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宁夏主办中阿经贸论坛:共谋合作新机遇

宁夏主办中阿经贸论坛:共谋合作新机遇

【摘要】:本文拟就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的意义、优势和不利因素作一概括分析。

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的意义、优势和不利因素

西北大学 黄民兴

2010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从2010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每年定期在宁夏举办“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以下简称“中阿经贸论坛”)。自治区的目标是努力将中阿经贸论坛办成中国和阿盟成员国经贸领域最高级别和最具影响力的盛会,将中阿经贸论坛打造成为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穆斯林国家最重要、最权威的经贸交流合作平台。

与其他展会相比,中阿经贸论坛具有下述主要特点:

第一,规格高。它是由中国政府同意举办的国家级展会和国家级论坛。

第二,目标明确。它主要面向阿盟成员国,旨在促进中阿经贸关系深入发展。

第三,内容丰富。它由“宁洽会”“中阿经贸论坛”、项目推介三大模块组成。其中,“宁洽会”主要面向企业,为企业提供商品展示、展会、贸易洽谈服务;论坛主要围绕中阿经贸合作重大战略问题,促进中阿投资贸易便利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人才合作、旅游产业发展,为中阿官员、企业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项目推介主要面向投资商推出一批精品投资合作项目。“宁洽会”设置特色产品馆、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馆、阿盟国家馆、国际交流馆、区域合作馆、台湾产品馆、综合商品馆等七大展馆,还有若干场中国—阿盟成员国经贸推荐会。论坛包括:中阿经贸论坛高峰会议;中阿投资贸易便利化与进出口贸易发展前景分会;中阿产品市场准入联合认证机制分会;中阿基础设施投融资与建设分会;中阿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对接会。

第四,保障有力。它由中国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办,中国国家发改委等20个部委联合15个国际组织作为支持单位,北京等31个兄弟省区为协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确保盛会的圆满成功。

应当说,论坛的设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多年加强与阿拉伯世界联系的结果,它为自治区未来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拟就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的意义、优势和不利因素作一概括分析。

一、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的意义

1.促进宁夏改革开放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宁夏举办国家级论坛和贸易洽谈会,势必促进银川市、乃至宁夏全区的物质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等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的今天,这将对宁夏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进一步提高宁夏的国际知名度和对外开放水平——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一些沿海、沿边省份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的政策扶持,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良好业绩。在国家的支持或倡导下,国内有多个经济落后省份的城市通过成为某个国家级区域性国际展会(或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从而成功地提高了该省、自治区和城市的知名度,加快了融入地区及世界经济的步伐,如新疆乌鲁木齐的“中国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面向中亚,1992年启动,每年举办)、海南的博鳌“亚洲论坛”(面向亚洲,1998年发起,2002年启动,每年举办)、广西南宁的“中国—东盟博览会”(面向东盟,2003年倡议,2004年启动,每年举办)、吉林长春的“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面向东北亚,2004年启动,每年举办)、陕西西安的“欧亚经济论坛”(面向上海合作组织覆盖的欧亚地区,2005年启动,每2年举办),拟议中的还有面向南亚—印度洋地区的云南昆明的泛亚论坛。

无论采取何种名称,上述论坛均由国家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相关省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并各自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它们以开拓中国周边的地区市场为主,与放眼全球市场相结合;内容涉及中国与相关地区的商品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许多方面,同时反映了论坛举办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它们有特定的对外联系地区,尽管有时有某些重复。就西北地区而言,新疆和陕西均以中亚为联系对象,但后者的范围更大,而阿拉伯世界并不在上海合作组织的范围,迄今也无任何省份建立相关的论坛。

3.推动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整体联系和经济合作水平——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存在良好的政治关系,双方经济存在互补关系,在相互贸易、投资、技术和劳务合作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及重大的发展前景。因此,中阿经贸论坛的设立将直接推动中阿经贸合作,从而带动双方包括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联系的发展。

二、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的优势

1.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穆斯林聚居的重要地区之一,回族人口的文化素质已有大幅度提高,是中国仅有的两个穆斯林自治区之一。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地理位置上邻近中亚和阿富汗,从语言上看,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塔吉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均属跨境民族,相同的民族也分布于中亚和阿富汗,因此新疆更适合与中亚发展关系。相比之下,宁夏的回族在语言和生活习俗上接近汉族,更适合与阿拉伯世界发展关系。共同的伊斯兰信仰,为两个地区发展全方位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自治区成立以来的50年中,宁夏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全区少数民族干部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2.5倍,比1958年自治区刚建立时增长了10.5倍。4万多名回族干部和回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才成为各行业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宁夏少数民族考生的高考录取率逐年上升,从1995年的22.62%提高到2007年的33%[1]。这为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基础。

