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生物学纪事:进化问题的思考

生物学纪事:进化问题的思考

【摘要】:《自然史》进化问题思考的萌芽地球是神奇的,地球上的环境是神奇的,但是在地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最神奇的还要数生命的出现、人类的诞生。《自然史》中关于物种可变性和进化论的思想,在当时有着积极的启蒙作用,也萌发了人类对进化问题的思考。《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

《自然史》 进化问题思考的萌芽

地球是神奇的,地球上的环境是神奇的,但是在地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最神奇的还要数生命的出现、人类的诞生。在人类产生之后,不断适应周围的环境而进化着,同时开始观察世界,思索自身,《自然史》这部划时代的杰作,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创作出来的。

《自然史》是布封于1749~1788年间发表的一套36册博物学巨著,该书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等,是一部说明地球与生物起源的通俗性作品。全书共44卷,前36卷由布封在世时完成,后8卷由他的学生于1804年整理出版。

布封

布封,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全书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

书店里常见的布封著的《自然史》

《自然史》的第一卷于1749年正式出版,当时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在《地球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地球成因假说,认为地球是太阳与彗星相撞击而分离出的一个块体,逐渐冷却而成。提出地球的形成过程分为七个阶段,估计地球年龄为七万五千年。由于他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在当时的环境下他就采用了一种非常聪明的办法坚持着他的唯物主义立场,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就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会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

动物进化系统树(www.chuimin.cn)

植物进化系统树

《自然史》中关于物种可变性和进化论的思想,在当时有着积极的启蒙作用。他以大量实物标本作论据,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研究过许多植物和动物,也观察了一些化石,注意到不同地史时期的生物有所不同。他接受了牛顿关于作用于地球上的力学规律也适用于其他星球的论点。认为大自然应包括生物在内,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他还指出林奈只注意到物种之间的细微差异,而没有把生物看做自然秩序的一部分。

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变异的原因在于环境的变化。环境变了,生物会发生相应的变异,而且这些变异会遗传给后代。他相信构造简单的生物是自然发生的,并认为精子和卵巢里的相应部分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他不赞成“先成论”而支持“渐成论”。引导他形成进化观点的主要是两类事实:一是化石材料,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有明显区别;二是退化的器官,例如,猪的侧趾虽己失去了功能,但内部的骨骼仍是完整的。因此,他认为有些物种是退化出来的。

《自然史》中关于物种可变性和进化论的思想,在当时有着积极的启蒙作用,也萌发了人类对进化问题的思考。《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也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生物变异

布封生平

1707年9月7日布封出生在法国,他的父亲是法国一个地区的领主,殷实的家境使布封不必为柴米油盐烦心。从十几岁时,布封在父亲的意愿下涉及了法律,在遇到了一位中国数学家的影响下,研究了数学,然后被英国的学术气氛所感染,开始埋头研究物理。回到法国后,他一边将英国学者的著作翻译成法文,一边自己进行研究,发表科学论文。1739年,他在获得了皇家科学院合作院士的头衔,并荣任皇家植物园的总管后,他的研究方向才转向了动植物和地球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