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在课堂中加入逻辑味道,引领教与学

在课堂中加入逻辑味道,引领教与学

【摘要】:三为什么要在课堂中增添逻辑味道虽然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已经存在一定的逻辑味道,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迫切需求相对照,这点逻辑味道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中的逻辑味道必须明显增添。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现在国内外的考试中,出现了一种强化逻辑思维能力的趋势。专家认为,学生如果想在SAT写作中获得高分的话,就必须在答题中体现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 为什么要在课堂中增添逻辑味道

虽然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已经存在一定的逻辑味道,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迫切需求相对照,这点逻辑味道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中的逻辑味道必须明显增添。其中的原因何在?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角度来分析。

一、从应试角度分析

老师们实际感受到的最大压力,莫过于来自学生的应试。我们就首先从考试说起。

仅就考试这种手段而言,应试教育中显然离不开考试,即使在素质教育中也同样如此。因为,只要有学习活动存在,人们就需要检测学习的效果;只要有许多人在一起学习,就需要对不同人的学习水平做出评估和区分。而且,通过考试来进行这种检测、评估和区分,至少在目前来说,还是一种比较公开、公平、公正的手段。所以,现在要运用考试的手段,今后仍然要运用考试的手段。既然应试教育需要考试,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那么,问题就不是出在考试这种手段本身,而是出在考什么和如何考。

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现在国内外的考试中,出现了一种强化逻辑思维能力的趋势。

首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MBA(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MPA(公共管理硕士)入学考试、GMAT(商科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以及我国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中,都明确地在考试科目中把逻辑作为重要考试内容,并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比如,MBA笔试考试科目有英语和综合(数学、逻辑、写作),综合总分为200分,其中有逻辑题30道共计60分。

又如,2012年6月起改革了GMAT考试科目,取消一篇作文,同时增加“综合推理”部分,该部分包括12道考题,单独计分,更偏重于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国外的大学入学考试中,测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占有重要地位。

比如,俗称“美国高考”的SAT,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是美国高中生进入美国大学的标准入学考试,也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资格及奖学金的一种重要参考。从其名称就可以看出,与我国高考重在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记忆不同,SAT考试重在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4)SAT考试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批判性阅读、写作和数学。(5)SA T数学的考查点反映了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它更注重的是数学在生活中作为一种技能的体现。因此,逻辑分析的能力是SAT数学考查的一个侧面,SAT数学中有一类考题,主要涉及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毫无关联。(6)而SAT写作最重要的一个考查点就是逻辑结构。(7)有专家把我国的高考写作与SAT的写作进行了比较后指出,两国高考作文最显著的差异在于SAT的作文非常注重逻辑思维。(8)专家认为,学生如果想在SAT写作中获得高分的话,就必须在答题中体现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阅卷老师往往先看文章结构,再考查段落及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文章能体现学生创新的观点,往往能够增色不少。(9)至于SAT的阅读考试,是一种需要思维能力的考试。有人曾这样指出:真正对中国考生造成威胁的应该是逻辑分析能力,SAT考试最重要的考查点就是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真正掌握逻辑分析能力和逻辑技巧的同学,在解答SAT阅读填空题的时候就会如鱼得水。(10)所以,负责编撰《中国SAT年度报告》的杜克国际教育总经理吴雨浓建议,中国学生在备考SAT时,不要把大量时间都花在语言上,语言只是SAT考试必备的基础,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才是美国大学真正想要的。(11)

又如,在TOEFL考试(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中,虽然没有明确地在考试科目中把逻辑作为重要考试内容,但其本质仍是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只靠死背单词和反复地做真题,而没有实实在在的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是很难在TOEFL考试中取得高分的。(12)

再次,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我国的高考中,形势也在发生变化。

比如,清华大学等“华约联盟”七校,调整了2013年自主招生考试科目。2012年,理科考试科目为:(1)阅读与写作(语文、英语);(2)数学;(3)自然科学物理化学)。文科考试科目为:(1)阅读与写作(语文、英语);(2)数学;(3)人文与社会(历史地理政治)。2013年,统一调整为两项:(1)数学与逻辑(所有考生必考);(2)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考生任选一项)。“数学与逻辑”成为“华约联盟”七校所有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文理科考生的必考内容。这种发展趋势深刻地表明了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各类人才走向成功必备的通用核心能力之一,而且,人们在实践中也越来越重视这种必备通用核心能力。

除了明确地把逻辑列入考试科目外,各科试卷中也出现了更多的需要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正确解答的试题。

例如,在2012年高考理科数学北京卷中:

