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同时代的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王韬对历史研究具有特别浓厚的兴趣。王韬对西方历史的关注由来已久。因此,他深感有必要把外国的政治、历史、疆域、科学技术、风俗等介绍到中国来,以开阔国人的认识天地。《普法战纪》是王韬为回应时事而撰述的当代国际战争史。此一战争结果震动世界,也使王韬且惊且惑。香港所能收集到的相关资料集中起来进行研究。《普法战纪》正是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法国志略》是王韬积多年之功而完成的。......
2024-08-06
科举是明清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政权的唯一通道,也是衡量读书人才能大小的唯一社会标准。读书人若想被社会承认有能力,有才气,有出息,或有功国家,福被桑样,光宗耀祖,凡此等等,他就得在科举考试中博得功名,而且越大越好。王韬出身诗礼之家,自幼就在封建文化氛围里生活,饱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父辈重振家业的希望,出人头地"凌踏堂奥"的抱负,都逼着王韬不得不沿着科举的道路向上攀爬。
1844 年,王韬虽然只有16 岁,可已经是一个熟读四书五经和其他传统典籍的少年有学之士了。家乡的人都称赞王韬的才气,羡慕王昌桂养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他们动不动就说"某家有子矣"。是年,王韬赴昆山县第一次参加童子试。此次考试虽然没捞到一个秀才,但王韬却也借此露了头角。据王韬说,主试者见到他的文章后,击节叹赏,认为他虽然位在幼童之列,但"文颇不凡"①王韬对自己在科举道路上的第一次拼搏甚为满意。考试后,'他兴致很好。与朋友大游马鞍山,蹬百里楼,"御风而行,衣袂飘举"。
他在马鞍山之绝顶处,迎风披襟,大喊"快哉,此大王之雄风也"。②第一次考试归来后,在父亲的催督下,他更加夜以继日的用功读书,作八股文,帖括之术猛进。1845 年,他再次应试昆山。一年的书斋功夫总算没有白下。进入号房后,一见到"见于孔子曰季氏非人所能也"的考题,便即刻思如泉涌。①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不到一个时辰,便走出考场。主考官张芾非常赏识王韬的文章,称赞"文有奇气",提笔圈为第一等,"拔冠邑痒"。②王韬对考上秀才一事喜不自禁,以为此是未来仕途步步青云的最好起点,举人、进士、翰林等等都是他在不久的将来就一一可致的囊中之物。高兴之余,他把名子利宾改为瀚,以此作为这次首战告捷的记念。而对于拔擢他的考官张芾,他更是从心里感激不已,表示知遇之恩,必当后报。可后来直到张芾被农民军杀死,王韬也没能发迹报恩。为此他甚觉亏疚。他在为张芾做传的时候不无自责地叹惜说:"知遇之感乌能忘也,记此不禁涕零。"③王韬考中秀才的消息使王家沉浸在极大的欢乐和希冀之中,家里张灯结彩,燃鞭放炮,贺客盈门。在大喜大庆的气氛中,王韬抑制喜悦,故作镇静,持卷吟诵,"置不如意"。这愈发引来亲朋好友一片赞叹。工韬族兄向客人们夸奖他是王家的"千里驹",并征引诗句"见榜不知名士贵,登宴未识管弦欢"相调侃。王韬却释卷应对道:"区区一衿,何足为孺子重轻,他日当为天下画奇计,成不世功,安用此三寸毛锥子哉。"④客人们对王韬不受区区一拎的限制,胸怀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愈发惊奇,称赞他出语不凡,必有后贵。
王韬考中秀才,对王韬父亲王昌桂来说,无疑是王家起废振衰的开端。
① 王韬:《漫游随录》,卷一,"登山延眺",第50 页(1985 年,岳麓书社《走向世界丛书》)。② 王韬:《漫游随录》,卷一,"登山延眺",第50 页。
① 徐家畴编:《昆新青衿录》,"道光二十五年乙已张宗师新榜"。(光绪二十七年洒埽局本)。② 王韬:《瓮牖馀谈》,卷一,"张小浦中丞师殉难"(陈戍国点,1988 年,岳麓书社版)。③ 王韬:《瓮牖馀谈》,卷一,"张小浦中丞师殉难。
④ 王韬:《遁窟谰言》,卷一,"天南遁曳"。
王昌桂未中过科举,从王韬的牛刀小试中他看到了希望。倘若王韬能够乘初胜之威,坚持不懈地在科举这条道路上拼搏一阵,就一定能从秀才到举人,到进士状元,到高官显爵,进而买田置产,扩大家业,重现祖上风光。他耳提面命,不断督促,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王韬静心读书。王韬在父亲的严加管教下,强压住少年人活泼好动的天性,每天倘佯于《四书》《五经》之中。他准备在下一轮的乡试中大显身手,以不辜负父亲的教诲和期望。
然而,王家的经济状况毕竟不如从前了。王韬已经无法再在他的书斋里安安心心地做他的八股文了。此时的王家,已经衰败不堪。祖上所传下的财产,几乎典当殆尽。王昌桂教书所得的微薄而又不稳定的收入难以养活五口之家。出身读书人家的王韬母亲朱氏,此时已不得不从早到晚纺纱织线,以补不足。王韬少时又赢弱多病,常在药罐子边渡日,这更加重了家庭的负担。为扩大家庭经济来源,王昌桂于1846 年前往上海设馆授徒。年仅18 岁的王韬也不得不走出甫里的书斋,来到离甫里20 里左右的锦溪教书,挣些束修钱补贴家用。
