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质疑罗曼·雅克布逊:揭示《符号中国》中的真相

质疑罗曼·雅克布逊:揭示《符号中国》中的真相

【摘要】:雅克布逊通过对失语症的研究,指出了人类语言发展的两个轴向,即“隐喻和换喻的两极”。

一、质疑罗曼·雅克布逊

很久以来,隐喻和换喻一直是修辞学、语言学、文论乃至哲学等领域里争论不休的难题,而许多研究者将俄裔美籍语言学大师、布拉格学派创立人罗曼·雅克布逊的论断奉为圭臬。雅克布逊通过对失语症的研究,指出了人类语言发展的两个轴向,即“隐喻和换喻的两极”。雅氏的学说的确为我们理解隐喻和换喻本身、理解含蓄意指和元语言及后面将要论述的自然化机制和普遍化机制提供了启示,但是,他的某些含混之处也为我们区分隐喻和换喻设置了障碍。为了指出雅氏的问题,更为了进一步理解隐喻和换喻,我们将雅克布逊的大段原文摘引如下:

失语症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都不外乎我们刚才描述的两种极端的类型。任何失语症状,其实质都是程度不同的某种损伤。要么是负责选择和替换的官能出了毛病,要么便是组合和结构上下文(contexture)的能力受到了破坏。在前一类型的失语症当中,受到影响的是元语言行为;后一类型则表现为维持语言单位等级体系的能力出现退化。在前者,相似性关系被取消了;在后者,被取消的则是毗连性关系。相似性出现障碍的结果是隐喻无法实现,毗连性出现障碍则使换喻无从进行。

话语段(discourse)的发展可以沿两条不同的语义路线进行;这就是说,一个主题(topic)是通过相似性关系或者毗连性关系引导出下一个主题的。由于这两种关系分别在隐喻和换喻当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看来最好用“隐喻过程”这一术语来称谓前一种情形,而用“换喻过程”来说明后一种情形。在失语症当中,这两个过程非此即彼地受到抑制,甚至会完全停滞——这一事实使失语症研究对于语言学家来说特别富于教益。然而在正常的言语行为当中,这两个过程是始终在发挥效用的;当然,如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在不同的文化模式、个性和语言风格的影响下,往往是其中一方——不是隐喻过程便是换喻过程——取得对另一方的优势。

在一次著名的心理学测试当中,人们把一个名词展示给几名儿童,并要求他们说出在头脑里出现的最初的言语反映。两种截然相反的语言偏好在这次实验过程中始终存在:所有回答,不是对刺激物的替换,便是对它的补足。在后一种情况下,刺激物和补足语一起构成地地道道的某种句法结构,往往为一个语句(sentence)。这两种类型的反应被分别称之为“替换型反应”和“谓语型反应”。

对刺激物“棚屋”(“hut”),反应之一是“烧毁了”(“burnt out”);反应之二则是为“是一种蹩脚的小房子”(“is a poor little house”)。这两个反应均为谓语型。然而,第一个反应制造出了一个纯为叙述式的顺序性语境(context),而在第二个反应里则存在与主语“棚屋”相关的双重联系:位置上的毗连性(或句法毗连性)和语义上的相似性。

同一刺激物还引起了下列替换型反应:同言重复“棚屋”;同义词“窝棚”(“cabin”)和“茅屋”(“hovel”);反义词“宫殿”(“palace”)以及隐喻“山洞”(“den”)和“地穴”(“burrow”)。两个词所具有的相互替代的能力便是位置相似性的例证。并且,所有这些回答均在语义相似性(或相悖性)上与主语相联系。然而,该刺激物所引起的换喻式反应,即如“草屋顶”(“thatch”),“稻草”(“litter”)和“贫穷”(“poverty”)等,则把位置相似性和语义毗连性结合起来,并使之形成对照。[2]

从罗曼·雅克布逊对失语症的研究,可见失语症的人存在两种问题:或是找不到选择替换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无法建立相似性、替换型反应、隐喻;或是一句话讲不完整,组织语言的能力丧失,无法建立毗连性、相关性、补足性、谓语型反应、换喻。(www.chuimin.cn)

推而广之,对人类的言语活动、包括使用符号的活动来说,选择和替换的官能依凭相似性关系,即替换型反应,寻找相似性就是隐喻等值的建构;组合和结构上下文(contexture)的能力依凭毗连性、相关性、补足性关系,即谓语型反应,寻找毗连性就是换喻等值的建构。

我同意罗曼·雅克布逊提出的“语言的两个轴向”的论断,为我们追寻语言的意义演变提供了很好的原则与方法,但是他的某些具体论述却存在问题,混淆相关命题:

问题一是,在他的例子中,他认为棚屋与贫穷是换喻的关系,而我认为贫穷是棚屋的含蓄意指的所指,如图4—1,在某种语境中贫穷与棚屋是隐喻关系。

图4—1

问题二是,雅氏认为选择和替换的官能,即替换型关系的隐喻,影响的是元语言行为,而我认为替换型关系的隐喻影响的是含蓄意指行为,因为隐喻对应着含蓄意指。影响元语言的应该是换喻。

问题三是,相似性和毗连性是针对词项(符号)之间的语义关系而言,还是针对位置关系而言,雅氏忽而言白,忽而说黑,引发歧义。我认为,所谓相似性或者毗连性是针对词项(符号)之间位置关系而言,也即针对词项的语法功能、结构功能、叙事功能而言,语义上的相似或相悖并不能区分隐喻或换喻。或者说,相似性主要指两个词(符号)所具有的相互替代的能力,在位置上具有相似性,语义上可以相似但也完全可能相悖,与类似体[3]对应。毗连性主要指两个词所具有的相互联结的能力,在位置上具有毗连性(或句法上毗连性),与邻接段对应。在正常的言语行为当中,相似性使隐喻得以实现,毗连性使换喻得以进行。隐喻体现的是替换的关系,即替换型反应,与类似体相对应;换喻体现的是补足的关系,一个词项与补足语一起构成某个语句,即谓语型反应,与邻接段相对应。

在我与雅氏不同的这三个观点中,主要的分歧是,在罗曼·雅克布逊那里,隐喻对应着元语言,而我认为与元语言对应的是换喻,当然前提是我们同意罗兰·巴尔特对元语言的界定(有关元语言的概念本书第三章第一节已有阐述),这种观点在其后将要论述的约翰·费斯克那里也会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