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迹印证追求——记全国劳模、原银川棉纺厂工人臧青周一青26岁,这个年龄的女孩子都在做什么?但臧青26岁的时候,却已经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殊荣——全国五一劳动模范。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号召青年支援边疆、支援西北,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臧青的父母成为千千万万热血青年中的一员。1972年臧青学徒期满,开始定产量。尽管时隔30年,但当谈起当选劳模后的北京之旅,臧青依然记忆犹新。......
2024-08-08
济学苑里济学情——记“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宁夏国税系统干部丁晓莲
三月牛
在宁夏,说起丁晓莲,可是个有名的人物。她的出名,不是因为官高位显,更不是因为家产万贯,而是因为她的感人事迹。
这是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城郊的一座幽静整洁的四合小院,它与所有黄土高原上的院落一样,色彩单调,再普通不过:8间砖木结构的平房简朴而又温馨,院子中间有几棵主人精心种下的小树。但它又与其他院落有所不同,大多数房间没有像样的家具,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床和课桌椅。这座普通的小院,见证了丁晓莲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从1993年开始,她腾出自家的小院,免费让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住宿。15年来,先后有409名贫困学生在她家寄宿,寄宿时间最长的达8年之久,最短的也有一年。其中有312名考入大中专院校,有200余名学生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这期间,她不但没有收过一分钱的房租,还月月要承担学生们的水电费等开支,并时时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丁晓莲的感人事迹被宁夏话剧团改编为话剧《梅家小院》,在区内外演出300余场次,观众逾50万人,由此,她的事迹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懂得感恩的丁晓莲一直铭记着雪中送炭人,善良的种子扎根在她心田
1954年,丁晓莲出生于宁夏泾源县惠台乡一个贫寒的回族农民家庭。她2岁那年,病魔过早地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兄妹6人靠体弱多病的母亲拉扯,生活非常艰苦。乡亲们你送一双鞋,他给一块馍,共同搀扶起这个伤痕累累的家。丁晓莲回忆说,那时如果没有邻里乡亲你一口水、他一勺饭地接济,她可能活不到今天。
从小学到中学她都是受着乡亲和老师、同学的资助。尤其是她的小学班主任夏老师,这位从上海到宁夏的支教老师,一直帮着晓莲完成学业,不但教给丁晓莲知识,而且教给她怎样做人。那年,丁晓莲小学毕业要到县城上中学,行囊中唯一像样的物品是母亲用一块块收集的各色布头边角拼成的薄被,入校后的丁晓莲,睡的是光板床,穿的是破衣裳。夏老师就将自己的搪瓷脸盆和毛毡送给了丁晓莲。
在乡亲和老师的帮助下,丁晓莲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同时也感受到人间真情的可贵。懂得感恩的丁晓莲一直铭记着雪中送炭人,夏老师送的这两件物品一直激励着她,温暖着她。一粒善良的种子在她年少的心田播种。从那时起,她就有一个心愿:长大后尽力帮助周围的每一个人,百倍千倍回报曾经帮助过她的乡亲。
1975年,丁晓莲参加了工作,成为固原市国税局一名税务干部。不久结了婚,几年后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工作尽心尽力,生活顺风顺水,后来,她家又借贷几千元盖了一座小院子,丁晓莲过着普通而知足的日子。
