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中东机遇挑战: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

中东机遇挑战: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

【摘要】:中国奉行不偏不倚的中东政策,受到该地区国家的普遍好评。中国与中东地区各国由于相似的历史遭遇,相互同情和支持,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在战略上曾是中国当年反美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中东的机遇和挑战

新华社 顾正龙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对世界影响力不断上升,以及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在未来若干年里,我国在安全、政治、经济、能源等领域的国家利益在中东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将面临更多的严峻挑战。

一、中东形势与中国利益

中东虽然不是中国的近邻,但它是中国的大周边,离中国并不遥远。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接合部,也是世界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中东的西北临地中海,通过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连通,经印度洋向东可通向亚洲,向西可抵达欧洲,历来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及商业地位。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海湾国家的石油储量就占世界的26%,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市场。中东没有大国,均为中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大国在中东的利益争夺,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里,中东地区局势仍将处于紧张动荡的状态,仍是国际形势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巴以和平进程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伊拉克政治、安全形势持续动荡;伊朗核问题陷入僵局,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美国加大对叙利亚的压力,叙利亚与黎巴嫩关系越来越紧张;土耳其和伊拉克边境的库尔德人武装问题;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中东地区的反恐斗争和宗教派别冲突使中东局势更加复杂化。持续动荡的中东局势及事态的变化不仅对其周边地区和全球政治、经济产生影响,也越来越牵动和影响到我国在中东的利益:即地缘战略利益其中包括国土安全问题;能源安全利益主要是指石油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国际政治利益是指中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互动关系,经济合作和贸易等利益问题。中东局势的发展和变化关系到我国战略机遇期问题,并成为我国与大国之间互动、运转的重要外交资源。

二、我国在中东的机遇

1.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等重大政治事件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和地区力量对比,引发了中国与这一地区重大的地缘政治变动。

“9·11”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把主要精力放在反恐、阿富汗战争和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战争,以及对付伊拉克反美武装的暴力活动上。中东巴以和谈边缘化,中东和平进程长期停滞不前,美国在中东竭力推行以西方民主改革和意识形态多元化为核心的“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引起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等传统亲美阿拉伯国家的反弹和抵制,阿拉伯国家不希望美国独霸地区事务,普遍希望中国在地区政治中发挥积极作用和更大的影响。

2.美国中东战略全面受挫,大国之间进行合作的可能性相对增多,为我国拓展中东外交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美国深陷其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泥潭,欲罢不能,国内反战之声不绝于耳。美国借推行所谓“民主”“自由”进行扩张的中东政策明显受挫,中东问题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产生了反作用,美国在中东的霸气和单边主义受到一定遏制和有所收敛,奥巴马上台后不得不调整对中东的战略,以缓和与伊斯兰和阿拉伯世界的紧张关系,并注意加强与盟国协调,寻求与其他大国以及联合国的合作。尽管美国的基本战略未变,但其对外政策日趋务实。受其影响,在中东事务上大国间的合作面相对扩大。实现和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中国、美国、中东各国三方的共同利益所在,因此,在恢复伊拉克的稳定、实现巴以和平、反对恐怖主义等领域三方进行合作的空间变大。

3.中东问题的影响超出地区范围,成为全球性问题,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大国关系和各自的利益冲突,解决的难度增大,解决中东问题越来越需要借助中国的力量。

中国奉行不偏不倚的中东政策,受到该地区国家的普遍好评。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和中东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也越来越多,中东问题对世界大国已构成无法回避的挑战,也是大国间互动的重要内容。要解决中东问题,越来越需要中国的介入和参与。在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四方主导的中东和平进程和巴以和谈问题,随着地区和世界形势的变化,一直受排斥的中国逐渐受到重视,在最近重新启动的中东和平进程中,中国的影响力将增大。另外,中国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以及在5+1框架下参与讨论的伊朗核危机等问题上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影响力,中国的外交呈现出更成熟和更积极的姿态,中国在中东事务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

