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垄断与国际竞争资本主义的垄断与竞争有内在联系,它们实际上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关于垄断与竞争二者的关系,可从各部门和社会经济的整体以及从各国内部和世界范围等不同层面进行考察。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没有垄断,当然也没有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但是,资本主义的垄断与此不同,它产生于竞争,又促进竞争。资本主义垄断与竞争是一种强大无比的力量,为资本主义开辟着前进的道路。......
2024-08-06
第一章 国际垄断及其历史演变
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它早在19世纪60年代即已萌生,至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只是当今国际垄断已经空前强大,并具有一系列的新特点。本章将论述什么是国际垄断,国际垄断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些变化给予我们什么启示。由于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代表是巨型跨国公司,本章将对当代巨型跨国公司的重要特点进行阐述。
第一节 国际垄断与巨型跨国公司
一、垄断与国际垄断
在论述当代国际垄断组织——巨型跨国公司之前,首先应对垄断和国际垄断的概念要有正确的理解。
什么是垄断(这里谈的是资本主义垄断)?它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阐述认为,垄断是巨大企业或企业联盟,凭借其强大实力,支配巨额资本,控制生产,操纵价格,获取巨额垄断利润。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是竞争的否定。马克思说:“现代垄断……就是竞争的否定。”[1]列宁也指出:“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垄断。”[2]当然,垄断并不能完全排除竞争。
我国学者试图给垄断下一个简明的定义。有人认为,“垄断是资本主义大企业的一种经济权力,其特征是大企业凭借对各种经济手段的控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3]这样的定义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应指出:垄断的主体不是一般的大企业,而是具有特殊“权力”的特大企业。特大企业之所以拥有这样的权力,是由于它们的生产和资本规模特别巨大,它们在科技、管理等多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它们建立了广泛的营销关系网,它们与金融机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其他企业望尘莫及的。不仅如此,除强大的“经济权力”外,这些特大企业,还会以其强大的经济权力,与政府的政治权力相结合,形成一种超经济势力,影响乃至操纵国家政策,这又大大加强了它们对市场乃至社会经济各领域的控制。
由此可见,垄断是特大企业的一种凌驾于其他众多“局外”企业的特殊权力,是它们所独有的一种特权。它们以这种特权,对经济、社会、政治、生活施加重大的乃至决定性的影响。
什么是国际垄断呢?不言而喻,国际垄断是特大企业的经济权力超越国家疆界,对整个世界生产和市场进行控制,以获取巨额垄断利润。
国际垄断组织几乎是随着垄断组织的产生而同时产生的。在垄断组织产生之前,资本主义处在自由竞争阶段,而此时资本已经突破国界走向世界。但是这些走向世界的资本,主要是商品形态的资本,即商品输出。那时还没有出现垄断组织,也没有垄断资本。到19世纪60年代,在生产集中的基础上,形成了最初的垄断组织。垄断组织首先控制国内市场,但几乎与此同时,它们也力图控制世界市场。因为资本主义早已形成了世界市场,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是互相联系的。这样,垄断组织和它们结成的联盟,必然也就具有了国际性。
应当指出,垄断组织形成之初,它们跨出国界,走向世界市场,不仅通过商品输出,而且还扩大资本输出,但当时主要是信贷资本输出,产业资本输出数量不多。资本主义国家的为数不多的巨型垄断组织为争夺世界市场进行激烈的竞争,并往往达成国际协定,形成国际垄断联盟,即所谓资本家同盟或国际卡特尔共同分割世界市场,联合实行国际垄断。
垄断组织形成之后,它们迅速发展壮大,地位不断提高,形式不断演变。经过100多年,到了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以后,国际垄断组织更有了空前的大发展和深刻的变化:显赫一时的资本家同盟已进入历史博物馆,跨国公司空前壮大,跨国公司组建的新型同盟——“战略联盟”广泛发展。
二、当代国际垄断组织——巨型跨国公司
1.什么是跨国公司
对于跨国公司,学者们和国际经济组织早有定义,如1977年联合国出版的《世界投资报告》曾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做过这样的表述:“跨国公司是股份制的或非股份制的企业,包括母公司和它们的子公司。母公司的定义为一家在母国以外的国家控制着其他实体的资产的企业,通常拥有一定的股本。股份制企业拥有10%或者更多的普通股或投票权者,或者非股份制企业拥有等同的数量(资产)者,通常被认为是资产控制权的门槛。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的企业,在那里一个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对该企业管理拥有可获得持久利益的利害关系。”[4]1978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在题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的报告中对跨国公司下过这样的定义:“跨国公司是在作为其基地的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生产或服务设施的企业。这类企业并不一定是股份化或私有的,它们也可以是合作制的或国家所有制的实体。”[5]
联合国贸发会议编写的《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进一步给跨国公司下的定义是:跨国公司是由母公司及其国外子公司构成的联合企业或非联合企业。母公司是指通过拥有一定股权份额在母国以外控制其他实体资产的企业。通常情况下,联合企业10%或者10%以上的普通股股权份额或非联合企业同等比重被认为是控制资产的最低限度。
子公司(Subsidiary Enterprises)是指另一实体,直接拥有50%以上的有选举权的股权;有权指派或撤换多数管理、经营或监督人员的东道国联合企业。
附属企业(Associated Enterprises)是指投资者拥有10%以上,但不超过50%股东选举权的东道国联合企业。
分公司(Branches)是指在东道国中的独资或合资非法人企业,其主要形式有:①外国投资者常设机构或办公室。②外国直接投资者与第三方(或更多方)的合伙企业或合营企业。③外国居民直接拥有的土地、建筑物或其他不动设备与物件。④外国投资者在自己国外拥有并运营1年以上的可移动设备(如船舶、飞机、油气开采设备)。
子公司、附属企业和分公司统指国外分支机构或分支机构(Foreign Affiliates or Affiliates)。[6]
从以上定义可知,成为跨国公司的关键,在于它必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有控制权的从事生产或服务的企业或机构(包括分公司、子公司、联合企业和其他分支机构)。在这里,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股份制或非股份制、合作制、私有制、国有制的或其他形式的)均不予论及,投资的数量以及向多少国家投资也无关紧要,其关键是它必须在国外拥有掌握一定控制权的企业。至于怎样才算是拥有了控制权,是否一定要像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中所说的,在股份制企业要拥有不少于10%的普通股或投票权者,对此则有不同意见。
其他关于跨国公司的定义,同样也明确提出对国外企业的控制是关键。例如,《跨国企业经济学》一书的作者指出:“跨国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与证券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使它有权控制国外企业的决策;在集团内转移资源(既包括货币资本,也包括知识和企业家经验等投入要素);最后要求把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能产生收益的资产分布到许多国家。”[7]这里所提出的跨国公司的三个“基本要素”,关键仍是第一个要素,即对国外企业的控制。没有对国外企业的控制权,也就难以在集团内(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相互间)转移资源,也难以把资产配置到许多国家。该书作者也同样认为,不必为跨国公司规定一个资产分布国家的最低限度,如必须要求5个或多个国家;也很难规定母公司拥有国外企业的股权至少是多少,才算是达到对企业的控制,是25%或其他比例,他们认为这都不是绝对的。经过一番讨论,该书作者对跨国公司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跨国公司是指在一个以上国家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和管理能产生收益的资产的企业。”“这就是从事国际生产,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的跨国界生产。”[8]
总之,跨国公司是对国外企业实行控制的企业,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从事国际生产的企业(包括物质生产和提供服务),这与只进行证券投资的企业不同,更与只采取出口形式(无论是出口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还是出口生活消费品或生产资料)的公司不同。虽然,跨国公司通常也从事出口贸易,也可能进行证券投资,但它首先必须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谋求对生产资料的控制,进行国际化生产。
根据这样的界定,可以看出,跨国公司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达到更高阶段的企业形式。
2.关于垄断性跨国公司
上述定义,把跨国公司与非跨国公司区分开来,把跨国公司与只从事对外贸易或对外金融活动的公司也区分清楚,从对跨国公司的研究来说,这样的定义无疑是适当的。但是,如果从国际垄断的角度来看,则这个定义显然是不够的。问题在于,这个定义不管跨国公司的大小,不对具有垄断性的巨型跨国公司与中小型跨国公司加以区分。实际上,在当今数以万计的跨国公司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跨国公司,还有一些是一般大公司,只有少数是特别巨大的跨国公司。而正是这些少数巨型跨国公司,拥有数以百亿计的巨额资产和销售额,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市场上起支配作用,在国际关系的发展中有着重大影响力,它们才是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真正代表。
这种区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早已存在。众所周知,在各发达国家,任何时候,都有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它们在国内社会和经济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而且往往是大企业所不能起的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国内生产和市场上,不占主导地位,不起支配作用。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大量中小企业也利用信息技术进入因特网,不仅发挥了自己原有的某些优势,而且也经历了深刻变革,新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产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跨出国门,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成为跨国公司,但它们不是国际垄断组织,不占垄断地位。
