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头来,累坏了父母,闲坏了孩子。如果家长让孩子自己吃,几次三番后,孩子就能学会自己吃饭,并且不掉米粒。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打破东西,故意把易碎品都收藏起来,给孩子练习的都是一些摔地上也不会碎的特制品。一则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勇气,让他遇到困难不退缩,二则让孩子自己担起责任,自己搞的破坏自己收拾,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2023-07-24
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
父母和孩子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喜悦,这样的教育是最有说服力的,比教条和刻板的说教更有用。
父母既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扮演着保护者和引导人的角色。为孩子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只是为人父母的基本责任,孩子的成长不仅仅需要父母在物质上的抚养,他们更需要有力量的父母——当孩子受到伤害时,父母保护他们;当孩子伤心难过时,父母安慰他们;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教导他们;当孩子考试不及格时,父母鼓励他们;当孩子生病时父母照顾他们……
父母能给孩子多少爱,能让孩子从我们身上学到多少东西,取决于父母的成长程度。如果父母心里还不成熟,又怎能担当养育孩子的大任;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好,又怎么能安抚孩子;自己从不读书,又怎能让孩子学习,当父母成长到足够强大的时候,才能让孩子这个小树获得充足的养分。
平时生活中的我并不是个争强好胜的人,但为了我患有脑瘫的二女儿,我也在努力成长。
在美国,残疾人有许多福利,但也不是有求必应,我女儿需要的东西常常被保险公司拒绝。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如果我用消极的态度去接受,那就只能是这样的情况:要么女儿得不到她需要的东西,要么就得我自己来应付。而残疾人的任何东西往往都是上千美元的,就连给她买一个特殊的三轮车也要1500美元。
如果保险公司没批准,那我就要求法庭听证。平时我是一个从不争强好胜的人,然而到女儿这儿就不一样了,因为我是一个母亲,我不替她争,谁替她争啊!
每一次上听证会,我都胜利了。女儿残疾的不幸事实给了我一个锻炼的机会,使我变得坚强,有能力了,也增加了对自己的信心。
许多美国老师来到家里给她上课都说:“从没见过哪个孩子有这么多服务。”每当我听到这种话时,都觉得很快乐,更欣慰的是女儿得到了她所需要的一切,这无形中也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因此,最后的事实是,无论生活有怎样的磨难,作为父母都要更坚强、更有勇气、更有信心。
有些时候,孩子喜欢向朋友倾诉心声,而不愿意找家长沟通。孩子认为父母不能了解他们,不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也许告诉了父母,父母也只能从他们的角度讲大道理并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孩子的思想在一天天变化,我们还停留在原地,无法跟上孩子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也搞不懂孩子在想些什么,所以父母一定要不断地补充自己,拉近自己与孩子的距离。
父母就像一座灯塔,孩子是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小小的帆船在充满狂风暴雨和变化无常的海上航行,高大明亮的灯塔指引他们抵达胜利的终点,找到属于这个帆船的那个港湾。(www.chuimin.cn)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在他获奖感言中,回忆他和父亲的故事:
父亲在去世的两年前给了我一个小手提箱,里面装的是他的作品,手稿和笔记。他装作以前那样轻松玩笑地要我在他走后再看,这个“走”当然是说的是他死了以后。
看着那箱子,我觉得父亲在他写作的那些年里可能也发现了这些乐趣,我不应该对他预先判断。我很感激他,不管怎么说,他从来不是一个呼来喝去,惩罚不分的平庸父亲,而是一个让我自由选择,对我表示最大限度的尊敬的父亲。我常想,要是我当初偶尔能对父亲谈谈我的想法该多好啊,不管是放肆的还是幼稚的。因为跟我其他朋友的童年不一样,我从来没怕过我的父亲,我有时还认为我之所以能成为一名作家就是因为我父亲当初就想当作家。我必须要用一颗容忍心来阅读它——看看他在旅馆房间里究竟写了些什么。
父亲走后,我围着那个箱子转了几天,却碰都没有碰一下。这个小小的黑皮箱子我太熟悉了,父亲旅行的时候总是带着它,有时上班也用它来装文件。我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出差一回来,我就会打开箱子,把里面的东西都翻出来检查一番,感受一下古龙水和异域的情调。这个箱子就像是一个老朋友,承载我的童年及过去的记忆,可现在我却不能碰它一下,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其中的沉重的内涵。
现在就来说说这沉重的内涵。这是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面,坐在桌子面前,完全把自己投入到自己的思想表达中——这正是文学的意义。
正是带着这种希望,我又走到了那个箱子跟前,它还静静地立在父亲放置的地方。我全神贯注地通读了几本手稿和笔记。我父亲写了些什么呢?我记得有一些是巴黎旅馆窗外的景致,几首诗,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分析……我写作的时候就像一个出了车祸的人拼命要回忆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却又害怕会记起太多的可怕场景。在孩提时代,我父母一到吵架的边缘——就是他们相互不说话的时候——爸爸就会打开收音机来调节一下情绪,而音乐就会帮助我们很快地忘掉不愉快。