2.拥有悠久发达、独具特点的伊斯兰文化。回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现拥有3380座清真寺,回族人口中平均500多人拥有一座清真寺。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与中国民族大家庭其他成员的交流,回族发展起了细腻、丰富而独具特点的伊斯兰文化,包括建筑饮食书法文学、绘画、服饰、音乐舞蹈、民俗等等。这种文化的亲和力可以加强与阿拉伯世界的沟通,并推动一些行业如清真食品、入境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清真食品为例,在政府促进“清真”牛羊肉发展战略的推动下,2004年以来,自治区相继建成了宁夏农垦贺兰山清真羊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宁夏金福来羊产业有限公司两家投资规模大、管理水平较高的羊肉加工企业。同年,自治区有两家企业分别获得了出口企业卫生注册,2005年又实现了对约旦和黎巴嫩的出口,动物产品出口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并且宁夏已经与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HALAL(哈俩里)认证机构达成相互认证协议,标志着自治区肉类产品的加工水平有了较快的发展和提高,具备了国际竞争力。目前,宁夏是国家批准的全国唯一的清真食品认证中心,自治区共有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经营企业近万家,清真食品工业年产值2009年已达70多亿元,占到宁夏食品产业的80%,形成了300余项专利。2010年7月,清真食品产业园在青铜峡市嘉宝工业园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占地505亩,总投资3.7亿元,计划3年建设完成[2]。显然,清真食品已经成为宁夏重要的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

3.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宁夏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奠定了与阿拉伯世界发展联系的坚实基础。2000年以来,宁夏经济年均增长率连续10年超过10%,达到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宁夏GDP为1335亿元,人均超过3200美元。截止2009年,宁夏煤炭人均占有量居中国第3位,人均发电量居中国第2位,人均粮食产量居中国第5位[3]。经过10年快速发展,宁夏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加,具备了举办国际展会的基本条件,包括物流、会展、宾馆、饮食等许多方面。目前,银川市拥有3星级以上酒店44家,已具备日接待8000人次的能力。银川河东国际机场目前开通了37条航线,主要有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大城市的航线。在会展方面,2010年的重要会展就有第六届中国西北(银川)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2010年宁夏国际节能减排暨新能源科技博览会和第六届宁夏国际煤炭与能源产业博览会。此外,宁夏在治沙技术和培育耐旱作物和观赏植物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绩,可以对外交流。

4.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宁夏与阿拉伯世界建立了一定的经贸联系和民间、文化等多种联系。2005年,宁夏有近20种商品出口到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国家,贸易额2576万余美元,埃及、也门、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等国家和宁夏都有贸易关系。而且,宁夏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以钽铌铍、子午线轮胎盐酸四环素以及机床铸件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发展迅速。到2005年,经国家商业部批准的具有对外承包工程、劳务经营权的宁夏外经公司有10家。2009年12月,宁夏银行试点开办伊斯兰银行业务启动仪式在银川举行,这标志着宁夏银行成为中国首家获准试点开办伊斯兰银行业务的银行。

此外,2008年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宁夏举行了第一届回商大会,2009年又举行了第二届回商大会。在第二届大会上,举行了专门的“宁夏—阿拉伯经贸合作研讨会”,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等驻华使馆、政府和工商界近百人出席论坛。与此同时,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共同举办的“2009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银川市开幕。上述活动为中阿经贸论坛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基础。(www.chuimin.cn)

5.宁夏建立了一支有实力的回族学、伊斯兰问题研究队伍和阿拉伯语教学队伍。这支研究队伍包括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研究范围涉及回族历史、文化和经济、中国伊斯兰教、中国与中东关系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出版的《回族研究》和《宁夏社会科学》是相关领域的著名刊物。宁夏人民出版社也是以出版相关领域图书著称的专业出版社。

此外,宁夏的个别高校也拥有阿拉伯语专业,培养大专和本科生。其中,同心阿拉伯语学校创办于1985年,是全国第一所阿拉伯语中专学校,在建校18年中为自治区培养了1305名毕业生。其他高校如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伊斯兰经学院等也有阿语教学。许多宁夏回族穆斯林学成后,或到浙江温州等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或到中东地区求职。在被称为“回族之乡”的吴忠市,阿语翻译已成为当地的一大人才品牌,每年可为当地带来5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劳务收入[4]。其中一些人由此开办企业,直接从事与阿拉伯地区的贸易。

