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史上,张作霖无疑是个风云人物。张作霖纵横官场沙场,长袖善舞,其处事风格及用人识人之术,颇值得今人借鉴。当晚张作霖亲自执法。当时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是第三旅的旅长,第三旅是独立旅,是张作霖的王牌军。不得已调头来,想乞援于张作霖。为缓和内部的紧张恐惧心理,张作霖举行了一次庆功宴。......
2024-05-18
三、熊廷弼:明末官场的一个异数
熊廷弼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的遭遇其实代表了明王朝的遭遇,他的悲剧就是明王朝的悲剧。
熊廷弼画像
熊廷弼是明末官场的一个异数。
我们来看看他的经历:一个放牛娃,最后当到了一品高官;一位科举进士,主要从事的职业却是战争;一向饱读圣贤之书,却脾气暴躁、出口脏话;一肚子良谋妙策,却几乎从来不被朝廷采纳;一度受到皇帝器重,被授予尚方宝剑的将领,最后被皇帝传旨砍头……
熊廷弼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的遭遇其实代表了明王朝的遭遇,他的悲剧就是明王朝的悲剧。
熊廷弼家世居南昌灌城乡,也即最早的南昌城所在地。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只能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好在他天赋极佳,和胡俨一样,嗜好读书,学习成绩非常不错。那一年他参加省里考试,获得第一名,第二年考进士又一举中榜。
考中进士,光明的人生之路就在他眼前展开了。可是,他身处大明王朝风雨飘摇的末世,等待他的,却是凶险万分的现实。
起初,他“以能擢为监察御史”——他的工作能力一下就被看中,当上了一名中央的纪检官员。当时,随着后金(也即后来的清朝)势力的快速崛起,明王朝的北部边疆辽东一直吃紧,朝廷派了重兵驻扎那儿。为了掌握那儿的情况,熊廷弼被派去辽东巡按,也即检查工作。发现辽东巡抚赵楫和总兵官李成粱欺君罔上,冒功领赏,他眼里揉不得沙子,立马上书弹劾。可那两人和皇帝身边的近臣关系密切,私交复杂,熊廷弼的弹劾报告递了上去,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但这并没有打消熊廷弼积极建言的热情,他对于辽东边防守备又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回皇帝下诏,对他进行表扬。
在辽东巡察几年,他不收贿赂,不事姑息,严格监督,使边军“风纪大振”。
熊廷弼虽从科举出身、文官入仕,但从其性格脾气和人生兴趣而言,完全是一介武夫。他长得人高马大,且“有胆知兵,善左右射”,即是说,他胆量大,懂兵法,能够像古代名将高手那样,射箭左右开弓,说明个人武艺也很出色。同时,他脾气很犟,性子刚烈,炮仗脾气,一点就炸,还喜欢张口骂人,这些,都丝毫不像文人特性。人家说,性格决定命运,以后,熊廷弼的人生命运就与他的爱好与性格紧紧联系在一起。
1619年,明朝大军与清军进行了著名的萨尔浒之战,这场战争由明朝发动,意在一举歼灭清军实力。但事实上,由于政事糜烂、军队腐朽,兵部侍郎杨镐亲自指挥的20多万(号称47万)明军与数万清军对决,遭到惨败,明朝从此彻底丧失了在辽东的军事优势,处处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战前,熊廷弼就提出与杨镐截然不同的军事策略。战后,熊廷弼被起用,而且,皇帝“赐尚方剑重其权”。他受命后,斩逃将,诛贪将,祭祀死难将士,同时造战车,治火器,修筑城池,加强守备。努尔哈赤一度亲自率兵攻打沈阳,熊廷弼督阵坚守,将其击退,辽东边防总算稳定下来。(www.chuimin.cn)
古代上方宝剑照片
山海关景色
但由于熊廷弼不善官场周旋,性格刚直,批评他人毫无遮拦,几乎把朝廷官员得罪一空。那些大员们逮住机会就对他进行攻击,甚至造谣污蔑,皇帝也无法断定是非曲直,熊廷弼在前线的事业几起几落,最后竟毁于一旦。
熊廷弼第一次遭到排挤是提出与杨镐不同的军事战略主张,被杨镐排挤到南直隶去做督学。在任上,他严明有声,却与巡按御史闹矛盾,两人相互向皇帝告状,结果双双遭到处理。杨镐兵败,他取代杨镐担任前线军事总指挥,使边防守备明显见到成效,努尔哈赤并无可乘之机。但是,熊廷弼原先视为的朋友后来又因故结怨的宗文、刘国缙均借故攻讦熊廷弼,宗文借在吏部负责考核官员职责之机,诋毁熊廷弼,说他“军马不训练,将领不部署,人心不亲附,刑威有时穷,工作无时止”,还鼓动其他人向上面告熊廷弼的状,意在将熊廷弼赶出辽东。
杨镐叔父联手不喜欢熊廷弼的朝臣如御史冯三元、大学士顾慥、尚书姚宗文等上疏弹劾熊廷弼,说他假名增税,勒索小民,声言筑城御敌,实是误国欺君。明熹宗哪里明白这其中的底细,看见弹劾熊廷弼的奏章如此之多,龙颜大怒,下诏将熊廷弼下狱。是东林党大臣杨涟出手救援,才免遭一死。
熊廷弼被革职查问期间,朝廷用袁应泰驻守辽东,结果不到一年时间,辽东首府辽阳、重镇沈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
朝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再度起用熊廷弼,却同时任用王化贞为巡抚。王化贞“素不习兵”,却好大喜功,轻敌冒进,策划以六万军队、三个月荡平后金的战役,结果自己竟被全歼,山海关以外全部为敌方所占领,以至京师震恐,有些官员们甚至将家财偷偷运往南方,他们连京师能否坚守都没有信心了。
辽东彻底失守,熊廷弼和王化贞作为前线指挥员,被朝廷逮捕候审。东林党人杨涟和左光斗上书为熊廷弼诉冤,大宦官魏忠贤为陷害打击东林党人,竟不追查王化贞罪责,反而将熊廷弼杀害,并且“传首九边”(也即将他的头颅用快马在边疆传递,展示给将士们看)。熊廷弼死后还遭此奇辱,古今罕见。
袁崇焕画像
熊廷弼的遭遇,和比他略晚被冤杀的名将袁崇焕十分类同,不是死于前方敌人的刀剑,而是死于后方同僚的谗害,死于残酷无情的窝里斗,他们用尽心血换来的稍稍安定的军事局势被白白毁弃和葬送,可谓惜哉,亦可谓惨矣!
