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大学生人际关系:幸福人生的维C

大学生人际关系:幸福人生的维C

【摘要】:引言人际关系:幸福人生的维C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作为社会的一员,人自始至终离不开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动力。由此可见,人际关系是决定一个人健康与否、成功与否、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此书旨在与大学生朋友一起探讨通往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之府第的交往法则,为成就大学生的幸福人生助一臂之力!

引言 人际关系:幸福人生的维C

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如果我们在此将“道”解释为“人际关系之道”,可以想象人际关系多么重要。作为社会的一员,人自始至终离不开人际关系。从家人到朋友、同学、老师、异性、上司、下属、配偶等,人的一生在不断的人际关系中度过。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精神世界也得以充实。正如瑞士的精神科医生特鲁尼尔(Paul Tournier,1983)所说,每个个体都需要某人倾听自己、理解自己。人们至少需要一个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人,否则无法在这个世界上正常地成长、发展,无法度过充实的一生。

人际关系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动力。存在主义疗法的创始人弗兰克尔(Victor Frankl,1978)是个犹太人,在“二战”期间曾被德国纳粹监禁在集中营里饱受痛苦,也目睹了自己的同胞受尽苦难,最后死在集中营里。获救后的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亲身体验,得出了以下结论: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只要知道有人在爱惜自己、关爱自己、惦记自己,人们还是能够坚持下去的。美国的心理学家格勒曼(Daniel Goleman,1995)通过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将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分两个组进行研究,其中一组的病人除了每天接受医院的治疗外,每周两次聚在一起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诉说他们的症状、治疗带来的痛苦和不便、对曾经健康的回忆、对家人和经济负担的担忧、对死亡的不安等各方面,患者可以自由地交谈任何一个自己想说的主题。而另一组只接受医院的治疗。之后的追踪研究表明,定期进行交流的那一组患者比另一组患者普遍多活了一段时间。(www.chuimin.cn)

对于大学生来说,人际关系尤为重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Erikson,1968)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阶段性,而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危机(Crisis)需要个体去解决。危机也可以称为人生的转折点,个体若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够解决该阶段的危机,就能够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大学生正值人生的第六个阶段(18~35岁),处于成人期的初期阶段(Young Adult),这个阶段需要解决的危机是亲密对孤独(Intimacy vs.Isolation),即学会怎样与他人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若在这个时期没有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即使年长了也不懂得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将在孤独、疏离、乏味的状态下度过余生。由此可见,人际关系是决定一个人健康与否、成功与否、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人说,五谷杂粮养万种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似乎让人难以理出头绪。其实,经过许多人际关系大师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有道可循。此书旨在与大学生朋友一起探讨通往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之府第的交往法则,为成就大学生的幸福人生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