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恶性淋巴瘤的放化疗护理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患者居多,男多于女,城市高于农村。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恶心、呕吐严重时,要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给予对症处置。护士应认真做好患者出院的健康教育。......
2024-07-15
第三节 大肠癌的放化疗护理
大肠癌是由生长于肠内壁细小的息肉所形成。这些息肉起初是无害的,但数年后,有部份的息肉产生病变,形成癌细胞。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男女发病率均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在发达国家已经排在第二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一、疾病相关知识
【常见病因】
1.饮食因素: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2.遗传因素。
3.溃疡性结肠炎﹑息肉病﹑腺瘤等,均是大肠癌癌前病变。
4.寄生虫病。
5.其他如缺钼﹑经常接触石棉﹑便秘﹑大便量少﹑肠腔内厌氧菌数量增多、溃疡性结肠炎、高食物脂肪、低食物纤维等因素,也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
【常见症状】
1.便血。
2.黏液便和脓血便。
3.排便习惯改变。
4.腹痛和腹胀。
5.贫血与消瘦。
6.腹部包块。
【常规放疗方法】
1.术前放疗:主要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时间不必过长,要严格掌握剂量,以3500~4500c G y为宜。
2.术后放疗:用常规分次放疗,即每天放疗1次,每次200c G y的肿瘤组织量,每周5次,肿瘤组织剂量达到5000c G y,对消灭镜下癌有较高的作用;6000c G y可以治愈大多数较小的肿瘤(2~4c m);但对直径5c m以上的肿瘤,可能其中含有较多的乏氧细胞,较高的分次放疗的总剂量要比较少分次放疗有较高的治愈率。
【常规化疗方法】
1.常用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5-f u),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羟基喜树碱,顺铂,草酸铂等。
2.常用化疗方案:如H L F方案(羟基喜树碱+四氢叶酸+氟尿嘧啶),HDLF方(羟基喜树碱+顺铂+四氢叶酸+氟尿嘧啶),OL G方案(草酸铂+四氢叶酸+氟尿嘧啶),OL F方案(草酸铂+四氢叶酸+氟尿嘧啶)等。
二、放、化疗毒副反应及处理
【放疗并发症及处理】
1.术前放疗患者的会阴部切口愈合稍延缓。
2.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对恶心呕吐者,给予胃复安等药物治疗,顽固性呕吐者给枢复宁治疗。
3.单纯性肛门炎,局部会阴疤痕,愈合不良或硬化伴疼痛,小肠不完全梗阻。
5.全血细胞减少,对白细胞数下降者,给提高白细胞药物。如维生素B4、利血生、升白胺等。(www.chuimin.cn)
【化疗副反应及处理】
1.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时血色素降低;
2.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引起静脉炎、静脉栓塞:药物不慎漏于皮下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4.皮肤黏膜毒性:可引起皮肤干燥、皮疹、色素沉着、皮硬、口腔黏膜溃疡、脱发;
5.有些化疗药物可引起脏器的损害:如阿霉素对心脏的毒性,顺氨氯铂、氨甲碟呤对肾脏的损害,长春新碱、长春地辛的神经毒性,引起四肢末端感觉异常、便秘、肠麻痹甚至共济失调等;
6.有的化疗药物可引起药物性发热,过敏反应等,甚至出现免疫功能抑制、致畸、致癌等远期毒性。
三、放化疗护理药
【放疗患者的护理】
1.饮食指导:大肠癌放疗期间,多数病人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出现放射性直肠炎时致排便次数增多、黏液便等,饮食宜选用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适量维生素饮食为主。保证能量供给,增强体质,防止因白细胞下降而中断治疗。部分病人因排便次数增多不敢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白细胞降低,延长住院时间。因此,做好饮食指导使病人顺利完成放疗是很重要的。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牛奶、奶酪、洋葱、啤酒、碳酸饮料等和易致腹泻的食物,如酒、咖啡、绿豆、菠菜、香蕉、辛辣食物等易禁忌,要戒烟酒。
2.排便性状和次数的改变:大肠癌放疗早期反应为腹痛、大便异常、次数增多,肛门下坠感,肛周疼痛,是由于放疗引起肠道黏膜反应,轻者可口服思密达等黏膜保护剂,待放疗结束后会好转;重者可配合西药(盐水+庆大+地塞米松+云南白)或中药汤剂保留灌肠,保留灌肠时药量可控制在50~100m l,肛管插入深度10~12c m为宜,嘱病人让药物保留时间尽可能延长,灌肠后不要马上起床,应卧床休息20~30min,灌肠后观察腹部和大便的情况。
3.肛周皮肤护理:放疗期间用温盐水或1/5000PP溶液坐浴,每天1~3次,水温38℃~41℃,每天10~20min,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组织水肿或炎症吸收,解除痉挛,并对局部起清洁作用。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爽,可涂抹少许皮炎平,勿用硬纸擦拭。
4.预防感染:放疗期间放疗野皮肤充血,色素沉着,皮肤搔痒,应指导病人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保持标志线清晰,勿用碱性肥皂和粗毛巾擦洗,避免用手搔抓照射野干燥的皮肤,内裤及用物宜选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材料。出现外阴炎症病人进行温水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为37℃~38℃。皮炎干痂要自然脱落,避免用手抓或自行剪切,以防感染。
5.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放疗期间注意病人小便的量及颜色,每次放疗前排空小便,减少治疗时膀胱的辐射受量,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饮水量达3000m l,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K,必要时使用尿路抑菌药。