研究当代国际垄断问题,必须把中小跨国公司乃至一般大跨国公司与垄断性跨国公司相区分。这种区分,并不是简单的规模大小的区分,因为跨国公司与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数量变化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巨型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组织,它们的资本是国际垄断资本,在这一点上,与中小型跨国公司有质的不同。
对于这种区分,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也早已注意到了。在该中心出版的《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报告中,在说明“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资产,包括工厂、矿山、销售和其他营业机构的所有企业”之后,又特别指出:“典型的跨国公司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厂商,以寡头垄断为主,拥有成亿元的销售额,其子公司分散在几个国家。”[9]联合国有关机构编写的其他有关报告,即使不特别提出这一点,但实际上报告的内容也是以这些“典型的”、“庞大的”垄断公司为主。前面提到的《跨国企业经济学》一书的作者尼尔·胡德等人,虽然认为把规模大小作为跨国企业形成的条件是错误的,但他们也承认,“事实上,真正的跨国企业是巨型公司。”[10]尽管如此,但他们的分析并没有或很少深刻揭示其国际垄断的实质、特征和作用。
我国学者在一般论及跨国公司问题时,采用联合国和西方学者为跨国公司所下的定义,但同时,也特别注意到少数巨型跨国公司的垄断性,把它们看作是国际垄断组织。如我国世界经济史学家宋则行、樊亢主编的《世界经济史》给跨国公司下的定义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从事国际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业务,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国际化垄断企业。”[11]这个定义,当然并不否认在众多跨国公司中存在着大量中小公司,但特别强调了少数巨型跨国公司是“国际化垄断企业”。至于对这些国际垄断企业的特征和作用等问题,任何一个简单的定义都是不可能完全包括在内的。
3.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FDI)
前面已经强调,跨国公司必须是对国外企业或其他实体的资产拥有控制权,为此,它必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使企业成为跨国企业的必要途径。若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就不会有跨国公司,而没有跨国公司,全世界9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就不会发生,二者如影随形,是分不开的。
对外直接投资(FDI)是相对于间接投资而言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外间接投资并不以谋求控制权为目的,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投资者则要获取和保留控制权。此外,间接投资只涉及货币资本的跨国界转移,而对外直接投资则不仅涉及货币资本的转移,还涉及技术、管理和组织技能、企业文化的传播,涉及企业进入他国的能力。
对外直接投资是以谋求对国外资产的控制权为目的的投资,这一界定,国内外学者们早已有共识。美国彼得·林德特所著的《国际经济学》对FDI的定义是:“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非直接)投资的区别集中于控制权的问题上。”作者接着对此又作了进一步说明:“投资者对外国子公司具有实际控制权,这一事实使直接投资比起非直接投资来,在性质上要复杂得多。一个受到控制的子公司经常接受种种直接投入,除资金外,还有管理技能、商业秘密、技术、对各种商标牌子的使用权,以及有关应发展哪些市场和回避哪些市场的各种指导。”[12]
英国尼尔·胡德、斯蒂芬·扬著的《跨国企业经济学》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说明与此相同:“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不同的地方是,它对国外企业既有所有权(部分或全部),又有管理权。另外,对外直接投资转移的是一揽子资源,而间接投资转移的是互相独立的单项资源。对外直接投资最鲜明的实例,就是企业在国外建立的拥有全部股权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可以是通过购买当地现有企业而建立的,也可以是从空地上新建立起来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子公司都必须拥有全部股权,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采取缔结合资企业协议的形式。在这类企业中,以外国为基地的企业可拥有多数股权,对等股权或少数股权……直接投资的重要条件是外国投资者对公司有经营控制权。”[13]
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要晚于商品输出,这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输出比商品输出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要多:进行商品输出,只要对国外市场需求有所了解,并且拥有运输工具就可以了,遭遇风险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对外直接投资,是到异国他乡建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这就不同了。这时,投资者面对的是一个并不熟悉的社会环境,那里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法律体系、民族特点、历史传统、市场需求、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都与他们的母国不同。他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难以想象到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在那里站稳脚跟,必须与当地各方面进行沟通,以获得理解、接受和认可,为此,往往要付出高昂代价。如果东道国政局动荡,或经济发生大波动,跨国公司还可能受到严重冲击,遭受重大损失。在所有这些方面,他们与当地企业相比,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到国外去进行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有在本国不可比拟的多方面优越性:他们进入国外,就等于进入了新的广阔市场,就有可能利用当地的某些有利条件,如廉价的劳动力、便宜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有可能通过当地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利用当地的科研力量,聘用当地的专业人才;还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开拓供销渠道;如果东道国对进口商品实行保护主义,则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过保护壁垒;还有可能更好地针对当地市场需求设计产品,进行个性化的生产,这样能够满足当地市场需要。这些有利条件,如果充分加以利用,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就可得到发挥。
第二节 国际垄断组织的历史演变
既然垄断组织从其产生之初起,就是国际性的,因此,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史也就是垄断的发展史。
国际垄断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国际经济关系的扩大、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19世纪中期,与垄断组织出现的同时,跨国公司即已萌发,但在那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大跨国公司并不是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主要形式是资本家同盟,即大企业为分割世界市场而组建的国际卡特尔。从国际卡特尔为主转变为当今的巨型跨国公司,是一个半世纪内国际垄断组织发展变化的主要轨迹。为了对当代跨国公司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有必要对国际垄断组织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简要的说明。这一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1914年
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顶峰时期,垄断组织已有萌发,但尚不明显。自1873年危机之后,卡特尔等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广泛发展,但地位尚不稳固。1896年以后的经济高涨和1900~1903年的危机,促使生产集中加紧进行,并形成高潮,垄断组织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转变到垄断阶段。在这之后,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不断加强。
在这半个多世纪,垄断组织从萌芽到普遍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统治力量。与此同时,它们也大力对外扩张。列宁指出,“当交换和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大约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交换就造成了经济关系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14]
19世纪末,促使垄断组织成长和最后取得统治地位的,是随着生产的高涨而发生的第一次企业兼并高潮。在其后几十年中赫赫有名的大国际垄断组织,多是那时形成的。那次企业兼并浪潮的特点是横向联合,即同一生产部门的企业联合成大垄断企业。例如,美国的摩根家族于1901年创建了第一家资产10亿美元的大企业——美国钢铁公司,这一“辉煌业绩”就是来自他的“设法合并美国企业的技巧”,他以100多个混杂的小型专业钢铁厂为基础创建了在当时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它的钢产量在1901年占美国全部钢产量的66.3%。
1.跨国公司的诞生
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它们在控制了国内市场的同时,加紧向外扩张。其手段除大规模地进行商品输出之外,更重要的是资本输出。自从19世纪后半叶起,对外投资一直在国际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史学家们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黄金时期”。英国是当时最大的对外投资国,除英国外,法国,以及随后跟上来的德国、美国和荷兰等国的对外投资也快速增长。1900年,这5国的对外投资总额为222.6亿美元,到1913年,增长到385.5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这也只是后来大发展的开端。而且当时的对外投资,以证券投资为主,产业资本投资不多。如最大资本输出国英国,1913年对外投资的70%是铁路证券、政府债券和市政设施,5%是公用事业,15%投入工商业和金融事业,10%投入原料和采矿部门。第二大资本输出国法国,就更是以输出借贷资本为主了。
尽管如此,垄断组织也进行一定数量的产业资本输出,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生产企业,试图把直接生产过程搬到国外。当然,产业资本跨出国门,还有一个过程。在这之前,它们先是向国外销售产品,也就是通过对外贸易,打开市场。为此,有些企业在国外设立销售公司,或批发公司,这是在国外设厂生产的前奏。
