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儿子似懂非懂的样子,诸葛亮解释道,精神上的寄托,完全是属于你私人灵魂深处的东西。诸葛亮告诉儿子:“匆忙的生活使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好的、值得欣赏的东西,只有当你找到寄托你心灵的处所之后,你才能有余情去欣赏这世界可爱的一面,才有机会去享受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2023-12-05
人人都需要健康的普通人心理
有个将红未红的演艺人员,每次出门,不管清晨或夜晚,不管室内或室外,总是戴着一副宽边大墨镜。据她自己称是怕被别人认出,担心受到粉丝们的骚扰。事实上,隐藏在那副宽边大墨镜底下的,是一颗渴望受到关注的心灵,大墨镜遮住的不是害怕被别人认出的脸,而是左顾右盼,巴不得引起路人注视的忐忑。这位年轻的演员最后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原因是到了后来,误以为自己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她,即使晚上睡觉都必须戴着墨镜才能安心地睡着。
也许听起来这个让人悲伤或者啼笑皆非的故事仅仅是个特例,似乎只会发生在比较容易迷失自我的行业里。其实不然,这个“墨镜情结”或多或少都潜藏在我们某个幽暗的心灵角落。它掩盖的或许是怀才不遇的过度自我,或许是寻求肯定的不安全感,或许是容易受伤的敏感心灵,或许是不满意自己的深度挫折。总之,在我们心里的某个幽微之处,总有一个细小的声音在那儿左右了我们的心跳速度、呼吸方式、选择结果,甚至看待自己的角度。
在这么一堆足以影响我们活着的方式的细小声音中,有个比较常见而且威力巨大的“魔音”,它源自我们比较特殊的成长背景——一个对成功定义相对狭窄的社会。自小,父母师长谆谆教诲我们人不能甘于平凡,要成大事、立大功、创大业(赚大钱),我们因此被教导要努力穿越狭窄的成功之门,但凡无法穿越那狭小门框的特质或成就,都不容易得到赞赏和鼓励。
这个“魔音”就是一种过度膨胀自己、过度自我认同的假象,是比较常见的现代人“毛病”。病根和整个社会的价值认同有绝对的关系。你只要随手翻阅一本杂志,通常会看见占据最多版面的大半是对成功人士的介绍,而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拥有成功的事业、众多的财富、名车、华厦,而且,在讲求轻、薄、短、小的现代社会,一夜致富、瞬间成名的故事,更有如灰姑娘的水晶鞋般被人们梦想和推崇。因此,当我们翻看成功人士的传奇故事时,“有为者亦若是”的雄心壮志便油然兴起。如果这个冲击只是激励我们更努力、更用功那是最好,可如果这个冲击让我们热了脑袋看不清现实,一相情愿地为自己设下超过自身所能达成的期望值,那么就会将自己推进一个让身心都陷入困窘的境地。
在一份针对全国12所高校、超过3 000名涵盖文、理、农、工、医的大四学生的调查报告中发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面对就要来临的职业生涯时,最大的障碍是不知道如何处理挫折和失败。而引起这些焦虑情绪的主观因素来自于个体认知偏差和挫折承受力较差两个方面。
这份报告让人忧心之处是,调查结果显示竟然有4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倾向于把失败归结为外部因素,认为自己遭受挫折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客观环境”,而不是内部因素的“自我的能力不足”,也就是“这事儿可不赖我”的合理化心理,是“时不我予”,是“非战之罪”。有的专家解读这份调查结果认为现代的年轻人比以往更有自信,可是有更多的专家却担心这是缺乏自省和承担责任的能力的表现。(www.chuimin.cn)
没错,相信自己、期许自己成为人上人,是一个重要的人格特质,是积极而乐观的。可是如果期望值和现实之间落差过大,或成为一种近于偏执的自满,那么内心深处对自己失望的结果就很有可能转化为责怪他人和环境的借口,不仅会变成拒绝面对现实的人,还会导致眼高手低、夸大其词、愤世嫉俗、尖酸刻薄、幸灾乐祸等等让人讨厌的负面性格。
此外,随着我们逐渐长大,经历了生活的跌宕起伏,认识了自己的才智极限,也理解了世事的无法捉摸之后,有一天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成为“人上人”是如此的不易和困难。自此,在我们幽微的心灵角落开始出现挣扎,我们不愿意相信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其实、居然、结果只是个平凡的人。这个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随着年龄越大、社会化程度越深、现实越严酷而加大,最后终于成就了不快乐的自己。到头来,没有人对我们不满意,只是我们自己对自己不满意!