6.有人工肛门的患者,放疗后会产生大便性状的改变,每次排便后,用柔软、温湿纱布或小毛巾洗净造瘘口周围皮肤,并涂上一层薄薄的氧化锌软膏以保护皮肤,并保持此处的清洁;放疗结束后,还需进行排便训练,每天定时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各进行1次排便,耐心、持久、不厌其烦的进行训练,以达到控制大便的目的,养成有规律性的排便,可给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化疗患者的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化疗期间应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当白细胞低于正常时,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不能耐受化疗时,应停止化疗,改善全身状况。而血小板下降较晚,应观察患者有无细微出血征兆,如皮肤淤斑、牙龈鼻腔出血、静脉穿刺出血、注射部位有无渗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血小板下降时应嘱患者多休息,不做剧烈运动,防止因活动时机体软弱无力、贫血而发生外伤及出血,进行各项护理治疗时动作轻柔,注射后用棉签压迫穿刺部位无出血为止,同时服用升高白细胞药物。
2.饮食护理:化疗前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及饮冷水,化疗前1~2h限制饮水。
3.结肠造口饮食护理:结肠造口患者原则上不需要特殊的忌口,进均衡饮食即可。在尝试新饮食时,一次食入量不宜过多,待无不良反应后,下次可略增多。平时应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少食油腻性食物,炎热时应多饮水。大便量少者,可多进粗纤维食品。化疗前后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4.胃肠道反应的护理:恶心、呕吐是化疗患者最常见的副作用,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积极鼓励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化疗期间常规使用止吐药物,对于强致吐化疗药物,静脉注射速度一定要缓慢,静滴时速度控制在30滴/min左右为宜。每日评估患者进食情况,密切观察大便的次数、性质、量、颜色。指导患者化疗期间的饮食,选择易消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少量多餐;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的患者可辅之以健脾养胃的食品,避免进食刺激性、过冷、过热、产气性食物。腹泻患者遵医嘱给予易蒙停、黄连素等口服,记录腹泻症状有无缓解,做好肛周皮肤护理,防止感染。症状缓解后可给予热饮料以补充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
5.神经毒性的观察与护理:外周神经毒性是草酸铂最显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手足麻木和口周、咽喉感觉异常或障碍,常由冷刺激引起和加重,具有剂量蓄积性及可逆性的特点。护理上要嘱患者化疗一周内避免用冷水漱口及洗脸、洗脚或洗澡,不可进食冷的饮料、食物、水果。注意保暖。避免受冷风刺激,外出时戴口罩、手套。冬季输液时垫热水袋。保持室温在20℃~22℃,病室的门手柄用毛巾套上,如是铁质病床,要提醒患者不可用手触摸,以减少冷刺激。夜班加强巡视,防止患者暴露于盖被外。观察并记录患者步态协调性,测试其四肢感觉功能,为医生调节给药剂量提供依据。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记录呼吸、脉搏的频率,一旦发现有喉痉挛的征象,立即汇报医生,为抢救赢得时间。
四、疾病预防
1.避免长期进食高脂食物。
3.积极防治癌前病变。
4.对有癌瘤遗传易感性和癌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行癌前普查;近期有进行性消瘦及大便习惯改变者,也应及早行有关检查,以期尽早发现。
有关常见肿瘤病人放化疗护理及康复指导的文章
第五节恶性淋巴瘤的放化疗护理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患者居多,男多于女,城市高于农村。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恶心、呕吐严重时,要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给予对症处置。护士应认真做好患者出院的健康教育。......
2024-07-15
本癌的发生与吸烟、酗酒、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及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喉癌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领域中仅次于鼻咽癌和鼻腔鼻窦癌,居第三位。......
2024-07-15
第一节肺癌的放化疗护理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每年人数都在上升,而女性肺癌的发生率尤其有上升的趋势。肺癌病因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与环境污染,饮食习惯对其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肺癌化疗药需长期反复注射,因此宜及早保护静脉,以预防毒副反应的发生。调节肺癌化疗患者饮食,勿食刺激性大的食物,要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
2024-07-15
恶性程度甚高,预后较差;发生在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的约占所有骨肉瘤的四分之三,多数为溶骨性,也有少数为成骨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在10~25岁,男性较多。......
2024-07-15
男性病人占膀胱肿瘤发病的85%。膀胱癌在非治疗情况下的自然生存期大致为16~20个月,经治疗者的生存期不等,长的可达几十年。......
2024-07-15
儿童纵膈肿瘤的发病率较成人为低,但癌变机会多。纵膈肿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本病发病隐匿、缓慢,一般认为与环境、化学物质及遗传因素有关。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可提高纵膈肿瘤缓解率和生存率。......
2024-07-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