在美国,最早在国外建厂进行生产的,要算胜家缝纫机公司。这家公司先是在海外建立销售点,到1867年,开始在英国建立工厂,获得成功后,又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建立工厂,直到19世纪80年代,胜家公司已经有了几家海外工厂和相当广泛的销售网。促使这家公司在国外设厂生产的原因,主要是那些国家关税过高,而且出口产品,还要付出一笔运输费。而在当地生产,这些费用都可节省,产品也可更适应当地的需求。
19世纪80年代以后,更多的企业跨越国界,在国外投资生产。这时,由于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资本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投资已难以找到获取更高利润的场所,因此就开始把资本投向国外。美国公司主要是在英国、加拿大投资办厂。从1876年到1887年,在加拿大已有47家经过注册的美国公司分部、子公司或受公司控制的附属制造厂建立起来。如美国的化学工业巨头“杜邦公司”在1883年购买了加拿大的两座化学工厂,把加拿大的化学制品市场囊括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据统计,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就已有大约40家垄断企业在国外设立了255家子公司。其中有116家是生产性的子公司,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都有一些公司把经营目的和重点放在国外。即使是一些较小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也紧跟其后,如“瑞典滚珠轴承公司”、瑞士的“雀巢食品公司”、荷兰的“化学制药公司”、比利时的“索尔韦化学公司”等都是最初的跨国公司中的佼佼者。[15]
这些大公司为在国外建立分公司、生产企业和营业据点而进行生产资本投资,通常是通过“对国外企业的‘参与’和给予‘财务支持’这种资本输出形式”。和在国内经济中的情形一样,通过参与制,“只要持有少量股份,便可以参加股东会议,持有较多股份便可以同该企业建立密切关系(如分享新的生产方法或专利权、磋商划分市场等),从而建立一定的共同利益关系;而如果持有50%以上的股份,这种情况的参与实际上就等于完全合并了。”[16]
参与的形式和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如何,为了实行参与,必要的条件是有发展了的证券市场和金融企业。正是它们,对大公司的对外投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形成跨国公司,起了关键作用。
布哈林在《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中列举了许多国家的垄断组织在国外设厂的实例后得出结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各国的生产关系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扩大并加深着整个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而且产生新的组织——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从未有过的新的组织。”[17]他所说的“新的经济组织”,实际上就是垄断性跨国公司。
2.国际卡特尔是实行国际垄断的主要角色
在当时,尽管这些“新的经济组织”令人瞩目,但它们只不过是跨国公司的雏形。它们在当时的国际垄断中,并不是主要的角色。
当时国际垄断的更加重要的形式,是垄断组织结成的同盟。垄断组织先是在争夺国内市场的搏斗中,达成协定,成立同盟。“随着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和殖民地联系以及‘势力范围’的极力扩张,‘自然’就使得这些垄断同盟之间达成全世界的协定,形成国际卡特尔。”[18]列宁列举了当时一些垄断同盟的例子,如美国的“通用电力公司”与德国的“电气总公司”于1907年缔结了瓜分世界市场的条约;美国的洛克菲勒的“煤油托拉斯”通过与德国的“金融大王”德意志银行和德国的煤油大王的角斗,也组建了石油国际卡特尔;此外,在商轮航运业、国际钢轨业、国际锌业、公路业等部门和行业都有组建垄断同盟的实例。据统计,德国所参加的国际卡特尔,在1897年将近有40个,到1910年就已经将近100个了。列宁把这些“资本同盟”称为“超级垄断”。他把“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看作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他说:“最新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是最大企业家的垄断同盟的统治。”[19]
这一时期,国际卡特尔的形成和不断发展,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在当时虽是资本主义转入垄断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那时的国际垄断尚处于初期阶段。
二、第二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给资本主义带来致命的打击,战争和危机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大大加强,国家与垄断组织的结合空前紧密,垄断组织在国家的支持和扶植下继续发展,全力对外扩张。但在战争危机和大萧条时期,各主要资本家结成对立的集团,互相封锁,互相排斥,贸易战、货币战,接连不断,世界四分五裂,这又大大阻碍了垄断组织的对外扩张。
1.国际垄断组织遭到战争的严重打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世界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除美国外的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量减少约40%。到了20世纪20年代,经过1920~1921年的危机,世界工业生产再次下降。危机过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工业生产出现高涨,到1929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指数比1913年增长50%,各国增长幅度相差很大,美国增长了82.6%,英国仅增长4%,法国增长44%,德国只有8.3%。
随着生产的增长,生产和资本集中进一步加强,在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的经济高潮中,发生了又一次企业大合并浪潮。经过合并,垄断组织规模更加扩大,实力更加雄厚,生产和市场垄断化程度更加提高。这次企业大合并,与第一次不同,以纵向合并(或垂直合并)为主,即企业为了巩固和加强其垄断地位,把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的开采和供应,直到成品的储运和销售,都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是生产集中的新发展,这种情况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如福特汽车公司通过合并,成了一个包括生产焦炭、生铁、钢材、铸件、锻造、汽车零部件、装备以及运输、销售、金融等环节的统一联合企业,拥有7.2万工人,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联合公司之一。在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特别是钢铁、机器制造、石油和有色金属部门,都在大合并的基础上形成了规模更大的垄断组织。这些大垄断组织与大银行结合形成的“八大财团”,不仅成了美国真正的统治者,而且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宰。英国的军火垄断组织维克斯公司,化学工业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食品工业与荷兰垄断组织共同组成的尤尼莱佛公司,汽车工业的莫里斯汽车有限公司,都是财势雄厚的国际垄断集团。法国和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德国垄断资本,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恢复,并得到重大发展,化学、冶金、采煤、电气、造船等成为垄断组织最强大的部门,德国的“法本化学工业托拉斯”是世界最大的化学垄断组织,钢铁托拉斯是欧洲最大的黑色冶金托拉斯,电气工业中的电气总公司和西门子公司,军火工业中的克虏伯公司等,都是巨大的国际垄断组织。而且其规模和实力,与前一阶段的国际垄断组织相比,都更加强大,是新一代国际垄断组织。
但是,战争的破坏对这些垄断组织的对外扩张,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后果。战争结束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投资总额,比战前减少了1/3。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才恢复到战前约400亿美元的水平。各国在世界对外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14年,英国占世界投资总额一半以上,为50.3%,战争时期,其国外投资损失了约1/4,战后逐渐恢复,但到1930年,其所占比重仍只有43.8%。在此期间,占第二位的法国,从22.2%骤降到8.4%,德国更不必说,从17.3%下降到2.6%,荷兰稍有增长,从3.1%增至5.5%,瑞典从0.3%增至1.9%,只有美国大幅度增长,从6.3%增至35.3%,与英国的差距大大缩小,加拿大也从0.5%上升到3.1%。[20]在这些国家的对外投资中,对外直接投资仍然没有多少增长,这说明跨国公司也没有多大发展。
战争时期,原有的国际卡特尔大部分解体。战后,垄断组织在为占领世界市场的激烈斗争中,又重新组建。各国国际垄断组织积极参加这些同盟。据统计,1929年法国参加了34个国际卡特尔或关于规定价格、生产和分配销售市场的协定。德国的垄断资本也重新积极地参加了各种国际垄断同盟,其规模甚至超过战前。“在当时约300个国际垄断同盟中,德国托拉斯和康采恩至少加入了200个左右。”[21]国际卡特尔仍然是主要的国际垄断组织。
2.大危机带来的严峻后果
20世纪20年代后期短暂的经济高涨,为1929年10月爆发的纽约股市崩盘所打断,金融危机立即波及整个经济,酿成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直到1933年的4年时间内,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工业生产下降44%,商品大量滞销,企业大批破产,国际贸易剧减,国际金融极度混乱,金本位终结,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数高达3000多万人,广大劳动人民处境恶化,垄断资本集团也受到沉重打击,资本主义的大厦摇摇欲坠。
这次大危机到1934年转入萧条,其后只出现了稍许活跃,到1937年,又发生新的危机,这次危机时期虽只有1年,但来势甚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势再度恶化。
为了从危机中寻找出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各国大资产阶级加强了与国家政权的结合,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在美国,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着手实行“新政”。与此同时,在德国希特勒上台,实行法西斯专政,大力扩军备战,为此,向垄断组织进行大规模军事采购和订货,实行“卡特尔条例”和“股份公司改革法”,迫使大量中小企业并入垄断组织,还把大量国有财产转到垄断组织手中,并全力支持垄断资本对外扩张,扩大资本输出。
英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大为加强,英政府从多方面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发展,不仅在纺织、造船、煤炭、钢铁等老部门加强了垄断公司的控制,而且在汽车、化工、飞机制造等新部门中,垄断组织也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英国的垄断组织积极参与和力图控制更多的国际垄断组织,它们在英国的殖民地加强控制战备资源的开采。
