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生物学纪事:地球生命之花绽放

生物学纪事:地球生命之花绽放

【摘要】:息粒消失之后,地球迎来了第二批绚丽的生命之花——微生物菌母。微生物菌母是一种浮游生命,它的能动性大大超过了息粒。从息粒到微生物菌母,终于使混沌荒芜的地球有了生命的迹象。息粒和微生物菌母是地球古期的杰作,它们作为浮游生命广泛地充填贮满地球,地球也广泛地迎接了它们。

从“息粒”到微生物菌母  地球生命之花开始绽放

层层叠叠的树影,稀稀落落的灯火,悬于半空的弯月,茫茫的原野,地球是我们美丽又富饶的家,但是你们知道地球之初是什么样子吗?地球上原本有没有这么多的生命呢?其实在地球刚诞生的时候生命现象是很少很单一的,生命的进化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虽然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浅蓝色星球,但是地球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却是十分寒冷荒凉的,当然也没有生命。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随着原始大气的诞生开始孕育的。

在早期太阳系里,一些天体频繁和地球相撞,运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贮存在了地球内部。地球的平均温度高达摄氏几千度,内部的金属和矿物变成了融融的炽热岩浆。岩浆在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着,不时冲出地球表面形成频繁的火山爆发。随着火山爆发,地球内部一些气体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形成了原始大气。当然这时仍然是没有生命产生的。

不过在以后的岁月里,日积月累,地球上就出现了一个“风带时期”,风的出现,使厚硬的石岩表面酥化成粉片。经过千年万载的风化作用,地球也变得起伏有致,和蔼可亲了。风不但给地球带来了新容貌,它还是地球生命的吉祥使者。在风的尽情吹送中,第一批地球生命——息粒如期降临。跟现在的生命比起来,息粒实在微不足道,但它们却是亿万生命的起点。

风带时期

作为地球上第一批生命,“息粒”的生态结构很单一,只能属于半生命的水准。它们浮荡在空气中,不摄食,不繁衍,自生自灭,只微弱的蠕动。古老的息粒,是地球古期最为单一的生命形式,生存期短促,只有半小时的时间,它们的游离全凭着外力。暗灰色的息粒虽然生命短暂,但总量奇多,浩浩荡荡,铺天盖地,充斥着广袤的地表。息粒时代,相当于地球的婴儿时代。(www.chuimin.cn)

息粒是很微小的,肉眼很难看见。如果把它放大来看,就是一个水泡样的单胞原体,在它身体边缘有若干纤毛,能缓慢地扇动。息粒生于四十七亿两千万年前,蓬勃生发,持续了约一百万年之久,在后四十余万年慢慢减少,以至于最后消失。

息粒消失之后,地球迎来了第二批绚丽的生命之花——微生物菌母。它们在息粒减灭期大量涌出,在地球上称雄了三十万年,是地球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微生物菌母是一种浮游生命,它的能动性大大超过了息粒。息粒的浮游不能自主,微生物菌母却具有主动的升降能力,能掌握自己的行动,不再随风而动,任风主宰。微生物菌母是生有尖小须毛的囊袋状腔体,虽然它也不摄食,不排泄,但它却具备了生命的基本形态——自我能动性。

从息粒到微生物菌母,终于使混沌荒芜的地球有了生命的迹象。不管是对地球本身还是生命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地球与生命的关系中,最初始时最简单的生命,是最不应该忽视的。它们为以后复杂生命的出现和进化做了结实而重要的铺垫。地球生命的造化呈自然的递进状,从简单的开始,一环扣着一环,一阶连着一阶,不断地发展壮大。息粒和微生物菌母是地球古期的杰作,它们作为浮游生命广泛地充填贮满地球,地球也广泛地迎接了它们。双方因相适宜而互动发展,也为后续的无数精彩生命的出现开拓了道路。

火山喷发

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现代科学家认为,火山爆发可能是恐龙灭绝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