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改造,为教师提供了独特的理性思考的力量。这是专业性给予教师履行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强大武器,也让教师在与其他技术专家的竞争中,有力“向”或“为”公众之事加以言说,坚守了教师群体的自由意志空间。但专业知识并不会自动成为教师由教育领域走向公众场合、进行社会批判与改造的武器,教师要摆脱业余者的角色,必须有行动的勇气和自身的道德坚守。......
2023-07-30
1.震灾、知识与政制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8万余同胞不幸罹难(含部分失踪者),30余万伤者呻吟流血,13亿国人默哀垂泪。痛定思痛之际,一些震后的经历与感言不吐不快。
地震突发一刻,笔者正端坐家中4楼电脑前敲着键盘(所居小楼地处成都西三环外,事后经测算距震中汶川映秀镇约60公里),突感房子像中了一发炮弹,两三秒之内便开始上下剧烈抖动,各种构件叽叽嘎嘎发出巨大响声。我由于当年在晋东北曾亲历唐山大地震,第一反应就是“地震了”,于是起身跑步下楼。跑动中我迅速调动既有知识进行判断:成都平原本身一定不会发生地震,但如此强烈之震感表明震中就在附近;震中区域一定死伤惨烈,中国又遭天大不幸!
到楼外几米处小道上站定——此时大地、房屋、树木均还在晃动,大约两三分钟后一切归于平静。我当时即对跑出来的邻居(一研究生)说道:震中不会在成都,我们的脚下是几亿年形成的非常稳定的砂岩板块;离这儿不远是我们四川盆地同青藏高原的交界,整个青藏高原都是地震的高发地带,震中一定在那边;而成都震得这样厉害,说明震中离我们很近,应该是在汶川一带,震级至少在7级以上;死亡人数会在3万到5万人(当时只以为震波是呈同心圆向四周扩散,而汶川地广人稀故不致死伤太多;未料到地壳断层却是向北东方向破裂达200多公里,事实上在数秒钟内发生了若干个7到8级的大震)。20多分钟后电视里打出字幕:汶川发生里氏7.8级地震(后修订为8级)。邻居惊呼:你真神了!我心里却想:这不过是根据常识所作的合理推测!长此在一个地方生活,当然应该关心并且也更有条件了解自己安身立命的这块土地。
当晚温总理亲临灾区,欲赴汶川路断受阻,当即在都江堰设立临时指挥部并很快下达命令:12小时内务必打通到汶川的公路(于是当晚即调动大批运送救灾人员及物资的车队,集结在路上等待进入汶川)。当时我从电视中听到温总理的指令,大呼:12小时?12天能打通将创造人间奇迹!事实上迄今快两月尚未打通。我并无意指责温总理妄发指令——虽然民主政制下每个公民都有批评政府的权利(此举其实凸显了温总理关注震中百姓的急迫心情,尤为可敬!而在两小时内即果断决策调动中央政府各方人员立即飞赴灾区,可见其处事之精准神速),而是痛感在我们的决策机制下为何无人能果敢向总理进言真实!
