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温峤将军的重要军事活动及功绩-文化青云谱

温峤将军的重要军事活动及功绩-文化青云谱

【摘要】:当王敦果真起兵时,温峤处置果断,延缓了王敦的进军步骤,为等待援军争取了时间。温峤最重要的军事活动是平定苏峻叛乱。温峤建议推举军力最强的荆州刺史陶侃为讨伐盟主,重新号召军队,与苏峻再战。苏峻叛乱期间,温峤被任命为江州刺史,担任着和桓伊同样的职务。温峤出征的渡口此后被人叫做“将军渡”,因为他的军职是平南将军。

三、温峤将军与将军渡

将军渡,别看如今已经不复使用,但它却是青云谱区一处有着丰富历史蕴含的地方。

历史看似由一系列偶发事件组成,其实不然。只要翻开史页细细搜寻,我们时常能够发现,许多相隔甚远看似无关的事件,在历史的土层下面,它们的根系都紧密相连。我们现在要讲述的这个人,他之所以能进入历史的视野,进入青云谱的区志,进入我们的笔下,其源流可以上溯至很远很远的年代……

这个人物的名字叫温峤,是东晋王朝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

温峤属于高干子弟。他的祖父是太守(即今天地级市的市长),叔祖父官位更高,做到了司徒——这个级别是部长以上了;温峤的父亲也官至太守。

将军渡——昔日战舰成行,甲矛映日;今日风平浪静,和谐如画

这样的家庭出身,温峤受到的教育自然非常好,史书上说他“性聪敏,有识量(见识和气量),博学能属文,少以孝悌称于邦族”。不仅如此,他的风度仪表也为人们所艳羡,所谓“风仪秀整,美于谈论,见者皆爱悦之”。如果是在和平年代,他这样的人恐怕会和中国古代许多文人一样,走一条一边做官一边写诗最终在文坛上成名成家当一位诗界大腕的道路。可是,他却偏偏生于一个充满战祸的动乱年代,而他又有着匡济之志,因此,这样一个教养深厚温文尔雅的人,他在历史上竟是以征伐平定的事业成就勋名——历史之吊诡处往往就这样体现出来。

像晋怀帝画

有人总结他的一生,计有四大功劳,全部与军事斗争有关:

为抗击北方胡族的名将;

奉使劝进,建拥立之功;

平定王敦之乱;

平定苏峻之乱。

东汉尤其是三国以来,战乱频仍,人口锐减,造成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统治者对居于北方和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招诱,吸引他们内迁,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

司马氏篡夺了曹魏政权后,仅仅传到第二代,在傻子皇帝司马衷手上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八王之乱”,给晋王朝的统治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晋怀帝继位后,中原地区发生了连续三年的旱、蝗等自然灾害。匈奴贵族刘渊率先起兵反晋,自称汉王,后又称帝,与晋王朝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其他少数民族也纷纷拥兵割据,建立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晋怀帝五年,匈奴兵攻陷西晋都城洛阳,俘虏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人;后又攻陷长安,晋愍帝出降,西晋灭亡。由于晋怀帝年号为“永嘉”,这一场战乱又被称为“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造成大批中原世族纷纷南迁,晋朝首都也迁至南京,是为东晋。东晋的建立使得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第一次移向长江流域

中国古代战争图

在五胡乱华的时候,汉族士族进行了强烈的抵抗。当时著名的抗胡将领叫刘琨(他和祖逖一起创造了“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是温峤的姨夫,当时担任平北大将军。刘琨是抗胡斗争的一面旗帜,温峤是他的重要助手之一。(www.chuimin.cn)

晋愍帝投降后,刘琨派遣温峤南下建康(即南京),劝晋王司马睿即帝位。温峤不负重任,慷慨陈词,举朝瞩目,获得满朝公卿大臣们的赞许。

当然,司马睿能够当上皇帝,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实力大臣的支持,其中支持最力的是王氏家族,包括丞相王导、大将军王敦等。司马睿既当了皇帝,又害怕王家主宰朝政,自己会成为傀儡,于是采取限制世家大族势力以强化皇权的措施,结果引起大将军王敦的叛乱。