锦溪原名陈墓,相传北宋南渡时,贵妃陈氏病死后葬于此,因而得名。
王韬的母亲朱氏就出身在锦溪,王韬选择这里设馆,恐怕与朱氏家庭的推荐不无关系。王韬前往锦溪的时间大略是在这年的开春季节。当行舟渡越范迁湖的时候,王韬触景生情,自感自叹。他作诗自嘲说:此湖旧以攀清名,水色澈底玻璃清。
或云范蠢迁家至,湖滨卜筑名遂传。
当年功就知机早,一舸载得西施好。
屡散千金溷俗贾,上士大笑未闻道。
晚年想己厌纲罗,乃来此地娱烟波。
嗟予亦为名利缚,何时归钓隐邱壑。
范蠡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他帮助勾践灭吴后,改名陶朱公,悄然退出政治舞台,经商致富。后散尽千金,携美女西施隐居山水之间。王韬羡慕范蠡晚年美女在怀,消遣自在的隐士生活。但他也深知这种生活对他来讲只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奢望。陶朱公曾经成不世之功,积万贯之财,其退隐是功成名就、大财大富之后的闲情逸志,而他只是一个未曾释褐的默默无闻的穷秀才。"尚未能逃俗,谋生愧负薪",为了衣食温饱不得不四处奔波,寄食他人檐下;为了挤入上层社会不得不低首吟哦于八股帖括之中。相比之下,王韬自惭形秽,嗟叹不已。(www.chuimin.cn)
王韬是一个自尊心极强而又情绪敏感的人,锦溪的教读生活并不能使他满意。他始终认为自己开馆授课是大才小用,形同乞食。他在这一阶段所写的诗篇几乎全含有一种淡淡的生活的苦涩。例如,他在一次饮酒后写道:主人巩室村之麓,门前新涨一江绿??仲宣乞食来此邦,忝与主人群纪行。
主人为具酒一石,呼与邻翁相对酌。
嗟我结庐淞水东,年来飘转如飞蓬。
人生苦为微名累,不然种秫谋日醉。
① 王韬:《蘅华馆诗录》,卷一,"渡范迁湖"。
但力耕田闲读书,安辞长作农家居。
王韬此时真正的用意并非想去做农人。他最焦虑的是如何结束这种有辱尊严和屈才的乞食生计。在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结束这种乞食生活的道路有两条:一是遁入山林,出家为道;二是用功科举,出人头地。前者意味着安贫守拙,默默无闻。王韬对此不甘心,家人师友亦不同意;选择后者,意味着埋葬青春,扼杀天性,王韬对此不乐意,但这条道路指向修齐治平,光宗耀祖。这是王韬和他的家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掂量的结果,王韬选择了后者。
1846 年夏,为了准备举人考试,王韬暂回甫里,隐于迦陵精舍,闭门苦读,此次王韬发愤读书的决心和毅力很大,大有志在必得之心,但他似乎对自己获取成功的信心也略有怀疑。他对好友杨醒逋说:"樗栎之材安可任栋梁之重乎?泉石之性安可处庙堂之尊乎?"。②他此时写成的"夏日读书迦陵精舍"组诗也写得十分灰暗消沉,其中第一首这样写道:复作归欤想,扁舟至里门。蹉跎惭未补,文字向谁论。
岸远疑无树,云深若有村。暮鸦斜照外,帆影总昏昏。
在落日黄昏中,乌鸦不吉利地飞来飞去,远处的一切都昏昏暗暗,似有似无。此情此景正是对前途未卜的形象揣测。
三年一次的江南乡试在南京秦淮河边的贡院举行。王韬在老师顾惺等人的陪伴下,登舟前往金陵应试。出发之前,顾惺设酒壮行,期望马到成功。王韬也信心倍增,志在必得。从苏州到南京,王韬与老师一路上联诗斗酒,兴致极高。船入长江后,王韬仁立船首,遥望大江上下的帆影,追思前朝兴废,"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感慨和"舍我其谁"的自许从心底油然而生。
金陵为六朝金粉之地。十里秦淮更是商女云集之所。王韬一行正巧投宿在秦淮河钓鱼巷龚家,"左右多青楼,弦管之声嗷嘈不绝。"这种氛围使他们一点看书的情绪都没有。不久,他们就一起走街串巷,寻找"佳趣"去了。龚氏水阁终于听不到读书声,空留下一堆翻开的书籍和没有做完的八股文。放纵行为与八股科举显然背道而驰。考试的结果,王韬一行自然是名落孙山。考试的失败彻底消除了王韬一行心理上的顾忌。他们整个儿掉进山水和风月场中去了。
王韬一行在南京乐不思蜀,几乎忘了归期。王韬是阴历七月出门来南京的,原拟在
① 王韬:《蘅华馆诗录》,卷一,"饮锦溪书舍示主人"。
② 王韬:《弢园尺犊》,卷一"与醒通"。
① 王韬:《蘅华馆诗录》:卷一,"夏日读书迦陵精舍。"
有关王韬评传的文章
象同时代的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王韬对历史研究具有特别浓厚的兴趣。王韬对西方历史的关注由来已久。因此,他深感有必要把外国的政治、历史、疆域、科学技术、风俗等介绍到中国来,以开阔国人的认识天地。《普法战纪》是王韬为回应时事而撰述的当代国际战争史。此一战争结果震动世界,也使王韬且惊且惑。香港所能收集到的相关资料集中起来进行研究。《普法战纪》正是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法国志略》是王韬积多年之功而完成的。......
