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逻辑到底是什么讲到课堂中的逻辑味道,当然首先要了解“逻辑”到底是什么。按照现在不少逻辑书上的说法,“逻辑”是一个多义词。“市场的逻辑”中的“逻辑”,就是指市场活动中存在的客观规律性。等为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称为选言命题。在形式逻辑中,所谓思维规律,主要是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违反了同一律就要犯“偷换概念”、“混淆概念”等逻辑错误。......
2025-10-01
二 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案例一】
某地发生特大地震后,各地向受灾地区捐赠了大量的饮用水、方便面等生活用品。这些已经发放到灾区群众手中的“生活用品”,现在( )。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案例二】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4)
逻辑辨析
在各科教学中,概念的教学是非常基本的一环。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如果学生学习时不能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运用概念进行思维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张冠李戴、思维混乱等。例如,化学中“化合物”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把握这个概念的内涵,必须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一定要强调概念内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的属概念。二是必须强调“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以此可以与同样是纯净物的单质相区别。这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否则,学生就可能产生将食盐水、碘酒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的错误。又如,数学中的“互为相反数”这个概念的内涵是“除0外仅有符号不同的两数”,其特征是:两数相加得0,两数绝对值相等。从几何意义上说:“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把握这个概念的内涵必须注意几个关键点:一是指两个数;二是两个数不包含0;三是两个数仅仅是符号不同;四是两个数相加得0,绝对值相等;五是在几何上可表示为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
案例一中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对“商品”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所谓商品,就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并且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把握商品概念的内涵,必须注意三个关键点:一是它必须有某种用途,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二是它必须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的都不是商品,例如空气、阳光等都不是商品;三是这种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比如,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如果仅自己消费而不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如用于销售就是商品。所以,从本质上看,商品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一种劳动产品才成为商品。据此来进行判断,题目中的“饮用水、方便面等生活用品”具有捐赠性质,没有用于交换,到了灾区群众手中就直接使用了,也没有用于交换,所以尽管它们可能曾经是商品,但在当前这个特定的背景下,它们已不是商品。
上述案例二中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对“力”这个物理概念的准确理解。所谓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或者说就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把握这一概念的内涵,必须注意三个关键点:一是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二是力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既为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三是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表现为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表现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据此来进行判断,题目的四个选项中,选项C显然不符合力这一概念的内涵,因而是错误的。
知识链接
概念既有内涵,又有外延,这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例如,力学里所说的“功”这个概念,就是指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对于这个概念来说,必须把握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这就是“功”这个物理概念区别于其他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因而也就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又如,在物理学中,“能量”这个概念,被视为某一个物理系统对其他的物理系统做功的能力。能量概念也可简称“能”。一物体做多少功,就说它具有多少能。这就是“能”或“能量”概念区别于其他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因而也就是“能”或“能量”概念的内涵。
所谓概念的外延,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总和。例如,“功”这个物理概念,其外延就包括各种力做的功,可以分为正功与负功。又如,“能”或“能量”这个物理概念的外延就包括各种形式的能:动能、势能、电场能、磁场能等。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关系。当逐渐增加一个概念的内涵时,其外延就要相应逐渐缩小,例如,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而当逐渐减少一个概念的内涵时,其外延就要相应扩大,例如,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数。
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明确概念的重要方法。
【物理】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学生掌握物理概念,一方面是要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要明确其外延。所谓外延,即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成立条件。弄清概念的外延是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正确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学生在理解或实际运用概念时,有时会不自觉地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外延,因而产生错误。