4.美国在中东的成败,关系到美国的霸权事业。

持续动荡的中东地区,在未来可预见的若干年里,将继续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难点、重点和最大利益中心点,牵制美国把战略重点转向中国。中东巴以和谈陷于僵局、美国撤军后的伊拉克局势将更加难以预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伊拉克政局将持续动荡不安、伊朗核危机加剧、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土耳其伊拉克边境土耳其方与库尔德武装的冲突等问题将继续挑战美国的中东战略。一个局势不稳,保持适度紧张和压力,但又不失控的中东局势,将长期牵制美国的战略。

5.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为中国与中东地区因地缘而产生的政治、经济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多次实现政治利益的互动。2004年1月,阿拉伯国家联盟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中东国家之际,正式宣布建立中阿合作论坛。同年9月14日,李肇星外长出席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召开的首届论坛部长级会议,再次重申了“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始终是阿拉伯国家真诚、可信赖的朋友”,强调“论坛将有力地巩固和拓展双方在各层次、各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中东地区各国由于相似的历史遭遇,相互同情和支持,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在战略上曾是中国当年反美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中东成为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场所之时,中国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和阿拉伯国家坚定的支持者。苏联解体后在中东的影响全面收缩,后继者俄罗斯沦为中东事务的“旁观者”,这样的局面在未来几年里不会有太大变化,从而为国际和地区力量在中东发挥影响提供可能。特别是与中东毗邻的中亚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里海地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进一步刺激各种力量填补中亚地区的政治真空,与中亚有特殊地缘关系的中东将成为中国西部安全的战略屏障。

6.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中东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些国家领导人均在不同场合表示愿意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国与中东国家均属发展中国家,都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对外开放,都在改善投资环境、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等方面卓有成效,都积累了相对充裕益。中东地区已成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的地。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经验和软实力的增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到阿拉伯国家的普遍重视。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见,中国和中东国家更广泛、更大规模的投资商贸合作是大势所趋,前景广阔

三、我国在中东面临的挑战(www.chuimin.cn)

1.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若干年我国对中东石油供应的需求和依赖度将不断增加,动荡的中东局势将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威胁。

与西非和拉美相比,经海路从中东进口石油,是我国最便捷、成本最低的石油进口来源。近年来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数量上升趋势明显。自1993年我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我国对石油的进口逐年增多,目前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我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大幅度增加。据权威专家估计,按目前进口的增长速度来看,未来若干年中国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会以更快速度增长,从石油进口的来源看,中东石油可望占我国进口总量的60%强。中东是举世闻名的“石油库”,石油的储量和产量惊人,截至2002年底石油剩余探明储量达6886亿桶,占全球的58%。有专家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东仍将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地。而且,随着我国对外石油的依存度不断增大,有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可能达到进口总量的80%。今后国际石油市场暂时和局部的短缺以及油价的异常波动,都将对我国石油供给和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和冲击。石油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能源,而且是国防战略能源。只有在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国家安全才有保证。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尤其是能源安全利益与中东地区的联系将更为紧密,成为影响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实现中东石油的稳定供应是中国中东战略的最大目标。

2.大国在中东地区的争夺对我国在中东的利益造成很大掣肘。

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等均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在中东一直进行着明争暗斗,它们在中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对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增大心存戒备,不容后来者染指,视中国为竞争者,加大了对中国的遏制力度,特别对中国在这一地区谋求能源供应十分敏感。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就密切监视中国的活动。由于全球范围内各国能源竞争的加剧,使美国对其主导的国际能源“秩序”担忧增多,酝酿并采取多方面措施来保证美国能够有效地应对其他国家对这种能源秩序的“挑战”,中美在中东能源领域是竞争的关系,“中国能源威胁论”在若干年里不会消失。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对中东地区能源控制能力大大增强,它为美国增加了在能源上直接遏制中国的砝码,使中国利用与该地区国家良好的政治关系开展正常的能源合作面临一定难度,这一格局对中国不利。

3.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使中国在与中东国家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相当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中东既是全球的“能源库”,也是世界的“火药桶”,是连绵半个多世纪冲突的旋涡,更是民族、宗教、政治等纷争的“是非地”。中东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如伊拉克局势仍不明朗,巴以冲突仍未平息,地区形势动荡源没有消弭,这都给中东的安全和稳定构成强烈冲击,使地区格局孕育着深刻复杂的嬗变,安全隐患凸显,中国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

