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中国“入世”虽然已经18年,中国社会仍然存在对WTO认知不足的现象,尚未全面肯定中国入世的巨大成就。“我认为规则意识提高是中国‘入世’后的最大收获,规则意识仍然不足也是中国入世后最大的憾事。”一些舆论对中国“入世”和维权仍然停留在激情强于理性的层面,不利于中国恪守WTO规则,承担参与全球治理的重任。......
2023-08-20
马寅初,1882年诞生在中国浙江绍兴一个酿酒作坊主的家里,幼年随全家迁居绍兴附近的嵊县。1898年,马寅初离开家乡到上海求学,后又到天津北洋大学攻读矿冶。1906年他毕业后,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经济,均获得博士学位。191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
马寅初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改造》、《经济学概论》、《通货新论》、《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和《新人口论》等等。
《新人口论》是中国现行人口政策的最重要依据,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学界的一个里程碑。
我们翻开这本薄薄的但又份量十足的《新人口论》,便会惊讶于书中的思想与价值竟然与我们的现实贴得这么近。
到下一个世纪中叶为止,人口问题将一直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发展,当我们谈到中国国情时,第一句就是:人口众多,由于带来的人多地少之矛盾、能源短缺和水资源不足、人口压力产生就业难问题,以及产生了妨碍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提高、住宅紧张、青少年犯罪等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解决人口问题是关系到能否早日实现现代化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马寅初正确地估量了当时人口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阐述了“新人口论”的中心论点:控制人口的数量和提高人口的质量。
这个中心论点解决了这样一个矛盾: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马寅初用具体数字说明中国人口增加的速度。他说,1953年,国家曾经对全国人口进行过一次深入的普查,并且得出中国人口的增加率平均每年22‰。建国以来,国家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如就业的人多了,组织家庭比过去容易了;妇女在产前产后都有休假,加上保健事业的发展,婴儿和母亲的死亡率大大下降;内战消灭了,人口大量死亡的现象已经没有了;还有社会环境改变了,许多尼姑、和尚也结了婚。这些条件都是人口增加得快的原因。因此,他认为中国的人口这样增长下去,50年后就是26亿,因此他主张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同时,必须实行计划生育。
遗憾的是,马寅初提出的“计划生育”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真正实施起来。
当我们国家确定“计划生育”这条国策时,西方许多国家都在抓我们的辫子,说我们的“计划生育”是侵犯人权,这种论调,首先没有认真分析我们的政策,其次带有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按照马寅初的观点,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正是尊重人权的一个重要措施。
“人权首先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吃饱饭”,如果我们不控制人口,任人口肆意增长,让更多的人饿死、冻死,那才叫侵犯人权呢!
另外,马寅初还提出了“普遍宣传避孕,切忌人工流产”的观点。(www.chuimin.cn)
他认为人工流产是应该坚决反对的,要说侵犯人权,人工流产是有点这个意思,但我们要杜绝人工流产,马寅初说,既然已经怀孕,“人”形成了,“他”就应该有生的权利,把他杀掉,就是犯罪。父母杀子女,这成什么话!同时,人工流产对母亲的健康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他还认为,如果赞成人工堕胎,就会把避孕意识冲淡了。
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马寅初当时提出了他的主张,这些主张在那时是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的,是科学的。
第一步要依靠普遍宣传,要破除宗嗣继承观念,破除“早生贵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封建残余思想。第二步,“待到宣传工作收到一定的效果以后,再行修改婚姻法”,实行晚婚,“大概男子25岁,女子23岁结婚是比较适当的”。第三步,如果“婚姻法修改之后,控制人口的力量还不够大,自应辅之以更严厉更有效的行政力量。”
《新人口论》中还提到了“提高人口质量”的问题,原理大家都明白了,但实际上又如何呢?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已经二十年了,人口增长得到了缓解,但不能不看到,真正得到缓解的是城市,因为城市居民文化素质高,观念上、行政上都容易转变和实施,而往往在贫穷的农村地区,“愈是贫穷——人口生产愈多——无法接受教育——愈是贫穷”的恶性循环还在延续。
马寅初强调一定要把质与量配得适当,这一点上对于我们现在的“计划生育”国策不能不说有强调的必要。
《新人口论》中的所有这些观点曾经被说成“地地道道的马尔萨斯主义”,理由是他把人看成了消费者,没有首先想到人是生产者,是“见口不见手。”而实际上,马寅初可比马尔萨斯高明多了,他还对马尔萨斯人口论作了批判。他指出其,“马尔萨斯写人口的本意,就在于从理论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及政府”;另一个根本不同之所在,马尔萨斯鼓吹用战争、瘟疫和饥饿等手段来消灭现有人口,而马寅初主张从人性出发,科学地引导,使人口渐渐地减少。
马寅初的真知灼见是划时代的,从根本上促成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就这点而言,又有几人能与马寅初相比?