在其他地方我们常听到的故事是——汽车掉到河里了,而在川西高原的说法则是——公路掉到河里了!不要说7级多的地震,就是一场大雨引发泥石流也经常把山体带公路一起冲个干净。青藏高原在地质学上属于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地壳被不断挤压形成“山”的雏形故极为疏松破碎;而处于青藏高原东端的川西高原之山河格局多为“两山夹一水”,公路大多只能顺河劈山而建!如此强度之地震,可以想象至少几十乃至数百公里的公路会“掉到河里”。
上述地方性知识,一般来说只有地方性人士方才具备;唯有具备此类知识,要紧时刻才得临危不乱,迅速准确决策或进言上级。而在“5·12”当晚必须迅速作出决策的最要命之际,这种知识及进言渠道却为何茫然阙如?鄙人苦闷多日终于恍悟:为什么民主政制总是强调官员们必须体察社情民意,为什么地方性的官员只能由长期生息于斯的地方性人士担任,为什么也只有他们才有可能在民意的喧嚣攻讦中竞选成功(不管是竞选州长还是议员)?这不就是对官员们应当谙熟地方性知识的刻意强调吗!(www.chuimin.cn)
“5·12”危难之际,我们一批异地调配上任初始的地方官员,即使不了解情况也得硬着头皮参与决策;自己都难以准确判断,更何谈诤言直谏。当然亦须肯定的是,中国现阶段官员选任制度之异地调配现象,亦有某种不得已与相对合理之处——能够一定程度克服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之恶习。
写此小文,并非对任何个人的能力或品质存有怀疑——事实证明在抗震救灾中我们大批的官员表现得极为优秀(包括许多异地调配的官员)。本文也无意标榜自己多少还有点地方性知识——这更多得益于我对壮丽秀美高原的迷恋。这些年我每年均自驾“坐骑”在川西大山中游荡,去年夏天还驾车沿汶川、茂县、黑水、红原、理县转了一圈;今年即使遭此地震,还是准备再上塔公草原——高原依然美丽![1]震后的痛感只是使我们更能体悟——知识就是力量!而更为重要的是,一个社会要落实并真正实现这一点,还有赖于我们能够构建起一种能致知识四处通达的合理政制。
(本文写就于2008年7月5日,原载《法学家茶座》第23辑)
【注释】
[1]完就此稿投出后,笔者于7月25日至28日驾车再上川西高原,去了康定的甲根坝、塔公草原和丹巴等处——寻求一种蓝天下净土上的“心灵慰藉”。8月18日至20日又驱车从攀枝花去泸沽湖,回程在绕道云南宁蒗、华坪的同时,20日、21日云南盈江分别发生5.0和5.9级地震。从攀返蓉后8月30日攀枝花仁和区又发生6.1级地震。
有关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的文章
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改造,为教师提供了独特的理性思考的力量。这是专业性给予教师履行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强大武器,也让教师在与其他技术专家的竞争中,有力“向”或“为”公众之事加以言说,坚守了教师群体的自由意志空间。但专业知识并不会自动成为教师由教育领域走向公众场合、进行社会批判与改造的武器,教师要摆脱业余者的角色,必须有行动的勇气和自身的道德坚守。......
2023-07-30
对于大学生来说,所谓能力,首先就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知识与能力是成正比的。“笃于务实”就是要尽力去实践。志于成人即学习、思考、实践的方向与目的是成就有用之才。......
2023-11-29
知识并不等于废物,知识其实是一块翘翘板,只要利用得当,它便会弹起来,就会产生力量。可是不能活用的知识,价值有限,这是一切领导者要舍书取人的原因。也就是说,尽管知识和信息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是需要的,但我们必须明白仅有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就是力量”这条长期被人们信守的格言,应该被创新思维的新格言所取代:知道如何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2023-12-06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写作知识。先说狭义的,即供初学用的写作知识入门之类。这靠写作知识,比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组织材料等等,是补救不了的。(二)写作知识是辅助力量,助,先要受助者大致能自立,所以读它宜于在较后期。(三)要把写作知识看作参考意见,不可处处受它拘束。......
2023-08-07
在安逸家庭里生活和舒适环境下工作的幸福中的人们,应该为灾区做些什么呢?单位派员赴灾区支援暂时轮不上,儿媳俩就捐出1500元。当从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消息后,被温家宝总理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的情景所感动。他于16日携带近2万现金,买即日机票,只身赴成都,从都江堰到映秀镇,再奔绵阳市九洲体育馆灾民安置点,冒着多次余震的危险,连续几天几夜到自愿服务站请缨,系着红丝带,帮助搬运救灾物资、搀扶伤员到医疗救护站。......
2023-11-21
标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树立一个好典范,就能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给人以鼓舞、教育和鞭策,还可以激起人们效仿和学习的斗志,同时还可以丰富人的感情,端正人的思想,指导人的行为。假如其他员工知道榜样是不真实的,是虚构的,这比没有榜样还要坏得多。......
2023-12-04
(一)乡镇财政制度管理乡镇是一个社区性概念,也是一个行政性概念。第一类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以集权为主型财政体制。另外,财政包干体制,使宏观调控力度大大削弱,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必须实行分税制。收入来自乡镇范围内组织的各项地方收入,包括乡镇财政预算内收入、乡镇财政预算外收入和乡镇财政的自筹资金收入。......
2023-08-15
人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的美,“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是浑然一体的。它是因为气势与古拙的结合,充满了整体性的运动、力量感而具有浪漫风貌的,并不同于后世艺术中个人情感的浪漫抒发。......
2024-01-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