第3题:设a,b∈R,“a=0”是“复数a+b i是纯虚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第14题:已知f(x)=m(x-2m)(x+m+3),g(x)=2x-2,若同时满足条件:

(1)A x∈R,f(x)<0或g(x)<0;

(2)E x∈(-∞,-4),f(x)g(x)<0。

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第20题:设A是由m×n个实数组成的m行n列的数表,满足:每个数的绝对值不大于1,且所有数的和为零,记S(m,n)为所有这样的数表构成的集合。

对于A∈S(m,n),记ri(A)为A的第i行各数之和(1≤i≤m),cj(A)为A的第j列各数之和(1≤j≤n);记k(A)为|r 1(A)|,|r 2(A)|,…,|rm(A)|,|c1(A)|,|c2(A)|,…,|cn(A)|中的最小值。

(1)对数表A(见表1—1),求k(A)的值。

表1—1 数表A

(2)设数表A∈S(2,3)(见表1—2),求k(A)的最大值。

表1—2 数表A

(3)给定正整数t,对于所有的A∈S(2,2t+1),求k(A)的最大值。

在解这些试题时,除了需要掌握“虚数”、“复数”、“函数图像与性质”、“不等式求解”、“绝对值”等方面的数学知识外,如果对其中所渗透的有关“属于”、“若……则……”、“且”等一类逻辑用语没有准确的理解,要想获得正确答案也是不可能的。

再如,在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

第4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www.chuimin.cn)

又如,在201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中:

第4题: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鼓,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的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回答这些试题,最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理解和判断能力以及保持思维有序性和一贯性的能力。这些能力正是逻辑思维能力。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分析2013年的高考,可以发现,高考命题中呈现出了“强调能力、突出思维”的新趋势。据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介绍,2013年语文科目考查了包括语言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例如,全国课标乙卷“老子”的试题,就涉及孔子是否曾经向老子求教等逻辑推理过程。(13)另有专家指出,2013年数学试卷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14)2013年物理试卷全面考查了考试大纲要求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五种能力要求。(15)我国高考中的这种发展趋势,已逐渐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可以预见,在今后的高考中,“强调能力、突出思维”的趋势一定会更加明显。

许多人都说高考是根指挥棒。既然现在高考这根指挥棒已经呈现出“强调能力、突出思维”的变化动向,那么始终感受着考试压力的老师们、真心诚意地希望学生们能够考出好成绩的老师们,是不是也应该及早调整自己的思路,首先强化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以适应越来越明显的这种变化?

二、从人才角度分析

我们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培养人才。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并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而要实现创新,则依赖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此,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是十八大向全国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战略任务。这也是全国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承担的神圣责任。

如何培养这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32条中,就专门论述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其中提出的第一项措施就是要“注重学思结合”。“思”就是指思考、思维。一个创新型人才必须是一个会思维、善思维的人。所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需要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会思维、善思维。要想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懂得并且遵循如何合理思维的规律。逻辑学正是一门研究合理思维的规律的科学。创新型人才首先应该懂得逻辑,并且善于合乎逻辑地进行思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4条中,则专门论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问题,其中特别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能力包含众多方面,但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则是一切其他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思维能力越强,人的能动性就越强,人的行动就越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就越有利于达到目标。学习逻辑,接受逻辑思维训练,是增强人的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党和国家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指导思想,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我们知道,所谓创新,实际上就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不能脱离知识。没有知识,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的中学生为了能够成为创新型人才,必须认真而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创新所需要的知识是什么知识?钱学森先生曾提到“死的知识”和“活的知识”的问题。(16)创新不能依靠“死的知识”。创新型人才需要的知识应该是“活的知识”。当然,这不是说知识本身可以分为“死的知识”和“活的知识”,知识就是知识,它本身无所谓“死”与“活”。这里所说的“死的知识”与“活的知识”,是从如何去获得知识和如何去对待知识这个角度说的。那种靠填鸭式灌输获得的知识、靠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靠题海战术获得的知识、只知记住而没有理解更不知如何运用的知识,用一句话来概括,那种靠“死读书”、“读死书”而获得的知识,就是“死的知识”,那种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并且被理解了的知识、能够被运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并推动实践发展的知识,就是“活的知识”。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危险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知道创新所需要的恰恰是“活的知识”,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去形成这种“活的知识”。

怎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是一种“活的知识”?第一,要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自主的探究活动;第二,要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第三,要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对知识实现灵活运用。正是在学生获取这种“活的知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譬如,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学生要像科学家发现知识那样,学会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自己去推出结论。在此,无论是发现和提出问题,还是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都需要运用到许多逻辑方法。又如,在对知识进行理解时,学生要学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层层分析、提炼概括、精确定义、解释推演,既要去理顺知识的条理脉络,又要去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可以这样说,为了实现创新,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死的知识”的收藏者,而应该成为“活的知识”的探求者。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取“活的知识”,就必须特别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创新不能脱离知识,但是,仅有知识就能够实现创新了吗?不能!事实上,有没有创新,首先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好主意、好点子,而这需要的恰恰是人的智慧。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创新,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在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智慧。

