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的目标、问题与对策宁夏大学李德宽即将在宁夏召开的“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对于宁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通过开放,使内陆型的宁夏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在“后危机”时代,乃至中长期获得持续发展的机会,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2024-08-07
西北民族大学 马和斌
近几年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外交关系取得了令人称赞的结果,而双方的经济、贸易关系也逐步发展。2004年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阿拉伯联盟时提出建立“中阿合作论坛”,2005年开始,双方高层互访不断,政治信任加强。2006年开启的“中非合作论坛”更将双边合作的机制推向了更加广阔的领域。之后,中阿商贸、能源领域的合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景象。
借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之际,笔者欲将本人在对阿(伊)经贸方面的初步认识清理出来,与诸位专家共同探讨,望批评指正。
一、紧抓时代机遇,挖掘地域优势
1.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铸就了中阿双方各层次间进一步合作的基础。
今天诸位专家、学者能会聚于此,共商对阿(伊)地区经济贸易大计,得益于中国政府高瞻远瞩的外交大手笔,也依赖于宁夏的地域优势。
2.阿拉伯人民与华夏民族自古就是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好邻居,有广泛合作的基础与需求。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有2100多年的交往历史,双方的关系经过历史的纵深考验已日臻密切。纵观历史,张骞出使西域,“苏哈尔”号重访中国,见证了中阿人民友好的历史关系。怛逻斯之战驱使杜环完成了《经行记》,大食援唐平叛安禄山之乱,证明了中阿双方共同关心双边问题的决心。阿拉伯子民中的政治家、建筑学家、天文学家、城市建设规划专家为元代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造纸术为巴格达智慧宫学术研究与传承奠定了基础,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为中阿人民的友谊谱写了历史的辉煌,苏莱曼、伊本·白图泰等阿拉伯旅行家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社会状况介绍给阿拉伯人民[1]。
自19世纪初,中阿双方的文化交流从未中断,贸易往来更令人欣慰。据清朝外交人士薛福成日记所载,1875年中国从埃及进口货物,值银8000余两,出口值银11000两。1890年中国从埃及进口货物4500余两,出口36万两。1891年中国从埃及进口货物4000余两,出口66.8万两。1935年,中国在埃及开罗设立领事馆,1942年与埃及建立外交关系,在开罗设立公使馆,1948年双方决定将公使馆升为大使馆[2]。
万隆亚非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期间,周恩来与出席会议的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利比亚、沙特阿拉伯、苏丹、叙利亚和也门的代表会晤,提出“支持阿拉伯人民为自决和独立的斗争、阿拉伯人民在巴勒斯坦所进行的人权斗争”。2006年1月沙特阿拉伯王国新任国王阿卜杜拉上任后,将中国确定为其首次出访的目的国。叙利亚复兴党与中共之间有多年的密切政治合作[3]。近年来中阿高层深层次会晤频繁,双方共商相互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与地区问题,为中阿经贸往来打下了更加牢固的合作基础。
3.阿拉伯世界有丰富的资源,而技术欠缺与劳动力匮乏,为中国在阿地区投资(技术、劳动力)提供了机遇;同时,中国的商品、技术、劳动力能适应阿地区的社会环境。
例如:能源开采、冶炼加工、民用建筑、汽车技术、铁路修建、通讯器材、电子产品、服装纺织、化工产品、海水淡化、矿藏开采、矿山机械、船舶制造、食品与药(保健)品、沙漠治理等等。近年,以埃及为主的阿拉伯国家,“汉语学习”的势头日益高涨。该种趋势,会刺激阿拉伯民众通过语言更进一步寻求彰显汉语言——中华文化精髓的产品。
依据地理位置,阿拉伯世界可以划分为沙姆地区(主要有黎巴嫩、约旦、叙利亚、巴勒斯坦)、海湾地区(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苏丹国、巴林王国、卡塔尔、科威特、伊拉克)和北非地区(埃及、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索马里、吉布提、厄立特里亚、科摩罗)等三大区域,除了海湾地区的国民收入较高外,其他两个地区较低。据此,是否考虑可以设计符合不同地区需求的类型与款式各异的产品。根据市场显示,北非的阿拉伯商人在中国定做商品,多采取“贴牌”的手法使之远销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而海湾地区的居民,多青睐高标准、高品质、名牌的物品。中国的技术工程人员在阿联酋的薪水比同等级的欧美工程技术人员低近三分之一,且工作态度与能力要高出欧美技术工程人员许多,则受到广泛的欢迎。前些天,一位沙特的客商在浙江的义乌订购了一批原料为旱獭毛的袜子,每双价值为1000欧元,因为厂家纺织时拟使用德国1872年出厂的一款纺织机器。