2024-08-06
鸦片战争后,清廷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平衡鸦片进口所引起的白银外流,加重了对各族人民的敲柞勒索。起义军发布文告,表示要扫除贪官污吏,全行蠲免赋税钱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彻底失败,暴露了中国国力的积弱不堪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②既有对清朝文恬武嘻、主政失策的责难,也有对国家危亡命运的担心,更有救国救民"舍我其谁"的自勉,王韬似乎已体悟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① 王先谦辑,《东华录》(道光朝),卷五十八。......
2024-08-06
"③王韬早年继承的正是这种同心圆式的"天下观"。自"佣书西舍"起,在西方传教士的多年持续不断地影响下,王韬唯我独尊的天下观逐渐得到修正,不再把西方各国看作是中国历史上的"夷狄之邦",认为他们亦有可学之处。欧洲之行让王韬亲眼目睹了世界格局的真实面貌,促使他彻底抛弃孤陋不堪的一元天下观,而重新构筑符合实际的多元世界观。承认西方也有圣人,承认世界为多元结构,这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一种"观念革命"。......
2024-08-06
道观佛寺中常有这样的失意读书人;四是教读乡间,诗酒自娱。1847 年农历正月,王韬与举人杨隽之女、好友杨醒逋之妹杨保艾结婚。此次锦溪之行显然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若不是生活的负担,他是不会愿意在忧愁之上再加上新婚后的离愁的。在锦溪,王韬的生徒只有二三个幼童。因其已萎后,想其方开时。1847 年秋天,王韬因妻子杨保艾已怀有身孕,且正在病中,家中无人照顾,急忽忽地辞却教职,由锦溪返回甫里。......
2024-08-06
古镇甫里就座落在这一图画之中。甫里不仅地杰,而且人灵。王氏家族是一个日趋没落的家族,他的祖上在明代原为"官宦之家",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使这个世家大族急剧地瓦解衰落。清兵南下之后,王家惨遭兵焚之祸,几乎阖门遇难,始祖王必宪时在垂髫之年,得免于难,避居昆山。③在成年之前对王韬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母亲朱氏和父亲王昌桂。正是从这一诗集中,我们才得以知道不少王韬在青萝山馆的读书生活和思想状况。......
2024-08-06
未几,日本亦驾火轮船十数,遍历西洋,报聘各国,为所要约,诸国知其意,亦许之。关于粟本锄云出面倡议联络、众多日本学者响应附合以邀王韬的情形,《扶桑游记》序跋中有生动的叙述。其他如冈天爵、龟谷省轩、寺田士弧等,皆先于先生之未东游,而感召牵引,亦与有力焉。士弧与重野成斋、冈鹿门诸人,谋欲邀之。其中以在东京所居之时间为最长,略有百日之多。由此壶觞之会,文字② 王韬:《扶桑游记》,"重野安绎序"。......
2024-08-06
王韬对西方侵略中国一事特别愤恨,信中以大量笔墨谴责了自葡萄牙占据澳门以来至鸦片战争西方侵略者在中国的侵略罪行。但是,象古典爱国论者一样,王韬被仇恨的情绪挡住了视线,看不清西学东渐、中外通商与西方侵略的区别所在。(二)过分强调中国的特殊性,反对大规模学习西学。......
2024-08-06
这两点因素造成王韬思想体系上存在不少断裂和矛盾之处。它们是王韬改革思想主旋律中的不谐调的变调。它是王韬变法自强理论的基础,是可变的。大多数现代文化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孔子之道是不能衍生出国家的民主与富强的,过分地强调形而上的"道",必然要把形而下的"器"推入到"道"的阴影里去。......
2024-08-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