什么是“智慧”?《应用汉语词典》里说:“智慧”就是指人们“对事物认识、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17)。《辞海》里说:“智慧”,是指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18)。这就表明,智慧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但又超越了知识。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说:“不是有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有智慧了,这里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19)。智慧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能力,表现为一种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要记住了知识就行了。因此,他们就想方设法地去背知识、记知识。他们不知道在创新与知识之间还有一个“智慧”,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

如果我们对智慧这种人所特有的能力进行剖析,它实际上可以细分为把分散的、孤立的知识整合为一个知识系统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了解决问题而展开设想和策划的能力,求证的能力等。正是在智慧所表现出的这些具体能力中,我们看到了智慧与思维能力的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譬如,所谓“把分散的、孤立的知识整合为一个知识系统”,实际上就是按照各个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去形成某类知识的逻辑体系。又如,所谓“发现问题”,实际上就是去寻找理论内部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理论与事实之间、现状与设想之间等方面在逻辑上所呈现出的不一致。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构成了智慧的核心组成部分,而逻辑思维能力则是智慧中不可缺少的方面。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就形不成智慧。缺乏智慧,就成不了创新型人才。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不仅要使他们成为掌握“活的知识”的人,还要使他们成为有智慧的人。掌握“活的知识”,需要依靠逻辑思维。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更离不开逻辑思维。我们认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钱学森先生才明确地说:“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智力。”(20)这样,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真正有利于实现创新;智慧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在培养人才的逻辑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老师们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党和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则必须是思维能力较强的人才。因此,对于老师们而言,使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更大提升,使学生们在课堂中感受到更浓的逻辑味道,是履行培养创新型人才崇高使命的需要。

三、从知识角度分析

作为教师,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而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科学知识更是呈现出一种“爆炸性增长”和快速更新的态势。如何应对这种发展态势,就成为我们教师不能不关注的重要问题。(21)

所谓知识更新的速度,就是知识老化、知识在质上发生变化的速度,旧知识被新知识完善和替代的速度。在任何时代,都存在知识更新的问题。当前的突出特点是,这种知识更新的速度空前加快了。我们可以提供以下证据来证明:

据一些科学史学者的研究,18世纪时,知识更新的周期约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约为30~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知识更新的周期已经缩短为约15年,个别前沿学科知识更新的周期只有5~10年。现在大学生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当中,20世纪以来新发展的知识就要占到大约90%,只有约10%是20世纪以前的知识。(22)

有两位国外学者R.巴尔顿和R.凯普勒借用放射性物质衰变的“半衰期”概念,来表示知识老化和更新的速度。所谓知识的“半衰期”,就是指发表的某一门类或科目的文章和科研成果会有一半以上变为无用的年限。譬如,如果植物学的“半衰期”为10年,这就意味着,今天刚发表的植物学方面的文章或科研成果,在10年后有一半以上会成为过时的东西,并且被新的东西所代替。根据他们的研究,按照当今的科学水平,生物医学的“半衰期”为3年;冶金学的“半衰期”为3.9年;物理学的“半衰期”为4.6年;社会学的“半衰期”为5年;机械学的“半衰期”为5.2年;生理学的“半衰期”为7.2年;化学的“半衰期”为8年;数学的“半衰期”为10.5年;地质学的“半衰期”为11.8年。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大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他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就要老化了。如果他不能随时更新和补充,他就会成为落伍者,就会被淘汰。(23)

我们还可以再以一个力学的例子来说明。在2 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一个非常有名的力学定理:“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此后,这个力学定理一直没有人敢去动摇过。过了1 800多年,伽利略通过自己的探索,大胆地向世界宣告:“亚里士多德错了。”他证明,一切物体不论轻重都以同样的时间经过同样的距离坠落。也就是说,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无关。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牛顿又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统治了1 8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力学理论终于被改写了。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代替了亚里士多德力学。但是,牛顿没有亚里士多德那样幸运。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在保持了1 800多年后才被改变,而经典力学的统治地位仅仅保持了大约200年,就被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力学取代了,经典力学成为狭义相对论力学的一个特例。但是,狭义相对论提出后不过约10年,一个不仅能够描述惯性系统,而且能够描述非惯性系统的具有更普遍意义的广义相对论就诞生了。从1 800多年到200年再到10年,我们可以非常生动具体地看到知识更新的速度在空前加快。