如果能按区域需求设计多品种有特色的产品,一定会使阿拉伯消费者欣悦选购。
4.宁夏地区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从某一侧面上说是中国对阿开辟以经贸为先导的文化输出的最佳切入点。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都对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宁夏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与阿拉伯世界有源远流长且深厚的民族情结。这一隐性纽带不可忽视。驰名的西夏文化是吸引阿拉伯商人前来投资的基础;回乡特色文化园会使阿拉伯商人领略久违了的昔日巴格达景致;孕育着中华5000年文化积淀的黄河绕城而过,其中的旖旎景致不亚于尼罗河的风光;热情好客的宁夏各族人民与阿拉伯贝都因人有共同的人生追求。对于阿拉伯世界,我们不但要向他们输出商品,还要让他们通过商品了解其中蕴藏的中华文化。
二、树立国际化战略意识,构建“大宁夏计划”
1.调研市场需求,制订涉阿(伊)经贸新战略。
市场调研是涉阿(伊)经贸的前提与必要步骤。阿拉伯穆斯林有他们的爱好,中国产品的款式与尺码是否能让阿拉伯消费者满意;阿拉伯穆斯林有他们根深蒂固的审美标准、迥异的心理特征,中国产品的色泽、包装是否达到他们的审视尺度;阿拉伯地区每年所需商品量、种类与流向如何,中国产品是否能满足阿拉伯国家的民间消费与社会基础建设需求;阿拉伯地区现有客户总量与分布趋势,潜在客户的构成比例;中国产品的质与价是否能打动阿拉伯穆斯林的消费心态;非中国产品在阿的销售现状,中国产品的优势(非价格因素)何在;中国产品能否适应阿地区的环境要求,再发展的空间有多少;涉阿(伊)大宗商品与小商品比重多少;阿拉伯穆斯林的消费观念、心理、走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阿拉伯地区的社会环境对中国产品需求的潜在影响因素,等等。
鉴于此,建议分两步走的战略对市场进行调查。一是深入到沿海城市,了解阿拉伯客商购买中国产品的详细情况,根据海关涉阿贸易数据分析其中的构成因素。二是通过商贸、旅游等形式,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阿拉伯国家,前往调研,还可借助民间信息的反馈,制定相应的涉阿(伊)经贸政策与具体实施步骤。继续深挖传统经贸产品,努力开辟新的贸易项目。
2.按照国际化产品的规律,确定中长期经贸目标。
依据经贸国际化的要求,在涉阿产品的设计、生产、加工、包装、产品说明、运输、售后服务、甚至区域禁忌等方面多思考,并制订中长期发展目标。避免短期个人行为蔓延甚至泛滥。政府要宏观调控,有效地引导各商业部门以大局为重,促使中国商品进入阿拉伯国家的超市,并占据显著商业空间。与此同时,加大中国商品在阿的宣传与推介,在新产品、特商品与高品位方面多下功夫。
3.确定以宁夏为中心,辐射周边省区共谋发展的“大宁夏计划”。
22个阿拉伯国家涉及面大,人口众多,需求各异。根据宁夏的实际情况,要做好全面涉阿(伊)经贸项目,有一定的困难。笔者建议,以双方共同的文化基础为纽带,建立相互信任的桥梁,通过努力,让阿拉伯民族较好地认可宁夏回族自治区供给的中国商品。同时,还可以与周边的省区建立联营的机制,实现涉阿(伊)经贸目标。如:与南方城市联合加工机械产品、电子产品、通讯产品,与新疆、内蒙建立毛纺产品关系,与杭州建立丝织品联合基地,与甘肃的佛慈集团联姻生产涉阿(伊)保健品,与青海联合建立清真食品基地,与东北建立涉阿(伊)粮食出口基地,与云南建立蔗糖生产基地,与甘肃、陕西、河北等地资质雄厚的企业建立涉阿(伊)石化产品的加工基地,与内蒙古牧区、天山牧区、青海牧区、甘肃(南)牧区建立畜牧业生产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有勇教授认为,如果开辟西北丰厚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将会推动涉阿(伊)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每年各地政府确定一至两个合作项目,可采取异地加工,集中出口。利用10~15年时间,使中国商品在阿(伊)市场上的占有率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三、做民族品牌,创一流精品
1.加大政府扶持措施,努力创造民族精品。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可以依照区域资源优势,制定相关的涉阿(伊)经贸政策,重点扶持一些标杆企业,让他们在特定时间内在阿举办商品推介洽谈会,或邀请阿拉伯国家的企业(个人)来宁参观,了解当地特产,让宁夏红遍阿拉伯国家。例如:充分挖掘当地刺绣技术,开发一些具有伊斯兰文化特征的精美小饰品(颜色以绿、黑、黄为主料;前两种颜色配黄线,后一种颜色配绿或紫线。是否考虑专门为汽车倒车镜悬挂设计,体积不宜过大,并适当配一定量的天然香剂,使其散发香味。基于此,薰衣草就有了种植的空间),打开沙特的市场,专门供应每年一度朝觐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万朝觐者,其中的利润非常可观,且可以持续地做下去。
2.推出“中国清真食品”系列产品,建构国际清真食品(哈俩里)认证体系。
清真食品在全球有绝对的市场。笔者以为,中国穆斯林对清真食品的认知和执行力度高于世界上其它民族的穆斯林。养殖、屠宰、加工、储藏、运输、烹饪、销售等环节须按照伊斯兰教义的严格要求,伊斯兰教协会的监管须到位,打造国际清真食品(哈俩里)认证体系。这项工程很大,但非常有意义。中国的相关部门可以与伊斯兰世界联盟商议具体的操作细节,必要时可聘请爱资哈尔大学的谢赫或穆夫梯为总顾问,解读其中涉及的伊斯兰教法问题。必要时,还可以按照国际认证体系的标准对所涉及的企业进行有效的培训,并对其资质进行审核。逐步让世界其他国家认可中国国际清真食品(哈俩里)认证体系。(www.chuimin.cn)
