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萨斯的基本论题是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由于马尔萨斯本人以道德为依据不赞成使用避孕方法,因此用避孕手段来控制人口的倡导者们通常被称为是新马尔萨斯主义者。1804年马尔萨斯结婚,当时他已经38岁了。是马尔萨斯详尽地阐述了这种思想,并广泛地为这个课题大写文章;更重要的是,马尔萨斯首次强调人口过剩问题的极其重要性,并使其引起了知识界的注意。......
2023-11-29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年)是英国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1766出生于英国萨立州的一个土地贵族家庭,他早期受教育于其父丹尔·马尔萨斯,1784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1798年担任英国萨立州奥尔堡镇的牧师,同年匿名发表《人口原理》初版,为统治阶级所赏识,一举成名。紧接着,他旅行各地,进一步收集资料,1803年他署真名的《人口原理》第二版以扩大篇幅出版,以后又经过多次修订再版。1825年,马尔萨斯因结婚而丧失神职。此后,他一直在郝福州海雷伯里学院(即东印度学院)任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他是英国获此头衔的第一人,直至1834年去世。
1811年起他开始与大卫·李嘉图通信并交往,经常进行激烈的争论,他的著作除《人口原理》(1898)外,还有《关于谷物法的影响》(1814)、《地租的性质和发展研究》(1815)、《经研法》(1817)、《政治经济学原理》(1820)、《价值的尺度》(1823)、《政治经济学定义》(1827)等。
马尔萨斯与李嘉图、欧文等是同时代人。英国工业革命趋于后期而产业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斗争仍十分激烈,马尔萨斯则是处于正在没落的地主贵族阶级的代言人。他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别人的观点,人口理论来自唐森(Joseph Tounsend),地租理论来自安德森,价值及销售理论来自斯密及西斯蒙第。他与李嘉图私人关糸较为密切,但在理论上一直是对手和论敌,两人曾代表不同阶级长期论战,对经济思想史产生较大影响。西方经济界认为,马尔萨斯在经济思想史上有两大贡献,其一为“人口论”,其二为“消费不足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最初是从如下两个前提出发的: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需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马尔萨斯断言在这两个前提下,人口的增长比生活资料的增长要快。在无所妨碍时,人口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比率增加,他写到:“随便假定世界有多少人口,比方假定有10亿,人类将以1,2,4,8,16,32,64,128,256,512那样的增加率增加;生活资料却以1,2,3,4,5,6,7,8,9,10那样的增加率增加。”人口继续不断增加(超过食物之增加),便成为阻碍人类幸福进步的因素。由此,马尔萨斯进一步指出,由于自然法则,人类生活要有食物,人口的增加,不能超过足以供养人口的生活资料的最低营养。所以因获得食物困难所产生的对人口的强大压力,一定继续不断发挥作用,使大部分的人类感到贫困的恐慌。由于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是有自然规律限制的,在人口增加趋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两者出现不平衡的时候,自然规律必然使两者之间恢复平衡,所以就发生贫困和罪恶来限制人口的增加。在《人口论》扩大的第二版中,马尔萨斯又提出道德抑制,即无力抚养子女者不要结婚,或以晚婚作为预防抑制措施。根据这一人口论的原则,马尔萨斯反对当时英国的经济法,他指出,济贫法由于下面两点理由使贫民的环境恶化:第一,济贫法创造必须抚养的贫民;第二,济贫所为了一般在社会上不算最有价值的人所消费的食物量,使本来可以给予比较勤勉而有德者的分配量减少,将使更多的人失去独立。若这种分配引起价格上涨,会使济贫所以外的人受到更大压迫倾向。基于这种原因,马尔萨斯进一步指出,贫民本身就是贫困的原因。马尔萨斯用抽象的人。规律来掩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及贫困的真正根源。(www.chuimin.cn)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对于后来人口理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至于人们一提起马尔萨斯,便会想到《人口原理》。实际上,马尔萨斯在经济学其他领域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如价值理论、有效需求理论、分配理论等。
马尔萨斯在分析产生生产过剩的原因时,论证了他的消费不足论,他认为只有增加供给的生产力与刺激需求的手段相结合,才能保证财富的持续增长,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生产普遍过剩的危机,他还利用这一理论为地主阶级的非生产消费进行辩解。他指出,在出现生产过剩时,即使资本家进行投资,增加对生产性劳动的需要,也仍不足以购买所生产的物品。其基本理论是:对劳动的需要是由对物质的需要引申出来的,仅增加对必需品和便利品的需要,而不增加对奢侈品的需要,其结果必是有效需求不足。马尔萨斯认为,为消除消费不足现象,宜鼓励两种人的消费:其一是地主阶级,因为地主阶级的地租收入是差额收入,依地租而增加的支出,会增加有效需求;其二是不生产阶级的消费支出,马尔萨斯所称的不生产阶级指的是仆婢、政治家、医师、法官、律师、店员等。这些人的雇佣不增加物品的生产,但支出则增加对物品的有效需求,可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因此,为增加国家的财富,并维持经济社会的稳定,生产性劳动及不生产性劳动的雇佣宜维持适当比率。
