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大学生人际关系:良好态度与心理咨询

大学生人际关系:良好态度与心理咨询

【摘要】: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罗杰斯发现,在与他人的人际交流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表里不一的态度。无条件的接纳还包含着不评价、不判断的态度,这种不判断的态度促进对方的自我开放,增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交流。因为赞同对方也是一种评价的态度,只是这种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

第四节 良好的人际关系态度

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三种态度:其一是对自己对他人要真实;其二是接纳自己和他人;其三是共感他人。

真实性(Realness)

每个人如同一个孤独者,若想与其他孤独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首先要成为真实的自己(Rogers,1961)。真实性又称为非伪装性(Genuineness)、一致性(Congruence),它包含着以下几个含义:

首先,真实性意味着成为真实的自己,即不伪装自己,不戴任何面具,将自己真实地展现给对方。其次,真实性意味着表里统一,即一致性。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罗杰斯(Carl Rogers)发现,在与他人的人际交流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表里不一的态度。表里统一并不意味着将自己所有的想法或感觉都展现给对方看,而是不否认自己的情感或想法,不管它们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且在必要时将它们真实地表达出来。最后,真实性的前提是正确的自我认识。若想把自己真实地展示给对方,就要正确地了解自己;若想做到表里统一,亦需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的感觉或想法。假如一个人非常生气,但他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此时的感受,他所传达的信息与表现出来的情感就相互矛盾,这种表里不一的态度自然会影响人际关系。

接纳(Acceptance)

接纳又称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它意味着并非因为对方的某个行为接受对方,也并非因为对方的某个行为拒绝对方,而是毫无保留地、毫无评价地、毫无条件地接纳对方(Rogers,1961)。无条件的接纳还包含着不评价、不判断的态度,这种不判断的态度促进对方的自我开放,增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交流。无条件的接纳不仅意味着对对方的消极情感、态度、行为不做任何的评判,对对方的积极情感、态度或行为也不给予任何赞同或表扬。因为赞同对方也是一种评价的态度,只是这种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需要留意的一点是,不评价的态度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反应,不评价的态度包含着自由地向对方做出反应,但这种反应没有任何评价成分或道德价值成分。例如对方发表的看法与你不一致时,你可以说“我不喜欢你的这个观点”,这是对对方的观点做出的一个反应。但如果你说“你的观点是有问题的、有误的”,这是对对方的观点的评价和判断,这种评价态度对人际关系非常不利。

接纳不仅是面向对方的,同时也是面向自己的。换句话说,一个能够真正接纳对方的人同时也是能够接纳自己的人,因为一个连自己都不能接纳的人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接纳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真实的。接纳自己也是个体能够保持心理独立的必要条件。一个人若不能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在接纳他人的同时很容易被对方的想法或感觉所连累,任由对方的绝望打倒自己、任由对方的恐惧影响自己、任由他人的愤怒破坏自己、任由他人的依赖使自己失去自我。因此在接纳他人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独立体。

共感(www.chuimin.cn)

由于生长环境和养育环境的不同,以及周围文化的影响,每个人所经验的或感觉到的世界都有所不同。这个经验世界如同拥有这个世界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Unique),因此通过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所看到的事物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从自己的经验世界看对方,我们会有意无意地用自己的经验尺子来衡量对方、判断对方、评价对方,因此我们对他人的了解只能停留在主观的、片面的层面上。但是如果我们走出自己的经验世界,进入对方的经验世界,与对方一起看,并敏感地感受对方的想法或感觉的话,就可以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感觉、现在的想法、现在的行为,而不去评判对方,这就是共感。

共感也包含着对对方的不评价、不判断的态度。评价或判断对方时需要一个标准,而我们自己的观点或标准往往成为判断对方的标准。走出自己的经验世界进入对方的经验世界,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观点或标准,因此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与对方同心感受对方的感觉时,就会对此不加任何的评判。

共感固然重要,但我们对对方的理解如果没有被对方感觉,对人际关系就没有多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将自己所理解的反映出来,从而确认自己的理解正确与否。如果我们反映是正确的,对方就感到自己被人理解,两个人的关系也因此更近一步。

共感还包括重新回到自己的经验世界。如果我们始终停留在对方的经验世界,就会混淆自己与对方的感觉,失去自我。所以真正的共感包括需要理解对方时完全进入对方的经验世界与对方一起看,之后又重新回到自己的经验世界,这样才能使自己不仅能够正确地理解对方,同时也不至于让对方过度影响自己。

【注释】

[1]延文禧.双人对话.首尔:学志社,2004:125-129.

[2]图1-2~1-6引自Joseph Luft.An Itroduction to Group Dynamic.Permission of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19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