1992年的一天,丁晓莲送女儿上学,在学校门口遇见了因为交不起住宿费正准备回家的爷孙俩。看到孩子渴望上学的神情,丁晓莲被感动了,她主动提出让孩子去她家里寄宿,把孩子领到了自家的小院里。此时,帮助贫困孩子还只是丁晓莲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
1993年,西海固地区大旱,这对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年秋天,固原县二中开学的第一天,丁晓莲送小女儿报名时,在校门口发现几个衣衫褴褛的学生背着铺盖卷,满眼泪水,一步三回头地向外走去。母性的敏感使她主动走近了这些孩子,原来他们是从乡下来县城想再搏一次的高考落榜生,因为交不起学杂费和住宿费而放弃求学。这件事深深刺痛了丁晓莲的心。那一夜,她第一次彻夜难眠,满脑子都是山区孩子渴求上学的泪眼;那一夜,她决定腾出自家靠借贷建起的小院,免费让交不起房租的乡下学生住宿读书。
5名贫困生首先进了她家的小院。刚住进来,丁晓莲就跟这些孩子们说:“放心住,住宿费、水电费都别管,好好学习就行。”这些学生做梦也没想到,住在这里不仅不用交房租,水电也免费使用。这样一来,他们每人一年至少能省下400多元,对年人均收入仅为几百元的山区学生家庭来说,筹得这些钱是何等艰辛,省下来却又是多么重要。一位叫马振兴的学生在日记里写到:“当我高考落榜最困难的时候,是丁姨无偿提供住房让我借宿,使我圆了上学梦。这年代,许多人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谁会把房子白白送给别人住?但丁姨竟真是这么一个‘傻人’。通过这件事,我真正体会到‘人间自有真情在’。”
王学文是在丁晓莲家寄宿时间最早、最长的贫困学生之一。1994年,西海固再次大旱,固原县红庄乡陈沟村的王学文家几乎颗粒无收。万般无奈中,年老多病的父亲托人捎话给王学文说:“娃呀,咱王家土坟里没出过大学生,你还是出去做小工,用汗水换几个钱养家糊口吧!”酷爱学习的王学文含泪背上了铺盖卷。他哭着对丁晓莲说:“我就是不吃饭也想上学啊!”
第二天,因感冒发着高烧的丁晓莲愣是爬了40多里山路来到王学文家,没来得及喝口水,就比前比后地安慰二位老人说:“再咬咬牙吧,只要把孩子供出来就好了,至于学文上学的困难,我会尽全力帮助的。”这天下午,丁晓莲在陈沟人感激的目光中,把王学文领回到了小院。
贫可励志,苦可助读。1997年8月,王学文接到了宁夏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丁晓莲高兴得竟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不善言谈的王学文在离开小院去上大学的时候,专门拟就了一幅题为“关怀胜亲人,慈爱似母亲”的对联赠给丁晓莲。丁晓莲却说:“我不需要感谢,也不需要报答。只要你们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就遂了我的心。”
从“丁姐”变成了“丁姨”,“济学苑”里演绎着爱的连续剧
岁月流逝,小院里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住读学生对丁晓莲的称呼也由“丁姐”变成了“丁姨”,但丁晓莲爱心依旧,她用无私博大的胸怀和一颗滚烫的慈母心,为渴望上学而又上不起学的宁南山区的400多名贫困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
当年夏老师送给丁晓莲的搪瓷脸盆成了她的传家宝。这个产自西安搪瓷厂的脸盆,丁晓莲整整用了35年。1999年,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丁晓莲专门给它洗了澡,擦干净,放在衣柜的最高处永远珍藏。
丁晓莲资助过的孩子们都知道这个脸盆,每个孩子来济学苑报到,“搪瓷脸盆的故事”就是第一堂思想教育课。
丁晓莲用善良、真诚和对生活的态度感染着学生们,在她家寄宿的孩子们对亲情、友善、互助等词语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虽然不属于同一个年级,却在相互宽容和帮助中亲密相处。学习中,遇到了难题他们共同探讨;生活中,谁身体不舒服了会得到大家一致的照顾。随着“家”里孩子的增多,丁晓莲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1999年,当时的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题写牌匾,给小院起名“济学苑”。
2007年冬天,济学苑里一个新来的学生问丁晓莲:“丁姨,你有几个孩子?”