6.国家对西部经济的重视和支持。2010年是国家的西部大开发开始10周年。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提出未来西部发展的方向: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中央政府进一步推动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为宁夏申报中阿经贸论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7.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建立了广泛的经贸联系和全方位的多种联系。目前,中国与22个阿拉伯国家全部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也与除索马里以外的21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双边政府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并成立了经贸混委会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混委会;与16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与11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5]。现阶段中阿友好关系的特征如下:政治上互相支持对方的核心关切,阿拉伯国家支持“一个中国”,中国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及“土地换和平”原则;双方在诸多重大问题上立场一致或近似,都主张建立公正、民主的国际新秩序,都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作为整体,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第8大贸易伙伴。2008年,双边贸易额已达1328亿美元;文化等领域的关系也得到不断发展。迄今,我国已在6个阿拉伯国家开设了7所孔子学院。阿拉伯多个国家出现了孔子热。沙特国王要求派遣1000名学生赴中国留学。各类书籍的互译工作也逐步展开。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阿合作论坛自2004年成立,宁夏的中阿经贸论坛可以与其建立某种联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中阿整体合作的发展。

三、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的不利因素和努力方向

尽管在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有以上列举的诸多优势,但是,这方面无疑也存在若干问题,其中主要有:

1.宁夏整体经济的规模和水平有限,自然环境脆弱。自治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为625万,不到沿海地区一个一线城市的人口规模。相应地,宁夏的GDP、外贸出口等经济指标也相对有限,工业体系不完整,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落后,民营企业、引进外资和海外投资发展不足,劳动人口的观念落后。由此,宁夏缺乏对全国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例如,不存在像义乌那样的大规模的小商品交易中心。目前,宁夏正在实施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这对提升宁夏的GDP有很大作用,但是,陕西北部和甘肃东北部均有类似的资源和发展战略,从而存在激烈竞争。在清真食品产业方面,宁夏的高质量产品、品牌、强势贸易、市场通道、龙头企业等仍然显得很弱,而且存在清真食品资源的“小而少”问题。另外,宁夏位于自然环境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受到限制,这对于制造业和农业的深入发展不利。

2.宁夏的基础设施仍然不足。例如,银川市目前仅有前往沙特阿拉伯的朝觐国际航班,而没有其他正式的国际航班,国内航班也数量有限,并且许多都要在邻近城市(如西安)经停。

3.宁夏与阿拉伯世界的经贸联系和多种联系仍然有限。这是宁夏整体经济的规模和水平有限的必然结果。在外贸方面,宁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低(外贸依存度低,加工贸易比重低)、两小(整体出口总量小,企业出口规模小)、一少(外资企业出口少)”以及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2009年,全区出口总量为7.43亿美元,仅占全国的5.7‰,在全国排名第28位;外贸依存度在全国仅居第26位,在西北地区仅高于青海。同年,宁夏对沙特、阿联酋和埃及的出口分别为791、969和195万美元,分别仅占全国相应数字的0.09%、0.05%和0.03%。

4.宁夏的伊斯兰问题研究队伍仍然偏重国内伊斯兰问题的研究,对阿拉伯世界的研究相对不足;阿拉伯语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上世纪80年代,宁夏社会科学院曾成立中东伊斯兰国家研究所,展开相关研究,并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但是,这一势头在以后未能保持下去,至今宁夏的中东问题研究在国内同领域中比较薄弱,也缺乏相关的语言人才。阿拉伯语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5.银川市的国际化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例如,市内的道路缺乏外语标识,旅游景点的解说词或者没有外语说明,或者外语说明存在许多错误。

因此,自治区政府应当在以上方面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努力,使中阿经贸论坛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动力。例如,在清真食品方面,可以从邻近省份争取牛羊资源,在宁夏进行屠宰,从而扩大产业规模和对外出口。在伊斯兰问题研究方面,可以首先加强对阿拉伯世界经贸问题(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的研究,了解相关的生产和贸易信息并向省内外企业提供,为自治区政府提供相关信息和政策咨询;在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后,再向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社会文化、宗教领域扩展,最终把研究领域扩大到伊朗和土耳其,乃至中亚。但是,论坛建设的工作一方面要有前瞻性,同时也应当避免拔苗助长式的发展,以免事倍功半,从而欲速则不达。

【注释】

[1]《50年深情关爱,50年辉煌巨变——党中央关心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纪实》,新华网,2008-09-18,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8-09/18/content_10073370.htm.

[2]《宁夏清真食品产业规模效应点评》,中国行业点评网,2009-8-20,http://www.chinairn.com/doc/70310/455160.html.

[3]《中阿经贸论坛情况问答》,引自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官方网站,2010-8-20,http://www.casetf.org/ltfw/250865.shtml.

[4]薛庆国:《中国与阿拉伯关系60年(摘选)》,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电子版,第281期第3版,2009年12月15日。

[5]薛庆国:《中国与阿拉伯关系60年(摘选)》,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电子版,第281期第3版,2009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