知识更新速度的空前加快这一事实表明,我们在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时形成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已经成为我们的障碍。形势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会和具备能够与知识快速更新相适应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当然,同时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形成和掌握能够与知识快速更新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知识不仅在内容方面即质的方面出现更新加快的现象,而且在量的方面也出现了“爆炸性”增长的局面。人们把当前人类知识量的增长趋势用指数函数来描绘,也就是媒体经常提到的“知识爆炸”现象。“知识爆炸”这一概念用以比喻知识量的增长,形象地描述和揭示了知识增长的速度和规模。置身于“知识爆炸”的世界,人们必须不断更新求知的观念与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

据美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的研究,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大约每50年翻一番;到20世纪初,大约每30年翻一番;到20世纪50年代,大约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70年代大约每5年翻一番;而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大约每3年翻一番。詹姆斯·马丁预测,在21世纪的前50年中,知识总量将增加100倍,这就意味着21世纪初人类的全部知识,在21世纪中叶的人类全部知识中,将只占大约1%。(24)

有人通过研究科技文献的增长,来说明知识的“爆炸性”增长。据研究,世界上的第一份采用同行评议机制的科学期刊是1665年由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哲学汇刊》。(25)此后,期刊的数量不断增加:1750年期刊数仅为10种左右;1800年为100种左右;1865年为1 000种左右;1900年为10 000种左右;到1965年已经突破10万种;到2000年大约达到100万种。(26)

知识在“爆炸性”地增长,然而人的学习时间却是十分有限的。德国未来学家哈根·拜因豪尔指出,今天的一位科学家,即使他夜以继日地阅读,也只能读完有关他本专业全部出版物的5%。有人计算,现在世界上在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如果一位化学家每周用40小时而且仅仅是粗线条地翻阅一下,他就要耗费48年的时间。因此,在我们希望获得的知识与我们所拥有的时间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就需要改造我们的学习,就需要改造我们的教学。(27)

我们还必须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信息化浪潮。20多年前有人曾预言的“随时随地都有一台具有计算天才的电子计算机伴随着你的社会”(28),即信息社会,现在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坐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就可以检索到我们所需要的大批资料。比如,我们想了解当前我国关于中学生创新教育的情况,就可以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连接,输入相应的主题词或关键词,点击一下搜索,计算机屏幕上立即会显示出几十条、几百条有关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资料,真正实现了“不出户,知天下”。

有一本非常有影响的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所写的《数字化生存》,其中有这样一段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几乎在全球各地,都向个人电脑俯首称臣,我们看到计算机离开了装有空调的大房子,挪进了书房,放到了办公桌上,现在又跑到了我们的膝上和衣兜里。不过,还没完。下一个千年的初期,你的左右袖扣或耳环将能通过低轨卫星互相通信,并比你现在的个人电脑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你的电话将不会再不分青红皂白地胡乱响铃,它会像一位训练有素的英国管家,接收、分拣,甚至应答打来的电话。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学校将会改头换面,变得更像博物馆和游乐场,孩子们在其中集思广益并与世界各地的同龄人相互交流。地球这个数字化的行星在人们的感觉中,会变得仿佛只有针尖般大小。”(29)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专门用一章进行了论述。他说:“信息高速公路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给我们提供一切途径,使我们得到看上去似乎无穷无尽的知识”,“信息高速公路将把无数教师和作者的最好劳动聚集起来,让所有的人来分享”,“信息技术也会使学习成为一种大规模的各取所需的过程,多媒体文件和便于使用的自己编辑的工具,使得教师能对课程表做出因材施教的安排”,“学习过程也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因人因材施教的安排,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会对产品——教学材料,加以协调,允许不同的学生沿着有一定区别的途径,按自己的速度学习”,“信息高速公路将从机构到个人地改变教育的重点,教育的最终目标会改变,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终身受到教育”(30)

展望新世纪,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远程教育、虚拟大学等应运而生。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人们听取世界高水平课程的要求已经或正在实现,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按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学术交流空前繁荣,合作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信息生产、传播和应用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

面对科学知识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这种新态势,靠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显然已经大大不适应了;靠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显然也已经落伍了。在这种背景下,根本的途径在于改造我们的学习,具体说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谓“授人以渔”,就是引导学生去学习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去培养和提高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方法和能力,本质上都可归结为人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就使他们获得了一个将来能够应对知识大爆炸和知识快速更新,并且能够在信息化时代优质生存的重要法宝。为了使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当然应该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成为先行者。

课堂中增添点逻辑味道,已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