丁晓莲笑笑说:“你们400多个,加上自己的两个女儿。”
济学苑的很多学生是丁晓莲自己找来的,很多次丁晓莲独自一人翻山越坎找到因贫困弃学在家的学生,苦口婆心做家长的工作、做学生的工作,最终将他们带到济学苑,带到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路上。
每年高考,是丁晓莲最开心也最烦心的时候。孩子们考上大学令人开心,可是高额的学费却使人发愁。
1997年,吴东慧以506分的成绩被西南民族大学录取。但喜悦没几分钟忧愁就涌上他的心头,上学所需的6000元学费哪里去找呢?为了他的前程,全家人到处求情借钱,最后都空着手回来。实在没办法了,他的母亲只好决定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毛驴卖掉。(www.chuimin.cn)
就在吴东慧的母亲牵着毛驴出去卖时,被赶来的丁晓莲拦了下来。“不能卖,种庄稼还需要它呢!”说着丁晓莲拿出自己刚领的400元工资给了吴东慧的母亲,并表示再想办法。回去后她又在单位发起倡议募捐,在丁晓莲的努力下,吴东慧带着融入了众人情意的6000元捐款迈进了大学的校门。
学生在小院寄宿时,丁晓莲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学生离开小院后,那份牵挂也是割舍不开。
王学文上大学不久患了肠粘连,丁晓莲听说后寝食不安。1999年5月20日,固原县(后改为原州区)隆重召开丁晓莲事迹报告大会,奖给她现金500元。这天雨下得很大,会议一结束,准备采访的记者却怎么也找不到丁晓莲。原来她早已溜出会场冒雨跑到医院王学文的病房里,将那浸着雨水的500元塞到了急需钱的王学文母亲的手里。在场的病人和家属都为这感人的一幕流下了眼泪。
毕业后当上铁路警察的张永刚经常出警,丁晓莲看到他穿着单薄,便花了十几个晚上,熬红熬肿了眼睛,为他赶织了毛衣毛裤。在凛冽的寒风中,在冰冷而又绵长的铁道线上,从丁晓莲冻得通红的手中接过那套温暖的毛衣毛裤时,张永刚热泪盈眶。
“啥东西都是越分越少,但唯有帮人的心却越分越多。”
1994年,几位做生意的浙江人看上了她家的小院子,多次找上门来以月租金500元、一次性付清3年金额为条件求租,1995年,有人出4万元要买她家的小院,但都被她断然拒绝了。因为她心里放不下山区的那些渴望读书的娃娃们。
多年来,丁晓莲仅以每月微薄的工资维持三口之家,日子原本不宽裕。但学生交不上学费时,她垫上自己的工资;学生断粮时,她送去米和面;学生生病时,她送到医院,出钱为学生看病拿药。她还经常给学生购买所需的文具、书籍。有的学生考上大学而无钱支付学杂费和路费时,她在自己全力资助基础上,还呼吁社会共同资助。节假日,她经常为学生拆洗被褥,就连学生做饭用的煤、取暖用的炭,都要她亲自到市场上买,而买这些东西的钱都是从自己的工资里节省出来的。有人帮她算过一笔账,十几年来她为贫困学生出资达十几万元之多。
丁晓莲对学生慷慨大方而对自己却极为吝啬。新鲜蔬菜上市很长时间了,家里却还吃着腌了大半年的咸菜。当吴东慧的母亲来感谢他们的“大恩人”时,发现丁晓莲家里仍然吃着上年储存下来的土豆,这位母亲哭了,她拉着丁晓莲的手颤抖着说:“大妹子,原来你是从牙缝里挤钱来接济这些娃娃的,这些年可真苦了你了。”丁晓莲听后却笑着说:“这些土豆是去年冬上老家送来的,削削皮还能吃,扔了怪可惜的。”
有一回,丁晓莲碰到了件着急的事,便叫了一辆三轮车到朋友家,下了车才发现自己身上连两元钱的车钱都没有,只好请朋友替她交了车费。这位朋友嗔怪地说:“为了那些孩子,看看你寒酸成啥样了。”
实际上丁晓莲自己也有一本不愿公开的账。这些年为了山区的学生,她已外欠债务高达数万元。有些知情的人劝她:“别再傻了,你已经欠了那么多债,还是把房子租出去,多少收些钱添补添补生活,也算为两个女儿着想!”但她却说:“人活着不能为了钱,人是需要点精神的。”她还常给学生和自己的女儿讲:“社会上啥东西都是越分越少,但唯有帮人的心却越分越多。不要问别人为你做什么,而要看你能为别人做什么。”
“我妈不是一个富有的人,但她是一个幸福的人。”
丁晓莲最内疚的是对不起自己的母亲和女儿。知道她忙,母亲总是主动到固原来看她,年纪大了以后,母亲很少来了。1998年80多岁的老母亲去世,丁晓莲连母亲最后一面也没有见着。每想起这件事,乡亲们责备的话语仍像刀子一样割着丁晓莲的心。丁晓莲为济学苑投入了太多心血,没有能力再为两个女儿创造更多深造学习的机会,只有愧疚。
