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王韬科举道路:拼搏第一次成功!

王韬科举道路:拼搏第一次成功!

【摘要】:科举是明清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政权的唯一通道,也是衡量读书人才能大小的唯一社会标准。父辈重振家业的希望,出人头地"凌踏堂奥"的抱负,都逼着王韬不得不沿着科举的道路向上攀爬。据王韬说,主试者见到他的文章后,击节叹赏,认为他虽然位在幼童之列,但"文颇不凡"①王韬对自己在科举道路上的第一次拼搏甚为满意。

科举是明清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政权的唯一通道,也是衡量读书人才能大小的唯一社会标准。读书人若想被社会承认有能力,有才气,有出息,或有功国家,福被桑样,光宗耀祖,凡此等等,他就得在科举考试中博得功名,而且越大越好。王韬出身诗礼之家,自幼就在封建文化氛围里生活,饱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父辈重振家业的希望,出人头地"凌踏堂奥"的抱负,都逼着王韬不得不沿着科举的道路向上攀爬。

1844 年,王韬虽然只有16 岁,可已经是一个熟读四书五经和其他传统典籍的少年有学之士了。家乡的人都称赞王韬的才气,羡慕王昌桂养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他们动不动就说"某家有子矣"。是年,王韬赴昆山县第一次参加童子试。此次考试虽然没捞到一个秀才,但王韬却也借此露了头角。据王韬说,主试者见到他的文章后,击节叹赏,认为他虽然位在幼童之列,但"文颇不凡"①王韬对自己在科举道路上的第一次拼搏甚为满意。考试后,'他兴致很好。与朋友大游马鞍山,蹬百里楼,"御风而行,衣袂飘举"

他在马鞍山之绝顶处,迎风披襟,大喊"快哉,此大王之雄风也"。②第一次考试归来后,在父亲的催督下,他更加夜以继日的用功读书,作八股文,帖括之术猛进。1845 年,他再次应试昆山。一年的书斋功夫总算没有白下。进入号房后,一见到"见于孔子曰季氏非人所能也"的考题,便即刻思如泉涌。①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不到一个时辰,便走出考场。主考官张芾非常赏识王韬的文章,称赞"文有奇气",提笔圈为第一等,"拔冠邑痒"。②王韬对考上秀才一事喜不自禁,以为此是未来仕途步步青云的最好起点,举人、进士、翰林等等都是他在不久的将来就一一可致的囊中之物。高兴之余,他把名子利宾改为瀚,以此作为这次首战告捷的记念。而对于拔擢他的考官张芾,他更是从心里感激不已,表示知遇之恩,必当后报。可后来直到张芾被农民军杀死,王韬也没能发迹报恩。为此他甚觉亏疚。他在为张芾做传的时候不无自责地叹惜说:"知遇之感乌能忘也,记此不禁涕零。"③王韬考中秀才的消息使王家沉浸在极大的欢乐和希冀之中,家里张灯结彩,燃鞭放炮,贺客盈门。在大喜大庆的气氛中,王韬抑制喜悦,故作镇静,持卷吟诵,"置不如意"。这愈发引来亲朋好友一片赞叹。工韬族兄向客人们夸奖他是王家的"千里驹",并征引诗句"见榜不知名士贵,登宴未识管弦欢"相调侃。王韬却释卷应对道:"区区一衿,何足为孺子重轻,他日当为天下画奇计,成不世功,安用此三寸毛锥子哉。"④客人们对王韬不受区区一拎的限制,胸怀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愈发惊奇,称赞他出语不凡,必有后贵。

王韬考中秀才,对王韬父亲王昌桂来说,无疑是王家起废振衰的开端。

① 王韬:《漫游随录》,卷一,"登山延眺",第50 页(1985 年,岳麓书社《走向世界丛书》)。② 王韬:《漫游随录》,卷一,"登山延眺",第50 页。

① 徐家畴编:《昆新青衿录》,"道光二十五年乙已张宗师新榜"。(光绪二十七年洒埽局本)。② 王韬:《瓮牖馀谈》,卷一,"张小浦中丞师殉难"(陈戍国点,1988 年,岳麓书社版)。③ 王韬:《瓮牖馀谈》,卷一,"张小浦中丞师殉难。

④ 王韬:《遁窟谰言》,卷一,"天南遁曳"

王昌桂未中过科举,从王韬的牛刀小试中他看到了希望。倘若王韬能够乘初胜之威,坚持不懈地在科举这条道路上拼搏一阵,就一定能从秀才到举人,到进士状元,到高官显爵,进而买田置产,扩大家业,重现祖上风光。他耳提面命,不断督促,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王韬静心读书。王韬在父亲的严加管教下,强压住少年人活泼好动的天性,每天倘佯于《四书》《五经》之中。他准备在下一轮的乡试中大显身手,以不辜负父亲的教诲和期望。

然而,王家的经济状况毕竟不如从前了。王韬已经无法再在他的书斋里安安心心地做他的八股文了。此时的王家,已经衰败不堪。祖上所传下的财产,几乎典当殆尽。王昌桂教书所得的微薄而又不稳定的收入难以养活五口之家。出身读书人家的王韬母亲朱氏,此时已不得不从早到晚纺纱织线,以补不足。王韬少时又赢弱多病,常在药罐子边渡日,这更加重了家庭的负担。为扩大家庭经济来源,王昌桂于1846 年前往上海设馆授徒。年仅18 岁的王韬也不得不走出甫里的书斋,来到离甫里20 里左右的锦溪教书,挣些束修钱补贴家用。