法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有了重大发展。国家对私人公司给予补助贷款,支持卡特尔化,以促进生产和资本集中,同时也增加军费,军工部门的垄断组织得以加强。
日本的军事国家资本主义也大大加强,军费开支迅速增加,巨额军事订货豢养了日本军事工业和与此相关的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和造船业的垄断资本。国家还推行卡特尔化和托拉斯化,把大批中小企业置于财阀统治之下,财阀得到大发展,势力急剧膨胀,疯狂对外扩张。
可见,这次经济危机和大萧条期间,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危机使各国重新高筑壁垒,竞相实行外汇管制,货币竞争性贬值,并结成互相对立的货币集团,这种国际经济环境,对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不利。大萧条时期,对外投资锐减,大量原有对外投资被撤回。但另一方面,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在空前激烈的竞争的驱使下,各国垄断资本又大大加强了对外扩张。
到1938年,资本主义各国私人对外投资总额达528亿美元,比危机前的1929年400亿美元增加并不太多。英国的对外投资仍居于第一位,为229亿美元,占总额的一半,加上占第二位的美国,两国共有344亿美元,占总额的2/3,再加上法、德、日,五国共占82.4%~87.7%。在对外投资中,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约各占一半。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跨国公司的发展,仍很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各国垄断资本争夺世界市场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化,以国际卡特尔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又有了新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有的已不限于划分销售市场和控制流通领域,而且程度不同地扩及瓜分世界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国际卡特尔数目有很大的增长。1931年,正式的国际卡特尔有320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增加到约2000个。1938年,这些国际卡特尔已控制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的40%。至于各国大公司之间交换某种专利权或实行某些技术合作之类的卡特尔协议则更多。国际卡特尔在各部门的分布互有差异,其数目的增加也不平衡。[22]
严重的危机和各国间斗争的激化,终于导致又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惨重的灾难,各交战国,除美国之外,都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战败国德、意、日三国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英法也元气大伤,只有美国,不仅没有遭到重大破坏,反而实力大大增强。以工业生产来说,如以1937年的指数为100,则战争结束的1916年,美国为150、英国为88、法国为69、德国为31、意大利为72、日本为24。国际贸易额锐减,对外投资额也明显缩减,美、英、法、德四国的资本输出额从1938年的423亿美元,减少到战争结束之初的约330亿美元,其中英国的对外投资从229亿美元减少到140亿美元,法国从39亿美元减少到15亿~20亿美元,德国的对外投资则几乎化为乌有,无论是跨国公司,或国际卡特尔都大大减少了。只有美国的对外投资有所增加,从115亿美元增加到168亿美元,超过英国。
三、第三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发展的新时期。资本主义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一般垄断转变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国际垄断大大加强。
1.有利于国际垄断发展的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对国际垄断资本发展空前有利的国际环境。概括起来有: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变得空前强大,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包括战胜的英、法等国和战败的德、日,都沦为二三流国家,成为受美国援助和庇护的小伙伴。但它们的经济很快恢复,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走上了重建和发展的道路,其经济增长加快。特别是德、日等国,增长更是迅猛,国力迅速增强。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继续奉行凯恩斯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经常化、全面化,其目的是谋求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虽然,这些目标并没有完全达到,但这一时期,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对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增长都起了重要作用。
——在美国的策划和发动下,建立了新的国际经济体制——布雷顿森林体制,成立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以维护和规范世界经济有序地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生了新的科技革命,其深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前两次,这次科技革命起初是以核能、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和半导体等“新技术”为主,这些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迅速形成一系列新产业。服务业广泛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升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原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独立,成为发展中国家,东欧和东亚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在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对资本主义是一大打击,但国际垄断资本并未因此而伤筋动骨,它们把自己发展的重点转到发达地区,不久后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又卷土重来。
——建立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首先是西欧的法、德、意等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促进经济发展,在1958年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是一种新型的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欧共体经过曲折的发展路程,不断前进,显示了其生命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建立了一些规模不等、形式不同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
上述种种情况,说明战后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这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空前有利条件。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资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953~1962年为4.8%,1963~1972年为5.0%,这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高的增长率。虽然在这期间,也曾发生过几次经济衰退,但都不十分严重,时间也不长。这个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少有的繁荣时期,到1973年结束,继之而来的是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所谓“滞胀时期”,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1982年。这10年,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看,与1973年以前的繁荣时期显然不同,但经济滞胀并没有阻止国际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
2.国际垄断资本的大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是美国的垄断组织,在空前有利条件下,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垄断势力;西欧各国在经济恢复后垄断资本集团也都重新发展壮大;日本的财阀经过重组,又东山再起。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垄断资本集团并没有、也不再可能保持原来的模式。特别是那种以家族为纽带的垄断集团的模式,已显得不合时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司股份制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扩大,大公司相互持股,股权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愈益普遍,大垄断集团的家族色彩愈益淡化,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生产的快速增长,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增强,竞争的激化,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掀起了又一次企业兼并的高潮。这次兼并的特点之一,是大公司不仅进行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更主要是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混合联合。一个大公司可以把在生产上和技术上毫无关联的其他一些企业合并过来,使自己成为混合型联合公司。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大公司认为,从事跨行业、跨部门的“多种经营”,可以保证公司少受危机的打击,一个部门遭受亏损,还有其他部门来弥补;另一方面,它们也以为,垄断资本涉足的部门和行业越多,经营范围越宽,它们的垄断地位也越巩固,势力也越强大。于是,在这一次混合兼并浪潮中出现了一大批巨大无比的混合联合垄断组织。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混合联合模式并没有产生人们预期的效果,许多大公司都不得不重新进行调整和改组。
随着生产的迅速增长,资本的对外扩张也达到空前规模。1950~1973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长率达9.1%,比世界生产年均增长率(5.0%)几乎高一倍,这是二次大战前所未曾有过的。1973年后,世界贸易增长明显放慢,1973~1982年,资本主义世界出口实际年均增长为3.1%,但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却一直大幅增长。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额大致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8年的263亿美元水平上,到1960年,就增加到670亿美元,1975年达2820亿美元,1980年又翻了一番,达5510亿美元。[23]其中,美国一马当先,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资本就大量输出,到20世纪50年代末,其他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也重新投入对外直接投资的潮流之中。但直到1980年,美国仍然是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额的40%。
