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马学良:平凡农民成全国劳模

马学良:平凡农民成全国劳模

【摘要】:“种粮大王”的三次改行——记全国劳模、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礼和村农民马学良刘建华马学良虽是一位普通农民,却有着灵活的经济头脑。因此,马学良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王”,1989年被评为自治区售粮模范和全国劳模,2004年又获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种粮大户先进个人称号。看到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马学良深受鼓舞,立即着手

“种粮大王”的三次改行——记全国劳模、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礼和村农民马学良

刘建华

马学良虽是一位普通农民,却有着灵活的经济头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在一片无人问津的荒滩上开出了500亩生地,经过几年的精耕细种,荒地变成了良田,每年种小麦产量达到24万公斤,年收入20多万元。因此,马学良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王”,1989年被评为自治区售粮模范和全国劳模,2004年又获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种粮大户先进个人称号。

后来,粮食价格受市场影响跌落而影响到收入。1998年,经过市场调查,马学良鼓起了改行的劲头。他利用靠近黄河岸边排灌水方便的地理优势,投资63万元开出了500亩鱼池,并投入50万尾青、草、鲢、鲤鱼苗喂养。不懂养殖技术,马学良就买来相关书籍没日没夜地学习,并四处找人求教。跌跌撞撞走过一年,年终算账,居然收入26万元。

仅养了两年,又碰上鱼价下跌,马学良又开始了第二次改行,养起牛羊。对于他的这一举措,许多村民不解,认为马老汉简直是瞎胡闹,放着几百亩田和几百亩鱼池足够吃喝过日子了,搞养殖纯粹是胡折腾。然而,马学良不顾他人的议论,不听亲朋的劝说,买回了50头黄牛和200只羊,全家4口人起早贪黑忙碌着饲养。没过多久,马学良看到奶牛比黄牛有赚头,于是将黄牛全部出售,购进了20头奶牛。

通过种粮、养鱼、养牛羊,马学良变得更加精明起来。他学会了从报纸、电视等各种渠道了解全国农业形势,并根据相关信息分析琢磨该养什么、种什么,开始换上了一个“市场脑袋”。

2003年,惠农区进行甜椒试验示范,一些农户不敢尝试,等待观望,而马学良一下子种了50亩,并全部与脱水企业签了订单。这是昔日的“种粮大王”第三次改行,与前两次“冒险”一样,这次又产生了惊人的效益。当地群众说,马劳模又踏准了步子,赚到了票子。

喜鹊垒窝喜鹊住,谁受辛苦谁致富。18年来,马学良从种粮到养鱼,从养鱼到牛羊养殖,再从养牛羊到今天的种植甜椒,三次改行调结构,不仅改出喜人的效益,还清了174万元贷款,一家人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殷实,还为庄户人改出了致富的真经:瞄准市场种田,紧跟市场赚钱。

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前夕,记者再访这位昔日的“种粮大户”“全国劳模”“致富能手”。

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带给他创业的好时机

正是夏收前夕,车一路穿行在乡村公路上,路旁的庄稼地里,成片的小麦已泛黄,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长势喜人,昭示着一派丰收景象。三三两两的农民携农具说着话走过,从他们面带微笑的面容中,你能感觉到他们身上散发着一种收获的喜悦。

驶过连片的玉米地,一排贴着白瓷砖的砖瓦房呈现在眼前,向导介绍,这就是马学良的家。我们的突然来访,打乱了这家人宁静平和的生活秩序。马学良得知后,匆匆赶回了家。黑红的脸庞,粗大的双手,一身灰衣,挽着的裤脚和黑布鞋上沾满了泥土,这与记者想象的致富能人的形象大相径庭,他的身上充满了质朴的气息。

“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今年59岁了。”这是采访开始时,马学良说的第一句话。对他而言,他是和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他是新中国发展历史的见证人。

1949年,马学良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和新中国千千万万翻身农民一样,他家度过了“几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逸生活。马学良8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生活变得十分艰难。马学良从小就很懂事,由于家庭困难上不起学,他就和大人们一起下地干活,投入到劳动生产中。

正是这样的经历,使马学良深深地热爱上了土地,成为一名种田的好把式。看着自己双手种出的庄稼成熟收割,马学良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在他的眼里,劳动是一种乐趣,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思。勤劳朴实的他也被乡亲们看重,1966年,年仅17岁的马学良当上了生产队长,这一干便是13年。

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的劳动才能使人充满活力。而大集体整齐划一的劳动模式,久而久之就磨损了人的创造性和活力。马学良回忆自己当队长的经历时说,每天一大早就吹哨喊大伙儿出工,但大多数人没有劳动积极性,打着哈欠到地里“磨洋工”,个别人有情绪,甚至拿庄稼撒气,将好好的玉米苗锄掉,这样庄稼咋能长好?劳动效率也很低,一年到头,一家人挣不了多少工分,到年底,分上一堆粮食,也仅仅够填饱肚子。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重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时的马学良也已意识到了人民公社大集体生产模式,与当时社会发展需求不符所产生的诸多弊端。

包产到户宁夏开始得稍微晚一些。但南风劲吹,马学良嗅到了改革的味儿,决定先行一步。1980年,他辞去了生产队长一职,率先开始单干。妻子拿出了家里仅有的32元钱,马学良留给家中4元钱,带上28元钱外出打工。他从供销社赊购了两台拖拉机,搞起了运输,这在当时是很多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但精明的马学良敢,他看准了大发展的形势,大胆跑到石炭井、陶乐等地拉运基础建设需要的水泥、砂石等,短短一年时间就赚了8000元。8000元在如今看来不算什么,可那时却是一个农民10年也不一定能挣来的收入。