清政权安定天下后,回顾与明朝的军事斗争历史,有很多深切的感慨。乾隆皇帝读熊廷弼死前给明朝皇帝的奏疏和其一些个人书信,犹觉其“凛凛有生气”,称赞熊廷弼“材优干济,所上封事语多剀切”,“晓畅军事,为明代巨擘”。他甚至写下这样的批语:“观至此(指熊廷弼的事迹)为之动心欲泪;而彼之君若不闻,明欲不亡得乎?”
确实如此,明朝灭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有关文化青云谱的文章
在民国史上,张作霖无疑是个风云人物。张作霖纵横官场沙场,长袖善舞,其处事风格及用人识人之术,颇值得今人借鉴。当晚张作霖亲自执法。当时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是第三旅的旅长,第三旅是独立旅,是张作霖的王牌军。不得已调头来,想乞援于张作霖。为缓和内部的紧张恐惧心理,张作霖举行了一次庆功宴。......
2024-05-18
“奥廷诉奥廷案”[36]是于1954年由富德法官审理的合同纠纷案件。奥廷夫人在得知该情况后找到奥廷先生协商两人的纠纷问题。初审以及上诉两次庭审均根据纽约州的法律驳回了奥廷夫人的赔偿请求,支持了奥廷先生的申辩。但该案的争议是奥廷夫人在英国提起的诉讼是否会使协议失效,从而使其丧失获得生活费的权利,即关于奥廷先生履行义务的争议。......
2023-08-17
李自成攻克潼关一战发生在崇祯十六年10月,这是明朝末年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战争。至此他已成为明末群雄中之魁首,承担起最后推翻明王朝的重任了。此时,明朝军队在中原战场已连遭5次惨败,军力大为削弱。刚愎自用的崇祯帝也一心要找李自成算账,于是丧失理智一再严令孙传庭出关作战,甚至以杀头相威胁。李自成兵进潼关九月十四日,义军同官军接战于郏县。进城的起义军与官军在潼关城内展开激烈的巷战。......
2023-09-18
讲演票价比梅兰芳戏票还高的民国奇才以一袭破旧的马褂、一顶瓜皮小帽压着的长辫,以及关于缠足、纳妾等奇谈怪论闻名的旷世怪杰辜鸿铭,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东西南北人”。一度,辜鸿铭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代名词。当时听梅兰芳的戏,最高票价不过一元二角,而他的门票则售两元,其风光之至可见一斑。......
2024-05-18
安第斯熊是这里体形最大的动物居民之一,它们以前也被称为眼镜熊。已故的迈克尔·邦德创作《帕丁顿熊》的灵感就来源于这种野生动物。安第斯熊又被称为“眼镜熊”,因为它的眼睛周围有一对像眼镜一样的白色的圈体形较小的安第斯熊有爬树的习惯,甚至会在树杈上筑巢。安第斯熊生性通常比较孤僻,它们活动范围很大,经常独来独往,以避免种群内的竞争,但它们并没有领土意识。......
2023-10-16
吕翼曾任过机关秘书,任过报社副总编辑,这些身份使他近距离地接触了大量官场上的人和事。小说主人公调研员老冯已退居二线,开会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一天,他接到办公室电话通知,让他参加一个会议,这对在单位已渐无人问津的老冯来说,犹如被扎了一针兴奋剂。......
2023-12-02
吃官,市场化的吃法不算,比如专门定制官员消费品的,特制烟特制酒,甚至制作专门的官礼,专门编印给官员看或者摆书架的书。真正吃官,而且吃得特别肥的,是专做官家工程的。凡是吃官的,当然都是民营企业,但都是有来头的民营企业。因此,凡是能吃官的地方,必有官吃,没有官吃,吃官的一般是吃不到肥肉的。官场传说,交通部门的官员是高危行业,落马快,河南一地接连三个交通厅长前赴后继,相继锒铛入狱。......
2024-01-20
相关调查显示,在五种感觉中,视觉产生的感受比例为37%,居于首位。(一)视觉色彩的应用色彩作为无声的有力力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理,不同的色彩搭配会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思想。设计师为突出熊本县特色,在熊本熊身体上使用了熊本城的主色调黑色,并在两颊使用了萌系形象经常使用的腮红。全身大面积的黑色突出了脸颊上的腮红,将熊本熊的憨厚可爱形象放大,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今,在各大商场、服装上都能看到熊本熊形象。......
2023-08-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