在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的同时,跨国公司也迎来了繁荣的大好时光。20世纪5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率先打入欧洲,其来势之猛,使西欧国家为之惊愕不已,有人担心美国将把西欧置于自己的殖民统治之下。但没过多久,到20世纪6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先后崛起,开始与美国跨国公司进行竞争。据统计,1968年,拥有一个以上海外分公司的各国跨国公司发展到7276家,它们的海外机构为27300家;1977年分别增加到10727家和82266家;1980年又分别增加到15000家和104000家。另一方面,过去长期存在的以国际卡特尔形式出现的资本家同盟,这一时期明显减少,据美国学者P.L.埃尔博称,到20世纪70年代初,有据可查的国际卡特尔只有51个。[24]
虽然其中有一些在世界生产和市场上颇具影响的国际卡特尔,如由美国五大石油公司和英、荷两国两大石油公司组成的号称石油“七姊妹”的国际石油卡特尔仍然控制着世界石油的生产和销售,其他如国际铝卡特尔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有了新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这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已不适应新的形势而逐渐走下坡路。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已由国际卡特尔转变为巨型跨国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一些国家建立的原料生产和输出国组织也有了新的发展。其中著名的如1960年由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等国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此外,从1960~1970年,一些发展中国家又先后建立了铜、咖啡、花生、可可、椰子、天然橡胶等原料生产国组织,1974年和1975年,又先后建立了铝土、肉类、香蕉、木材、磷酸盐、铁砂、钨砂等生产国组织。至此原料生产国组织已有20多个。有人把这些组织也看作是国际垄断组织。诚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建立的这些原料生产和输出组织也力图加强自己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但它们是由政府出面组成的,其目的在于维护本国的权益不受侵犯和损害,这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垄断组织不同。(www.chuimin.cn)
四、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滞胀一直持续到1982年,这年也是又一次经济危机(1979~1982)结束的一年。之后,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但生产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仍然缓慢。然而,这时,资本主义经济却在发生新的更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变化的结果更加凸现出来,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在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经历了短暂的沉寂之后,到80年代,又掀起新的高潮,这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包括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环境技术等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新高潮。这些高新技术,从研究开发到在生产中应用和推向市场,所需时间越来越短,相应的新产业部门相继形成并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不仅已成为发达国家一个最大产业部门,而且与几乎所有产业部门相结合,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从工业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在这一历史性转变中,美国独领风骚,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20世纪80年代初,以美国和英国牵头,对其经济指导思想和经济政策进行大调整,对其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其方向是减少国家干预,放宽和取消国家过多的管制,实行减税,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或民营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外则推动贸易和资本流动自由化。在发达国家的带动和影响下,以这种“新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改革浪潮也席卷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广大发展中国家。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发生政治剧变,接着苏联解体,持续40年之久的冷战随之结束,它们曾一度坚持的“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从理论到实践都彻底破产。它们在随后实行的“经济转轨”中力求融入统一的世界市场。
——从1986年开始,关贸总协定启动了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谈判,经过7年之久的马拉松式的讨价还价,终于在1993年年底达成一揽子协议,决定再次大幅度降低关税(在原有基础上降低约40%),同时建立起更加全面的协调国际经贸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它涵盖了过去未曾涉及的农产品贸易、服务贸易、外国直接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这对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
——遍及世界的改革和开放浪潮,原苏联、东欧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步融入世界市场,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等,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从而愈益密切地融合成全球经济整体。
——这一时期,经济地区化也有了更大发展。首先是欧共体在1977年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后,1993年建成统一的欧洲大市场,并向建立欧洲联盟方向前进。1999年1月1日,统一的欧洲货币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立;1989年,美国和加拿大建立了自由贸易区,1994年墨西哥加入,三国共同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最初只是国家间的一个部长级磋商机制。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第一届非正式会议,开始了经济一体化合作。此后,领导人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已经制度化。此外,这一时期,其他一些不同规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纷纷建立,数量之多,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经济地位一度削弱,日本的增长相对较快,国际竞争力加剧,在对外出口贸易、对外投资等方面逼近美国。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形势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美国从1991年3月走出衰退后,一直到2001年整整10年之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其GDP年均增长率高达4%。在信息技术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方面,美国更是遥遥领先,而日本却因“泡沫经济”破裂后遗症难以消除,加上其沿袭已久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与新的历史条件不相适应,改革调整步履维艰,致使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欧盟经济增长也较迟缓,它与美国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以及科技、信息、人力的国际流动迅速扩大。例如,20世纪90年代世界出口贸易量年均增长率为6%,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更高达12%,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额在1984~1989年,每年平均为1216.3亿美元,到1990年,增加了1倍,为2402. 5亿美元,到2000年又增长了4.4倍,达1.3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净存量从1980年的5510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17164亿美元,增长了2.1倍;到1999年,又跃增至47593亿美元,10年间又增长了1.8倍。
这意味着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以巨型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首先,跨国公司数目迅速增多。据联合国的统计,1980年,世界跨国公司总数有1.5万家,国外子公司有10.4万家;1994年,世界跨国公司总数增至4万家,它们在国外的子公司约有25万家;到1999年,跨国公司总数已达6.3万家,其海外子公司更增加到近70万家。其次,巨型跨国公司也不断增多,几乎遍及各个产业部门,这意味着世界经济的几乎所有各部门和各行业都为大跨国公司所控制。再次,除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外,发展中国家的大公司也开始加入世界大跨国公司的行列。最后,它们本身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改革,企业的全球战略也不断进行调整,而且这种战略得到了本国政府的支持。由于发生了这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当前的大跨国公司已成为新一代国际垄断组织。
这一时期,曾出现两次企业兼并高潮。一次兼并高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另一次兼并高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特别是后一次兼并高潮,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力度之强,大大超过以前出现的兼并高潮。不仅如此,这次企业兼并高潮,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通过这次企业兼并高潮,巨型跨国公司变得空前强大,以它们为代表的当代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大大加强。
