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中阿经贸关系未来走向展望

中阿经贸关系未来走向展望

【摘要】:中阿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王铁铮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阿经贸关系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深刻变化,并且开始进入整体协作阶段。中阿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需要对影响和决定中阿经贸发展的某些要素进行客观地评估和分析。与欧美和日韩等国主要向阿拉伯国家出口机械设备、机动车辆和家电等产品的贸易构成相比,中阿经贸关系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准。

中阿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王铁铮

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阿经贸关系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深刻变化,并且开始进入整体协作阶段。特别是中阿于2004年建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机制后,双边经贸关系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

这些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是:

1.中国已与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双边政府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与16个阿拉伯国家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与11个阿拉伯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2.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交往持续快速增长,双方的进出口贸易额已由2004年的367亿美元分别猛增到2008年的1328亿美元和2009年的1074亿美元(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贸易额略有所下降),年均增长38%,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出口阿拉伯国家的商品基本上形成了以机电产品纺织品为主,由其他各类轻工产品为补充的态势。同时,商品种类日趋多元化,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

3.中阿相互直接投资已从2004年的11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55亿美元,工程承包合作累计完成的营业额从135亿美元提高到近700亿美元。

2010年5月,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天津召开,并取得重要成果。会议签署和发表了《天津宣言》,宣布在论坛框架下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强调继续在各自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深化政治、经贸、能源环境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因此,《天津宣言》不仅成为新时期中阿关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也为金融危机后时代的中阿经贸合作关系的新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阿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需要对影响和决定中阿经贸发展的某些要素进行客观地评估和分析。概括起来讲,这些要素主要包括:

1.金融危机后时代世界经济的调整和发展趋势。基于国际贸易固有的外向型特点,中阿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经济复苏态势的影响。如果在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中阿经贸合作关系将从中受益;否则,将对双方的经贸交往构成制约。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来看,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和阿拉伯国家迫于内外压力实施的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中阿经贸合作关系朝着更深层领域拓展。

2.阿拉伯国家作为中国的第八大贸易对象国,中阿经贸关系的后续发展取决于阿拉伯国家自身的供求关系和支付能力,以及中国所提供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阿拉伯国家由22国组成,总人口接近3亿人。阿拉伯国家大致可划分为石油生产国和非石油生产国两大类。而在非石油生产国中又可细分为两类:一是工农业基础较好,且能出口一定数量石油和工农业产品的国家,如埃及、叙利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二是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主要依靠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和少量加工品及输出劳工赚取外汇发展经济的国家,如摩洛哥、也门和巴勒斯坦等国。从国民收入的视角来看,海湾地区的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茅,那里有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群。同时阿拉伯非石油生产国中又有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加之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中的大量外来劳工,这种状况导致阿拉伯国家对包括高、中、低档在内的外来日常消费品的依赖度极高。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劲的形势下,阿拉伯国家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变革的时期,私有化和经济多样化进程加快,包括贸易、投资、服务、金融在内的自由贸易区在阿拉伯各国陆续建立。阿拉伯国家实际上已成为集消费、劳动力、技术和资金为一体的综合市场。因而,这就为中阿经贸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中阿经贸交往的构成和布局。中阿经贸合作自2004年以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双边贸易并不平衡。以近两年双方的进出口贸易额统计为例,尽管中阿贸易总额在2008年和2009年都超过了千亿美元,然而贸易额的绝大部分主要集中在中国与阿拉伯石油生产国方面。例如,2008年和2009年,中国与沙特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418亿美元和326亿美元(2009年贸易额下降为金融危机所致);2008年中国与阿联酋之间的贸易额为281.6亿美元,而且阿联酋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浙江义乌小商品最大出口国,占有中国出口阿拉伯国家小商品量的70%。沙特和阿联酋两国同中国的年度贸易额之和通常占中阿贸易总额的60%~70%。同时,其他海湾石油生产国在中阿贸易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如阿曼和科威特同中国近年来的年贸易额分别保持在70~80亿美元和35~40亿美元之间。海湾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同中国贸易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贸易顺差国。与石油生产国相比,阿拉伯非石油生产国同中国的年贸易所占份额十分有限,除埃及、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分别保持在60亿、45亿和35亿美元左右外,其他阿拉伯国家同中国的贸易额基本上都维持在10~20亿美元之间,还有一些国家不超过10亿美元。它们都是中国的贸易逆差国。就中阿经贸交往的构成来看,中国主要向阿拉伯国家出口机电产品、纺织服装鞋类、粮油、食品、旅行用品和其他轻工产品等;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石化产品、化工原料、金属材料和其他原材料。虽然近几年来,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的机电产品已占双方贸易总额的50%,但仍未超出传统贸易的范畴,有待进一步加快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与欧美和日韩等国主要向阿拉伯国家出口机械设备、机动车辆和家电等产品的贸易构成相比,中阿经贸关系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准。

4.关于中阿经贸机制。2004年7月,中国与海合会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定》。从整体来看,中阿之间在2004年9月的中阿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签订了两个文件,即《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宣言》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行动计划》。2008年1月,中阿在海南省的三亚签署了《第一届中国—阿拉伯能源合作大会声明》。同时,中国还和多数阿拉伯国家签订了双边的保护投资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这些宣言、行动计划和协定对促进中阿经贸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至今尚未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一些协定也缺乏法规性和实效性,这不利于双方防范和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实际上,中阿经贸关系既有互补性,也存在某种程度的竞争。

根据上述分析,未来的中阿经贸关系机遇和挑战共存,但有利条件大于不利条件。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中阿合作基础牢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为了适应和推进中阿经贸关系向深层领域拓展,未来的中阿经贸关系有可能也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www.chuimin.cn)

1.中阿双方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贸易机制,加快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尽早建立自由贸易关系。