如下面这道高考题(见图3—1):
图3—1 小物块与斜面
小物块位于光滑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https://www.chuimin.cn)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当时许多学生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分析出斜面对小物块无摩擦力,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只有斜面对小物块的弹力,而弹力始终与接触面垂直,也与位移垂直,根据W=Fs cosα,α=90°,得W=0,故选A。这种做法说明学生没有深刻地理解“功”这一概念的内涵。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功的概念的理解、运用能力。应先确定作用力的性质和方向,再确定物体对地位移的方向,然后根据功的定义和公式,来判断作用力是否做功。
再来看本题,如图3—2所示,由于斜面是光滑的,斜面对小物块A的作用力就是支持力F N,其本质属于弹力,无论斜面体是否运动,弹力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斜面)的,若斜面固定不动(一般情况下),物块A沿斜面下滑时,支持力F N总与物块的位移方向垂直,不对物块做功。现在斜面体不固定,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则在小物块A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在F N的反作用力F N′的作用下,斜面体必沿水平面运动(向右),这样A同时参与了两个运动:沿斜面下滑的运动和随斜面体向右的运动,其对地的位移s(从O指向O′),并不与F N垂直,所成角θ为一钝角,故F N对小物块做负功,本题只有选项B正确。
图3—2 小物块与斜面
从上面这个具体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理解其内涵与外延,如果只使学生了解概念的内涵,则学生往往觉得过于原则化和抽象,在具体解题时,生搬硬套,张冠李戴。反之,若学生只了解概念的外延,记住不少事例,却又难以抓住实质,在碰到具体问题时也会束手无策,不能灵活应用。
勤思多练
【化学】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D.市售纯净水绝对纯净,不含化学物质
(参考提示:选B。)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混合物是由多种分子或多种原子混合而成的
B.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或一种原子组成
C.混合物由多种纯净物混合而成
D.中成药是纯净物
(参考提示:选D。)
3.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酱油 C.蒸馏水 D.葡萄酒
(参考提示:选C。)
相关文章
一逻辑到底是什么讲到课堂中的逻辑味道,当然首先要了解“逻辑”到底是什么。按照现在不少逻辑书上的说法,“逻辑”是一个多义词。“市场的逻辑”中的“逻辑”,就是指市场活动中存在的客观规律性。等为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称为选言命题。在形式逻辑中,所谓思维规律,主要是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违反了同一律就要犯“偷换概念”、“混淆概念”等逻辑错误。......
2025-10-01
四张扬理性引导教学我们所做的上述论述,似乎还有点就事论事的色彩,还需要对问题做更深的剖析。我们提倡增添课堂的逻辑味道,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张扬理性。这是发生在一些学生中的盲从现象。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这是非理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2025-10-01
譬如以我国现在的人口而论,总数是六亿,那么,“中国人”这概念的外延,以现在而言,是六亿人。假如加上一个属性,譬如,“男性”,就成为“中国男子”这新的概念,其外延就比原来的“中国人”这概念的外延缩小为大概变为大约三亿人。这概念的外延比“中国男子”的外延一定不止缩小一半,恐怕要缩小到千分之一以下。......
2025-09-30
二课堂中本来就存在逻辑味道当我们讲到课堂中的逻辑味道时,并不是说现在的课堂中没有逻辑味道。在有的学科中,这种逻辑味道就是以逻辑本身的形式呈现的。拿数学来说,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中,第一章就是讲集合与函数概念。在更多的学科中,这种逻辑味道是渗透在学科知识体系之中的。......
2025-10-01
船舶在国内法抑或国际法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国际社会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船舶定义。综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船舶概念的界定并不一致。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的船舶大体倾向于海上航行的商务船。这一条款几乎照搬了德国海商法有关船舶的定义。在我国的海商法中,船舶的范围不仅将用于商业性目的军用船、政府公务船及2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艇排除在外,而且也不包括航行于我国内湖或内河的船舶。......
2025-09-29
在现代国际社会中,国家间的人员交往频繁,几乎每一个国家的国境内都有外国人。国籍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它除了包括一国的国民、公民和被治者以外,并且包括该国的被保护国的被治者以及由该国托管或在它委任统治下的领土内的土人。一般而言,国籍和公民资格、国民与公民的含义相同。......
2025-09-29
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主要方法提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环节是熟练掌握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各种方法,以下将介绍一些主要方法:一、围绕寻找对经验事实的科学解释而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寻找对经验事实的科学解释而提出问题,是一种引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常用方法。要了解这种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首先需要了解“经验事实”和“科学解释”两个概念。......
2025-10-01
三为什么要在课堂中增添逻辑味道虽然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已经存在一定的逻辑味道,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迫切需求相对照,这点逻辑味道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中的逻辑味道必须明显增添。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现在国内外的考试中,出现了一种强化逻辑思维能力的趋势。专家认为,学生如果想在SAT写作中获得高分的话,就必须在答题中体现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2025-1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