第三节 当代巨型跨国公司及其特点
前面谈到近20年来跨国公司的数目大量增加,但是,这些跨国公司绝大多数是中小型公司,可称为国际垄断组织的巨型跨国公司只是少数。但究竟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以确定它们是垄断性公司,这些垄断性跨国公司究竟有多少,这些都是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好在国外一些研究机构、著名报刊和联合国有关机构,对世界大企业进行跟踪调查,逐年按一定指标(销售收入、股市价值、资产额、利润额、员工人数等)进行排序,予以公布。它们列入排序表中的大企业数目不一,如美国《财富》杂志列出世界500家最大企业,通称“世界500强”;而美国《商业周刊》则列出1000家;英国《金融时报》也逐年公布世界500家大公司的排名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每年发表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公布100家大企业排名表,等等。这些排名表,所选用的主要指标不尽相同,名次也不完全一致,但这些表上有名的大公司,无疑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都是世界垄断性大企业。
当然,世界垄断性大企业绝不仅限于此。但把它们作为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代表,则是没有异议的。因为这几百家或1000家巨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数以万计的跨国公司中更是鹤立鸡群。有人估计,目前世界总产值的大约1/3由跨国公司所占有,其中9/10以上是由少数巨型跨国公司,即所谓“10亿美元俱乐部”成员所控制。这些“10亿美元俱乐部”成了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突出代表。表1-1是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2000年度“全球500家”大公司中的前20名。
这些巨型跨国公司与非跨国公司或中小型跨国公司相比,有如下一些特点:
1.规模巨大
巨型跨国公司,无论从其股票市值、销售额、资产额、利润额,或其雇用人数看,都是规模特别巨大,并且在不断扩大。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1980年,其净资产额为82亿美元,1994年增至2515亿美元,2000年又猛增至4370亿美元。通用汽车公司的净资产额,这三个年份分别为178.15亿美元、1986亿美元和3031亿美元。波音飞机公司的净资产额1980年仅为23.15亿美元,2000年已增至420.3亿美元。2000年世界500家最大企业排名表中最后一家公司索迪斯联合公司资产额也有61.9亿美元。100年前的垄断组织与它们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为了说明这些巨型跨国公司的庞大规模,有人曾把它们与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规模相比较,发现在1995年,全世界100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中,有一半以上(51个)是大公司,49个是国家。这就是说,一些大跨国公司的经济规模超过了许多国家,包括许多中小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当然,规模大并不等于力量强。一味追求规模大,往往并不可取。尤其是在当今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如火如荼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为了提高效益,在组织结构上出现了某种分散化的倾向。但是企业实力强,则必须具有相当规模。生产集中的规律无时不在有力地起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竞争的激化,并购浪潮的迭起,仍在促使大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
2.跨国化程度高
所谓跨国化程度,是指跨国公司在海外的“业务”占其业务总量的比重。联合国贸发会议以三项比率来衡量跨国公司的跨国化程度,即先计算其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员人数/雇员总人数,然后,再把这些比率综合计算,得出一个跨国化指数。由于多年来,跨国公司的国外投资、国外生产和国外销售额的增长,都明显快于其总额的增长,因此,其跨国化程度不断提高。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1998年,世界100家最大公司的跨国化指数平均为53.9%。这就是说,这些大跨国公司的“业务”,平均而言,一半以上不在它们国内,而在国外。至于各个公司,由于其行业不同,母国大小不同,其跨国化指数也有很大差别。一般说来,食品、饮料和零售商业,跨国化指数较高,如雀巢公司的跨国化指数高达94.2%,而通用汽车公司的跨国化指数为30.9%。母国是小国,其跨国公司的跨国化指数自然要高;反之,大国的跨国公司,其跨国化指数就相对较低。
上述计算得出的跨国化指数,并不能充分反映大跨国公司的跨国化程度。因为这些大跨国公司,在国外除它们直接控制下的子公司之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间接投资,以及与其他企业所结成的各种联盟。如果把这些都包括在内,其跨国化程度要更高。
3.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占绝对优势
如《财富》杂志公布的1999年世界500家最大公司中,有469家是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其中美国公司有179家,日本61家,德国37家,英国38家。在《商业周刊》公布的2000年世界1000家最大企业中,美国有484家,日本149家,英国94家,法国44家,德国35家。可见巨大跨国公司的母国,绝大多数是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属于不同国家的大公司数,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也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各国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跨国公司地位显著上升,欧洲、日本的跨国公司相对下降。但是,国家经济状况的好坏与跨国公司业绩的优劣,并不完全一致。因为跨国公司是在全球范围开展经营活动的,其业绩的优劣取决于各种因素,除本国国内经济状况外,也取决于公司所在国家和地区以及所在部门和行业的状况,更取决于公司经营管理的得失。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大跨国公司,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00年世界500家最大公司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大公司有31家。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大跨国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尚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的大公司相匹敌。
4.大公司集中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部门
如上所述,巨型跨国公司所涉足的行业和部门越来越多。现在世界经济几乎所有部门和行业都已被少数巨型跨国公司所控制。其中有两方面表现特别突出。一方面,高新技术部门的巨型跨国公司迅速崛起,在巨型跨国公司俱乐部中后来居上,地位显赫。1980年,在世界巨型跨国公司的排名表上,传统产业部门,如石油、汽车、化工、金属、精炼、电器等跨国公司还占主导地位,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高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高潮到来,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地转入这些部门,一批新型大跨国公司迅速崛起,并取代了那些传统部门的老跨国公司。它们主要是信息技术公司(电脑、软件、网络、信息服务)。在《商业周刊》2000年世界1000家最大企业排名表的前25名中,电信领域的有10家,其中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和思科公司分别从1999年的第8位和第9位上升至第2位和第3位。此外,还有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也首次跻身世界最大跨国公司的行列之中。而传统部门的大公司则发展迟缓,地位下降,甚至从排名表上悄然消失。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传统部门的大公司都已走向没落。如通用汽车公司,已连续多年高居《财富》500强首位,这是由于这样的大公司,把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技术等)引入生产,从而获得新生。另一方面,服务业各部门,包括银行、保险、公用事业、运输、商业、旅游、传媒、文娱和餐饮等都已成为巨型跨国公司的重要领地,而且,它们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5.立足于核心产业,发展多样化生产
从历史上看,大企业的生产越来越多样化,囊括范围越来越广。20世纪60年代,甚至出现过组建跨多种部门、多种行业的混合型大企业的热潮,但由于这种大拼盘式的大联合企业并不能发挥其规模优势,且难以管理,以致效益不高,因而多未获成功。目前的巨型跨国公司,仍是实行多样化经营,但一般都是以某一产业或行业为核心,涉及其他与核心产业在生产和技术上有关联的产业和产品。如飞机制造公司,也搞航天业和某些武器生产,汽车业也搞某些电器、武器和机器生产。近几年来,《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家大公司,分别属于45个部门和行业,每个公司的核心行业大体上是清楚的。目前,那种盲目地追求大而全,把毫不相干的产业和产品都凑在一起以致行业混杂的情况已不多见了。这是因为目前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产品质量、性能和售后服务的竞争,任何一个大公司,都不可能在所有科技领域和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出人头地,只能把力量集中在某一两个它所擅长的产业和行业,以此为核心或支柱,然后涉及其他有关行业和产品。这样,既可充分发挥自己在核心产业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又可以实现一定的生产多样化,取得一定范围的优势。
由于当代巨型跨国公司具有以上特点,它与非跨国公司和中小型跨国公司相比,拥有一系列显著的比较优势,如规模优势、科技优势、区位优势、管理优势、范围优势等。这些比较优势,在具有战略头脑、创新精神和丰富经验领导者的精明组织、领导下,转变为强大的竞争优势,使这些大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纵横驰骋,叱咤风云。
第四节 对几个问题的说明
前面对国际垄断资本大约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作了简要的叙述,其中有几个重要问题,有必要加以说明。
一、从国际卡特尔到巨型跨国公司转变的原因
在国际垄断组织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最初出现的有跨国公司和国际卡特尔,但以后者为主。国际卡特尔虽曾因战争和危机而受到严重冲击,但一直在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种以分割世界市场为目的的国际“超级垄断”才逐渐减少,地位逐渐下降。而跨国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却大行其道,成为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重要形式。这两种垄断组织形式如此这般地此消彼长,原因何在?