沙特阿拉伯每年需要进口羊200多万只,据笔者所知,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澳大利亚。试想,为何在沙特的市场很少见到来自中国的羊。如果宁夏某外贸企业开展这项业务,可以从周边的牧区调配一定数量的羊出口至沙特。实质上,像肉鸡等家禽也有较大的市场。美国的肯德基未能在沙特取得市场的份额,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贝克”的企业。如果中国建立了自己的清真食品(哈俩里)体系,像友好邻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缅甸等都是较为理想的潜在市场区域。笔者建议,多开发一些绿色的天然保健食品,尽量少用或不用食品添加剂等有害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化工原料。结合中国5000年的养生文化,让阿拉伯国家的人们知道中国的(清真)食品更符合伊斯兰教义的基本要求,是值得信赖的食品。
四、培养专业精细化人才,进一步强化人才储备
关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政府作为。如果宁夏自治区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第二阶段的大好形势,能成为中阿经贸先行区,培养与储备涉阿(伊)专业技术人才是首要的任务与职责,建立与此相关的智库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笔者以为,该智库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1.(海内外)市场调研人才。
这由海外市场调研与国内市场调研两部分组成。海外市场调研,应根据阿拉伯国家地理位置的差异,条块分割式地进行实地的市场调查,如果可能,是否考虑吸纳市场营销人员、社会学家(至少非常熟悉阿拉伯社会结构的懂阿拉伯语言文化的专业人员)、经贸专家、商界成功人士,等等。通过了解阿拉伯国家市场上商品的类型、价位、产地、供货渠道、使用周期、期望,能基本反馈出阿拉伯不同地区对商品的各异要求,为确定涉阿(伊)经贸计划积累有效的信息源。国内市场,主要考察生产企业的数量、出口情况、贸易对象、成本等,找出适合宁夏的生产市场空间。
2.投资预测(分析)人才。
依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对可靠数据进行分析。需要核算师、经济师、投资顾问等人员的参与。
3.涉阿(伊)贸易人才。
通过国家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尽快培养一批既懂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又能较好应用阿拉伯语言的双料(英语、阿拉伯语)人才。需要从众多语言培训中走出去的人群中遴选出较高层次者,通过人事部的翻译等级考试获取涉阿(伊)经贸任职资格。宁夏大学在这方面肩负着重大的任务。
4.文化(政策)咨询人才。
外事、商务部门的专家,科研机构的学者,涉外法律专家、宗教部门的领导等都囊括其中。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涉阿(伊)事物的咨询或建议。
5.专业技术人才。
生产、加工、运输、储藏、售后服务等环节的专业技术人员,各环节的中高级主管人才。
五、强强联合,多渠道开辟双赢市场
1.外引内联,共谋发展。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行为与个人行为均不是孤立的。要想壮大,须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地联合与重组,调查研究涉阿(伊)市场的需求,开门寻求信息,勿闭门空想;要有创新,千万不要步他人的后尘。联合其他有志于发展的企业,梳理经营思路,制订长期发展目标。
2.拓宽渠道,多种经营。根据现有市场反馈的信息,阿拉伯国家因地域差异,需求各类生活、生产物资。另外,阿拉伯世界是东西方交通的枢纽,各类商品交换的空间非常大。所以涉阿(伊)的产品应有一定比率需要输送到非洲、欧洲、美洲,因而阿拉伯国家的市场有一定辐射潜力。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涉阿(伊)经贸行为是一块非常看好的沃土。对于宁夏自治区而言有其人文优势,但也存在着尚待进一步加强的地方,如何构建大宁夏涉阿(伊)经贸计划,需要做很多的前期准备、技术、资本、投资,只有确定好目标,我们相信在各方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一定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参考资料:
[1]江淳、郭应德:《中阿关系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
[2]赵国忠主编:《简明西亚北非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严庭国主编:《阿拉伯学研究》(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王有勇:《阿拉伯文献阅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5]张宏:《当代阿拉伯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
[6]王有勇:《现代中阿经贸合作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7]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流历程和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8]郭应德:《中国阿拉伯关系史》,阿拉伯信息中心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博士出版,2004年。