然而,理解母亲的女儿却自豪地说:“我妈不是一个富有的人,但她是一个幸福的人。”
是的,丁晓莲确实是一个幸福的人。她有那么多没有血缘却胜似亲人的亲人,互相牵挂着,享受着真情的美丽。
逢年过节,丁晓莲经常会收到孩子父母送来的“礼物”。山里人没钱买什么贵重的礼品,几个土豆,两把红枣,一双鞋垫就是最好的礼物。这些孩子的父母走时,丁晓莲总是变着法地将礼物“还”回去,她买来奶粉、红糖、苹果,找出几件衣服,总是让他们行囊满满地离去。
大学毕业后留在珠海工作的学生侯成打电话说:“丁姨,我给你买来回的飞机票,你来珠海转转吧?”“丁姨心领了,接你爸你妈去转转吧,他们看你过得好了,就等于我看到了。”丁晓莲说。
每个周末的晚上都有孩子打电话过来。既渴望听到电话铃响起,又害怕孩子们花钱,便跟孩子们说:“电话费太贵,还是写信吧。”孩子们说:“写信听不到您的声音。”
考到外地的学生,每次放假回来的第一站就是丁晓莲家。他们虽已是20多岁的小伙子和大姑娘,但一遇到烦恼,即使不愿意告诉父母,也要向她倾诉。
每年回族最重要的开斋节这天,丁晓莲的小院总会从四面八方涌来为她贺节的人。有走了几十里山路赶来的农家妇女,有颤颤巍巍的残疾老人,还有在火车上站了几天几夜赶回固原的学子……丁晓莲与这些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的乡亲和学生们吃着“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多次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丁晓莲的事迹打动和感染了社会上无数陌生的人。她先后收到各种贺卡、信件及慰问电报千余份。中卫市一位署名“良心”的人给丁晓莲寄去了1000元;银川市4位署名“党员”的人寄来460元捐款,表示以实际行动支持她的事业;宁夏新华百货公司领导得知丁晓莲为资助贫困学生读书而借了很多外债,代表公司向她捐款1万元;海南省三亚市一位干部看了丁晓莲的事迹后,联系了宁夏10个贫困生,由他资助上学……
2006年,从固原市国税局调到银川市国税局后,丁晓莲在银川也经常被陌生人认出来,笑着跟她打招呼。在上海、北京、成都,很多素昧平生的大学生从济学苑走出的孩子们口中知道了丁晓莲的故事,他们都知道,宁夏有个好人丁晓莲。
但在现实中,也有人讽刺她这样做是为了挣名声。“看不见的流言蜚语比经济上的压力还要沉重。”丁晓莲常常躲到无人处悄悄地抹眼泪,有时她真想不再去当被人嘲笑的“傻子”。但一看到那些穷苦孩子渴望的眼神,她便坚定地想,傻就傻吧,我认了。
丁晓莲的“傻”换来了社会和人们的极大尊敬。
近10年来,丁晓莲先后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近30次。其中省部级以上达10余次。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等领导机关分别作出了向丁晓莲同志学习的决定;她先后获得“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华慈善奖”“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候选人等高尚的荣誉。
作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每次来北京开会前,丁晓莲总是将“济学苑”里的米、面、蔬菜都准备足了,这才放心地出发。面对中央媒体记者的采访,她每次的话题都离不开为西海固的教育事业呼吁。
有关平凡与卓越的文章
用足迹印证追求——记全国劳模、原银川棉纺厂工人臧青周一青26岁,这个年龄的女孩子都在做什么?但臧青26岁的时候,却已经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殊荣——全国五一劳动模范。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号召青年支援边疆、支援西北,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臧青的父母成为千千万万热血青年中的一员。1972年臧青学徒期满,开始定产量。尽管时隔30年,但当谈起当选劳模后的北京之旅,臧青依然记忆犹新。......