第一,国际卡特尔,即由垄断资本集团组建的瓜分世界市场的同盟,是它们之间激烈较量的产物,是它们为分割世界市场而斗争中的暂时妥协。同盟中的每一方,都无时无刻不在企图增强自己,压倒对手。一旦实力平衡被打破,同盟也就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出现了声势浩大的新科技革命,科学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所需时间大大缩短,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必须走在这一潮流的前面,并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样,大企业实力对比变化加快,它们之间达成分割市场的协议更加困难。
第二,过去的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市场,是以殖民地占领为条件,即某国的垄断组织,除力图渗入与之进行竞争的他国市场外,主要是独占本国殖民地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旧殖民体系瓦解,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已不再是原宗主国的禁脔。进入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世界市场更成为统一的整体,也就更加难以分割。
第三,过去组成国际卡特尔的那些垄断组织,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原材料部门的垄断公司。它们之间的争夺也好,暂时达成分割市场的协定也好,无非是为了垄断地占有原材料资源,保证原材料供应。而且,“凡是可以把全部或主要的原料来源抓在手里的地方,卡特尔就特别容易产生,垄断组织就特别容易形成。”[2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3年,各落后国家(包括殖民地、附属国)的22种最重要的矿物资源开采量中,七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87.1%,世界原料资源为这些国家的大约100家垄断组织所控制,它们结成不同的国际卡特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采矿业和冶炼业几乎都被发展中国家收归国有,尽管它们仍然是重要部门,但相对于迅速发展的新兴制造业而言,它们的发展比较迟缓;原料供应问题虽然仍是重要的,但不一定必须垄断地占有原料产地不可,发达国家所需原料主要通过世界市场供应。因此,它们也就只能采取政治和经济手段,力图控制世界重要的原材料产地,操纵市场供应,这样也就无须再建立从前那样的国际卡特尔了。
第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组织在各自国家的扶植和支持下,更加迅速地发展,垄断组织除从事制造业外,服务业各部门的垄断组织也大大发展起来。垄断组织的数目增多,规模更大,资本更雄厚。它们不仅要利用国外自然资源,而且要利用他国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市场,为此,主要途径就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企业,就地组织生产,而过去那种以分割世界市场的国际卡特尔形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这种新的要求了。
第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在这个过程中贸易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趋势不断加强,这使得由个别垄断组织缔结分割市场的协定,组成国际卡特尔,几乎已经不再可能了;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纷纷建立,这同样也大大限制了少数垄断组织按它们的实力分割世界市场。但这两种趋势,却都有利于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建立分支机构,发展国际生产。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巨型跨国公司成为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而先前那种国际卡特尔,或国际垄断同盟,却逐渐减少,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这并不是说跨国公司不再缔结合作协议,结成某种同盟。在激烈的竞争中,它们之间除了彼此排挤、互相压制、实行兼并和合并之外,在一定条件下,也互相缔结某种合作协议,建立同盟。当前普遍建立的所谓“战略联盟”,就是在目前的新时期和新条件下,由跨国公司建立的新的“同盟”。但它已与过去那种以分割世界市场为目的的“资本家同盟”大不相同,它有新的内容、形式和特点。关于这个问题,本书也将在后面专门加以论述。
二、巨型跨国公司与国有企业
在前面关于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史的叙述中,我们没有谈到跨国公司的所有制问题。学者们和国际组织关于跨国公司的定义中,把跨国公司的所有制撇在一边,不管是国有制,或私有制,股份制或非股份制,只要符合跨国公司的定义,都是跨国公司,巨型跨国公司也是一样。但实际上,当今世界巨型跨国公司,绝大多数是私有制,国有企业不多。
垄断组织,从它出现时起,主要是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其实质是资本家私有制。当代大跨国公司通过大量发行股票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不仅吸收本国社会资金,而且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广泛吸纳资金。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其私人占有的实质。
人们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即随着生产力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形式也随之改变,从个人企业到股份公司,再到垄断组织,在这之后,应该是国有企业了。恩格斯就曾作出过这样的推论。他指出,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把它当做“社会生产力”看待,个人资本和私人企业不够了,资本主义企业就采取股份公司这种社会化形式;但后来,在一定发展阶段上,这种形式也嫌不够了。企业就联合成托拉斯与垄断组织。然而,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有或者没有托拉斯,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终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26]恩格斯所说的国家对生产的领导,主要是指国家把一些生产资料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国家财产。
从历史的发展看,股份公司出现后,即迅速发展成为企业的主要形式,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那些规模不大的个人企业,则退居次要地位;同样,当垄断组织出现后,它又迅速成长壮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宰者,而那些中小企业,包括中小股份公司也都退居次要地位。那么,国有企业的发展又如何呢?不可否认,国有企业是适应生产力高度发展及其社会性进一步加强的一种形式。但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期,国家曾把大量生产资料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应付战争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又曾一度实行私有经济的国有化,这在西欧国家最为明显。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据统计,到1977年,意大利国有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为24.7%,英国11.1%,联邦德国12.0%,法国13.5%。[27]从这些数字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并不太高。虽然,国有企业集中在某些部门,主要是公用设施部门(交通、邮电、铁路等)、基础生产部门(煤炭、钢铁、电力、石油等)和某些特殊部门(核电、军工、航空航天等)。这些部门多为国有企业所垄断,但就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国有企业不占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一股“私有化”或“民营化”之风吹遍欧洲大陆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纷纷以各种方式转到私人手中。目前,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大大下降,如在英国已不到1%,其他发达国家,大致在5%~10%之间。现在,私有化过程仍在继续,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00年7月18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全世界的企业私有化率,仅1998年一年,增加了10%,达到1450亿美元(1530亿欧元)。由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虽然并未完全消失,但其所占地位和所起作用已明显下降了。
然而,这并不是说,国家对经济的领导作用减弱了,或取消了。这只能说明国家对经济的领导方式和手段,主要并不表现在国家占有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不是由国有企业代替私有企业,而是表现在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上。自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国家采取经济的(财政的、货币的)和非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经济宏观调控和干预,成为普遍的、全面的、经常性的,而这也是国家为适应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生产力社会性大大提高而采取的对经济进行领导的一种主要形式。但是,这种领导并没有也不可能削弱或取代私人垄断组织;相反,它保证了经济相对稳定的发展和生产的较快增长,同时,它有力地支持、扶植和鼓励了私人垄断组织的发展,特别是为跨国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有企业并没有获得大发展,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更没有取代私人垄断组织。相反,私人垄断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对外扩张,以致形成以巨型跨国公司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
为什么国家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国有经济没有获得更大发展,倒是私人垄断资本有了如此巨大发展呢?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任何企业包括垄断企业,都是在市场中发展起来的。它不是也不可能在市场之外的某种空间发展,不可能在取消市场、扼杀市场机制、遏制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发展。市场的垄断和竞争,要求国家干预和调控,但并不要求国家直接垄断地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一旦国家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主体独自占有生产资料,就必然倾向于排除市场竞争,从而窒息了企业的发展生机,企业就失去了前进的活力。谈到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原因,人们多指出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甚至长期亏损。但为什么是这样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垄断排除市场竞争,因而产生了停滞的趋向。而私人垄断,虽然也是对生产和市场的垄断,但一般地说,并不能消除竞争;相反,它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加强自己,不断对外扩张。它们企图垄断世界市场,但在世界市场上,它们遇到了更加强大的对手,竞争更加激烈。它们为求生存和发展,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只有竭力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从而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国有企业要走出国门,成为国际垄断组织、也有一定的困难。问题在于,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企业在他国进行投资,开展“经营”活动,或对他国企业进行兼并,都有可能被认为含有某种政治意图,因而易于引起当地民众和政府的不满和反对。如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就宣称,美国不应该向任何一家政府占股超过25%的外国公司发放经营执照。这并不是说国有企业根本不能存在,也不是说国有企业不能走向世界,成为跨国企业。它们必须进行改革,改变国家完全垄断和国家直接管理的体制,使之放开手脚,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营,走进市场,参与竞争,舍此别无他途。
三、国际垄断组织是怎样不断扩大和增强的
企业的扩大和增强,不外乎是通过资本积聚和集中两个途径。其中,资本积聚是以资本积累为基础,而关于集中,则正如马克思所说,“竞争和信用”是“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28]特别是竞争导致的企业兼并和合并,更是企业得以飞跃发展的跳板。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也证明确实如此。因此,我们把国际垄断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加,归结为资本积累、信用的扩大,以及兼并和合并。