【注释】
[1]王有勇:《阿拉伯文献阅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8~297页。
[2]江淳、郭应德:《中阿关系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第209页。
[3]严庭国:《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治发展评析》,载《阿拉伯学研究》(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1页。
有关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的文章
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的目标、问题与对策宁夏大学李德宽即将在宁夏召开的“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对于宁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通过开放,使内陆型的宁夏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在“后危机”时代,乃至中长期获得持续发展的机会,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2024-08-07
打造全新合作平台推动中阿经贸往来 (代序)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在我区举办中阿经贸论坛,打造一个全新的、重要的中阿贸易合作平台、投资促进平台、外交服务平台,以及西部合作、东西合作、中阿合作、中外合作的重要载体,在西部形成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窗口,对推动中阿经贸往来、丰富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4-08-07
中国奉行不偏不倚的中东政策,受到该地区国家的普遍好评。中国与中东地区各国由于相似的历史遭遇,相互同情和支持,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在战略上曾是中国当年反美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8-07
中国与海湾六国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宁夏大学杨韶艳王惠方一、海湾六国经济状况概述海湾六国包括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苏丹国、科威特国、卡塔尔国和巴林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海湾六国在贸易和能源等方面关系越来越密切,双边的贸易额不断上升。可以看到,中国对海湾六国的出口额占中国总出口额的比重较小,贸易规模有待扩大。海湾六国是中国最主要的石油来源地,双边贸易也以石油贸易为主要内容。......
2024-08-07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中国与众多走上独立之路的阿拉伯国家开始建立外交关系,为双方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开辟了道路。1956年,埃及成为阿拉伯国家中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到1978年,中国已与17个阿拉伯国家建交。这是中国首次对阿拉伯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一)贸易双边贸易方面,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额逐年增加。......
2024-08-07
以大视野看待与阿拉伯世界的合作前驻沙特、埃及大使,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经国务院同意,首届中阿经贸论坛不久将在宁夏银川举办,这是中阿友好合作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交往越来越频繁。......
2024-08-07
中阿经贸关系研究与启示——兼论中阿经贸论坛宁夏社会科学院陈冬红一、中阿经贸关系的基础和背景环境中阿经贸关系是建立在中阿关系基础之上的。先后与科威特、黎巴嫩、约旦、阿曼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中阿建交的第二次高潮。至此,中国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004年胡锦涛主席提出发展中阿关系四项原则,“中阿合作论坛”成立,双方新型伙伴关系启动。......
2024-08-07
有关中阿经贸论坛的几点思考北京大学吴冰冰思考中阿经贸论坛的有关问题,立足点是中阿经贸论坛如何促进宁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利用中阿经贸论坛推动宁夏经济发展这一框架下,事实上与宁夏形成竞争关系的区域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和新疆。综合上述四个结论,可以说,通过中阿经贸论坛的形式,以宗教、历史和文化情感因素为切入点,利用上述因素推动出口贸易,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2024-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