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符号中国:能指与所指关系的社会演变

符号中国:能指与所指关系的社会演变

【摘要】:这些例证都说明,同一能指在不同社会语境、文化语境、历史语境中完全可能意指着不同的所指,约定俗成的过程就是在符号的历史演变中将潜伏着不同动机的各种文化特性、社会特性偷偷地塞给符号,改变其所指。西装与婚纱的例子说明,能指与所指的约定俗成关系,既是发展变化的,又是稳定的。

三、能指与所指关系演变的社会

其实,上述从任意性到非任意性,就是符号社会化的过程,是符号贴上文化标签、历史标签的过程。所谓的约定俗成就是符号的社会化,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要受到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历史因素、民族因素、地域因素等等的制约,也即符号的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西装作为一种符号,在西方社会意指着正式场合,然而在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却演绎过截然不同的符号功能,对应过不同的所指——“文革”时期,西装无疑意指着资产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正如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大多是反面角色才穿西装;改革开放初期,西装一反过去,成为时尚开放的象征,人们不分场合争相穿西装,很多行业也都选择过这种样式的服装作为行业制服,一套西装制服似乎是在向社会宣称:我们这个行业改革了。而今天,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西装代表的意义又发生了变化,如果是在休闲场所,一身西装又成了落伍过时的标志。可见,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消费社会,服装遮寒蔽体的原初功能已被弱化,符号功能却被凸显——“性格男装”张扬的是成功男性的魅力,“七匹狼”表现的是多彩人生。多年前,草绿色军装、中山装以及红色装饰等等,都曾经有过不可动摇的凸显的符号意义,都曾经因其符号标志性而影响过我们的生活乃至我们的价值观念。再如“小姐”一词,旧时有钱人家里仆人称主人的女儿为小姐,无疑是尊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曾经以“小姐”的称呼取代“同志”的称呼,显示了一种开放观念和进步意识;“服务员”的称呼在多年前是粗鲁无礼的,而近些年在餐馆里对女服务员大喊“小姐”时,对方常常充耳不闻,倒是一声“服务员”能让她应声而至,原因是“小姐”一词又有了新的内涵——意指甚至专指在色情场所出卖色相的女人。这些例证都说明,同一能指在不同社会语境、文化语境、历史语境中完全可能意指着不同的所指,约定俗成的过程就是在符号的历史演变中将潜伏着不同动机的各种文化特性、社会特性偷偷地塞给符号,改变其所指。

当然,符号的这种社会性既有不断变化的一面,也有稳定的一面。比如婚纱就是符号社会化趋于稳定性的一个典型又极端的例子:婚纱虽然也是一种服装,但它凸显的符号功能抹杀了它的蔽体功能,对此社会已经达成共识——它的意义只有一个,只能在一种情况下被穿着,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穿着婚纱去逛商场。符号的标志性作用、社会化因素已经使婚纱“只为了表达意义而非蔽体”[10]。(www.chuimin.cn)

西装与婚纱的例子说明,能指与所指的约定俗成关系,既是发展变化的,又是稳定的。西装作为符号,其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就是不断变化而非一成不变的,20年前我们穿着西装去海边度假是一种潇洒,今天穿着西装打高尔夫球却要被人家笑话;而婚纱的所指却一直都是稳定的,不容挑战的,它永远只能有一个所指——新娘[11]。这也说明了文化的稳定性及其变化发展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