锦溪原名陈墓,相传北宋南渡时,贵妃陈氏病死后葬于此,因而得名。

王韬的母亲朱氏就出身在锦溪,王韬选择这里设馆,恐怕与朱氏家庭的推荐不无关系。王韬前往锦溪的时间大略是在这年的开春季节。当行舟渡越范迁湖的时候,王韬触景生情,自感自叹。他作诗自嘲说:此湖旧以攀清名,水色澈底玻璃清。

或云范蠢迁家至,湖滨卜筑名遂传。

当年功就知机早,一舸载得西施好。

屡散千金溷俗贾,上士大笑未闻道。

晚年想己厌纲罗,乃来此地娱烟波。

嗟予亦为名利缚,何时归钓隐邱壑。

范蠡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他帮助勾践灭吴后,改名陶朱公,悄然退出政治舞台,经商致富。后散尽千金,携美女西施隐居山水之间。王韬羡慕范蠡晚年美女在怀,消遣自在的隐士生活。但他也深知这种生活对他来讲只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奢望。陶朱公曾经成不世之功,积万贯之财,其退隐是功成名就、大财大富之后的闲情逸志,而他只是一个未曾释褐的默默无闻的穷秀才。"尚未能逃俗,谋生愧负薪",为了衣食温饱不得不四处奔波,寄食他人檐下;为了挤入上层社会不得不低首吟哦于八股帖括之中。相比之下,王韬自惭形秽,嗟叹不已。(www.chuimin.cn)

王韬是一个自尊心极强而又情绪敏感的人,锦溪的教读生活并不能使他满意。他始终认为自己开馆授课是大才小用,形同乞食。他在这一阶段所写的诗篇几乎全含有一种淡淡的生活的苦涩。例如,他在一次饮酒后写道:主人巩室村之麓,门前新涨一江绿??仲宣乞食来此邦,忝与主人群纪行。

主人为具酒一石,呼与邻翁相对酌。

嗟我结庐淞水东,年来飘转如飞蓬。

人生苦为微名累,不然种秫谋日醉。

① 王韬:《蘅华馆诗录》,卷一,"渡范迁湖"

但力耕田闲读书,安辞长作农家居。

王韬此时真正的用意并非想去做农人。他最焦虑的是如何结束这种有辱尊严和屈才的乞食生计。在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结束这种乞食生活的道路有两条:一是遁入山林出家为道;二是用功科举,出人头地。前者意味着安贫守拙,默默无闻。王韬对此不甘心,家人师友亦不同意;选择后者,意味着埋葬青春,扼杀天性,王韬对此不乐意,但这条道路指向修齐治平,光宗耀祖。这是王韬和他的家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掂量的结果,王韬选择了后者。

1846 年夏,为了准备举人考试,王韬暂回甫里,隐于迦陵精舍,闭门苦读,此次王韬发愤读书的决心和毅力很大,大有志在必得之心,但他似乎对自己获取成功的信心也略有怀疑。他对好友杨醒逋说:"樗栎之材安可任栋梁之重乎?泉石之性安可处庙堂之尊乎?"。②他此时写成的"夏日读书迦陵精舍"组诗也写得十分灰暗消沉,其中第一首这样写道:复作归欤想,扁舟至里门。蹉跎惭未补,文字向谁论。

岸远疑无树,云深若有村。暮鸦斜照外,帆影总昏昏。

落日黄昏中,乌鸦吉利地飞来飞去,远处的一切都昏昏暗暗,似有似无。此情此景正是对前途未卜的形象揣测。

三年一次的江南乡试在南京秦淮河边的贡院举行。王韬在老师顾惺等人的陪伴下,登舟前往金陵应试。出发之前,顾惺设酒壮行,期望马到成功。王韬也信心倍增,志在必得。从苏州到南京,王韬与老师一路上联诗斗酒,兴致极高。船入长江后,王韬仁立船首,遥望大江上下的帆影,追思前朝兴废,"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感慨和"舍我其谁"的自许从心底油然而生。

金陵为六朝金粉之地。十里秦淮更是商女云集之所。王韬一行正巧投宿在秦淮河钓鱼巷龚家,"左右多青楼,弦管之声嗷嘈不绝。"这种氛围使他们一点看书的情绪都没有。不久,他们就一起走街串巷,寻找"佳趣"去了。龚氏水阁终于听不到读书声,空留下一堆翻开的书籍和没有做完的八股文。放纵行为与八股科举显然背道而驰。考试的结果,王韬一行自然是名落孙山。考试的失败彻底消除了王韬一行心理上的顾忌。他们整个儿掉进山水和风月场中去了。

王韬一行在南京乐不思蜀,几乎忘了归期。王韬是阴历七月出门来南京的,原拟在 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之前赶回甫里与家人团圆。可中秋这一天,他们根本没想到回家。直到中秋后两日,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告别秦淮风月之地,买掉归家。

① 王韬:《蘅华馆诗录》,卷一,"饮锦溪书舍示主人"

② 王韬:《弢园尺犊》,卷一"与醒通"

① 王韬:《蘅华馆诗录》:卷一,"夏日读书迦陵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