在父亲把箱交给我的二十三年前,我完成了第一步小说《杰夫德贝伊与其子》。我用颤抖的手将打印稿拿给父亲看,想听一点他的意见。这并不仅是因为我相信他的品位和智慧,或是他的意见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还因为他不像母亲那样,反对我成为一个作家。在这点上,父亲远比我们有远见多了。我迫不及待的等着他的消息。两个星期之后他来了,我跑过去把门打开,父亲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张开手臂给了我一个拥抱,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他非常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有一会儿,我俩陷入了那种由于异常激动带来的无言沉默,后来,等我们平静下来开始说话的时候,他用了一种夸张的语言对我和我的处女作表达了他的强烈信心:他告诉我说,总有一天我会赢得像站在这里接受这个奖项这样的无限快乐。
帕慕克的父亲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后来把写作当成爱好保留下来,小帕慕克常看见父亲从手提箱拿出纸和笔记本写东西,父亲的皮箱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父亲写作的场景刻在了帕慕克的心里,无言而深沉的父爱支持帕慕克坚持创作,在父亲的影响和鼓励下帕慕克不仅实现了父亲的梦想,更超越了父亲。
父母在某一方面做得出色,成为孩子的偶像,孩子会因为有这样的父母而骄傲。也许父亲只是某个公司的普通员工,平时爱好烹饪,做得一手好菜;也许母亲爱好吹口琴,不仅赢得别人的夸奖,而且还参加了某个社区的表演,孩子看见父母专心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不仅为父母骄傲,孩子也会产生我要成为爸爸妈妈那样的人的想法。父母和孩子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喜悦,这样的教育是最有说服力的,比教条和刻板的说教更有用。
有关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的文章
到头来,累坏了父母,闲坏了孩子。如果家长让孩子自己吃,几次三番后,孩子就能学会自己吃饭,并且不掉米粒。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打破东西,故意把易碎品都收藏起来,给孩子练习的都是一些摔地上也不会碎的特制品。一则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勇气,让他遇到困难不退缩,二则让孩子自己担起责任,自己搞的破坏自己收拾,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2023-07-24
相信天下的父母也都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估计有些父母看到这都会“抢答”了:因为“长者为尊”。既然知错认错改错是“善莫大焉”的事,那这个“长者为尊”的传统自然也该为它让路。身为父母,如果你对孩子犯了错,不认错,保全的是你的面子;认了错,保全的是孩子的是非观。所以说,为人父母的,不但可以向子女认错,而且这种认错是十分必要的。......
2023-11-24
在国内父母拒绝孩子进厨房的时候,日本的妈妈们早已掀起了一股“让小孩子走进厨房”的烹饪风潮。在日本妈妈看来,对3岁的孩子而言,“厨房教育”十分重要。有美子说,厨房育儿的很多益处已经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彰显。在日本,妈妈们在让孩子进厨房帮忙之前,往往会和他们约法三章,比如,做饭之前必须洗手,禁止在厨房里乱跑,妈妈不在的情况下不能使用菜刀或者接触火。......
2024-04-15
在“拼养”的过程中,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只要没有威胁到孩子的人身安全,日本妈妈绝不会出手,而是让孩子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孩子集体意识。对此,中国的年轻妈妈不如试着与其他妈妈结成同盟,省力、省时、省神的同时,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培养他的集体意识。“拼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可以使父母省时又省力,但这并不表示孩子不需要父母的关爱了。......
2024-04-16
由此可见,“遗憾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教会孩子懂得取舍,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有耐力,更具责任感,学会担当,想要的东西自己努力,想做的事情自己争取。因此,父母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孩子的“遗憾”,对其进行“遗憾教育”,以此来达到磨炼其耐力的目的。......
2024-04-16
在中国,当父母知道孩子参与打架事件后,通常不能正确地帮助孩子处理打架后的解决事宜,而是抓住孩子打架这件事情不放,不问青红皂白,主观判断孩子的对错。更有一些父母对待孩子打架这件事情表现得过于偏激,认为只要参与打架就是不对的,于是无心问原因,直接对孩子进行谩骂,甚至是体罚,用“最直接”的方式将孩子的打架行为遏制住。在日本,倘若孩子之间的冲突较为严重,父母都会及时制止,尽量避免双方的肉体伤害。......
2024-04-16
由此,绘里香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当时父母教导她和其他兄弟姐妹学习社交礼仪。这样一来,孩子的社交礼仪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待客人离开之后,日本父母会及时评价孩子的表现,肯定他的好表现,指出他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逐渐提高孩子的待客能力。由于在家比较自由,孩子会充满信心,因此为了提高孩子的社交技巧,日本父母会在家和孩子做角色扮演的游戏。......
2024-04-16
据调查,在中国,70%的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就不会再养宠物,因为他们认为宠物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当孩子提出想要养某个宠物的时候,日本父母就会带着孩子去宠物商店,并根据孩子的喜好和年龄挑选宠物。日本父母一致认为,责任感是上天给予孩子的特殊营养,责任感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成才。日本的父母通常是非常严厉的,他们允许孩子犯错误,却不能容许孩子没有责任感。......
2024-04-16
相关推荐