%略高一些。因此,《华氏911》的净收入,也就是在分销商扣除他们的分成和现金支出部分(用于广告宣传,制作拷贝,配音)之后,比一般好莱坞影片的净收入高很多。
现在,作为一个大事件,《华氏911》在全球的票房收入已经超出2.28亿美元,创造了纪实片的新纪录,并且卖了3百万张DVD,这又带来3千万美元的版权费。在影院从总收入中拿走他们的份额(大概是50%),分销商扣除销售费用(包括拷贝、广告、配音和报关)和他们的分成后,迪士尼收到的净收人是7800万美元。
然后,迪士尼必须给迈克尔·摩尔支付利润分成。在正常的情况下,纪实片很少获利(尤其是如果分销商通常要33%的费用)。所以,当米拉麦克斯与《华氏911》做生意时,摩尔就有机会获得巨额利润分成—结果达到影片净收入的27%。为了遵守这份交易,迪士尼给摩尔一笔巨额2100万美元。当有人问这个问题时,这个无产者摩尔在一次电话会议上对记者开玩笑说“我没看过合同。"
那迪士尼怎么样呢?在偿还自己的1100万美元收购成本后,迪士尼将4600万美元净收入记入账本,艾斯纳将这部分分给两个公司—迪士尼基金和米拉麦克斯。有了2100万美元,迈克尔·摩尔可能是最高兴的收益者。
有关好莱坞的金钱法则的文章
爱迪生信托公司,除了在电力上拥有专利权,在电影摄像机和放像机上也有许多专利。制片厂的领导们,现在以东方君主的名字称他们为“电影大亨”,已经成为全球工资最高的管理人员了。另外,酝酿已久的反托拉斯运动切断了制片厂对美国电影院的控制。给制片厂体制致命一击的是:在新授权的经纪人的吩咐下,明星们拒绝签订长期合同。用合同控制影院和明星的旧制片厂体制不存在了,新的制片厂体制将会长存。......
2024-08-13
费用随着参与者实力的不同而不同。在好莱坞的财务里,即使分销者也属于同一家公司,每部电影就像一个独立的账外公司,而且30%的费用被看做是给一个外来实体的支出。涉及由其他人赞助的影片,分销费在协议中是争吵的核心议题。大多数需要广大观众的外来者要支付18%。由于分销一部影片需要8%的成本,这个数字包括宣传专家,媒体买方,通关,运输和律师费,制片厂挣总收入10%的纯利,而另一方投资并承担所有风险。......
2024-08-13
推动虚拟现实当《华尔街日报》称两位电影明星在屏幕上选择的汽车品牌—在《导购女郎》中史蒂夫·马丁和《复制娇妻》中马修·布罗德里克各驾驶一辆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实际上证实了这款车已经成为公司领导、电影明星、外交官的象征,这证明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很有影响力的。......
2024-08-13
奥斯卡的骗局在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上,明星们照稿念的演讲,悲伤的欢迎仪式,对富人和逝世的人大加赞赏,红地毯上明星们的时装秀,以及小金人承担的使命有如在1927年路易·梅耶劝说其他电影大亨“把电影这个行业建成公众眼中值得尊敬的体制"。现在,金像奖颁奖仪式由美国广播公司推出,并在高清彩色电视上播放,这个持续一个晚上的资料性的节目使这个长久的神话更加神秘—好莱坞的事业就是制作伟大—和原创的—影片......
2024-08-13
点石成金法则制片厂的点石成金法则可能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在20世纪80年代完善的,不过创始人是华特·迪士尼。DVD销售的成功已经推动点石成金法则获得惊人的高收入。点石成金法则的专营权系列影片可能不会战胜奥斯卡,不过它们能使制片厂正常运营。......
2024-08-13
非原创之罪在好莱坞,原创性只是一种美德。最近,派拉蒙拒绝了一部影片,虽然它拥有一些明星,一个受到赞赏的剧本和一位银行可担保的制片人。......
2024-08-13
独立制作影片消失了?在2009年12月,一位住在巴黎的制片人在我的网站上匿名写了一段话“好莱坞的经济学家,我正努力通过预售的方式为下一部影片筹集2000万美元。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成功。有一位米拉麦克斯的前任高管,她目前从事为独立制片电影安排赞助的生意,她跟我说过`独立制片几乎都消失了。’她说的对吗?"可惜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就是这位独立制片的赞助人所说的。通过国外预售来资助美国电影的方式太......
2024-08-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