第一,内部积累。任何企业的发展基础在于本身内部的资本积累,即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变为资本,进行再投资,实行扩大再生产。但是,许多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资本积累的规模也小,而且在经济形势不利或经营失败时,还会发生亏损,以致破产,更谈不上积累了。因此,许多小企业发展缓慢,往往始终是小企业。垄断组织就不同了,由于其占有垄断地位,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有可能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从而有可能进行更大规模的资本积累。大垄断组织也不能完全避免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危机的冲击,它们也可能因管理不善,遭到失败,但一般来说,它们的地位相对稳固。不断扩大的资本积累,使其资本总额也不断增长,企业规模也就相应扩大。国际垄断组织更是在世界各地开辟资本积累源泉,其利润率一般要更高,资本积累的规模更大,企业会更快扩大。
第二,企业如果只凭借自身内部的资本积累,其发展是缓慢的,规模的扩大也是有限的。除自身资本积累之外,它必须借助信用把社会资本集中起来加以利用。马克思认为,信用是资本集中的有力杠杆之一。他说:“一种崭新的力量——信用事业,随同资本主义的生产而形成起来。起初,它作为积累的小小的助手不声不响地挤了进来,通过一根根无形的线把那些分散在社会表面的大大小小的货币资金吸引到单个的或联合的资本家手中;但是它很快就成了竞争斗争中的一个新的可怕的武器;最后,它变为一个实现资本集中的庞大的社会机制。”[29]他还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30]垄断组织通过大银行和资本市场,把更大量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使它如虎添翼。实际上,垄断组织是与大银行密切结合的,大银行为垄断组织发放贷款,发行股票,通过参与制控制工业垄断组织,二者结合而形成的金融资本,成为垄断组织对外扩张的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银行外,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广泛发展起来,金融市场国际化、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大跨国公司有更大的可能吸收外部资金,包括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来发展自己。在这方面,中小企业就更不可比拟了。中小企业在取得银行信贷方面,要困难得多,更不要说从金融市场上吸取资金了。
第三,垄断组织的成长壮大,如果只通过从银行和金融市场吸收社会资本,仍嫌不够。更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兼并和合并,实行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随着生产的加速发展和竞争的激化,垄断组织走上了兼并和合并的道路,即吞并其他企业,或与其他企业相联合。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在他的论文《通向垄断和寡占之路》中说:“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31]企业的兼并和合并,是经常性的现象,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出现企业兼并和合并高潮。上述100多年来垄断组织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五次企业兼并和合并高潮。这些高潮都是出现在经济高涨时期,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下半期,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和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这并非偶然,因为在经济高涨时期,竞争更加激烈,达到白热化程度;同时,这时金融市场急剧扩大,证券价值飞速上涨,垄断组织有更大可能通过股票市场,并购其他企业。每次企业兼并高潮,垄断组织都有跳跃式发展。每次企业兼并高潮都不是前一次的简单重复。通过并购,垄断组织除规模变得更庞大,实力更增强之外,还会发生深刻的体制性和结构性变化,因而会出现新的面貌。特别是巨大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通过大规模的跨国并购,其生产和经营的国际化程度更加提高,它们的势力伸展到全球更多地区。总之,通过兼并和合并,进行生产集中,是垄断组织大发展的强大杠杆。而那些中小企业,通常无力兼并其他企业;相反,它们往往是大企业兼并的对象。就连一般的大企业,甚至是垄断企业,也是并购的对象。
上述国际垄断组织成长壮大的三个途径,是就企业自身来说的。除此之外,垄断企业的发展,少不了外力的促进,这些外力主要是国家的支持、扶植和帮助。自从垄断组织诞生之日起,国家就开始对它百般关心和呵护。二者相依为命,荣辱与共。没有国家为之服务,它也是不可能迅速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不可能不断加强对外扩张,成为今天这样的巨大无比的超级国际垄断组织的。
在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史中,除上述问题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将在后面章节进行讨论。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页。
[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43页。
[3]马健行等著:《垄断资本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4]联合国贸发会议:《1977年世界投资报告》英文版,第295页。
[5]UNECOSOC:“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 inWorld Development,AReexamination,1978”,p.158.
[6]联合国贸发会议:《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中译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4页。
[7](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扬:《跨国企业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8](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扬:《跨国企业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9]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编:《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中译本,1975年版,第38页。
[10](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扬:《跨国企业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11]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修订本,下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8页。
[12](美)彼德·林德特:《国际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08~709页。
[13](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扬:《跨国企业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14]《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94页。
[15]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修订本,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0~321页。
[16]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
[17]同①,第32页。
[18]《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8页。
[19]《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02页。
[20](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220页。
[21]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修订本,中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22]以上详见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修订本,中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208页。
[23]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跨国公司在世界发展事业中的作用:趋势与展望》,1988年版,第24页。
[24]马健行等:《垄断资本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页。
[25]《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0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51~752页。
[27]《世界经济》月刊1989年第12期。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30]同①,第254页。
[31]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3页。
有关当代国际垄断的文章
第三章国际垄断与国际竞争资本主义的垄断与竞争有内在联系,它们实际上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关于垄断与竞争二者的关系,可从各部门和社会经济的整体以及从各国内部和世界范围等不同层面进行考察。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没有垄断,当然也没有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但是,资本主义的垄断与此不同,它产生于竞争,又促进竞争。资本主义垄断与竞争是一种强大无比的力量,为资本主义开辟着前进的道路。......
2024-08-06
第四章当代金融机构与跨国公司前面几章所涉及的,主要是当代工业和服务业跨国公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元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高度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50年代开始,以美国领先,各种金融机构重又兴旺发达,特别是各种基金和金融公司发展尤为迅猛,而传统的商业银行的发展相对滞后。共同基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型金融机构,其发展极其迅猛。......
2024-08-06
第二章企业并购高潮和战略联盟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美欧等发达国家为中心,掀起了一场新的全球性企业兼并和收购高潮。不仅如此,而且这次企业并购高潮具有一系列新特点。与这次企业并购高潮发生的同时,大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活动也异常活跃。这次企业并购高潮,从产业部门来看,囊括了几乎所有的产业部门。第二个层面是同一地区内各国企业的相互并购,最具有典型性的是欧盟。第三个层面是全球层面的企业并购。......
2024-08-06
第八章大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最主要的潮流之一,它极大地影响着各国经济、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作为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巨型跨国公司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事实上,目前表现最明显的还是经济全球化。我国有的学者,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运动和扩张。......
2024-08-06
第七章巨型跨国公司与国家巨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的同时,与母国保持着紧密的、割不断的联系。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有助于进一步看清大跨国公司的真实面目,也有助于揭示资产阶级国家及其政策的实质。第一节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历史和理论在论及当代大跨国公司与国家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对国家与垄断组织的关系的一般理论作简要介绍。......
2024-08-06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就说明筝是由本身发出的“铮铮”音响而命名的。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筝在我国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筝就已流行于秦、齐、赵等国。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声”、“秦筝”之称。......
2023-12-03
ontology作为“存在论”的原初形态,在此发生了逻辑与历史的分化。柏拉图(前期)的ontolooy集中体现在其“理型”说上。[4]表示being,巴门尼德主要用的是estin,柏拉图主要用的是on,亚里士多德在表述“存在”这个意义上时,用的也是on。......
2024-01-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