Alison Willcocks,一位英国教育工作者,在她长达400页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研究论文中,对自古以降中国哲学家的精神作了这么一句脍炙人口的总结:“If you love something, set it free. If it comes back to you, it is yours; If it doesn’t, it never was.”(如果你喜爱某件东西,就请让他自由;如果自由了,他仍然选择回来,那么他永远就是你的;如果自由了,他不选择回来,那么,他从来就不属于你)。Alison Willcocks认为这段话充分表现了中国思想家对事物所持有的“无为”和“放手”的精神,因而让她十分感动和受启发。
关于放手,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喜爱一件事情、一个东西,学会放手、让它自由,初始虽然难过,但毕竟容易穿过;可如果我们挚爱的是一个人,真的要放手让他自由,除了需要勇气,还得承受巨大的失落和煎熬,所幸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但如果这个需要松绑放手的是自我囚禁的心灵,是雄踞理性高塔的判官,是不切实际对自我认同的假象,那么要让它自由不仅需要更大的勇气,还需要智慧和恩慈去实践它。
“降低我的最高承压点”是心理学家为如何学会放手所开的处方。“我很能承受压力”这句话在今日的职场中看起来是个优点,我们认为一个人在迈向卓越的路上承受巨大的压力是值得鼓励的,也有许多书籍和训练课程教导我们如何处理压力和提高抗压性,结果弄得我们能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理性上是咬着牙度过了,可是身体和情绪却因过度负荷而露出了马脚。
因此,试试看降低一点儿自己的最高承压点,让陈义过高、要求完美的判官放自己一马,承认宇宙中有更高的主宰,接纳自己确有弱点和不足之处,允许自己是个普通的平凡人,学习在舞台下为台上的表演者拍手叫好,当你自得地在阴凉快意的观众席上欣赏人生的舞台剧时,会发现相较于舞台上大汗淋漓的表演者,自己或许才是这出戏里最核心和灿烂的角色。
有关先斟满自己的杯子:珍藏版的文章
看着儿子似懂非懂的样子,诸葛亮解释道,精神上的寄托,完全是属于你私人灵魂深处的东西。诸葛亮告诉儿子:“匆忙的生活使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好的、值得欣赏的东西,只有当你找到寄托你心灵的处所之后,你才能有余情去欣赏这世界可爱的一面,才有机会去享受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2023-12-05
而乔布斯的品牌之道对于个人最大的启示就是:极简、极简再极简,竭尽全力搞出你自己的极简代表作。大家都在做,你也跟着做,累死累活,回报却少得可怜,只够维持你过一种混吃等死的生活。只是迟早有一天,生活会让你明白,与其混吃等死,不如放手一搏,不如向死而生。......
2024-02-01
第二天,丘吉尔敲开了母亲的家门。詹妮又要结婚了,而这时候,丘吉尔再次当选英国首相,他正在指挥着反对德国纳粹的伟大战争。面对家庭的变故,丘吉尔没有回避矛盾,他用自己大海一样的胸怀和至柔的爱,适应了两个比自己还年轻的新爸爸。家庭是社会的分子,要想适应社会变化,就必须要先适应家庭变故。......
2024-01-22
冲出自卑自怜的沼泽自卑是心灵的麻痹药心理学认为,自卑是一种因过多自我否定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属于性格缺陷的一种。一般认为,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气质抑郁、性格内向的人大都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趋向,而且不容易将这种消极体验及时予以宣泄或排解。而且,由于自卑的人大多孤僻、内向、不合群,常常把自己孤立起来,与他人缺少心理沟通,所以容易导致心理活动走向片面。......
2023-12-01
拥有自己的事业 ——多一条快乐通道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教导下长大的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接触到“unhappyhousewife”这个观念时,着实没法理解。弗里丹把这个问题称为“一个没有确切名字的问题”。这个书名后来成为了美国文化中一个标杆性的词汇,专门指没有自己头脑和感情、一切以丈夫为中心、只知道迎合丈夫的芭比娃娃式的妻子形象。例如,很多女大学生的首要目标是“嫁得好”,对自己的学业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根本不重视。......
2024-10-22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一百万少女未婚先孕;瑞典有57%的男中学生和46%的女中学生有性行为经验。然而,现实是无法回避的,婚前性行为已越来越被人们默认,许多人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们似乎能容忍一个男性与多个女性发生性关系,而不能允许女性有越轨行为,这是一种男女不平等的表现,是极不公平的。作为女性需要自重、自爱,阻止婚前性交合的发生,因为到头来,最倒霉的是女性自己。......
2023-08-08
骨子里的温柔我曾经在某个充满结婚气氛的六月写了一篇《在爱里接纳不公平》的文章,鼓吹作为现代女人要学会拥有温柔可人的特质。这些“尽可能”就是一种情愫,一种因为爱而不忍伤害的情愫。因此,如果我们在两人的爱情关系中把“不忍伤害”的温柔心情去掉,那么在激情过后自然就没有什么可资留恋的了!......
2024-07-17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保持对生活的激情,永远让炽热的火焰燃烧,并且保持这种高昂的斗志,赢得这一切,就赢得了世界。气场拥有者对生活和工作充满了激情,他们从不抱怨别人和生活、工作的环境,一旦选择了自己的事业,就会满怀激情地投入进去,用热情融化前进途中的困厄、障碍,他们是真正拥有世界、拥有快乐的人。人可以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没有功成名就的事业,但不能没有激情。......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