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肾癌的放化疗护理肾癌又称肾细胞癌,高发年龄为40~65岁,男性多于女性。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后引发肾癌。......
2024-07-15
第四节 胰腺癌的放化疗护理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65岁以上人群高发,但是也可发生于年轻患者,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胰腺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常常错过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给治疗带来困难。
一、疾病相关知识
【常见病因】
1.吸烟。
2.饮食:食物中含有大量脂肪与胰腺癌的发病有关。
3.糖尿病。
4.慢性胰腺炎。
【常见症状】
1.腹痛:部位在中上腹,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
2.黄疸:伴皮肤瘙痒,尿呈浓茶色,大便可呈陶土色。
3.消瘦乏力。
5.胆道梗阻者,血清胆红素(主要为直接胆红素)可显著增高,碱性磷酸酶升高,部分病人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呈糖尿病曲线。
【常规放疗方法】
1.术中放疗用10~20M V高能电子线,在充分显露肿物,尽可能切除肿瘤,移开周围正常组织情况下,准确将相应限光筒置于肿瘤上,一次大剂量照射15~25G y,照射时间约4~6min。
2.体外放疗主要用于术前及术后(包括术中照射后的体外追加放疗),也用于晚期胰腺癌已不宜手术的姑息性治疗。用10M V的X线,腹前一野加两侧野等中心照射,每次180~200c G y,每周5次,剂量40~60G y/4~6周,可连续治疗,也可分段治疗。
【常规化疗方法】
1.常用化疗药物: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卡莫司汀等。
2.系统性化疗:化疗方案主要有:FAM(5-F u+A D M+MM C)方案,FA B(替加氟+卡莫司汀+阿霉素)方案,MA(丝裂霉素+表阿霉素)方案。
3.区域性化疗:区域性化疗,就是通过胰腺主要的供血动脉给予高剂量的化疗药物,使化疗药物直接进入胰腺癌组织;并可明显减少全身的毒副作用,增加化疗药物的用量;使化疗药物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化疗的效果。
二、放、化疗毒副反应处理
【放疗并发症及处理】
最常见的胰腺癌放疗副作用是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肠道受到照射时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严重时还会因为肠道水分吸收能力减弱而出现腹泻;一般选用胃动力药物如胃复安、吗丁啉等减轻恶心,止泻药减轻腹泻,必要时需输液以减轻因为腹泻造成的水分大量丢失和电解质的紊乱。
【化疗副反应及处理】
1.骨髓抑制:目前绝大多数化疗药都有这一副作用,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甚至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均减少。一般在化疗后的1~2周最明显,3~4周可恢复正常,若反复化疗抑制严重可能时间更长。
2.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一般分急性反应和迟发反应,前者用药即出现停药后即好转。后者是用药后一周或更长才出现。
3.脏器损伤:几乎所有的化疗药都有脏器损伤,肝肾损伤是最常见的脏器损伤,其次是某些药物的特殊副作用,如阿霉素类的心脏毒性;辛碱类的神经毒性;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的膀胱炎;平阳霉素的肺纤维化等。
4.脱发:一提到化疗人们就会想到脱发,其实脱发影响美观并不影响治疗的进行,而且再生后发质比原来更好。(www.chuimin.cn)
5.局部坏死:有些化疗药具有很强的刺激性,输注时可造成静脉炎沿血管走向出现发红、疼痛、变硬、栓塞等,如不慎渗入皮下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甚至溃烂坏死。
6.其他:有些药物可引起不孕不育,听力减退,色素沉着和骨质疏松等。
三、放化疗护理
【放疗患者的护理】
1.控制呕吐:因腹部放疗几小时后患者会感到不舒服。一般治疗后1~2h再吃饭,呕吐会轻一些。如果呕吐持续时间比较长,则应服一些止吐药。止呕吐药应在治疗前1~2h内服用,即使有时感到没问题也应服用。
2.如果每次放疗前都感到胃不舒服,那么这种恶心呕吐是由于焦虑引起的。可以试着在每次去放疗前吃点零食,这样也许可以帮助在放疗前放松自己。看看书,听听音乐,干一些喜欢的事会有助于缓解情绪。也可以每顿饭吃得少一些,多吃几顿,每次吃饭细嚼慢咽,不要吃油炸的、油腻的,两顿饭之间喝点凉的饮料,吃一些清淡的、别太烫的食物,对于严重的恶心呕吐,可以多喝些营养丰富的汤以及更清淡的食物。
3.控制腹泻:腹泻一般会在腹部放疗的第三、四周出现。放疗开始后可以多吃一些纤维含量少的食物以预防腹泻,少吃生的水果蔬菜,豆类、卷心菜以及所有的谷类也都要少吃。
(1)刚开始腹泻或感到要腹泻时,应多吃些流质饮食(水、清茶、苹果酱、稀的肉汤)。
(2)少吃含纤维多的食物,引起腹痛或生的水果蔬菜、咖啡或其他含咖啡因的饮料,包括豆类、卷心菜、谷物、甜的或辛辣的食物。
(3)少食多餐:如果牛奶及奶类制品刺激患者的消化系统,应少食用。
(4)放疗结束后应坚持低脂、低纤维、低糖饮食2周,应逐渐增加其他食物。可以少量增加低纤维食品,如米饭、香蕉、苹果酱、土豆酱、低脂食品和面包片等。
(5)食谱一定要包括高钾食物(香蕉、土豆、杏),由于腹泻丢失了许多钾,通过这些食物进行补充。
4.由于胰腺癌患者多伴有疼痛,且疼痛难忍,常影响进食和睡眠,故应注意体位的调整,预防褥疮的发生。