4.美国的中东战略虽然受挫,但美国在中东仍将拥有绝对主导权,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将继续受到美国因素的严重影响。

在未来若干年里,对这个地区绝大多数国家而言,与美国的关系始终是它们各自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对中国而言未尝不是如此。而这一地区少数反美国家如伊朗则期望加强中伊关系与美国对抗。虽然中美关系由敌对转为正常化为中国与这一地区各国关系的发展排除了一大障碍,而目前中美之间相互既防范又依存的关系又会为这一关系的未来注入更多的复杂因素。中美关系的变化将折射和影响到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发展。反之,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的关系发展和中国在中东问题上采取的政策立场也将严重影响中美之间的关系变化,美国因素是我国与中东国家发展关系过程中无法摆脱的阴影。除了伊朗、叙利亚和苏丹,美国对这一地区拥有绝对的主导权。美国高度关注中国与这一地区各国的关系,并试图对之施加影响。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与美国既有重叠又有矛盾,美国是排斥中国的,中美是竞争对手,不是伙伴,指望中美在中东地区进行“真正的合作”是不现实的,美国因素是中国发展与中东地区各国合作关系时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

四、思路与对策

从当代国际政治层面来看,中东地区的明显特征是:各类矛盾和麻烦最集中、各种冲突最复杂、冲突时间最长、大国争夺最激烈,是美国的战略重点和最关注的利益中心,是世界最重要的热点地区。面对复杂多变的中东局势,我国应客观、科学、实事求是地界定中国在中东的地位和能够发挥的作用,保持清醒头脑,以务实和创造性的外交,与时俱进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1.我国应坚持对美两手准备,有斗争,有合作,斗而不破。

在合作中以我为主,不为美国在中东的困境解套。在未来若干年里,无论是民主党人执政,还是共和党人执政,两党在反对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大中东民主化问题上是一致的,只是做法上不同,其底线是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控制权不会变,美国要加强军事存在的黩武主义理念不会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辩证地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避免陷入冲突的旋涡而背上包袱,但并非事事要回避躲着走,中东有些事想躲也躲不开,事事回避也不符合我国利益。要尽量做好美国工作,强调在稳定中东局势、反对恐怖主义和防止核扩散等问题上,我国与美国是有共同利益的。扩大共识,着眼长远,引导美国重视我国的关注点,确保我国利益不受损,但不要引火烧身,避免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目标。

2.继续扩大和加强与阿拉伯各国的双边、多边人脉关系,增进互信,借政促经,以政治上的良好关系拉动与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普遍较好,中国的政治影响和地位被中东国家所看重。为此,应有意识地将同有关国家进行能源合作作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重点,充分利用高层互访等形式直接做有关国家领导人的工作,支持我国企业取得重大能源等方面的合作项目,并要对这些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防止盲目性。同时,也应把中国的影响做大做强,比如在伊拉克战后重建等问题上,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应更清晰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更深入地介入和参与。

3.制订并出台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大国地位的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具体制订一套全面的对外能源政策和有效运行机制。

强化对世界能源危机忧患意识,和在世界能源格局变化中争取自己份额的主动意识。加快“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步伐,加大对自身形象的宣传,让中东地区国家对中国更加放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向我国开放其市场。

4.虽然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在世界上不断增强,但同西方大国相比,中国的实力仍有限,不能盲目高估。

凭我国目前实力在中东能发挥的作用有限,要打开局面可以说困难很多,需要有耐心。要积极处理好我国与其他大国在协调中的合作关系,利用西方大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为我所用。在中东问题上,俄罗斯与美国存在矛盾和分歧,欧盟与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也不尽相同,俄罗斯和欧盟在中东既非我朋友,也不是敌人,但有我国可用的空间。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如伊朗核问题等)我国应与西方保持距离。强调按联合国有关中东问题的决议和通过磋商和对话的机制解决各类中东危机,积极参与在联合国决议和有关国际组织框架内提出解决危机的会议和活动,充分发挥中国作为政治大国的作用和中国因素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