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解析教学中问题的性质和种类

解析教学中问题的性质和种类

【摘要】:三问题的基本性质和种类新课程标准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所谓“问题”,就其根本性质而言,即人们思维中的“矛盾”,也常常被称为“疑难”、“困惑”。问题属于认识的范畴,是人在和客观事物、现象发生某种关系时才产生的一种认识。图2—1问题在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什么”类型回答这类问题,就是要指出或确认某个或某种经验事实。

三 问题的基本性质和种类

新课程标准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而这种科学探究则是以问题为中心,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也规定了科学探究逐步展开的方向。为此,我们就需要了解:什么是“问题”?

所谓“问题”,就其根本性质而言,即人们思维中的“矛盾”,也常常被称为“疑难”、“困惑”。为什么说问题就是人们在思维中产生的种种矛盾?这是因为,对于客观事物、现象来说,虽然也时时处处都存在矛盾,但是,客观事物、现象从来都是它自身所存在的那个样子,而且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无所谓问题不问题。问题属于认识的范畴,是人在和客观事物、现象发生某种关系时才产生的一种认识。人无论是作为自然的人还是作为社会的人,都有各种需求或愿望。当人产生了一种需求或愿望,客观事物、现象却一时不能使这种需求或愿望得到实现,这就构成一个矛盾。人们通过思维活动认识到了这种矛盾后,就形成了问题。人们的需求或愿望,也就是人们所确立的工作目标;客观事物、现象所呈现的实际状况,就是人们面临的现状。需求或愿望一时不能得到实现,就表明目标与现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人们通过思维活动认识到了这种差距,也就认识到了问题。在此,需求或愿望是一方,需求或愿望不能得到实现是另一方;目标是一方,现状是另一方。两方中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问题。如果没有某种需求或愿望,就不可能形成问题;虽然有某种需求或愿望,却很容易实现,同样也不可能形成问题。如果没有确立某种目标,就不可能形成问题;虽然确立了某种目标,然而现状和目标之间并没有出现一定的差距,同样也不能形成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以下一些定义:

——问题就是思维中的矛盾;

——问题就是需求或愿望与这种需求或愿望一时不能得到实现之间的矛盾;

——问题就是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

可以用一幅图简单形象地表示什么是问题(见图2—1)。

图2—1 问题

在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是什么”类型

回答这类问题,就是要指出或确认某个或某种经验事实。

“这个事物(现象)是什么?”例如:

太阳是什么?

月亮是什么?

这个瓶里的东西是什么?

这张图片上显示的是什么?

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什么?

“这类事物(现象)是什么?”例如:

艺术手法是什么?

政党是什么?

剩余价值是什么?

封建思想是什么?

剥削是什么?

井田制是什么?

物质的固化是什么?

光的折射是什么?

水的分子结构式是什么?

基因是什么?

恐龙是什么?

“这里有什么?”例如:

故事里蕴含着什么?

李自成起义失败有哪些必然原因?

原子里有什么?

细胞里有什么?

“这类事物(现象)有多少?”例如:

文章中运用了多少种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几个朝代?

现存的植物种类有多少?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人身体内的骨骼有多少块?太阳上发出的一束光到达地球大约要经过多少时间?三角形有多少种不同类型?

“这类事物(现象)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是什么?”例如:

文学鉴赏力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外阅读、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是什么?

海啸的发生与地理位置、地壳运动、气候特征、环境变化等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是什么?(www.chuimin.cn)

“发生(出现)在什么时间?”例如:

商鞅变法发生于哪个朝代?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哪一年?

意识流小说兴盛于哪个时代?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发生(出现)在什么地点?”例如:

荷花淀派”作家作品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世界哪些地区?穿高跟鞋走路何处压强最大?

二、“为什么”类型

回答这类问题,就是要寻找事物或现象之间内在的因果联系,从而对某个或某类经验事实提供一定的理论解释,或者针对某种理论提供一层比一层深的理论解释。

在经验事实层次上,例如: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

为什么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

为什么不规则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为什么脱毛衣时经常会冒出一些小火花,或者手会感到像被电刺激了一下一样?

为什么在圆形玻璃缸中养的金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金鱼大?

在理论层次上,例如:

针对“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的理论,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针对“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的大智者”的评价,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是苏轼而非他人?”

针对“凡摩擦都会生热”这个经验定律,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摩擦会生热?”

三、“有何用”类型

可以从事物或现象的应用方面提出问题。例如:

凹透镜能够运用在哪些方面?

超声波有什么用?

在生产和生活中如何恰当地运用好摩擦力?

在生活中如何利用物质的三态变化来有效解决日常难题?古诗文名篇背诵与默写对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有哪些直接影响?

可以从理论的应用方面提出问题。例如:

王国维的“境界说”对中国诗歌批评与鉴赏有何意义?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给世界科学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基因突变理论在农业上和医学上有什么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四、“如何做”类型

如果对“如何做”类型的问题进行细分,它实际上包含四种不同的呈现方式:

第一,为了形成一个有关未来行为目标的决策,我们应该如何做?

第二,当未来行为目标确定后,为了能够在现状基础上最终实现目标,我们应该如何做?

第三,当发现原定目标已落后于现状时,为了及时调整原定目标,我们应该如何做?

第四,当发现现状已经偏离目标时,为了使现状及时回归目标方向,我们应该如何做?

这种“如何做”类型的问题,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活动中,无疑是大量存在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同样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可以用语文课的情况来说明。例如,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写出好作文,学生本人也是如此,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目标。但是,对于相当多的学生而言,写作文无疑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憋老半天才瞎编出一篇”。一个“憋”字,显出多少困窘;一个“编”字,道出多少无奈!目标与现状之间出现了差距。到底如何才能解决这个差距,写出好作文?这正是一个我们必须解决的“如何做”类型的问题。又如,学生在做社会调查或人物采访时,其设定的目标、设置的问题常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或误导,致使调查或采访逐渐偏离了预定目标。这就出现了如何掌控调查或采访,使现状不脱离目标而是指向目标的问题。

我们再以物理课的情况来说明。在一份物理考卷上有如下一道题目:“有几位学生参加了生存能力的训练。他们到了一个孤立的小岛上,身上带的淡水已经用完了,小岛上找不到淡水,周围的海水又不能直接饮用,他们随身携带的东西只有被褥、衣服、塑料布、指南针、绳子、小盆、刀剪、镜子、方便食品等,他们如何才能解决自己的饮用水问题呢?”这里要解决的就是目标确定后如何实现从现状到目标的转化的问题。

五、“谁来做”类型

这个类型的问题一般包括“由谁来制定决策?”“由谁来执行和实施?”“由谁来监督和检查?”等方面内容。

例如,我们组织科学探究式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还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或者是以单个学生为单位进行?这就是一个“谁来做”类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