我们一谈到中国人口问题,一定会马上想到马寅初的名字,这位中国著名的人口学专家、经济学家,以其提出的“新人口论”而闻名于世,尤其当我们感受到人口问题一直在困扰我们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将作如下感叹:如果40年前就采用了马寅初的人口论,那该有多么好啊!
当我们从人口困惑中开始清醒的时候,才从历史的尘埃中捡起这本已是伤痕斑斑的《新人口论》,发现它闪耀着理性之光,以至于被认为是“影响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本好书”。
而如今的事实也已经印证了马寅初在被批判时所说的那一句名言:
“我个人被批判是小事情,没有什么,可是,我想所写的《新人口论》,是有关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我相信,过几十年后事实会证明我是对的。”
有关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的文章
迄今,中国“入世”虽然已经18年,中国社会仍然存在对WTO认知不足的现象,尚未全面肯定中国入世的巨大成就。“我认为规则意识提高是中国‘入世’后的最大收获,规则意识仍然不足也是中国入世后最大的憾事。”一些舆论对中国“入世”和维权仍然停留在激情强于理性的层面,不利于中国恪守WTO规则,承担参与全球治理的重任。......
2023-08-20
隋朝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国,对皇陵建筑开始重视起来,从文帝泰陵宏大的规模可以想像帝王们的用心。隋文帝在位20多年,开基立业,政治上有所作为,历史上称他在位的这段时间为“开皇之治”。文帝气愤异常,要重立杨勇为太子,废黜杨广。文帝死后,与独孤皇后合葬泰陵,同坟异穴。看来隋文帝的泰陵在中国陵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为以后唐宋陵寝建制奠定了基础。......
2023-12-04
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在中国历史上难以胜计的笔记小说中,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本书乃集其一生学识和见闻之精萃而撰成,因成书于梦溪园,故名《梦溪笔谈》。《补笔谈》2卷、《续笔谈》1卷则为本书成书后,作者所写的补稿。《补笔谈》为作肯或后人所编,《续笔谈》则为后人所辑补。......
2023-12-03
陆贽的谋议,偏于现实的政治,在这里用不着说;所以以下仅就刘知几一人述之,并兼述杜佑。所以知几《史通》,实为中国史评诸书之祖,后此惟有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足与《史通》抗衡。......
2023-08-17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这为上林湖日后成为越窑青瓷生产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考古调查表明,越窑青瓷的烧造史经历了唐、五代、北宋,历时两个多世纪,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选中孙迈华,是因为其烧制青瓷的精湛技艺。由于越窑青瓷烧制了一千多年,也消失了近一千年,一些传统烧制技艺已被历史的尘埃掩盖。......
2023-10-31
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发电开拓了中国走出电力“瓶颈”的新路,为中国新能源建造了一座丰碑。从那以后的30多年间,核电站不仅成为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开辟新能源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成为和平与科学的象征之一。他谈到世界核电的发展,中国核电起步的必要和艰难,广东以至中国能源的困扰,分析了火电、水电、自力更生办核电和引进外资技术办核电的各种利弊,主张“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2023-12-06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重庆体育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重庆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运动员和运动队,其中不乏创造了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1年在贺龙的主持下修建,1956年5月竣工,占地约12万平方米,是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先后在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重庆市设计院,四川美术学院建筑系从事建筑设计与教学工作,已退休。大田湾体育场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由贺龙元帅主持修建的,是新中国的第一个专业体育场。......
2023-11-19
在中国,现代书籍艺术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西方铅印技术和印刷纸张技术促进了中国现代装帧艺术的发展。鲁迅先生是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倡导“洋为中用”,认为“天地要宽、插图要精、纸质要好”。1959 年4 月,文化部出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
2023-06-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