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粒消失之后,地球迎来了第二批绚丽的生命之花——微生物菌母。微生物菌母是一种浮游生命,它的能动性大大超过了息粒。从息粒到微生物菌母,终于使混沌荒芜的地球有了生命的迹象。息粒和微生物菌母是地球古期的杰作,它们作为浮游生命广泛地充填贮满地球,地球也广泛地迎接了它们。......
2024-07-06
生物的多样性 生机地球的动力之源
世界之妙无奇不有,也就是说地球每时每刻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或许有趣,或许危险,或许不可思议,而这个物质世界就是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的存在,才会这样多彩、丰富。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面临着人口、粮食、环境、资源和能源五大危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要拯救珍稀濒危物种,不仅要对所涉及的物种的野生种群进行重点保护,而且还要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或者说,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生物多样性及其演化图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形形色色的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其中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最为流行的一个词汇。它的组成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其中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一种群内以及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的遗传变异。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做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www.chuimin.cn)
物种丰富的海底世界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大约有两百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一百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绝灭,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前生物科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20世纪后叶生命科学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所处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多,很多科学家认为生物科学将成为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的带头学科,甚至预言本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在生物科学诸多的分支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生物科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有关生物学纪事的文章
息粒消失之后,地球迎来了第二批绚丽的生命之花——微生物菌母。微生物菌母是一种浮游生命,它的能动性大大超过了息粒。从息粒到微生物菌母,终于使混沌荒芜的地球有了生命的迹象。息粒和微生物菌母是地球古期的杰作,它们作为浮游生命广泛地充填贮满地球,地球也广泛地迎接了它们。......
2024-07-06
藻类植物一般生长在水体中,是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自养活的无维管束、无胚的叶状体植物。藻类植物在外形上有时类似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的构造,在功能上又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红藻由于气候变迁,生长在水里的一些藻类,被迫接触陆地,逐渐演化为蕨类植物,然后便出现了裸子植物。由于藻类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是最低等的绿色植物。......
2024-07-06
进化论揭示造物主的真正足迹在生物链中有这样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强者生存”。而这也就是进化论中所说的适者生存的道理,这是所有生物的生存法则,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生物进化潜系树进化论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而当今演化学绝大部分以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主轴,已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2024-07-06
细胞膜细胞中的警戒线当人们乘坐地铁或者是火车的时候,会有一个检验机放在入口的前面,来客必须将行李放在上面通过检验后才能进入。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它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它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耐格里提出,细胞与环境之间正是通过这种“边界”发生关系的。......
2024-07-06
《自然史》进化问题思考的萌芽地球是神奇的,地球上的环境是神奇的,但是在地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最神奇的还要数生命的出现、人类的诞生。《自然史》中关于物种可变性和进化论的思想,在当时有着积极的启蒙作用,也萌发了人类对进化问题的思考。《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
2024-07-06
用进废退拉马克的进化推测弱肉强食是生物圈中的自然规律,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但拉马克早于达尔文诞生之前就在《动物学哲学》里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拉马克提出物种是可以变化的,种的稳定性只有相对意义。拉马克是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提出了高等动物是由低等动物演变而来的,他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在进化学说史上发生过重大的影响。......
2024-07-06
生物灾变学说“生物学独裁者”的进化研究洪水、海啸、地震、火山爆发、冰川融化等自然灾害随时都可能发生在这个地球上,而这种灾难过后可能地球会发生重大的改变,比如说山体的变形,水流的变化……以居维叶为首的物种不变论者即灾变论者与拉马克展开了一场生物史上的大争论。从而彻底推翻了居维叶的生物灾变学说,终结了这位生物学独裁者的进化研究。......
2024-07-06
血型的确定揭开“血”的奥秘血液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物质,它拥有着输送氧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人胚第三个月,脾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肝、脾造血停止,骨髓负起造血的全部责任。其中O型血的历史最为悠久。AB血型的人继承了耐病的能力,他们的免疫系统能更好地抵抗细菌。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
2024-07-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