马尔萨斯是第一个讨论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家。他同时指出,经济体系并非完全自我调整的。当然,并没有提出系统的经济周期理论,直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严重,他的消费不足论才受到注意。凯恩斯把马尔萨斯视为“有效需求理论”创始人和自己的理论先驱。
有关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的文章
马尔萨斯的基本论题是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由于马尔萨斯本人以道德为依据不赞成使用避孕方法,因此用避孕手段来控制人口的倡导者们通常被称为是新马尔萨斯主义者。1804年马尔萨斯结婚,当时他已经38岁了。是马尔萨斯详尽地阐述了这种思想,并广泛地为这个课题大写文章;更重要的是,马尔萨斯首次强调人口过剩问题的极其重要性,并使其引起了知识界的注意。......
2023-11-29
叶斯·路透是世界著名的路透通讯社的创始人。今日的路透通讯社与美联社、塔斯社、安莎社鼎足抗衡。由于他熟练掌握了英、法、德三种语言,被巴黎最大的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聘为翻译。正式工作之后,路透对哈瓦斯通讯社庞大的通讯网惊叹不已。第二年春天,路透也搞了一个通讯社,和自己的“老板”哈瓦斯公开竞争。一段时期后,市场上竟出现了抢购路透快讯的局面。路透完成了通讯大联合。路透社后来迁居英国,成为英国最大的通讯社。......
2024-08-22
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1820年前后是欧文一生中的转折点,这个时期,他从一个慈善家转变为一个科学社会主义者。欧文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欧文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显然,欧文的这些设想具有对共产主义的天才猜测。欧文设想的公社基本上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总地来说,欧文的“合作公社”的思想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空想。欧文对货币持否定态度,认为它破坏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2024-07-13
IBM公司的创办人老托马斯·沃森出身贫寒,早年曾挨家串户推销缝纫机,屡遭磨难与挫折,但最终创下了大业。儿子小托马斯·沃森继承父业,抓住机遇,率先将企业投身于新兴的计算机行业,使IBM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跻身于世界最大企业之林,从而就有了严龙父虎子”之美誉。小托马斯·沃森是1914年出生的。1952年1月,78岁的老沃森因为年事已高,决定退居二线,38岁的小沃森正式接任IBM公司的总裁职务。......
2024-08-22
清朝政权建立后,长期实行“闭关锁国”。英国商人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获取暴利。战争爆发后,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奉命赴宁波任镇海诸军翼长,协防吴淞口,不久后率兵增援浙江舟山岛定海,与定海总兵葛云飞、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协力扼守晓峰岭,抗击英国侵略军。定海陷落,在敌方步步紧逼下,清廷答应赔偿烟价600万元,割让香港给英国。野心勃勃的英国侵略者了解到,舟山岛港湾众多,军舰可以自由出入。......
2023-11-17
第18章财务预测的艺术财务是把货币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直到它最后消失的艺术。你认为财务预测需要一个做电子表格的高手,但我希望你明白为什么这种想法是错的。事实上,财务预测的质量取决于战略管理决策和通过沟通让员工理解这些决策—而不是财务人员制作表格的能力。[1]著名的IT博客,博主是迈克尔·阿灵顿。......
2023-12-02
玄奘是中国唯识宗的创始人,他是唐朝初年的著名僧人,俗称“唐僧”,又称“三藏法师”。玄奘在天竺留学时,学的主要是大乘唯识有宗的经论,回到唐朝以后,他在中国创立了唯识宗。玄奘和他的弟子窥基编译了一部《成唯识论》,这部《成唯识论》成为中国唯识宗的主要代表作。由于玄奘的弟子窥基常年住在慈恩寺,人称慈恩大师,所以唯识宗又被称作“慈恩宗”。......
2023-11-20
教师通过阅读,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的过程。在这样的工作中,教师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远离庸俗,让心灵在理想的星空翱翔。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我们的教育是因为智慧的教师而美丽。......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