马学良是离不开土地的,有了创业的资金,他又回到了农村。凭着超前的理念,趁着改革的热潮,马学良先后开办了加工厂、油坊,两年间,老马又挣了2万多元钱,成了礼和乡第一位“万元户”。

同样的道理,限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那时的“万元户”是很了不起的,是邓小平提倡的“先富起来的人”,是令人望其项背的耀眼明星。事实证明,马学良成功创业的开端得益于他乘上了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

荒地变成“聚宝盆”,政府支持他走上致富路(www.chuimin.cn)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农村改革初期就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马学良放开观念,准备大干一场。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按照国家政策,宁夏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马学良家分到了十几亩地。看到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马学良深受鼓舞,立即着手在早已看中的村北边的一大片盐碱荒地上开荒种地。在马学良的带领下,一家人全部投入到了开荒劳动中,马学良还拿出了自己辛苦积攒的3万多元钱,雇了推土机和工人,很快那片荒寂的盐碱地上便有了生机。

“冬天白片片,夏天水汪汪”,这是多年来当地群众对那片盐碱洼地的形容。在乡亲们眼中,马学良的做法是众人难以理解的。“傻着呢,那种地能种出庄稼来?”“钱全冒了黑烟喽!”……隆隆的机器声掩不住的是别人的嘲笑。

但只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事情,就不会没有支持者。当得知马学良投资开荒的事情后,当时的石嘴山郊区区委书记先后多次来到了马学良家,实地察看后,对马学良超前的思维和做法给予了肯定。为支持马学良,政府牵头联系有关部门为他排忧解难。从1985年至1987年,先后为马学良贷款60万元。资金有了保障,马学良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开荒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情,那片盐碱地周围没人居住,马学良盖了两间小土房让工人们居住,自己则带着妻儿住在旁边低矮的鸡舍里,连腰都直不起来,每天只能猫腰进出,但一家人却团结一心,坚强地克服着种种困难,每年开发荒地近30亩。

“党和政府给了我好政策,我要努力回报社会。”荒地变成了数百亩农田,马学良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农民的责任。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种植小麦为市场供应粮食。1988年到1990年,马学良连续三年获得自治区“种粮大户”一等奖;1989年,马学良还获得了全国劳模的称号。荣誉是自己的,但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马学良富起来了,再没有人对他开荒种地的做法质疑,相反,他以活生生的例子带动了周边一些农民积极进行垦荒,使更多的人尝到了好政策的甜头。

一系列惠农政策使马学良发展生产的劲头十足

年近花甲的马学良没有上过一天学,但他通过背诵《毛泽东文选》认识了很多字。他说,他每天再忙都要坚持收看新闻节目,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只要是新闻,他都喜欢看。从新闻里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只低头干活,不抬头看路,别说发家致富,就连地你都种不好。刚开荒种田时,我就犯了错,就想种粮食,但地势低,遇着雨天地里积水很深,把庄稼都淹死了。后来看新闻,我就听到了一个词叫‘因地制宜’,给我启发很大,于是就试着将低洼地改造成鱼池,这样就有效地利用了低洼地,使地产生了效益。”马学良结合自身的经历,畅谈紧跟形势的好处。

“尤其是现在,市场转弯转得那么快,你要是不紧紧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结构,根本赶不上趟。俺摸着一个规律,今年啥烂市了,来年种的人一定少,你再种肯定能赚钱。总而言之,年年地里该种些啥,俺心里都有谱。只要认真打算,准保不会亏。当然还要讲究个科学种田。”马学良侃侃而谈。

马学良家每年都要订《畜牧水产杂志》《宁夏农业科技报》等七八种报纸杂志,每一期他都仔仔细细阅读,不仅从中获得了大量的致富信息,也学到了很多种田经验。由于精耕细作,作物品质好,每斤比别人多卖几分钱。此外,他家从播种、锄草到收割全部是农业机械化,不仅比其他农户省时,还降低了成本。

这位朴实的种田大户尤其关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从1982年中央发出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到之后连续四年发出的4个中央“一号文件”惠农精神,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正是这5个中央“一号文件”,使凋敝的中国农村开始繁荣。

“1983年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正是这个文件,让我坚定了开荒种地的决心。1984年第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让我吃了‘定心丸’,对农业的投入更大了。”马学良回顾自己务农的经历,他说:“每一步都与中央的政策息息相关。”

时隔18年,2004年1月,针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重视‘三农’,重视粮食生产,我就对大伙儿说农民的机会来了。果然,此后国家落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种粮食给补贴,后来又有良种补贴、化肥补贴、柴油补贴,现在一亩地能给40多元的补贴。原来是不种地也要交农业税,现在是种地也不用交。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可高了。”马学良说。

马学良享受着10个中央“一号文件”带给农民的实惠。2002年,马学良还清了贷款。他从荒地中开发农田近400亩,鱼池500亩;从1985年到2006年,他向市场提供粮食约500万公斤,水产品约100万公斤。对于未来,马学良充满了信心,他说:“种田的路子越走越宽,只要有能力,我就要多发挥作用,多种粮,多产出。”质朴的话语饱含着他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一号文件”不仅带给马学良很多机遇,也给他所在的村带来很多变化。马学良说,以前村里的基础设施老化,灌溉秩序混乱,每到农忙季节用水时,村民们经常为农田用水发生争执。后来,该村成立了用水者协会,让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灌溉工程变成了农民自己的工程。

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学良介绍,如今绝大多数农民都住进了砖房,村道也进行了硬化,并硬化建设了部分水渠。在新的村部里,有乡村文化娱乐中心和篮球场,“农闲时就去乐一乐,大伙儿感觉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一滴水可以映照太阳的光辉。劳动模范马学良的经历,是中国农村、农民、农业半个世纪来历史发展变迁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