王敦叛乱,已在温峤预料之中。他事先提醒朝廷预作准备,并和另一位大臣谋划了平乱之策。当王敦果真起兵时,温峤处置果断,延缓了王敦的进军步骤,为等待援军争取了时间。最后,他指挥部队击败王敦,王敦被下属击杀,叛乱终被讨平。

温峤最重要的军事活动是平定苏峻叛乱。

苏峻之乱,起因和王敦相似。朝廷主政的庾亮当时最为疑惧的是手握重兵的历阳内史苏峻,便借苏峻私自隐藏逃犯的罪名调他回京。苏峻自知回京之日便是被剥夺兵权之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造反。温峤开始并不赞同庾亮的做法,多次写信劝止庾亮。可一旦苏峻起兵后,温峤便坚定地参与平定叛乱的斗争,而且,主要的谋划指挥,全部出自温峤。

陶侃画像

当时,朝廷军力远不敌苏峻,京师建康城竟然被苏峻攻破。庾亮等一干人惶惶不知所以。温峤建议推举军力最强的荆州刺史陶侃为讨伐盟主,重新号召军队,与苏峻再战。

那陶侃是后来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祖父。由于他不是贵族出身,尽管军功昭著,一直以来却不被信用,同样遭到庾亮猜忌。这时,温峤“美于谈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他以陶侃之子陶瞻被苏峻部下所杀为由头,劝陶侃“进当为大晋之忠臣,参桓文之义,开国承家,铭之天府;退当以慈父雪爱子之痛”,终于说动陶侃出兵。

平叛当中,苏峻军队战斗力强,朝廷大军“屡战失利”,温峤的部队已到弹尽粮绝的地步,不得不向陶侃借粮。陶侃顾虑作战不利,影响自己的后路,提出先行撤军,等重新积聚力量再做打算。温峤再次发挥了他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力,晓以利害,劝说陶侃。他说,今日讨伐犹如骑上虎背,不可中途而下。大家都在讨贼,你一个人撤军回去,会影响大家的信心,导致局面不可收拾。局面一坏,众人将把责任归罪于你,说不定以后要起兵讨伐你呢。说得陶侃无言以对,“乃分米五万石以饷峤军”。

后来作战,陶侃以主帅身份率军和苏峻对阵。苏峻为激励士气,摆酒宴犒劳将士,结果自己喝醉了,从马上摔了下来。陶侃手下一名将领拍马向前,将苏峻斩杀,这次叛乱又被平息。

苏峻叛乱期间,温峤被任命为江州刺史,担任着和桓伊同样的职务。到了地方,他首先亲自去祭拜徐孺子的墓,表现了尊敬名人、尊重文化的“德化”行为。他管理地方,“甚有惠政”,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官。死后,安葬于豫章。朝廷想把他的坟墓迁回建康,陶侃上书给朝廷,“愿陛下慈恩,停其移葬,使峤棺柩无风波之危,魂灵安于后土”。意思是希望不要移动温峤灵柩,好让其魂魄得以安息。后来,连陶侃也死了,温峤的坟墓还是被儿子们迁回了建康。

温峤在江州任上,曾从南昌城南的赣江渡口率军出征,当时,东晋皇帝还写了一首诗给他壮行,诗曰:

大将南征气势豪,十万貔貅举战刀。

风吹雷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神龙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班师得胜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温峤出征的渡口此后被人叫做“将军渡”,因为他的军职是平南将军。后来,南宋时期岳飞任洪州镇抚使,讨伐马进时也是从这个渡口出发的。将军渡,别看如今已经不复使用,但它却是青云谱区一处有着丰富历史蕴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