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用爱养:解放孩子天性,照亮前行之路

用爱养:解放孩子天性,照亮前行之路

【摘要】:用爱释放出孩子天性,照亮孩子前行的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用爱的火把照亮前方,指引他们梦想和探索。她在书中提到,她与克林顿结婚后可不可以拥有一个孩子,决定因素在于他们能否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得出这样的结论后,她决定成家后生一个孩子。从做出决定那天开始希拉里开始阅读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掌握一些与子女教育相关的知识。希拉里将真心爱孩子作为教养他们的前提。

用爱释放出孩子天性,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用爱的火把照亮前方,指引他们梦想和探索。在孩子的心灵上撒下爱的种子,让孩子快乐成长,让爱成为孩子的翅膀,不惧困难任意飞翔。

无论对孩子穷养、富养还是赞扬、批评,一切教育的原点是我们对孩子的爱,父母培养他们是为了让孩子的生活幸福快乐。任何教养方式如果脱离或偏移这个目标,就会失去意义,产生错误的结果。孩子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爱,孩子的行为更需要父母用爱来引导,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用爱指导孩子的梦想和希望,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夫人曾写过一本《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的书。她教育子女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她在书中提到,她与克林顿结婚后可不可以拥有一个孩子,决定因素在于他们能否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这种责任能否真的承担起来,关键在于他们是否真心爱孩子。如此一想,希拉里开始了对家庭成员的调查工作,“我真的喜欢孩子吗?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吗?”然后她又观察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喜欢孩子,是否发自内心。她又继续调查父母的父母,发现他们都真心喜欢孩子。之后又调查克林顿对孩子的态度,是不是真心喜欢,并同样了解了他的父母和祖父母的态度。最后她得出结论,双方及各自父母和祖父母都喜欢孩子。得出这样的结论后,她决定成家后生一个孩子。从做出决定那天开始希拉里开始阅读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掌握一些与子女教育相关的知识。希拉里将真心爱孩子作为教养他们的前提。

爱不是教育,但教育是以爱作为基础的,没有了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可以传递的力量,父母爱孩子,孩子才懂得爱,才会爱他人;爱是宽容、是信赖、是期望、是理解、是慈祥,爱是不妒忌、不怨恨、不张狂、不自私、不蛮横、不偏执……孩子在父母的爱护下自然有安全感,心中油然而生自信、自在、稳定的感觉。有了情感后盾,孩子就会敢于冒险不畏艰苦,实现自己的理想。爱是生命之泉,用爱滋养的心会茁壮成长,没有爱浇灌的心灵,生命也不会有绿荫。

父母要从小不断地教孩子懂得爱,倡导关爱和宽容,并通过自己的作为来感染孩子、教育孩子。爱孩子就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声音,善于发掘孩子心灵深处那些美好的天性和本能,呵护它、珍惜它,不断滋养,使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不是用溺爱和专制扼制它、摧残它。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曾是乌克兰学校的校长。在苏霍姆林斯基任乌克兰学校校长期间,学校发生了一个感人并发人深思的故事。一天,乌克兰学校的花坛内开出了一朵花大如盘的玫瑰,格外美丽。课余时间,很多师生驻足在这朵奇异无比的玫瑰花下观赏,不久连校外的群众也慕名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朵花,校长苏霍姆林斯基也曾为之担心,但直到“奇花异葩“的事在整个小镇渐渐平静,花儿仍安然无恙。校长苏霍姆林斯基对学校师生和周围群众爱护花的情感十分满意。(www.chuimin.cn)

可是,十几天后,有一个四岁的叫林娜的小女孩旁若无人地摘下了这朵花。那天,天快黑了,校园子里空空荡荡、只有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人在散步。突然,四岁的林娜闯进了校园,她来到花坛旁边先是向四周张望,发现无人之后,她便从容的爬过石栏,走到玫瑰花枝旁顺手摘下那朵最大的玫瑰花。苏霍姆林斯基当时十分纳闷,他并没有立即训斥那个小女孩,他打算弄明白真相之后再说。爬出花坛的林娜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先是一惊,接着就害羞了。小林娜这样解开了苏霍姆林斯基心中的疑团,她说:“我奶奶病了,我天天想法子逗她开心。我告诉她校园里开出了一朵特别大的玫瑰花,她很开心,可并不相信,她又不能亲自来,我就打算先把花摘回家让她看看,过后我一定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被孩子的爱心和真诚所打动,他伸手从花坛内的玫瑰花枝上又摘下两朵比较大的玫瑰花,弯下身子满怀深情地对小林娜说:“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你懂得什么叫爱,这一朵花奖励给你,另一朵奖励给你的父母,他们很了不起,他们会教育孩子,他们教你懂得了爱。

懂得爱的孩子,自身才会产生源源不竭的动力,才会用知识武装、发展并壮大自己,最终成为有用之才。爱对孩子的智力和个性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也是促进孩子向上向善的动力。

有一次,四年级的学生柯里亚对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应当好好学习,我妈有心脏病。”这个孩子感到,如果他的记分册里出现了坏分数,母亲就会伤心难过,他希望母亲能够心情平静。他知道,他能用自己的劳动安慰母亲的心,不要让她操心和不安。

神经学家奥斯汀(James H. Austin)指出:我们大脑所感受到的世界,包含四个领域,那就是知觉、情绪、理性与抉择、直觉与创意。在情绪这片区域,如果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人就会长期陷入焦虑、悲观、愤怒、沮丧和忧郁之中,自我功能和回应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相反,如果情绪处于幸福快乐的状态,人的反应能力和自我功能都会提高。

鲁迅先生为人之父,深爱他的儿子,他喜欢孩子“敢说敢笑敢打敢骂”的天性,他希望儿子海婴成为一个真诚活泼的孩子,因为鲁迅先生童年受到的是束缚人性的封建教育,他不希望孩子的天性被束缚。有一次儿子海婴问鲁迅先生:“爸爸可不可以吃的?”鲁迅先生回答:“要吃也可以,自然是不吃的好。”深深的父爱含在一句打趣的话里,每当想到这句话时,总让我不知不觉地回想和女儿们一起的美好时光。

铃木镇一曾说:“赋予厚爱,大器可成。”上帝赐给孩子最美好的心灵,那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天性与本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用爱的火把照亮前方,指引他们梦想和探索,有梦想,敢于探索创新的孩子充满激情、力量、勇气、信心和毅力。在孩子的心灵上撒下爱的种子,让孩子快乐成长,让爱成为孩子的翅膀,不惧困难任意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