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发症及病人的不适,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化疗患者的护理】
1.对胃肠道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由于化疗药物进入循环,导致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对于这些患者应给予耐心的讲解,鼓励患者吃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少食多餐。对恶心、呕吐严重者按医嘱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如给予欧贝4~8mg或胃复安10mg,肌内注射。及时清理呕吐物,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
2.腹痛的观察与护理:由于栓塞或化疗药物使肿瘤组织缺血、水肿和坏死,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造成患者紧张和焦虑。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的时间,做好解释工作,教给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腹痛患者经给予对症处理,疼痛均有所减轻。
3.肝、肾功能监测:化疗药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和对肝、肾组织的损害,因此应注意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可应用保肝药物。大剂量化疗药物并栓塞后,癌细胞崩解,释放大量酸性物质,使得尿酸排出增多,严重时可在肾实质、肾小管、肾盂内结晶沉积,导致尿闭、尿毒症。水化可加速化疗药物从肾脏的排泄,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介入术后3天内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的入液量在3000m l以上,观察并记录尿量,保证24h尿量在2000m l以上。必要时静脉输液,并按医嘱应用利尿剂、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降低毒性作用,保护肾功能。
4.休息与活动:指导患者注意休息,每日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有氧活动,如快走、散步等。患者化疗后免疫力有所下降,应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5.饮食指导:合理搭配膳食,选择易消化、清淡、高营养、低脂饮食,少食多餐,保证营养的摄入。
四、疾病预防
1.防止空气污染。
2.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宜清淡饮食,控制高脂肪的摄入。
4.积极治疗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及慢性胆囊疾患。
5.切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
6.保持进食规律。
7.积极预防与治疗与胰腺癌相关的疾病。
有关常见肿瘤病人放化疗护理及康复指导的文章
第一节肺癌的放化疗护理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每年人数都在上升,而女性肺癌的发生率尤其有上升的趋势。肺癌病因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与环境污染,饮食习惯对其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肺癌化疗药需长期反复注射,因此宜及早保护静脉,以预防毒副反应的发生。调节肺癌化疗患者饮食,勿食刺激性大的食物,要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
2024-07-15
第五节恶性淋巴瘤的放化疗护理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患者居多,男多于女,城市高于农村。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恶心、呕吐严重时,要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给予对症处置。护士应认真做好患者出院的健康教育。......
2024-07-15
本癌的发生与吸烟、酗酒、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及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喉癌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领域中仅次于鼻咽癌和鼻腔鼻窦癌,居第三位。......
2024-07-15
恶性程度甚高,预后较差;发生在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的约占所有骨肉瘤的四分之三,多数为溶骨性,也有少数为成骨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在10~25岁,男性较多。......
2024-07-15
儿童纵膈肿瘤的发病率较成人为低,但癌变机会多。纵膈肿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本病发病隐匿、缓慢,一般认为与环境、化学物质及遗传因素有关。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可提高纵膈肿瘤缓解率和生存率。......
2024-07-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