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培养品质与性别无关:用爱养更胜富养

培养品质与性别无关:用爱养更胜富养

【摘要】:品质的培养与性别无关优良品格是个人思想和行动遵守社会道德品质的体现,是人性中利他特性的表现。在培养品质方面父母要摒弃对孩子的固有观念,无论男女,作为父母都希望他们能成才。良好的品质是为孩子的将来打下成功的基础。现代社会,无论男女都面对承担多重角色的压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长大后会更受别人爱戴,更有魅力。所以说,孩子品质的培养,无关乎性别。

品质的培养与性别无关

优良品格是个人思想和行动遵守社会道德品质的体现,是人性中利他特性的表现。教孩子从小养成优良的品质,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良好的品质是安身立命之本,而且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尚的品格。大多数成功人士都具有诸多优良品质。女性和男性一样需要坚强和勇敢;男性也和女性一样应当具有细心、理解、体贴他人的品质。

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那些拥有积极心态的人更容易成功。积极的心态包括诚恳、忠诚、正直、乐观、勇敢、创造、机智、友善、自信、积极向上等品质。

在培养品质方面父母要摒弃对孩子的固有观念,无论男女,作为父母都希望他们能成才。中国的父母对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总保持着封建的固有观念,女孩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嫁个好男人,所以家长常常忽略培养她们勇敢、坚强、果断等带有阳刚色彩的品质,这是中国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固有定位。而社会的大趋势是男女平等,女性比以往更独立。男女的社会分工已经模糊,在职场上有很多出色的女性,社会也不停地涌现英明果断的杰出女性。

珍妮·古道尔这位在世界上拥有极高声誉的动物学家,她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来到了非洲的原始森林,为了观察黑猩猩,她度过了三十八年的野外生涯,之后她又奔走于世界各地,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地球的环境

珍妮·古道尔痴心于动物学,爱读杜立特写的动物故事书。她知道非洲的哺乳类动物最丰富,很想到那里去。她没有钱,就去当女招待和女秘书,攒足了旅费钱就启程到了非洲的肯尼亚。

一到肯尼亚,她就去找著名的猿人类考古学家路易斯·里基,要求给她一个和动物打交道的工作。里基在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考察旅行中,不经意地考验了她对野生动物的知识后,同意让她当他的助理秘书。后来又看到她干这行的意志很坚定,就派她到坦桑尼亚去观察野生黑猩猩群。于是这个没有受过训练的姑娘,单枪匹马地闯入了观察黑猩猩这个从来没有人尝试过、也没有人敢尝试的科学领域中。当时古道尔才26岁。

当地的土著人曾告诫她,有人在爬油棕树时被一只雄猩猩从树顶赶下来,然后那个人被撕破了脸还挖去了一只眼睛。但是古道尔并没被吓到,她每天小心地一点一点地接近黑猩猩群,仿佛自己也是一只母猩猩。她惊人的耐心终于获得了黑猩猩群的信赖,最终融入了它们的群体之中。(www.chuimin.cn)

古道尔从事的工作非常辛苦——茂密和疾病多发的热带雨林让无数人止住脚步,又夺走无数人的生命,正是古道尔具有超常的勇气、耐心、专注、机智和丰富的知识,才能完成这份事业,正是这些品质让她成为一名杰出的人。

古道尔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马丁·路德·金反暴力奖。这个奖曾经只有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及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获得过。1975年,古道尔建立了致力于野生动物研究、教育和保护的珍妮·古道尔研究会,向全世界推进动物的研究工作。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她英帝国司令的头衔。她还获得过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极富盛誉的KYOTO奖和国家地理学会的胡博奖等很多褒奖。

在现实中,能够坐上高级位置的女性凤毛麟角,这一切往往需要超常的付出才能获得。吉恩·兰德勒姆在他的《改变世界的十三位女性》中列举了诸如玛丽·阿什、琳达·沃切纳等在各个领域获得超凡成就的女性,她们都是忽略了自己的女性身份,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利,或牺牲了家庭幸福,成为一个狂热的工作爱好者。他说:“如果女人要想像男人那样有所成就,她就必须具有男人般的性格。”当然,我并不是说要走极端,我想说女性拥有男性的品质,男性拥有女性的品质能让性格得到互补,让性格更完美。

世界著名教育家贝戈尔博士指出:“优良品格是个人思想和行动遵守社会道德品质的体现,是人性中利他特性的表现。教孩子从小养成优良的品质,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良好的品质是为孩子的将来打下成功的基础。父母要培养孩子善良的心地,为人处事要诚实守信,还要培养孩子高度的责任心。这些品质都要从孩子小时候一点一滴培养。

另外,同情心也是应当具有的品质,但常常被人所忽略。拥有一颗同情心是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当我带着小女儿练习走路的时候,常常碰到一些陌生的美国人。他们从不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好像女儿就像正常人一样。他们会兴高采烈地给她喝彩:“哇,你走得真好!快点来,往前走!”他们的举动不但使女儿很兴奋,更卖力地往前走,也给我带来了温暖和慰藉。

西雅图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9位身体和智力残障的运动员,他们一起站在100米的起跑线上。枪响后,比赛开始。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在跑,但他们都在努力,都想赢得比赛。突然,一个男孩摔倒了,然后坐在地上哭起来。其他8个人听到哭声都转过头来看。他们随即都停下来,其中一个女孩走到他身旁,坐下来,拥抱了他一下,然后问他:“感觉好些了吗?”后来,9个人一起走到终点线。在场的人全体起立,热烈鼓掌,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

我们要让孩子了解,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自己赢,而是通过爱与同情帮助其他人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内心的成长,也同样是赢了。美国教育专家认为,理解别人的感情、关注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富有同情心是良好品质的核心。在美国不论是幼儿园老师还是家长,他们都把培养孩子体察他人情感的敏感性放在了首要地位。所以一个具有同情、慷慨、奉献一类品质的孩子,拥有与他人感情产生共鸣的能力,这种能力使自己快乐,使周围的人快乐,还能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而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是冷酷残忍的,更是冷漠可怕的。当然,同情心不会自发产生,需要精心培植和维护,在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才能长成同情之花。

现代社会,无论男女都面对承担多重角色的压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长大后会更受别人爱戴,更有魅力。一个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孩子总会得到贵人相助,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快走向成功。所以说,孩子品质的培养,无关乎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