2024-08-08
夕阳,红在爱的天空——记全国劳模、平罗县老年服务中心职工丁丽萍高莉杨云霞在石嘴山市平罗县高庄乡,孤寡老人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里,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虽然清苦,却其乐融融。本来,上小学、中学、大学,出去工作,这是大多农村青年给自己设计的人生道路,但是一次意外改变了丁丽萍的人生设计。老人中第一个主动向丁丽萍“示好”的,是双目失明的马英杰。......
2024-08-08
把爱送到每个角落——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宁夏民政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调研员张玉华晋娃2008年1月30日晚上,“感动宁夏·200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宁夏人民会堂举行。在张玉华帮助下,彭志明得到了救治,身体恢复后去假肢厂上了班。回到宁夏后,正赶上宁夏各县市盲聋哑协会换届,她的学习马上就付诸实践,张玉华在会上担任翻译。社教结束后,玉华被评为优秀队员。全县发展10名新党员,女的就张玉华一个,属火线入党。......
2024-08-08
汗水浇注路的芬芳——记全国劳模、宁夏路桥公司沥青拌和站站长殷国阳杨学禄李凝祥如果把大地比作人类的母体,路与桥便是人生的基石和出发点。宁夏路桥公路工程公司沥青拌和站站长殷国阳就是其中一颗璨亮之星。筑路中数沥青拌和最为艰苦,数拌和站站长最辛苦。由于拌和站的提前建成,他又始终坚守工地,对沥青、拌和料严格把关,使拌和站承担的任务按期漂亮圆满地完成。......
2024-08-08
小麦情缘大道人生——记全国劳模、小麦育种专家裘志新王亮裘志新三句话不离麦子,连他家里的阳台也种着麦子。“宁春4号”的培育者正是裘志新。原因还是因有资本家的父亲而政治审查不合格。不料,这遭到全家及亲属们的一致反对。并宣布改名为裘志新——立大志争当社会主义祖国的新一代农民。但是,身高仅1.6米、瘦弱的裘志新,却每年外出两次。因为父母亲及全家坚决反对他在宁夏安家,以便等待机会调回杭州。......
2024-08-08
峥嵘岁月续写红色传奇——记全国劳模、西吉县单家集村党支部书记许文杰王亮地处六盘山西麓、甘宁两省交界地带的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村,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回族村。这段红色传奇让单家集人无比自豪,也成为他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巨大的精神力量。许文杰召集村委会一班人,谈了他的想法,大家心领神会,一致赞同。单家集每集仅牛的交易量达500多头,活畜在装卸和驱赶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惊吓跑散丢失。......
2024-08-08
传统种植结构的颠覆者——记全国劳模、中宁县大战场乡农民摆文贵黄永锐“人家老摆种草就是种得好,都‘种’到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去了!”2000年的5月,对于年过半百、老实巴交的回族农民摆文贵而言,是一个意外。于是,这位敢想敢为的老农民把自家房前屋后的6亩粮田改种成了苜蓿,开始发起了对传统种植结构的颠覆之战。在摆文贵的人生里程中,它的价值得到再次验证。清醒的创业头脑,为摆文贵奠定了事业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2024-08-08
“汽车大夫”的平常人生——记全国劳模、银川昌昊公司维修工段成信王建军晴朗的天空,人们仰望太阳,感叹它耀眼的光芒,滋润着人世间万物的生长;浩瀚的星空,人们倾心月亮,赞颂它是暗夜的灯塔,夜行人前进的希望……他就是银川昌昊汽车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维修工段成信。做新时代的“汽车大夫”坚持自学,勤于钻研,以一流的技术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创造出一流的成绩,是段成信的不懈追求。......
2024-0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