2.在巩固现有经贸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在能源、金融、农业、科技、环保和基础设施等领域进一步的后续合作,不断探寻新的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

3.商品贸易的构成和布局需要合理调整和优化,未来几年中国同阿拉伯石油生产国的贸易仍将是中阿贸易的主要对象国。以沙特为例,根据2010年1月中沙经贸联委会第四届会议达成的共识,2015年中沙双边贸易额将达到600亿美元。中沙贸易额的增长主要是中国对沙特原油的进口逐年扩大,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3636万吨和4200万吨,预计2010年将突破5000万吨大关。中国对沙特原油和石化产品的大量进口使沙特成为中国在阿拉伯国家中的最大贸易顺差国。因此,中国在发展与阿拉伯石油生产国石油贸易的同时,应采取有力措施,打破西方国家独揽阿拉伯国家高档商品进口的格局,实现中国高、中档商品的有序输入和双方贸易的平衡;对于同阿拉伯非石油生产国的贸易,则需要根据各自的供求关系和支付能力,针对具体的贸易对象国,开发所需的不同档次的商品,尽可能地扩大贸易额。事实上,阿拉伯国家具有广泛的商品需求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在阿拉伯国家现有每年20000亿左右的对外贸易交往中,中国占有的份额不过5%~6%,这种状况急需改变。

4.在阿拉伯国家中,石油生产国基本上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国家控制石油资源和大型石油企业;在非石油生产国,私有经济在国家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埃及近年来的私营企业占全部企业的80%,创造的GDP相当于全国总产值的86%。私有经济是非石油生产国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中阿经贸交往的重要对象。另外,由于私有经济在非石油生产国占有较大比重,非石油生产国不同程度地存在“国穷民不穷”的现象。换言之,非石油生产国的国民中同样具有相当的购买力。因此,一方面应通过各种渠道和措施加强同私营企业的经贸交往;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中国商品在阿拉伯国家的规范性宣传和推广,努力提高中国商品信誉度,改变中国商品等同于低档次和低价的标志。实现贸易的多元化和贸易额的快速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未来中阿经贸关系的发展还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未来的中阿经贸交往中能够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避免各种不必要的负面效应。近几年来,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交往中,不时出现所谓的“商品倾销”“不平等贸易”,乃至“新殖民主义”的不和谐声音或者说疑虑,这在推进和发展中阿经贸关系的过程中应予以认真考量;二是阿拉伯地区和国家因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政局不太稳定,中阿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往往会受到某些突发事件的干扰而蒙受损失,或是影响贸易支付能力。故此,如何及时预判贸易对象国可能出现的政治动荡,规避贸易风险,尽可能地减少贸易损失,也是应该妥善应对的问题。

关于对中阿经贸论坛和宁夏开展对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关系的几点建议。

中阿经贸论坛是中阿合作论坛框架内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政府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作为中阿经贸论坛的举办地,旨在打造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进行对话交流和经贸合作的国际性平台,推进新时期的中阿经贸关系向纵深领域拓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中阿经贸论坛的定位。中阿经贸论坛的合作对象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整个阿拉伯国家群,二是包括宁夏自治区政府及国家相关部门在内的所有有条件、有实力参与中阿经贸活动的中国企业和组织。从实质上看,它是国家之间或国家与世界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行为。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中阿经贸论坛的举办地设在银川又表明了宁夏在论坛中扮演的主角作用。因此,中阿经贸论坛的参与者首先是宁夏的企业和各相关机构,同时也应包括国内所有具备一定实力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只要能够对中阿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或是起到推动作用,都应被吸纳到论坛中。宁夏在论坛中扮演主角的同时,还应发挥桥梁和尽可能地为论坛的参与者提供所需各种合作信息的职能。这样才能实现中阿经贸论坛所确定的目标。

2.中阿经贸论坛需要长远的规划,避免短期行为。根据现行的安排,今后中阿经贸论坛每年定期在银川举办,并将成为中阿经贸合作的永久性平台。中阿经贸论坛的持续和健康运作需要立足于长期的合理统筹规划,同时依据论坛内涵逐年的变化,不断推出对论坛的参与者具有吸引力的创新合作模式或合作思路,提供需求对路的新产品,扩大合作领域。另一方面,中阿经贸论坛也可以吸纳和借鉴其他国际性论坛的成功经验。

3.宁夏作为中阿经贸论坛的举办地,它与阿拉伯国家在地域宗教文化方面的联系成为其对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发展经贸合作关系的有利条件。宁夏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来选择与阿拉伯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的突破点,以便将其经贸交往逐步辐射到整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依照宁夏现有的经济发展态势及其在国内经济格局中所占的地位,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应该成为宁夏实现对阿拉伯国家经贸关系大发展的首选产品。

但要达到这一目标,尚需做好以下的工作:一是尽早获取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的国际认证,这是打开阿拉伯国家和世界穆斯林市场的重要前提条件;二是集中优势力量,筛选重点产品,运用先进技术,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等级化和稳定性,打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的品牌产品,赢取必须的产品信誉;三是应针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消费对象的供求关系和支付能力,通过多渠道的供货方式,提供不同档次的对路产品,扩大对阿拉伯非石油生产国的产品销售;四是对阿拉伯国家的产品销售应该由点到面、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先要选择重点贸易对象国和主打产品实现突破,确立应有的信誉和优势,然后逐步向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拓展。

我们相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阿经贸论坛作为中阿双方进行对话交流和经贸合作的国际性平台,宁夏将凭借自身固有的民族宗教和文化优势,充分发挥搭桥铺路的作用。同时,宁夏在中阿经贸论坛中所扮演的主角效应,亦将使其在新时期推进中阿经贸关系中实现重大突破,并为中阿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作出引人瞩目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